3.3.4.蜀国的北伐战略

 

  蜀汉后期进行了两次主要的军事活动,一是平南蛮,二是北伐。这两者的关系密切。
  在当时的蜀汉,文臣对诸葛亮不去理会魏、吴的威胁,劳师远征南蛮很不理解。他们以为"南方不毛之地,瘴疫之乡;丞相秉钧衡之重任,而自远征,非所宜也。只须遣一大将讨之,必然成功。"
  然而马谡却言:"南蛮恃其地远山险,不服久矣;虽今日破之,明日复叛。丞相大军到彼,必然平服;但班师之日,必用北伐曹丕;蛮兵若知内虚,其反必速。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诸葛亮叹曰:"幼常足知吾肺腑也。"
  相比之下,只有马谡能够清楚地了解诸葛亮的战略意图,也只有马谡能够在以后贯彻诸葛亮的战略方针,那就是诸葛亮念念不忘的统一中原。诸葛亮是不会选拔只知偏安一隅,不思进取的接班人的。
  诸葛亮刚刚平定南蛮,却得到曹丕死,曹睿即位,司马懿要求督师雍、凉等处兵马的消息。诸葛亮深知"司马懿深有谋略,督雍、凉兵马,倘训练成时,必为蜀中之大患。"然而诸葛亮的对策竟是"先起兵伐之"!
  马谡以为"平南方回,军马疲敝,只宜存恤,不可复远征",并且献离间计来处理这个问题。
  此计大获成功。曹睿新登皇位,最是忌讳大将专权,而且此计正是暗和"司马懿上表乞守雍、凉"的意思。于是曹睿"仿汉高伪游云梦之计。御驾幸安邑",司马懿这么精明老练的人也没有能发觉,上了个大当。(司马懿)"欲令天子知其威严,乃整兵马,率甲士数万来迎",导致曹睿误以为"司马懿果率兵十余万,前来抗拒,实有反心"。派人质问,司马懿虽百般解释,也仅仅逃脱一死,被削职回乡。
  可以这么说,诸葛亮北伐战略的成功,几乎必须建立在魏国不重用司马懿的基础之上。而马谡兵不血刃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纵观马谡被杀后,虽然诸葛亮几度出兵祁山,也只能与司马懿相持不下。诸葛亮死后,也有姜维继承了诸葛亮的北伐战略和兵法思想,但仅靠战术上的运用,获得战术层面上的成功,却始终不能动摇魏国的根本,反而因为多次用兵导致国力衰弱。
  蜀汉在马谡被杀后,就再也没有人提出有建设性的战略了。整个北伐后期,无论是诸葛亮还是姜维,在战略层面上没有做过任何的尝试。其实整个北伐所得到的一切优势,无论是军事要地的获得,还是大获全胜带来的士气提高,或者是羞辱魏国畅快,都比不上马谡的那个离间计。
  战略上的计谋才是最高明的兵法。
  马谡的错误有他自己的原因,也有诸葛亮的原因。
  试问天下间像诸葛亮一样既能够在战略上做出判断,又能够在战术层面上良好的指挥的全才能有几个?马谡是属于正统的战略高手,他的作用应该发挥在战略策划上,而不是带兵打战,对具体的战术做出正确的应对。
  蜀汉的确缺少像司马懿、陆逊那样的全才,但是却不缺乏人才,用人不是一定要用最有勇力和最有智慧的人才,而是要把人才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如此而已。诸葛亮被后人誉为"智圣",但在人才的识别上却是失败的,这一点,远远比不上他的君主刘备,更比不上曹操。

 

 

 

资料收集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书由“云中孤雁”免费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