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 联 璧 合 交 相 辉 映 ——评蔡铁鹰教授《吴承恩集》《吴承恩年谱》

评论字数 4295阅读模式

葛志伟

(淮阴师范学院 江苏淮安 223300)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7216.html

吴承恩者,淮上之名英蔡铁鹰者,吾乡之教授二人相隔近五百年五百年光阴,圣人未必出,王者未必兴,然足可蕴育出许多文章知己,文化由斯而兴,文明因此而彰以此观之,蔡先生亦可谓吴承恩之异代知己也盖二人结缘契机,无非一部《西游记》蔡先生治学向以《西游记》为主,影响亦最大,在充分利用学界已有成果的基础上,蔡先生两部力作《吴承恩集》与《吴承恩年谱》,近日同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刊行细绎二书,朴实厚重中多有鞭辟入里之论,诚可谓后出转精、珠联璧合之杰作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7216.html

《吴承恩集》采铜于山的学术追求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7216.html

后人对吴承恩文集的整理,较早且有影响者首推刘修业先生《吴承恩诗文集》其后,刘怀玉先生在前者基础上重作校笺,更新部分佚文,又增补了《花草新编》中的批评文字,出版《吴承恩诗文集笺校》二书刊行,对吴承恩乃至《西游记》研究可谓功不可没但二书亦有不足之处,即所据底本系较为晚出的铅排本,可度不高而众所周知,衡量古籍整理水平的高下,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所选择的底本故从文献整理角度看,若能找到《射阳先生存稿》较早的传本,则吴承恩诗文集仍有重新整理的必要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7216.html

据《淮安府志》记载,吴氏有《射阳先生存稿》四卷传世,系其表外孙丘度整理刻印此书前有陈文烛万历十八年(1590)的序,后有吴国荣万历十七年(1589)的跋,是为初刻本后万历四十年(1612)左右,丘度再次补刻,并约请李维桢作序,是为重订本原书版本流传并不复杂,但到清朝中叶不知何故趋于无闻1929年北平故宫博物院偶现两册四卷本《射阳先生存稿》故宫方面视为珍宝,藏而不宣,但为便于学术研究,遂于1930年刊出一个铅排本1949年《射阳先生存稿》原本随故宫博物院迁往台湾,大陆自此遂只有铅排本,刘修业、刘怀玉二位先生所据即为此版本的《射阳先生存稿》由于铅排本的重新过录,文献可靠性自然要打些折扣2009年秋,蔡先生应台湾东吴大学之邀前往讲学,特意在台北故宫觅得已是海内孤本的《射阳先生存稿》传本,悉心抄回以此传本来重校《吴承恩诗文集笺校》,就有了令人服的版本依据不仅如此,围绕吴氏诗文的许多疑团亦得以迎刃而解如以往学者对《射阳先生存稿》重订本与初刻本的内容差别多未予深论,而蔡先生就传本实物详加勘察、甄别细微,特别是对目录与正文相悖之处,均有精彩之论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7216.html

蔡先生所笺校的《吴承恩集》分为三个部分《射阳先生存稿》《花草新编》《辑佚》《花草新编》所选词作本身虽无甚新意,但对其在词选史上的意义,蔡先生却能发前人所未发之论蔡先生认为,吴承恩采用分调选词的《花草新编》至迟在嘉靖十九年(1540)即已完成,而后人普遍认为这一方法始于嘉靖二十九年(1550)顾从敬编订的《类编草堂诗余》,这实在是出于一种误解,吴承恩才是分调选词的首创者因此之故,蔡先生对《花草新编》的校勘亦颇为重视如此严谨的学术态度,当是出于对淮上前贤的敬意与尊重循此而论,蔡先生所笺校的《吴承恩集》所据版本最为精审,笺注最为细致,内容最为完备,确是目前最好的一个本子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7216.html

清人顾炎武云尝谓今人纂辑之书,正如今人之铸钱古人采铜于山,今人则买旧钱,名之曰废铜,以充铸而已所铸之钱既已粗恶,而又将古人传世之宝舂剉碎散,不存于后,岂不两失之乎(《日知录·自序》)今观蔡先生《吴承恩集》,无论是对笺校底本的苦苦寻觅,还是对《花草新编》意义的发覆新论,都能体现其采铜于山的学术追求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7216.html

《吴承恩年谱》严谨精审的学术态度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7216.html

研究古代文人,我们总渴望能更为细致的探讨其生平事迹,甚至于能在某种程度上复原其生活场景这种工作离不开对各种传世文献的深挖细掘因而一部有较高学术水准的年谱编订,不仅使得谱主的生平行事得以立体化再现,而且还应该把握住历史的深层脉动正如胡明先生所言深井一口一口地挖必有史的意义与功德,水脉连缀一片必有江和海的浩荡景观(《文学所的五十年和我的二十五年》,载《文学遗产》,2003年第5期)以这个标准来衡量,蔡先生的《吴承恩年谱》无疑是一部后出转精的上乘之作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7216.html

为吴承恩编制年谱,始于20世纪胡适的《<西游记>考证》寥寥数语,以启后人其后,赵景深、刘修业、苏兴等人皆撰有《吴承恩年谱》后来刘怀玉在《吴承恩诗文集笺校》附录中,又据刘修业所编重订而成吴承恩年表但学术研究不舍昼夜,不断涌现的新成果在为重新编订吴氏年谱提供可能的同时,也提供了更多的资料因而蔡先生的《吴承恩年谱》绝不是简单的沿袭前人成果,亦非漫无目的的资料堆砌他对吴承恩诸多生平事迹的考辨,对相关作品的系年,无不体现出作者严谨精审的的学术态度兹择尤精彩者枚举一二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7216.html

1)嘉靖元年条,考辨吴氏《寿陈拙翁》诗的作年陈拙问是当时淮安知名富商,其生于正统九年(1444),卒于嘉靖三年(1524),此时间可据出土文献《明故拙翁陈君暨配沈孺人合葬墓志铭》予以确定由于陈氏墓志铭的发现,吴氏《寿陈拙翁》一诗就成为其青年时期生活状况的一条重要参考材料蔡先生生认为此诗作于陈氏八十寿辰之时,按照本地风俗,六十岁以上老人庆寿,以虚岁过九,叫做做九不做十,因此陈氏八十寿辰时实为七十九虚岁、七十八周岁,故将此诗系年于嘉靖元年(1522),从而驳正了前人对此诗的系年时间而此诗对于揭示吴氏与叶氏家族联姻始末、吴承恩进学的时间及少年时的状况等又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嘉靖二十九年条,发覆吴氏《庚戌寓京师迫于归志呈一二知己》诗隐含情事此诗离京归家之志十分明显,旧谱也多持此说但吴氏归乡背后的情事,向来无人论及故蔡先生更进一步指出,据吴氏本诗六月车尘惊客鬓,连宵乡梦绕山堂,及稍后友人潘埙《慰吴射阳》诗孔颜亦自钟情甚,智者何云子夏非句,考证出吴氏此次急于归乡是由于独子凤毛夭折的缘故作者又据吴氏《先府宾墓志铭》《赠翰林院修撰儒林郎沈公合葬墓志铭》等文献,推测其子逝世理应在此时二者相为证据,从而考实了吴氏此次离京归家的真正原因,使得吴承恩前次入贡、以后就监等一系列事件的发生都有了合理的次序和解释

3)蔡谱最重要的贡献出现在嘉靖四十五年至隆庆四年之间前谱曾经考出吴承恩在嘉靖四十五年出任长兴县丞,下狱后再被释放补授湖北蕲州荆王府的纪善一职,但未到任即打道回府,归乡做了致仕乡绅这被蔡先生考出是一个重要的错误蔡先生首先厘清了吴承恩下狱的原因,再考出他之所以能够迅速脱出官司并被平调为荆府纪善乃是由于时任首辅李春芳的帮忙,这就使得吴承恩的赴任有了一定的必然性;接着蔡先生又以大量的文献与诗文为证据,证实吴承恩不仅确实实任荆府纪善,而且就是在这段时间、这个地点完成了《西游记》的写作这个问题的解决,对于《西游记》研究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蔡先生精审的考释辨析,自然大大提高了《吴承恩年谱》的学术质量和利用价值但更难能可贵的地方是,对于证据不足、难以考实的问题,作者多付诸阙如,谨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古训凡此种种,皆能彰显其严谨精审的学术态度

二书联袂独具匠心的学术构思

我们之所以能相对客观地将古代文人生平碎片连缀成较为明晰的生活轨迹,最为倚重者莫过于其传世的各类作品就此意义而言,作品显然是年谱编制的基础与依据而年谱编制又可将纷繁杂乱的作品各复其位我们若想尽可能贴近作者原意来理解某一作品,那么对其创作前后相关人事背景的则必不可少就此意义而言,年谱实际上又为理解作品提供了可靠的途径因而蔡先生的《吴承恩集》《吴承恩年谱》同时出版,实际上颇能体现出作者一种独具匠心的学术构思

蔡先生所笺校的《吴承恩集》体例明晰,在具体作品后基本按校注案为序由于所据底本精良,故校勘文字少而精笺注部分又多以系年、考释人事为主如果仅就《吴承恩集》来说,蔡先生对具体作品的解析文字并不丰赡这对我们初次接触吴氏作品,可能会造成一些阅读障碍但此问题由于《吴承恩年谱》的同时出版,遂得以迎刃而解如《吴承恩集》中的障词,作者往往语焉不详,从而让读者并不能欣赏到吴氏障词的独特性与文学价值但在《吴承恩年谱》嘉靖二十年条为人代作《约庵周公陞南京刑部尚书障词》考释文字中,蔡先生对这种文体的起源、性质、体例、特点予以详论,并将吴承恩所制障词放入该文体发展演变史中进行价值评判,通过纵向对比彰显其独特性洋洋洒洒数千言,不啻一篇研究明代障词的学术论文由此观之,受制于著述体例,凡是《吴承恩集》中不便展开的内容,蔡先生在《吴承恩年谱》中多有较为细致的论述

蔡先生所编制的《吴承恩年谱》,由于承袭了诸多前贤的研究成果,又对一些较有争议的问题作了精审考辨,因而能后出转精但倘若我们撇开《吴承恩集》来阅读《吴承恩年谱》,估计对其学术价值的认识也要大打折扣作者在此书的前言中明言本谱中涉及的吴承恩诗文作品,除特别需要外,绝大部分均没有将引入此举极容易产生一个问题,即我们在阅读《吴承恩年谱》时由于对原作品缺乏,遂不能领略作者那些精审的考辨艺术,从而无法相对客观地复原吴承恩当日的生活情形毕竟年谱是冰冷的,而文学作品则充满热情由此观之,凡是《吴承恩年谱》中未曾全文引入的作品,我们都应该在言及处翻阅《吴承恩集》,两相对照,方可对吴氏其人其文作更为深切的同情与理解

孔尚任《桃花扇·凡例》戏称龙睛龙爪,总不离乎珠借此而论,龙睛者,蔡先生所笺校之《吴承恩集也》;龙爪者,蔡先生所编制之《吴承恩年谱》也;而所谓珠者,则其念念不忘之《西游记》也窃以为,吴氏之所以值得研究,最主要原因即在于其撰写出一部《西游记》;蔡先生之所以倾注精力于吴氏其人其事,最主要原因恐在于为深入研究《西游记》找到更可靠的依据盖《西游记》虽是极幻之作,却多少也有作者生平极真情事的折射与投影由吴氏而论及《西游记》,这在此二书中多有体现如《吴承恩集》载《二郎搜山图歌并序》,作者认为此篇歌诗内容与《西游记》题材较为近似,遂详考民间传说中的李二郎、赵二郎、邓二郎、孟二郎等故事又如《吴承恩年谱》嘉靖十五年条时政言及嘉靖帝佞道,作者认为虽然明代知识分子中流行三道合一的思想,然而在《西游记》的诸多故事中,道士往往是妖魔的化身,昏君旁边多有恶道,这些情节的设置当与嘉靖佞道有关又嘉靖二十一年条时政言及宫婢杨金英等谋害嘉靖,未成被杀作者认为,此事可理解为解读《西游记》比丘国故事的线索

综上所言,蔡先生《吴承恩集》《吴承恩年谱》诚为交相辉映、珠联璧合之作二书虽各有其独立价值,却不可偏废,所谓合则双美,离则两伤我们通过对此二书的研读,可以洞悉作者采铜于山的学术追求、明察作者严谨精审的学术态度、想见作者独具匠心的学术构思它们具有某种学术范式的意义,因而我们坚,蔡先生此二书的同时刊出,必将有力推动吴承恩乃至《西游记》研究的更进一步

葛志伟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博士 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

微信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weinxin
我的微信
四大名著QQ群: 696280552
weinxin
我的公众号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评论审核已启用。您的评论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后才能被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