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西游记》学术研究的转型(一)

评论字数 6493阅读模式
承旧开新一·带·一·路背景下《西游记》学术研究的转型
---- 2019《西游记》高端论坛综述
摘 要:2019《西游记》高端论坛以一·带·一·路背景下《西游记》学术研究的转型为主题,内容涉及大西游文化 建设、西游学的建构、文本阐述、续书研究、学术经典的普及与传播研究以及研究方法转型与会专家还就学院派、乡邦文化人与民科的分野进行了探讨纵观与会专家的论述与争鸣,本次论坛在方面取得了新的成效大西游文化和西游学的建构有新进展,《西游记》基础研究的转型发展有新突破,《西游记》文本阐释及其续书研究有新成果,学术经典的普及与当代性转型有新路径,《西游记》域外传播问题研究有新格局
关键词:《西游记》;一·带·一·路;学术研究转型;2019《西游记》高端论坛
基金项目上海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3BWY003);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15JDXM033)
作者姜 娜 通讯作者徐习军

作者简介

姜娜(1990-),女,山东临沂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文艺理论、文艺美学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7628.html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面对新的学术转型,《西游记》研究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展2019年11月30日,由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与复旦大学语言文学研究所合作主办的2019《西游记》高端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江苏海洋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南通大学、淮阴师范学院、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商丘师范学院等院校以及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华书局、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的6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当代视域下的《西游记》学术转型主题,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对话和研讨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统战部长、中文系党委书记王庆华教授致辞指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作为中国学界小说研究的重镇一直以来努力为《西游记》研究搭建平台,推进《西游记》学术研究向纵深处开掘武汉大学陈文新教授和华东师范大学朱志荣教授分别致辞,两位教育部长江学者肯定了《西游记》研究的成绩及其当代价值,并对本次会议的学术品质作出了极高的评价论坛由华东师范大学竺洪波教授主持,武汉大学鲁小俊教授和江苏海洋大学人文社科学报徐习军副分别主持了两场学术研讨与会专家学者紧扣论坛学术主题,围绕《西游记》学术研究转型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新观点,以新的视角审视既往《西游记》学术研究,在诸多方面体现出新的高度,取得了一些新的成果
一、 大西游文化和西游学的建构有新进展

(一)大西游文化 建设提出新理念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7628.html

结合一·带·一·的学术背景,华东师范大学竺洪波教授提出了《西游记》学界应和各地地方政府、西游文化旅游、文化产业等实操界共同努力,强化大西游文化建设,大西游文化这一概念源于西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实践,在2017年8月,由中国西游记文化研究会和连云港市政府联合主办的西游记文化产业建设圆桌会议上有人提及,与这次会议同时成立的一·带·一·路西游记文化产业联盟是大西游文化在实操界 落地 的一个表征一·带·一·西游记文化产业联盟作为积极响应文化强国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主要是团结联络全球有志有意于西游记文化建设的各界人士、机构、企业,推动西游记文化国际化、健康化、产业化发展[1]竺洪波教授在西游学界率先倡导大西游文化这一概念,围绕如何将一·带·一·从理论变成实践问题和将大西游文化从实践提升到理论界来研究,竺洪波教授作出了具有历史视野和问题意识的发言他详细分析了从小西游向大西游转变,从《西游记》向玄奘两记一传(即《大唐西域记》《西游记》和《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拓展,实现大西游文化建构的可行性
竺洪波认为,首先,唐僧取经路线与古代丝绸之路高度重叠,《西游记》作为中国古典小说有着独特的文化品质与艺术价值,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战略性文化资源,成为世界认识中国的文化新标杆其次,国家高层表现出对《西游记》和西游文化的重视例如,习主席国家领导人多次在国际论坛评论《西游记》,向国际社会、外国知名人士作热情的推荐、介绍;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中,习主席阐述丝绸之路与佛教的关系,指出《西游记》记叙唐僧取经体现的是中国人学习域外文化的坚韧精神;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他又将《西游记》与《马可·波罗游记》并举,盛赞玄奘大师与马可·波罗对人类文明的贡献[2]
徐习军也积极回应了竺洪波提出的大西游文化建设,他指出西游记文化渊源流传,蜚声海内外,是一·带·一·文化乃至中国文化中的璀璨明珠《西游记》与一·带·一·倡议具有天然联系,《西游记》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通关文牒[3],《西游记》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广泛传播,具有一定的文化认同基础,在当代视域体现出前所未有的文化价值所以,在一·带·一·背景下,构建大西游文化也是《西游记》研究学术转型发展的大势所趋
(二) 西游学的建构得到重申与认同
基于《红楼梦》研究早已成为一门显学红学,因而西游学界也早有学者呼吁构建西游学竺洪波认为,学界倡导西游学已有相当长的时间了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吴承恩与《西游记》部分)、胡适《西游记考证》等著作中就有强烈的西游学构建意识[4]1-2,新时期20世纪80年代在第二届全国《西游记》学术研讨会上始有学者提出构建西游学的倡议[4]2,竺洪波在1991年也发文呼应西游学的兴起[5],他的博士论文《四百年〈西游记〉学术史》中对构建西游学进行过阐述[6]但是,早期对西游学的呼吁只处于一种概念化的设想,并没有就西游能否成为一门学科进行探讨近年来,竺洪波重提西游学,随即有学界著名学者曹炳建、蔡铁鹰等先生参与构建西游学的探讨有学者认为,西游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尚缺乏构建学科所必需的理论、基础等方面的支撑;有学者认为,构建西游学的学科条件已经成熟,应尽快推进西游学的建立在这种争议情况下,竺洪波身体力行开展西游学系列讲座,出版了《西游学十二讲》等著作,在他的努力下,西游学构架已初见雏形
这次论坛上,竺洪波教授再次发出了建构西游学的倡议竺洪波以红学的建构作为参照,分析了建构西游学的学科形态和具体路径他指出,所谓西游学,即是指《西游记》研究的学科形态,它依次从属于中国小说学和中国小说美学而具有自身专门性、特殊性学科特征,《西游记》作者、成书(版本)、文本、传播(影响)四大部分构成其基本内容框架,它既是以往全部《西游记》学术活动的历史性、整体性成果的积淀,又承担着未来《西游记》研究开拓、发展的任务,自成体系、自有格局,非一般的小说学和中国小说美学可以替代
竺洪波的倡议受到了与会学者的积极响应,对竺洪波长期以来倡导并践行西游学以及他的《西游学十二讲》所作的努力表示赞赏大家表示,西游学是一个全新、宏观的学科框架,需要诸多学者们的研究成果来进行填充近年来,《西游记》研究发展迅猛,很多成果具备视野的开阔和研究的深度,这些都是建构西游学的重要基础
二、 《西游记》基础研究的转型发展有新突破

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7628.html

(一) 《西游记》基础研究有新的推进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7628.html

众所周知,《西游记》作者、成书和版本研究是构成《西游记》学科的基础在此次会议上,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西游记》的基础性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提供了不少新的研究材料和观点,标志着《西游记》基础研究的新推进
淮阴师范学院蔡铁鹰教授在《西游记》作者研究、成书史研究方面早已取得丰硕成果,他的《吴承恩年谱》由于承袭了诸多前贤的研究成果,又对一些较有争议的问题作了精审考辨,因而能后出转精[7],为近百年来吴承恩研究之集大成之作,属业界领先之成果,对于推动中国古代作家的实证、史实研究开辟了一条新路径,为研究、辨证古代作家的史实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参考[8],成为《西游记》作者研究的一个标志性成果本次论坛上《李春芳、吴承恩交往述略为〈西游记〉作者研究解一疑团》一文中,采用考据实证型的研究方式,对学界讨论已久的作者之辩问题进行了新的论证他细致考察了李春芳与吴承恩的交往历史,从而为吴承恩著《西游记》一说提供旁证吴承恩和李春芳的交往前后长达三四十年,吴承恩完成《西游记》的环境,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由李春芳创造蔡铁鹰这种严谨细致的研究方式有助于《西游记》研究的深入,也有助于李春芳这位历史人物与《西游记》的关系
《西游记》八十一难故事结构具有模式化、类型化特征,但是如何对这一模式化特征做更贴合故事本身的解释与呈现,历来是《西游记》故事结构研究中一个重要的议题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周毅恒在本次论坛提交的论文《论〈西游记〉八十一难故事的功能结构》中,试图厘清八十一难与八十一难故事之间的关系,确定难的本体及其类型,在此基础上,周毅恒以普罗普的故事形态文论理论为参照,通过还原八十一难故事的功能与功能结构,构建八十一难故事的功能结构体系从功能形式主义维度来描述与呈现八十一难故事的模式化故事逻辑,无疑是一种新的尝试,作为年轻学者周毅恒对《西游记》的故事结构研究带来了新的启示

(二) 《西游记》当代性转型研究有新亮点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7628.html

《西游记》研究的学术转型,学界早有提出,当然主要的是现代性转型比如竺洪波2005年在《鲁迅、胡适与〈西游记〉研究的现代转型》[9]一文中指出五四之际,《西游记》研究发生了一次脱胎换骨的裂变,实现了影响深远的现代转型竺洪波认为现代转型的一个标志是逐步确立起一种全新的、适应现代学术精神和治学规范的研究方法为现代《西游记》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为后来者提供了进一步研究的线索,指明了发展的方向
《西游记》研究的当代性转型不同于现代性转型研究,主要是切合当下的时代发展特征,更加注重研究方法的转型,同时赋予其时代特征的内容研究本次论坛上,蔡铁鹰教授重点强调了《西游记》研究方法转型的问题在他看来,当代的《西游记》研究转型,既有内容上的转型,在研究方法上也出现了新的趋向,出现了从实证(考据)研究向构建方向的转型对此,蔡铁鹰结合宏阔的学术视野对其作了中性的评价实证性的研究方式,讲究学理清晰、证据清晰,小题目也有重要的意义,但是这种传统的实证性研究正在受到宏观的、构建性研究方式的冲击从实证型向构建型的研究方式转变,既有时代进步的一面,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和症结,值得研究者们在未来的研究路径中继续反思
徐习军也采用了考据实证型的研究方式,审慎地分析了研究的方法问题长期以来,对乡邦文化人的研究阙如,使得乡邦文化人为学术研究所做的贡献及其在学术研究中的价值并没有得到学院派的重视徐习军在《乡邦文化人在〈西游记〉学术研究中的价值体现以刘怀玉、李洪甫、郑伯成为例》一文中,从理论和实践的多重对话中探究了乡邦文化人对于《西游记》研究的特殊价值他认为,乡邦文化人是学术问题的提出者、是田野考察的引路人、田野考察资料的提供人,是学界研究成果运用的实践者甚至是检验者,因此,乡邦文化也是《西游记》学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1980年代吴承恩研究热,乡邦文化人开始形成了学术生成点利用好乡邦文化人研究,发挥田园考察的资料提供人的作用,对学术研究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乡邦文化人研究,既是《西游记》文化研究转型的关键点,也有助于《西游记》文化的落地,助推《西游记》文化产业的开发

(三) 学院派、乡邦文化人和民科的分野探讨得到了新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7628.html

关于《西游记》研究中出现民科现象的探讨,也是此次会议的一个亮点徐习军在发言中对乡邦文化人和民科进行了区分和评价他指出,乡邦文化人能够呈现出一个特定区域的文化积淀,有着浓厚的地方特色而民科也即民间科学家,虽然他们有一定的探索精神,但也有着明显的局限性他们拒绝现有的学术基础、拒绝学术规范、缺乏基础,常常把科学和神话混搭,很多想法都是幼稚的[10]
李天飞认为,民科和学者们的学术研究有不同的视角对于《西游记》,民科喜爱阴谋论式的解读受制于金丹大道的狭隘思路,学者们的研究则有学院派的范式,例如成书研究、文本细读等方式那么,该如何回应民科?蔡铁鹰教授认为,民科作为《西游记》爱好者,交朋友是可以的,但是对于民科的一些观点可以置之不理陈文新教授用开阔的眼光指出,对于民科问题,学者们需要调整心态,既要回应民科不友好的一面,但同时也要看到民科积极的、可以加以改造和教育的一面,把自己作为老师的身份摆正徐习军认为,民科的一些观点不值一驳,但无论是民科对《西游记》的非学术甚至是误导性研究,还是一些地方文化本位主义者对《西游记》的附会性阐释,他们参与到《西游记》文化中来,只要剔除其非学术的消极因素,对于扩大《西游记》本身的传播还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四) 《西游记》学术史的研究需要重新回到原点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7628.html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杨俊教授在《〈西游记杂剧〉新论》一文中,在历史性的方法和视野中回顾了《西游记》成书过程中一个悬而未决的学术问题《西游记杂剧》的作者是杨景贤还是吴昌龄?[11-12],对于这一内部分歧,杨俊重回原本,展开了与孙楷第先生关于作者之争的多重互动《西游记杂剧》是戏剧史上重要作品之一,也是西游记故事成型过程中里程碑式的作品但其诞生时间、作者、历史背景等相关因素之模糊,还有待继续探索《西游记杂剧》奠定了《西游记》形成史之自觉的觉醒时代,对最后明代中叶百回本《西游记》完善封笔具有不可磨灭之功勋,其作者、思想、艺术价值等值得我们重新进行认识与评价《西游记》的研究转型需要这种开放的、不断探求真理的学术精神
河南省濮阳县档案馆藏宝卷《唐王游地狱》,长期不为学界所知,更未有学者对其进行研究商丘师范师院副教授韩洪波博士对新发现的这一资料十分重视,他在提交论坛的《新发现宝卷〈唐王游地狱〉考述》一文中,对宝卷与《西游记》小说的相关史料进行了细致爬梳他认为,《唐王游地狱》与《西游记》有着密切联系,取材自《西游记》小说,是民间教派的布道书宝卷选取西游故事作为劝善材料,背后有其丰富的文化渊源对《唐王游地狱》的史料考证,于《西游记》成书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文献价值

未完待续看下期

文章来源《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7628.html

2020第1期,第86-95页 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7628.html

审稿人曹炳建,竺洪波 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7628.html

[1]搜狐网.一·带·一·路西游记文化产业联盟 在北京成立[EB/OL].(2017-08-29)[2019-12-10].http://www.sohu.com/a/168129064_466664.

[2]习近平.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EB/OL].(2014-03-28)[2019-12-10].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4/0328/c49150-24761132.html.

[3]徐习军.《西游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的文化通关文牒[G]//民盟苏鲁豫皖城市文化研讨会论文集.枣庄民盟枣庄市委员会,2015.

[4]竺洪波.西游学十二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5]竺洪波.西游学正在兴起[N].文汇读书周报,1991-05-18(5).

[6]竺洪波.四百年《西游记》学术史[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7]葛志伟.珠联璧合 交相辉映评蔡铁鹰教授的《吴承恩集》及《吴承恩年谱》[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9):31-33.

[8]杨俊.蔡铁鹰教授对吴承恩研究的探索与集成兼评《吴承恩年谱》《吴承恩集》[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2):29-31.

[9]竺洪波.鲁迅、胡适与《西游记》研究的现代转型五四时期《西游记》学术史论之一明清小说研究,2005(1):66-76.

[10]郑永春.如何识别民科?[EB/OL].(2017-05-09)[2019-12-10].http://news.kedo.gov.cn/c/2017-05-09/882418.shtml.

[11]田同旭.《西游记》杂剧作者应归吴昌龄[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30-33.

[12]杜治伟,王进驹.《西游记》杂剧作者献疑[J].文化遗产,2019(2):60-65.

微信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weinxin
我的微信
四大名著QQ群: 696280552
weinxin
我的公众号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评论审核已启用。您的评论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后才能被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