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之——公孙先生的观人术

  林教头的遭遇让很多人同情。林大娘子去世后很长一段时间林教头都沉浸在强烈的悲愤中,脾气变得很坏,也不愿意和人沟通,总是自己躲在后山无休无止地练习枪法,或者一个人关起门来喝闷酒,军中的事务也完全撒手不管了。
  林教头的这种状态让宋头领很着急,总想找机会劝劝他,却都被吴军师制止了。军师的意见是日久心自平,林教头是一个心事重又好面子的人,还是不要打扰他为好,否则会起反作用。当务之急是给林冲配一个得力助手,既能随时照料他,又能代替林冲主持军前事宜,不使军务荒废。
  到底选谁呢?大家在山寨有闲的头领中推来挑去,锁定了三个人——铁面孔目裴宣、丑郡马宣赞和病尉迟孙立。负责人事安排的混世魔王樊瑞来找我和吴军师商议。吴军师说:“公孙先生精通观人,不如朱武兄弟和樊瑞一起找他商议一下吧。“这一商量可真是大开眼界。
  一清道人公孙胜先生发表了自己的高论:
  裴宣这个人,善于自我控制,起居有常,饮食有节,不苟言笑,是一个典型的原则导向的人,十分重视原则,把注意力都放在了秩序和规律上,就像他自己的口头禅“凡事都有一个理字“。以他的为人处世风格看,威则有余,亲则不足,可以服众,但是恐怕难以合人。丑郡马宣赞,人长得丑,相貌二字,“相“在“貌“前,貌是从父母那里遗传来的五官样子,是第二位的;相则是个人的表现,是内心世界精神状态在外部行为中的反映,是第一位的。宣赞虽然貌丑,但是“相“却很好。与人相处,总是眼神温和,言语带笑;做事则是神情专注,条理清晰;当众讲话,神态自若,言语铿锵。宣赞的缺憾在于修养足够、勇气足够,但是谋略不足。是一个善做事但不善谋划的人。
  登州兵马都监病尉迟孙立,器宇轩昂,武艺出众。对身边的几个副将,举止有度,不怒自威;对下边的普通兵卒,则问寒问暖,关怀有加,正符合兵法上说的‘‘远亲近威’’以治军的谋略。孙立在三人中应该是最合适的人选。
  不愧是罗真人的弟子,看人看得如此准确,令我们两个都非常钦佩。
  事情谈完了,便来向先生请教观人的秘诀所在。
  先生拿了一本《吕览》给我们,上边有几句话却是观人的要诀:
  “凡论人,通则观其所礼,贵则观其所进,富则观其所养,听则观其所行,止则观其所好,习则观其所言,穷则观其所不受,贱则观其所不为。喜之以验其守,乐之以验其僻,怒之以验其节,惧之以验其特,哀之以验其人,苦之以验其志。八观六验,此贤主之所以论人也。“看人的时候,听完他讲话,要看看他怎么行动,就可以看出他的态度和心机。
  有任务的时候看他怎么做事情,可以看出他的能力和专业素养。无任务的时候看他喜好干什么,可以看出他的性情。熟悉了以后再看他都说些什么,可以看出他的真面目。有资源的时候,看他都分给谁;有地位的时候,看他都举荐谁;顺利的时候,看他遵守什么;这些可以看出他做人的标准和处世的原则。
  困难的时候,看他不接受什么样的施舍,可以看出他是不是有志气。
  卑微的时候,看他做什么不做什么,可以看出他是不是有正气。先生一番讲解令我们大有心得。樊瑞问:“请问先生,人常说观其表知其里,观其形识其人。不知这观人之术可有要诀?“先生笑了,说:
  大道至简,当然是有要诀的。
  要诀之一:大事验本领,细节看性情。
  要诀之二:衣着显经历,言语透精神。
  要诀之三:饮食起居藏大道,喜怒哀乐见真人。
  总则:有形不如有神,有骨不如有气。
  要诀容易掌握,难就难在这个总则的把握上。
  观人术里有看骨看相的专门方法,甚至还有人专门以此为生。于是有些人就相信,发达之人必有异相或必有贵骨。确实,很多出色之人确实与众不同,但是,这个不同不是在外形上,而是在精神气度上。这种发自内心的东西才真正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优劣。要看一个人的神和气,最关键的是两点:言语和眼神。言语主气。言语典雅,气清;言语坦诚,气真;言语精要,气凝;言语活泼,气畅;言语闪烁,气浮;言语低俗,气浊;言语杂乱,气散;言语死板,气呆。
  双目主神。神清则眼正,神专则眼明,神聪则眼活,神安则眼稳;神浊则眼昏,神散则眼乱,神呆则眼死,神虚则眼怯。所以,看人最主要的就是要能把他的言语和眼神结合起来看。而自我修养的真谛,莫过于保养“精、气、神“。
  “精、气、神“与“天、地、人“三才相合。
  精配天。天为原始混沌之物,至虚至大,包容万物。养精须法天道,保留本真,在高在虚,低则丧,实则害。
  气配地。地为广袤充实之物,至实至厚,养育万物。养气须法地道,自我萌生,在低在实,高则空,虚则死。
  神配人。人为天地之灵,参悟玄机,应变万物。养神须法人道,日常磨砺,在志在用,无志则呆,无用则损。
  心志高,养精;
  心态和,心事定,养气;
  心意专,心情畅,心机正,养神。
  公孙先生一番高论令人有醍醐灌顶之感。我和樊瑞都暗下决心,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和这位一清道长多学两手。
  从公孙先生那里出来,我们来向吴学究复命。见我们两个谈起公孙先生时的一副崇拜神情,吴军师笑了,说:“观人之术确实高妙,不过二位可知其中的变通之道吗?“原来这个吴军师也是有心得的人。今天我和樊瑞真是好运气。在我们的催促下,吴军师也有一番妙论出来:
  三国时候有一个着名人物刘劭,字孔才,是魏国人,陈留太守,曾作《人物志》三卷,分《九征》、《体别》、《流业》、《材理》、《材能》、《利害》、《接识》、《英雄》、《八观》、《七缪》、《效难》、《释争》等十二篇。在书中,刘劭根据阴阳五行生成说,类推出五德,即木骨(弘毅)、金筋(勇敢)、火气(文理)、土肌(贞固)、水血(通微),并在此基础上把人的性格分为十二种,对每一种性格的总体特征及其优缺点予以界说。《人物志》里说人的言行和内心往往不一致:“轻诺似烈而寡信,多易似能而无效,进锐似精而去速,诃者似察而事烦,诈施似惠而无终,面从似忠而退违。此似是而非者也。亦有似非而是者:有大权似奸而有功,大智似愚而内明,博爱似虚而实厚,正言似奸而情忠。非天下之至精,孰能得其实也?“凡选材,不但要“观人“,更要“验事“。观人是看一个人的言行,但是一个人的言行往往不足以反映他的整体状况,还必须要“验事“,就是看他过去都做了些什么,取得了什么成就,在哪些方面表现出了自己的才华。这样才可以避免错误,风险比较小一些。第二天,宋江召集了几个头领议事。宋大哥看了二十多位头领的名单后,不待我们汇报,上来就提出不如安排孙立做这个副手。我和樊瑞对视了一下,都觉宋大哥很神。我们是征集了各方意见反复考虑才选孙立的,却不知宋大哥是如何从这么多人里一下就选了孙立。见我们诧异,宋大哥笑笑说:“选孙立一来是因为他带过兵,会带兵;二来是因为他家夫人顾大嫂是个热心肠,饮食起居上能关照着林教头,暖暖他的心。“果然,孙立到任的第一天,顾家嫂子就把林教头拉到家里,做了好吃的不说,还为林教头量做了应季的锦袍。不说是林教头,就是我们几个兄弟心里都被搞得热乎乎的。
  真的很佩服宋公明哥哥。

 

资料收集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书由“云中孤雁”免费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