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明清小说批评中以幻生奇的审美观念

评论字数 9287阅读模式

作者简介

薛蕾(1978-),女,河南开封人,河南大学文学院讲师,河南省红楼梦学会理事,文学博士,河南大学博士后,主要从事古代小说理论批评研究,古代小说与传统文化研究
摘 要随着幻想类小说创作手法的日臻成熟,以幻生奇成为明清小说批评话语系统中重要的审美观念明清小说批评家指出,以幻生奇是幻想类小说的艺术特质,体现出创作者自觉的艺术追求进而探讨实现幻笔之奇的艺术手法集中体现于塑造奇异的人物形象、构织离奇的故事情节、营造奇谲的神幻场景三个重要层面,从而建构神幻小说艺术创作的理论体系并进一步剖析读者的阅读心理,指出幻想类小说审美意蕴的实现体现在创作与欣赏的双向互动过程中小说批评家对以幻生奇的审美意蕴的多维思考,增强了幻奇审美观念的理论深度,丰富了小说批评中的幻审美理论体系
关键词明清;小说批评;以幻生奇
幻想类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中重要的一种类型自神话传说到志怪小说再到神魔小说,以幻生奇的艺术传统一以贯之这也引起古代小说批评家的早在魏晋时期已出现幻奇的观念明清时期,以幻生奇发展成为小说批评话语体系中极为重要的审美观念其中幻指作者通过塑造神幻人物、构织离奇情节、营造玄幻环境等幻设艺术手法所构筑出的神幻艺术世界奇包含两个层面一方面指作品呈现出的神异奇崛的艺术特质,另一方面指读者阅读作品时感受到的惊异骇怪的审美体验这两个层面的互动构成神幻小说审美价值得以实现的完整过程以幻生奇则指作者借助艺术幻设营造出神幻世界,使小说呈现出神异新奇的审美特质,带给读者独特的审美感受明清小说批评家对以幻生奇的审美意蕴进行的多维度思考,体现出幻想类小说艺术论与鉴赏论所达到的理论高度,因而值得深入探讨

1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7678.html

中国古代幻观念在神话中已有所体现,《山海经》所载神话便保存了原始初民朴野的幻像思维的印记对幻笔之奇的理论性评析则始自西汉刘歆,他揭示出《山海经》的内容为纪其珍宝奇物异方之所生,水土草木禽兽昆虫麟凤之所止,祯祥之所隐,及四海之外,绝域之国,殊类之人,并指出时人对《山海经》的认同朝士由是多奇《山海经》者,文学大儒皆读学,以为奇可以考祯祥变怪之物,见远国异人之谣俗[1]478刘歆已认识到《山海经》所载内容具有异于庸常之奇的特点《山海经》作为古代志怪小说之祖,不仅赋予自然事物以神秘的属性,且创造出具有异态神力的神灵妖异,呈现出浓厚的神幻色彩批评家从题材内容的角度肯定记神述怪之作的奇异新鲜的特点,为后人进一步发掘神幻小说的文学价值奠定了基础魏晋时期对幻奇观念的重要发展在于,批评家从文学风格之奇的角度评析神幻小说的艺术特点在文学自觉的文化思潮影响之下,幻笔的艺术价值得以发掘刘勰于《文心雕龙·正纬》中指出,纬书中的神幻之笔事丰奇伟,辞富膏腴,无益经典,而有助文章 [2]31,肯定幻笔在艺术表现方面的价值这种文艺美学思想深刻影响着批评家对小说的审美评价萧绮认为王嘉撰写《拾遗记》时搜撰异同,而殊怪必举,纪事存朴,爱广尚奇,揭示出作者对文学性的有意识的追求,即内容上述异志怪,风格上力求新奇,因此多涉祯祥之书,博采神仙之事 [3]1 葛洪于《神仙传自序》中将自己的作品与刘向的《列仙传》加以对比刘向所述,殊甚简略,美事不举此传虽深妙奇异,不可尽载,犹存大体,窃谓有愈于刘向多所遗弃也 [4]2 此论指出既往所叙写的神仙故事从文学性而言因失之简略而使美事不举,进而提出对神幻作品的艺术追求,即要有深妙奇异的艺术魅力可见,魏晋时期的小说批评家已开始作者对神异题材的有意识的文学加工,并肯定这种尚奇求异的艺术追求,体现出对神幻小说的文学特质的初步探讨唐代小说创作者开始有意识地进行艺术虚构具体到神幻小说创作方面,作者更是摆脱六朝志怪的粗陈梗概,运用艺术幻设描绘出神异的艺术世界在这种文学思潮的影响下,批评家对神幻作品的审美特质进行思考与挖掘,以幻生奇观念的审美意味得以彰显柳宗元于《读韩愈所著毛颖传后题》中指出

大羹玄酒,体节之荐,味之至者,而又设以奇异小虫水草楂梨桔柚,苦咸酸辛,虽蜇吻裂鼻,缩舌涩齿,而咸有笃好之者文王之昌蒲菹,屈到之芰,曾皙之羊枣,然后尽天下之味以足于口,独文异乎?韩子之为也,亦将弛焉而不为虐欤,息焉游焉而有所纵欤,尽六艺之奇味以足其口欤[5]5922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7678.html

《毛颖传》以拟人化手法为毛笔立传张籍指责此类作品的内容驳杂无实对此,柳宗元以酒食之味为喻指出,草木梨柚等虽异于大羹玄酒之味,也不乏笃好者因而,不必偏嗜某种口味,遍尝天下之味才堪为足乐欣赏作品与此相类,读者不必偏执于阅读记史传道之文,品赏幻设之文能够体验到新鲜奇异的感受此论着重从阅读感受的角度指出幻笔的审美价值,揭示出作者在进行艺术幻设时,其自由驰骋的想象与文思使作品呈现出异于经史之雅正的奇异,使读者感到超于庸常的新鲜奇妙这种认识不再固守于对幻设之文实用性价值的判断,而注重对其艺术品质的发掘,对于以幻生奇观念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7678.html

自明代以来,神魔小说蔚为大观《三遂平妖传》开其风气,尔后《西游记》攀神魔小说之巅随之出现《四游记》、《封神三国演义》、《三宝太监西洋记》等众多神幻作品文言小说中,则既有出于幻域,顿入人间 [6]216 的《聊斋志异》,也有测鬼神之情状,发人间之幽微 [6]220 的《阅微草堂笔记》与幻设艺术日臻成熟相得益彰的是,小说批评家对以幻生奇的审美意蕴也展开多维思考,从而增强了其理论深度
明清批评家明确认识到幻设是幻想类小说创作艺术的核心袁于令在《西游记题词》中强调文不幻不文,幻不极不幻 [7]1 其中文不幻不文指出作品若没有艺术虚构则不能称其为小说,揭示出虚构是小说的本质属性进而指出幻不极不幻,即虚构若不能达到幻极的程度,则不能称为神幻小说,这种幻极的创作手法,特指创造出超现实的人物情节的艺术幻设此论体现出批评家对艺术幻设的深刻理解艺术幻设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虚构,是作家展开艺术想象,融合原始神秘文化及宗教幻想,构建出玄幻离奇的神幻艺术世界的文学表现方式袁于令此论提炼出幻想类小说的核心创作方式,即艺术幻设
张书绅关于《西游记》的论述中,则全面概括了幻想类小说以幻生奇的艺术特点

《西游记》称为四大奇书之一观其龙宫海藏、玉阙瑶池、幽冥地府、紫竹雷音,皆奇地也;玉皇王母、如来观音、阎罗龙王、行者八戒沙僧,皆奇人也;游地府、闹龙宫、进南瓜、斩业龙、乱蟠桃、反天宫、安天会、盂兰会、取经,皆奇事也;西天十万八千里、筋斗云亦十万八千里,往返十四年五千零四十八日,取经即五千零四十八卷,开卷以天地之数起,结尾以经藏之数终,真奇想也;诗词歌赋,学贯天人,文绝地记,左右回环,前伏后应,真奇文也无一不奇,所以谓之奇书[8]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7678.html

张书绅敏锐洞察《西游记》之奇与现实类小说之奇的不同之处在于神怪小说之奇与幻密不可分,并归纳出幻笔之奇体现为四个方面佛国仙境之奇地,神魔仙怪之奇人,神通变化之奇事,时空交错之奇境批评家指出,作者运用幻设的艺术手法,描绘出一个自成体系的神幻世界,使作品呈现出异于现实时空维度的奇崛的艺术风貌由此论可见,批评家已认识到幻想类小说的艺术特质为以幻生奇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7678.html

明清小说批评家在奇味说的基础上,更加深入地剖析幻笔给予读者的艺术震撼,彰显幻笔的艺术魅力黄越于《第九才子书平鬼传序》中云

且夫传奇之作也,骚人韵士以锦绣之心,风雷之笔,涵天地于掌中,舒造化于指下,无者造之而使有,有者化之而使无不惟不必有其事,亦竟不必有其人所谓空中之楼阁,海外之三山,倏有倏无,令阅者惊风云之变态而已耳![9]1677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7678.html

批评家首先肯定作者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有意识的艺术幻设并进一步指出,在阅读欣赏神幻作品时,不必究其事之有无,而应品味作品幻渺奇谲的艺术魅力此论指出以幻生奇的审美意蕴包含着创作与欣赏两个层面,二者的互动构成作品艺术价值实现的完整过程作者将灵动的想象形诸于笔端,幻造出朦胧迷离、奇僻荒怪的神异境界;读者则感奇思于胸臆,将腾快于齿牙,在想落天外的惊奇中感受到强烈的审美愉悦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7678.html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发掘幻想类小说艺术特点的过程中,以幻生奇是批评家探讨的重点明清小说批评家深刻认识到,神异奇崛是幻想类小说的艺术特质,且从艺术创作与审美心理等多个层面对其进行分析与阐释,从而使以幻生奇作为小说批评审美话语体系中的重要观念呈现出多维度的审美意蕴

2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7678.html

明清小说批评家还深入分析小说创作者为使作品展现出新异神奇的艺术魅力所借助的幻设艺术手法,即塑造奇异的人物形象,构织离奇的故事情节,营造奇谲的神幻场景
小说批评家从多角度论析作者塑造奇幻形象的艺术手法在《西游记》的评点中,批评家便揭示出作品对于神魔形象的法术神通的描摹与渲染张书绅于第三十四回魔王巧算困心猿,大圣腾那骗宝贝的回评中论曰

《西游》之写赌斗变化者多矣,然未有如此回之新奇热闹者魔王之宝贝始终有五,行者之姓名前后有三;魔王之宝贝得失无常,行者之姓名变换莫定波浪千层,古怪百出究竟魔王之宝贝到底有穷,大圣之神机始终莫测至变老奶奶一段,妙想天开,笔墨飞舞,其中之奥妙,有不可以骤言者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7678.html

批评家指出,神幻小说中的妖魔形象被赋于异禀,此回中的金角与银角二魔王便持有五件奇异的宝物,羊脂玉净瓶与紫金红葫芦可吸纳外物,并将其化为水液;幌金绳可随所缚之物的变化而伸缩,令猎物难以逃脱;芭蕉扇则能平白地搧出火来批评家进而强调,作品铺陈妖魔形象的法力是为衬托神佛仙真的变幻神通尤其孙悟空这一艺术形象,其神通更是与人物机敏聪颖的性格特点相契合,因而奇变迭出、神机莫测使用分身法术、变化身形体貌、运用毫毛的灵变、调遣天宫神将,甚至智取妖魔的法宝,反施法于妖魔且批评家体察到作者对孙悟空变化神通的刻画细致入微,当叙写孙悟空变身为老狐妖时,不仅外貌体形纤毫毕现,且神态举止也惟妙惟肖因此,高度评价作者塑造神幻人物的艺术创造为妙想天开,笔墨飞舞,揭示出这些奇想迭出的法力,使神幻人物形象呈现出超越常人的神异性,从而展现出新鲜奇异的艺术魅力《聊斋志异》中对人物之奇的评析则集中于精怪的法术以及人类的灵异变化对于《荷花三娘子》中荷花仙子的神奇变幻,但明伦评道忽而花,忽而人,忽而怪石,而纱帔,乃复忽而入神光离合,乍阴乍阳,写美人尽于此矣 [10] 《白秋练》中鱼精白秋练不仅可幻化为妙龄女子,且钟爱吟咏诗词,甚至诗歌可令其起死回生但明伦评道渴而死,浸而复活吾不奇其一得湖水而死能再生,特奇其对吟杜甫梦李白诗而死且不朽也此外,人类也会因特定的机缘而经历灵异的变化《阿宝》中痴情的孙子楚灵魂附于鹦鹉之体,翩然飞到阿宝身边但明伦评曰愿作比翼鸟,化为鹦鹉飞,痴人偏遇此巧事并指出人物的异变所具有的艺术性若仍前魂随之去,便少趣,忽附一鹦鹉,又开异境,文情之妙,不可名状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7678.html

由这些评点可以看出,批评家们对于神魔仙怪形象的论析,并不局限于对人物奇形异术的品评,而是创作主体的艺术创造与审美追求他们认识到,神幻人物的神通法术是作者将人们对于远方异域的想象以及对自身特异能力的期许,以艺术幻设加以渲染夸饰,从而使小说人物因超越庸常的神异性而焕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这既不同于将神幻小说视为宣佛证道之书而进行的宗教阐释,也超越了以广见闻、资考证为目的而述异记怪的实录观念,而是从艺术创造的角度对神怪形象加以审美解读,从而丰富了古代小说批评的人物论
与对人物之奇的评析相得益彰的是批评家对小说情节之奇的论析批评家们认识到,幻想类小说的主体情节以及矛盾冲突也富有新奇色彩,尤其是在神幻艺术世界中,作者更可构织出人意料却又在此特定环境中允许出现的曲折离奇的情节《西游记》中神魔斗法之奇引起批评家极大的审美兴趣小说第七回写孙悟空翻腾纵跃,还是未飞出佛祖的掌心,却得意地在佛祖的手指上题字证道本中赞曰文字奇妙至此,真正笔歌墨舞,天花乱坠,顽石点头矣 [11] 第五十八回真假猴王斗法,证道本中批道奇哉,奇哉!观二行者之竞斗,由水帘洞而落伽山,由落伽山而灵霄殿,由灵霄殿而西方路,由西方路而森罗殿,由森罗殿而雷音寺,一日之间,天堂、地府、南海、西天,无不经历殆遍,可谓上穷碧落下黄泉,东指扶桑西细柳矣批评家也注意到人类世界与神怪世界的交往互通形成的矛盾冲突对于第十回魏征梦斩泾河龙的情节,张书绅评道龙王之犯天条,秦王之游地府,皆非人世之事,魏徵以人臣而上奉天命、下通冥吏,极其幻渺,读之入情入理,如闻如见,不啻出诸史,真乃妙想天地外,下笔鬼神惊!非贯天人之学,必不能有此奇异也《聊斋志异》的评点中也不乏对离奇情节的品评生死往复是作品重要的情节模式冯镇峦于《封三娘》篇中评道文人之笔操纵由我,可以起死人而肉白骨,岂非快事!故聊斋善作志异也但明伦评《连城》篇道生以肉报,女以魂报一报于生前,一报于死后;一报于将死之际,一报于将生之前是真可以同生,可以同死;可以生而复死,可以死而不生梦幻情节也是作者构幻生奇的重要艺术途径何守奇于《狐梦》篇评道狐幻矣,狐梦更幻;狐梦幻矣,以为非梦,更幻语云‘梦中有梦原非梦’其梦也耶?其非梦也耶?吾不得而知矣指出情节在梦境与异境交错中呈现出的离奇变幻这些评点显示出批评家对以幻笔结撰情节的重视他们认识到,神怪题材为作者提供更多驰骋想象的空间与构织情节的自由,作家将神幻艺术形象的奇形幻术与异度时空的多重维度加以艺术整合,融入对矛盾冲突、情节发展的巧妙构思中,从而使情节高潮迭起,奇趣纷呈
批评家们还注意到,小说中奇谲迷离的幻境是人物得以施展神通、矛盾冲突得以展开的环境依托,因而评点中也包含对构筑神异环境的分析张书绅于《西游记》第十一回评曰写天宫就是天宫,写海藏直似海藏,写阴司俨然阴司,不怪地府有如许的奇境,真乃人生之罕见,千古奇观!证道本于第五十回中指出独角兕的妖府是鬼气逼人于七十九回评白鹿精的清华洞道异哉此洞,一部《西游》中不可无一,不可有二批评家也指出《聊斋志异》中仙境的奇异何守奇于《安期岛》中评曰写岛中景致,飘飘欲仙但评伦于《晚霞》中评其仙境道流波四绕,屹如壁立,水中天地,作如是观虽然对于营造环境之奇的评点只是点缀于对人物、情节的论析之中,但批评家已认识到,小说中的幻境描写各具特色,作者有意识地使环境与人物特点、情节场景相契合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明清批评家在品评神幻作品时,并未耽于其荒怪不经,也不流于简单地搜奇探秘,亦未陷入宗教阐释,而是从文艺审美的角度评析作者塑造人物、构织情节、描绘环境的艺术手法,作者的主体意识与艺术才情,发掘作品的审美属性与特质此认识提高了以幻生奇审美观念的理论化程度,也丰富了古代小说批评的艺术创作论

3

神幻小说的艺术价值在创作与欣赏的互动过程中得以实现明清小说批评家进一步思考读者在阅读神幻小说时的审美感受,探讨读者的想象被作者建构的神幻艺术境界激活之后,在想落天外的酣畅与搜奇探异的新奇刺激中体验到审美的愉悦
明清小说批评家认识到,猎奇探异是读者在阅读神幻小说时普遍具有的审美心理杜陵男子在《蟫史序》中指出幻笔与阅读心理的关系思不入于幻者,不足以穷物之变;说不极于诞者,不足以耸人之闻 [12]1此论提炼出神幻小说的艺术特点与读者审美期待之间的呼应幻笔的艺术特质在于驾虚游刃、诡谲幻怪,读者对于神幻作品的期待在于欣赏不可以常理测之的耸人之闻在阅读欣赏神幻小说时,读者的艺术想象被激活,心绪与思维融入神幻世界,随情节的意外频生而惊异骇怪,达到艺术审美的境界如福斯特所说美感的出现常是也必须是出其不意的,奇诡的情节最能配合她的风貌 [13]120
袁枚在《子不语序》中提出以妄驱庸,以骇起惰的观念

文史外无以自娱,乃广采游心骇耳之事,妄言妄听,记而存之非有所惑也譬如嗜味者餍八珍矣,而不广尝夫蚳醢葵菹,则脾困;嗜音者备咸韶矣,而不旁及于侏漓僸佅,则耳狭以妄驱庸,以骇起惰,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是亦裨谌适野之一乐也[14]1

批评家强调游心骇耳之事能带给读者新鲜的阅读体验这种立论角度与柳宗元的奇味说有相似之处,均以神幻小说不同于文史之作的奇异来突出前者的审美特质然而,袁枚对幻笔的认识较柳宗元更加深入柳宗元所说小虫小草楂梨桔柚均为小鲜,以之论神幻小说,还是含有将之置于小道的意味袁枚则将神幻小说与文史之作加以平等观照,并从文学审美的角度肯定神幻小说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蕴在读者既有的现实生活与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阅读文史之作,难免会因事情发展颇多不出所料之处而缺少兴奋点相较而言,神幻小说作者则有意识地将事件人物性格中理所当然、众所周知和显而易见之处进行艺术幻化,使文学世界与现实世界拉开距离,形成一种审美间隔,使读者跳出生活惯性,产生审美激情神幻小说以妄驱庸,以骇起惰的审美价值得以实现如如居士论及读者阅至孙悟空大闹天宫情节时的感受即指出世人蓬蓬诩诩,谓此小说奇品,读至闹天赫地,弄鬼屠妖,筋斗腾回天之下,金箱撞百怪之顾,便伫目凝神,掀髯吐舌,世间有此孙悟空,神通滑溜,一至于此 [9]1342 褚人获论《封神三国演义》道‘怪、力、乱、神’四者,皆夫子所不语,而书中所载,如哪吒、雷震之流,其人既异;土行、杨戬七十二变之幻,其事更奇,但觉新奇可喜,怪变不穷 [9]1404王韬在《淞隐漫录自序》中也指出狐乃兽类,岂能幻作人形?自妄者造作怪异,狐狸窟中,几若别有一世界,斯真如韩昌黎所云‘今人惟怪之欲闻’为可慨也 [9]626

中国古代小说批评家在对作品评点的过程中,兼具两种角色身份,既作为评论家进行理论分析,也作为一般读者进行审美感知因而在神幻小说评点中真切地展现出读者的审美心理张书绅概括自己阅读《西游记》的感受时指出天竺取经,白马驮经,俱载诸唐史则取经一事,不诬也但借此题目,写出无穷之妙理,演出异样之奇文,真乃妙想天开,迥出人情意想之外,方叹此书之所以为奇也!此论揭示出艺术幻设带给人异于史书的审美感受同样取材于真实的历史事件,读者阅读史书,只是取经的经历确有其事;而经过小说作者的艺术幻设,使作品成为异样之奇文,令读者领略艺术世界的奇思妙想,深感出人意外的神异奇崛批评家们对孙悟空张扬个性、降魔斗妖的描写带来的痛快淋漓尤有深切的感受证道本于第七回评孙悟空跳出太上老君的八卦炉,打倒一众天神道畅极,畅极,先前不过搅乱蟠桃会耳,此番才是大闹天宫文字到此,始觉淋漓尽致又于第七十五回赞孙悟空钻入青狮所化之妖魔的腹中撒起酒风的情节道行者之入腹降妖,力寡而功倍然亦不可多得,惟黑熊、罗刹、黄眉、地涌与青狮而为五耳罗刹、地涌,俱女身不足道黑熊、黄眉二处,亦殊草草独此处生趣勃勃,痛快淋漓,割取一段,可作数出杂剧同时,批评家也指出仙界的奇境异物令读者心驰神往证道本中于第五回评蟠桃园道恍然别有天地,令人心旷神摇又于第二十四回叹五庄观中的人参树道好树,好树,令我神往此外,评点中也体现出冥府的幽森、魔界的凶险令读者心惊胆寒张书绅于第十一回评曰把一座阴曹地府,写得静森严,历历如绘,读之令人失色不是秦王游地府,竟是开了鬼门关,令读者看地府也千奇百怪,如见如闻,真千古之写生,非寻常笔墨所可得而梦见也于第七十六回评魔王之诡计多端、妖术百变的情节道一幅传神写意之文,画出神奇鬼怪之妙,即令行险徼幸者读之,宜无有不透胆心寒,吐舌摇头者矣
《聊斋志异》评点中对读者的审美感受也有深入地剖析有评点指出读者的情绪随情节之离奇而跌宕起伏但明伦于《张诚》篇评曰语经百炼,笔有化工,读者亦惟怳怳以惊,复潸潸以涕,既而蚩蚩以立,迟之又久,亦坐立不知所为,咄咄称奇而已指出读者被张诚兄弟的离奇经历所吸引,不禁感同身受,随情节的变幻而惊涕冯镇峦于《聂政》篇评曰突然现身,如天外飞来,风云变色,令观者拍案称快揭示出读者阅至聂政自墓中跃出手刃昏君时,内心的惊喜也有分析鬼怪幻境带给读者的惊惧骇怪但明伦评《考弊司》中的鬼王及其侍从道奇形怪状,欲攫人而啖者,见之能不骇极评《查牙山洞》中的奇境道洞之幽深奇险,即身入其中,亦不过逐处称怪,张目吐舌而已妙手写来,遂觉高低上下,前后左右,纷纷沓沓,怪怪奇奇不敢望,不能不望;不敢入,不能不入而心为之惴惴,毛为之森森,手为之颤颤,汗为之淫淫;定睛移时,复言为之缕缕转恨其未穷此佳境也总之,明清小说批评家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揭示出,作者所建构的神幻艺术世界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游离于现实生活之外的神怪人物、离奇情节、新奇环境,使读者感受着想落天外的自由、意外迭生的惊异与搜奇探秘的刺激,在情绪的起伏波动中感受到作品的艺术张力,体验到艺术审美的愉悦
综上所述,明清小说批评家对以幻生奇的审美观照,从三个维度拓展了中国传统文学理论的幻奇观念其一,批评家明确认识到,以幻生奇是神幻小说的艺术特质,且作者在进行创作时,并非对现实中奇异之事的叙述与记录,而是展开艺术想象,运用幻设手法,进行艺术创造以幻生奇体现出作者自觉地艺术追求其二,批评家深入探究为使作品呈现神异奇崛的艺术风貌,作者所借助的幻设艺术手法,提炼出塑造奇异的人物形象、构织离奇的故事情节、营造奇谲的神幻场景三个重要层面,从而建构起神幻小说艺术创作的理论体系,进而也丰富了古代小说批评的艺术创作论其三,批评家们还深入剖析读者的阅读心理,指出神幻小说以幻生奇审美意蕴的实现体现在创作与欣赏的双向互动过程中这种从审美心理层面分析小说艺术价值的评析视角体现出,批评家对神幻小说的审美思考已由传统的创作论向欣赏论延伸,这对于阅读欣赏论相对薄弱的古代小说批评话语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原载《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12期,第7-12页

参考文献

微信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weinxin
我的微信
四大名著QQ群: 696280552
weinxin
我的公众号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评论审核已启用。您的评论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后才能被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