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最强20位谋士排行榜!

评论字数 7791阅读模式

第九名:荀攸

时期魏臣,荀彧之侄,(但比荀彧年长)算无遗策,妙计百出,精于战术,出身于士族家庭,为人善良端正,富有智计曹操的重要谋士之一,被称为曹操的谋主曹操手下计谋堪称第二的人,郭嘉死后,他就成了曹军里挑大梁的人物了年少就很有名气,被朝廷任为黄门侍郎,他曾与人密谋诛杀董卓不成而被下狱,后来董卓死了,荀攸就回家上表要去蜀郡做太守,但因道路难行留在了荆州,不久就被曹操请去任军师.曹操攻打张绣,吕布袁绍等强敌时,荀攸都在他身边为他出谋画策,并每每成功荀攸备受曹操,曹丕敬重,有次他生病,去探病的曹丕竟拜倒在他的床边他还与钟繇是至交,钟繇为荀攸整理撰写他设想的12条奇谋妙计,还没写完钟繇就去世了,因此那些妙计就失传于后世可惜和自己的叔叔荀彧一样,忠君思想太严重,不肯随大流,不同意曹操称帝,最终落个因此而死的下场.可悲可叹啊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4310.html

第八名:周瑜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4310.html

烈火西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交兵不假挥长剑,已破英雄百万师东汉末年东吴集团将领,名将,军事家美姿容,精音律,多谋善断,心胸宽广,忠君爱国翻开正史可以发现本传中的周瑜毫无缺点,确实是个完美之人英雄应为聪明秀出为之英,胆略过人为之雄再加上一条道德高尚出身士族,替孙家打下一片江山立下了不可磨灭的汗马功劳,可惜的是天妒红颜,他也是因操劳而过早的去世的,此人生前极其推崇诸葛亮,心胸开阔,并审时度势,替孙家立下了北拒操,西联蜀的正确方针战略,其眼光不下于诸葛亮,这也是东吴立足江南,兵少将寡,却支持最久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自幼与孙策交好,孙策于袁术麾下初崛起时曾随之荡江东后来回去镇守丹阳袁术心慕周瑜的才干,欲聘周瑜为将,但是周瑜以袁术难成大事而拒绝其后设法投奔孙策,为中郎将,孙策相待甚厚,又同时迎娶有「国色」之称的二乔,成为连襟孙策遇刺后,临终嘱咐孙权「外事不决,可问周瑜」,周瑜奔丧还吴与张昭一起共同辅佐孙权,并且举荐鲁等人,执掌军政大事赤壁大战之前自鄱阳赶回力主拒曹,后于群英会戏蒋干、怒打黄盖行使离间计、最后指挥全军在赤壁袭击曹军取得胜利,并取得副都督程普的拜服与任赤壁大战之后,下南郡与曹仁相持,中箭负伤,与诸葛亮较计赛谋,定下假涂灭虢等计策,最后终于死于巴陵,时年三十六岁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4310.html

第七名:庞统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4310.html

卧龙凤雏,得一而可安天下也!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官拜军师中郎将才智与诸葛亮齐名,为人狂傲,长相又极其丑陋,在赤壁之战时避乱于江东,被鲁推荐给周瑜,入曹营献连环计,致使周瑜火攻成功周瑜去世后,诸葛亮借吊孝之际拉拢庞统,同时鲁也将庞统推荐给孙权,但因庞统容貌丑陋,态度傲慢而不予重用于是庞统往荆州投靠刘备,初为县令,不理政事,刘备派张飞前去责罚才发现庞统的才华,遂拜庞统为副军师中郎将,与诸葛亮共赞方略,教练军士后庞统随刘备取蜀,设计斩杀杨怀、高沛,得涪水关,但在攻雒城之际疑诸葛亮欲争功,不听其书劝阻,冒进至落凤坡,中张任埋伏,被乱箭射死时有童谣曰:一凤并一龙,相将到蜀中,才到半路里,凤死路坡东风送雨,雨随风,隆汉兴时蜀道通,蜀道通时只有龙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4310.html

第六位鲁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4310.html

可能一提到鲁就有一种忠厚长者的形象,三国演义中把鲁塑造为诚实君子,对他的才能表现不足鲁家庭富裕,与周瑜相厚,袁术想起用鲁,但鲁见术无纲纪,不足与立事,就迁居到居巢,后从于孙权孙权和鲁初次相谈十分融洽,纵论天下大事,鲁立刻显现了他高人一等的战略眼光劝孙权兼并黄祖,进伐刘表,以长江天险据守,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让孙权极为佩服,当时头谋士张昭以鲁谦下不足,年少粗疏,劝孙权不要重用,孙权不以介意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4310.html

刘表死后,鲁提出联刘抗曹,亲自出使荆州,取得了理想效果,为赤壁之战的胜利创造了先决条件在曹操的强大压力下,孙权是战是降犹豫不定,鲁力排众议,让孙权十分感叹今卿廓开大计,正与孤同,此天以卿赐我也破曹操后鲁归来,孙权持鞍下马相迎表示对鲁的尊重赤壁之战胜利后,又是鲁力排众议,从大局出发,劝孙权借荆州给刘备,在当时来说无疑是十分正确的决定周瑜有一个吞并张鲁进而吞并荆州的长远计划,不过这好象不太可能,刘备绝不会让东吴打压自己的生存空间并且违背了孙刘联合的大局周瑜死后,鲁代他之任,但刘备强借荆州不还,惹怒了孙权,双方几乎兵戎相见,鲁努力维持这个大局,与关羽单刀俱会因责数羽曰国家区区本以土地借卿家者,卿家军败远来,无以为资故也今已得益州,既无奉还之意,但求三郡,又不从命厉声呵斥,辞色甚切,关羽无言可答并不是象三国演义那样吓得魂不附体,简直有点降低鲁形象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4310.html

鲁四十六岁就早逝了,没有交代什么原因孙权为他节哀,以后东吴失去了以和为主的鲁,吕蒙袭取了荆州,但也打破孙刘联合得堡垒,直接加速了蜀与吴的灭亡进程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4310.html

第五名:司马懿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4310.html

开言崇圣典,用武若通神英雄士,四朝经济臣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善用兵,变化若神,所向无前是辅佐了魏国三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全权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平生最显著的功绩是多次亲率大军成功对抗诸葛亮的北伐曹操称魏王后,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佐助曹丕,与陈群等同列四友,是曹丕智囊团的主要人物曹丕代汉后,司马懿节节高升,开始掌握重权曹睿继位后,司马懿坐镇宛城,督荆豫二州军事,主持荆州对吴攻战,后接替曹真总管对蜀防御工作,数次成功防御诸葛亮北伐曹芳继位后,司马懿、曹爽共同辅政司马懿受曹爽排挤,后发动政变诛杀曹爽一族,自此掌握魏国大权司马懿病逝后,魏国政权仍由其儿子把持,多年后导致晋朝代魏的发生司马懿被后代追封为晋朝皇帝

微信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weinxin
我的微信
四大名著QQ群: 696280552
weinxin
我的公众号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评论审核已启用。您的评论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后才能被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