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记载曹操数次想立曹植为太子,后来狐疑,就没有策立这说明曹操对继承人是长是幼,是不在意的又因曹丕和曹植是一母同胞,所以曹植和曹丕的太子之争,主要争夺的就是魏武帝曹操的好恶,以及他们各自势力的比拼
现代职场的竞争也主要取决于领导的赏识和自己的实力无论在哪里混,你的顶头上司的好恶是非常重要的,他能让你一帆风顺,也能让你困难重重,所以努力让别人喜欢你,打造自己的实力,让自己足够强大,是获得竞争胜利的关键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2270.html
起初,曹操看到曹植的文章,觉得非常好,又觉得文章的水平和他的年龄不符,从常理上说不通,所以曹操是持怀疑态度的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2270.html
遇到任何事情,保持怀疑态度是对的,且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任何人,任何事,不加考察和思考,是非常危险的所以现代社会要求我们,必须要批判精神和怀疑精神,这是判断事物的重要前提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2270.html
于是曹操对曹植说你是请人代作的?曹植跪下说话说出口就是'论',下笔就成文章,只要当面考试就知道了,何必请人代作呢?,曹植回答的也很溜,不的话,你试试不就知道了,这说明曹植是个非常自的孩子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2270.html
建安十五年(210年),曹操的铜雀台刚刚建成,曹操让儿子们都登上去作赋曹植拿起笔来立刻就写成了《铜雀台赋》,文辞华美,意境深远,曹操十分惊奇曹操本身就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他因欣赏曹植下笔成章的才华,而从此更加宠爱曹植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2270.html
到建安二十四年,曹操却彻底放弃了曹植都发生了哪些事,让曹植失去了曹操的宠爱,彻底失去了太子之位呢?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2270.html
一、曹植没有威严,不分上下之别,只看个人好恶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2270.html
为了培养自己事业的继承者,曹操为几个儿子选任官属的标准都很高,都是非常有能力富有智慧的人,当时任命刑顒(yóng)为曹植的家丞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2270.html
刑顒对曹植按礼仪严格约束,从不退让,因此与曹植不合庶子刘桢擅长写文章,辞藻华丽,曹植对他很亲近、喜爱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2270.html
刘桢写劝谏曹植君侯您只采撷庶子我华丽的春花,而忽视了家丞的秋实,将为君上招来毁谤,罪过不小,我实在感到恐惧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2270.html
曹植作为一个诸侯,不亲近自己的家丞,却亲近一个不知名的小官吏,就像一个大老板天天和底层业务员混在一起交朋友,这公司能有多大发展亲民只是作秀,不能当真,有些公司禁止管理者和员工进行非工作接触,讲求上下有别,才能保持威,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做为领导,你一定要知道上下有别,你可以表示亲近,让他为你服务,那也只是态度上的亲近,不是心理的亲近曹植这个人简单不做作,他亲近谁,就是心理也特别亲近做为领导这是特别忌讳的,如果这样做,只能是个失败的领导


很好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