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萍:文人小说的理性高度 ——《西游补》的意蕴与风格初探

评论字数 6518阅读模式

文人小说的理性高度

《西游补》的意蕴与风格初探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8037.html

摘 要贯穿《西游补》16回文字中的主线,是对国家政体的严思考,作为一部充满诗意的小说,《西游补》思维的变动不居、艺术手法的跳宕多姿,都与作者生动多采的个性有关认为《西游补》虽在宗教背景下讥刺现实,以历史及心灵史喻佛论道,但仅将其归为讽刺类小说归为佛道类小说是不全面的领略《西游补》的复杂主旨,将有助于深入理解和赏析这部特色独具的作品,省察作者凝聚在小说中的深邃复杂的思想和灵魂
关键词《西游补》;文人小说;政体;以文为戏;文如其人;意识流
在中国古代小说史上,续书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一般说来,续书与原书的主题思想、艺术风格往往一脉相承对续书主旨和艺术的研究,往往能够有效地促进对所续原书的研究《西游记》在明末清初的三部续书《西游补》、《后西游记》、《续西游记》中,《西游补》的主题思想与艺术风格最接近《西游记》,也最复杂隐晦,众说纷纭对《西游补》主题思想的探讨把握,会促进对《西游记》主题思想的把握
一、 《西游补》的文人小说品格
文人小说区别于一般小说的艺术特质,很早就被人意识到明末清初出现的奇书才子书等概念,就是意识到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这些具有深刻意蕴、哲理高度的小说与面向大众传播、注重讲述故事的坊间通俗小说的明显区别
文人小说概念的明确提出则迟至20世纪后半叶如鲁迅称《野叟曝言》以小说为庋学问之具,称《蟫史》为以小说见才藻之美者[1]195-207;孙逊在《明清小说论纲》中称上层文人士大夫的文学[2]28;还有王进驹在《士人文学的高峰从小说类型特征看〈儒林外史〉的成就》中称《儒林外史》为士人小说、宁宗一在《从小说文体演变看〈儒林外史〉与〈红楼梦〉的类型品位》中称《儒林外史》和《红楼梦》为作家小说和学者型小说,与一般小说区别最早提出文人小说概念的是美国汉学家夏志清《文人小说家和中国文化〈镜花缘〉研究》一文中的文人小说特指展示作者才学的小说浦安迪在《逐出乐园之后〈醒世姻缘传〉与十七世纪中国小说》一文中又说我把这四部作品(十六世纪的完整形式)看作我愿称为‘文人小说’的例子(以‘文人画’,‘文人剧’类推)这是一种与流行观点相反的见解[3]312此后一些学者沿着这一思路探讨中国古典小说中的文人小说,使之成为深入理解古典小说艺术价值的一种略带普遍意义的研究方法
文人小说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学界有不同的理解何谷理道出文人小说的实质一部文人小说的创作,通常要花数月数年乃至数十年的时间许多作家极为国事政局,并在自己的作品中表达个人的看法;另有一些作家则留意于当时的道德和哲学问题文人小说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时时可见严的理性思考和艺术追求[4]478时时可见严的理性思考和艺术追求,正是文人小说与一般通俗小说的根本区别所在
《西游补》与《西游记》不同,没有跨越几百年时空的漫长的成书过程,篇幅也短小精悍,便于表达作者独特的创作主旨笔者认为《西游补》是一部优秀的文人小说(才学小说),其文学价值应当得到恰如其分的认识就文学内部来看,文人小说是对诗文传统的借鉴和继承从文学史的纵向发展上看,北宋苏轼开始创作注重写意的文人画;元代叙事文学兴盛时期,就出现《梧桐雨》、《汉宫秋》等主要抒写心灵世界的文人剧,与注重讲述故事与演出效果的舞台剧并立横向上就艺术类别来看,文人小说与文人画文人剧等一样体现了一种艺术潮流文人小说在小说领域,与文人画在绘画领域、文人剧在戏曲领域一样,是一个具有独特色彩的品类
从文人小说的角度观照《西游补》,可知其一向为人诟病的赘笔其实并非赘笔,而是逸笔;瑕疵也非瑕疵,而是作者个性色彩与以文为戏的创作思想在作品中的闪现当然《西游补》并不是毫无缺陷、十全十美的艺术品,但领略其文人小说的实质,将有助于人们深入理解和赏析这部特色独具的作品,省察作者凝聚在小说中的深邃复杂的思想和灵魂
二、《西游补》的主旨
《西游补》在我国古典小说史上是一部引人注目的风格特异的小说《西游补》作者的创作原意即小说主旨,一百年来聚讼纷纭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对《西游补》思想内容的评价平平,认为未入释家之奥,主眼所在,仅如时流,谓行者有三个师父,一是祖师,二是唐僧,三是穆王(岳飞)凑成三教全身(第9回)而已但对《西游补》艺术成就评价很高惟其造事遣辞,则丰赡多姿,恍忽善幻,奇突之处,时足惊人,间以俳谐,亦常俊绝,殊非同时作手所敢望也恰如其分地道出了《西游补》的独特品质
鲁迅在考辨《西游补》写作时间时说然全书实于讥弹明季世风之意多,于宗社之痛之迹少,因疑成书之日,尚当在明亡以前,故但有边事之忧[1]139后来的论者多由此认为《西游补》是一部讥弹明季世风的讽刺小说曾永义概括《西游补》的主题为通过佛家情缘梦幻的思想以寓现世讽刺之义,应当是接近董说原意的[5]240但仅有佛家情缘梦幻的思想和现世讽刺之义两项,尚不足以囊括《西游补》作者的创作原意
体察作者原意,应当从作者本身所处的时代、作者的思想与生活入手,不宜做出脱离作者本身的论断,也即我们平常所说的知人论世本文尝试论述董说创作《西游补》的原意,不敢说一定能够领略到了董说原意,只希望尽量接近其心而已笔者认为《西游补》的主题,可从三个层面理解
第一层面是小说的表层层面,即如曾永义论述《西游补》结构时所说以‘心猿’的堕入梦幻为始,以‘悟空’的重返本然为结,中间则肆意铺叙‘鲭鱼世界’,而以‘驱山铎’为芭蕉扇之影,以之为梭,勾勒编织全文[5]235 鲭鱼世界即嶷如居士序所言三界六梦,也即心猿的经历,作者在修行过程中的心路历程
第二层面是小说的中间层面,通过行者在青青世界、古人世界、未来世界等诸世界的自由穿梭、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勾连起古今人事,表达作者对历史与现实、社会与人生的深刻的反思与评判只不过《西游补》中这些深刻的反思与评判的表达方式是抽象的,是被陌生化、模糊化了的
第三层面是小说的深层层面,也可说潜意识层面作者连属为文之时,无意中透露出深埋心中的幽隐巨痛,并且透露出欲以游笔戏墨解脱心中苦痛的努力
笔者认为,《西游补》的主题可以概括为在表达破情根、立道根的修行观念、描述作者心路历程并顺带评判反思历史、社会、人生的同时,作者还有一种欲在以文为戏的游戏笔墨中解脱苦痛心境的遣玩心态
推究董说本心,应当是读《西游记》而触发创作欲望,遂采用自己一向迷恋的梦的形式,叙说自己对于情道色空等修心观念的理解;行文过程中,因文生事,于凿天、补天、天问、审秦、时文世界诸文字中,表现出对于历史、时政的严思考;并在潜心构建精巧严谨的艺术世界的同时,于笔墨之间流露出呈才遣玩的意兴
历来论者着意于小说的表层层面所表达的修行观念,强调小说的中间层面所展示的现实意义,很少论及《西游补》作者潜意识的流露
笔者认为《西游补》是将作者的潜意识艺术化了的优秀作品,具备海外汉学家们最为推崇的文人小说的本质
《西游补》内容的三个层面正符合文人小说时时可见严的理性思考和艺术追求的本质谈禅论佛,是文人常态,《西游补》小说的内容是记录文人精神生活的一个方面;反思历史,评判时政,是文人不从流俗、独立思考的质疑精神的体现;以文为戏的遣玩心态,也是古代文人历史悠久的解脱途径之一
三、《西游补》蕴含的理性高度
对宗法政治的思考是文人小说的特征之一一般通俗小说往往不能上升到此高度明清之际之前的文人小说(即浦安迪所命名的明代四大奇书),都体现出作者传统思想文化的深入反思四大奇书对宗法政治、伦理道德、人的本质都有严的理性的思考其中《三国演义》思考政权归属问题;《水浒传》叹息政权与行政职能的矛盾;此二书又都对忠义思想隐隐提出质疑和反讽;《西游记》、《水浒传》、《金瓶梅》都比较尖锐地个人与社会的矛盾、人的价值究竟何在等问题明清之际文人小说是这些思考的延续
至于《西游补》中的理性思考,学者多有注意并有较高评价董智颖认为董说从历史的角度对中国封建社会进行整体性的透视,他对封建社会的批判比以往任何小说都更全面,更深刻[6]大致所言不虚《西游补》虽得在此方面超越以往任何小说,但的确全面深刻地对中国社会进行了整体性的透视

贯穿《西游补》第二层面的主线是亡国引发的对政体的严、理性、深刻的思考在中国古代社会,天不但与自然相关联,还往往与宗法政治有密切的联系宗法政治的代表人物、极权人物 帝王就称天子中国古代天下皇帝总是与政体紧密联系在一起而《西游补》一开始就把小说的焦点集中在天被破坏、欲补天而无望、郁闷问天、追究天破原因的象征高度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8037.html

在这个意义上,第2回《西方路幻出新唐 绿玉殿风华天子》最值得注意第1回《牡丹红鲭鱼吐气 送冤文大圣留连》其实是小说的缘起,通过花红心红的迷境点出行者入梦的原由,第2回才是一部小说正文的真正开始作者在第2回一开始就把的焦点指向簇簇新新的天下、新天子和被偷了的灵霄殿此回写到簇簇新新的天下、一月一个皇帝,不消四年,三十八个都换到了[7]7,联系清廷初立、南明频繁更换皇帝的写作背景事实,不免令人生疑调侃也好,愤慨也好,总之有着浓郁的无可奈何的情绪作为一介文人,作者无力回天,只有在笔底倾泻郁闷而已
第2回写一个手拿一柄青竹帚的宫人的自言自语到如今,宫殿去了,美人去了,皇帝去了!往日见者无不目艳,闻者无不心动的珠雨楼台也破败了

昨日正宫娘娘叫我往东花园地我在短墙望望,只见一座珠雨楼台,一望荒草,再望云烟;鸳鸯瓦三千片,如今弄成千千片,走龙梁,飞虫栋,十字样架起;更有一件好笑日头儿还有半天,井里头,松树边,更移出几灯鬼火仔细观看,到底一个歌童,到底一个舞女,只有三两只杜鹃儿在那里一声高、一声低,不绝的啼春雨这等看将起来,天子庶人,同归无有;皇妃村女,共化青尘[7]9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8037.html

此段读来有似曾相识之感其与脍炙人口的清初传奇《桃花扇》最后一出《余韵》中《哀江南》意境极为相似该回评语云中间珠雨楼一段,是托出一部大旨一部大旨是什么?将此一段与《哀江南》同看,可以清楚得见遗民的相同心迹 感叹兴废只是《哀江南》感叹的是五十年的兴亡,珠雨楼的兴亡因《骊山图》而与那用驱山铎的秦始皇帝坟墓联系起来,逆推至二千年的历史,从而具有了超越明清兴废的普遍意义这也是《西游补》高出《桃花扇》之处《桃花扇》止于感叹明清之际的易代兴亡,《西游补》则对几千年的中国历史有着更为深刻的思考尽管他的思考带有强烈的感性色彩,与同时代的启蒙主义思想家黄宗羲等人的理性论述不能同日而语,但毕竟拓展了小说内涵的深度和广度
在对政体的严思考方面,最醒目是第3回《桃花钺诏颁玄奘 凿天斧惊动心猿》中的一篇问天文字行者看见四五百人持斧操斤,抡刀振臂,都在那里凿天,生疑自思他又不是值日功曹面貌,又不是恶曜凶星,明明是下界平人,如何却在这要干这样勾当?若是妖精变化惑人,看他身面上又无恶气接下来就是《西游补》著名的向天发问的十几个问题

思想起来,又不知是天生痒疥,要人搔背呢?不知是天生多骨个外科先生在此刮洗哩?不知是嫌天旧了,凿去旧天,要换新天;还是天生帷障,凿去假天,要见真天?不知是天河壅涨,在此下泻呢?不知是重修灵霄殿,今日是黄道吉日,在此动工哩?不知还是天喜风流,教人千雕万刻,凿成锦绣画图?不知是玉帝思凡,凿成一条御路,要常常下来?不知天血是红的,是白的?不知天皮是一层的,两层的?不知凿开天胸,见天有心,天无心呢?不知天心是偏的,是正的呢?不知是嫩天,是老天呢?不知是雄天,是雌天呢?不知是要凿成倒挂天山,赛过地山哩?不知是凿开天口,吞尽阎浮世界哩?[7]12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8037.html

这篇文字简直就是一部《天问》已经有学者注意到董说问天与屈原天问的关系丁国强认为董说与屈原问天的原因相同 报国无门,回天无力,只有去问天;含义相近 屈原天问是诗人在历经磨难、国家复兴无望的情况下,对君主制提出的疑问,董说是从历史的角度对中国社会进行了整体的透视,答案是无药可救;只有问天后的归宿不同一个自杀,一个禅隐他认为忧国忧民的屈原死得悲壮激烈,同样忧国忧民的董说走得恬静安详[8]其实不然自杀是痛苦彻底的了结;禅隐则是难忘世间苦痛的不彻底的禅隐屈原在《离骚》中的第三次飞天其实是可以成功的,却因回顾故乡关怀故土而无法自求解脱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后世的苏轼等文人都难以舍弃现世关怀而入佛入道自求解脱,,自幼儒家文化修齐治平的熏陶使他们无法在苦难的现实中作一个身心无碍的自了汉董说也是如此一个文人,《西游补》中体现的也是如此一颗文心
正是立足于政体的角度,《西游补》开篇直写易代之变,此后又 一一 总结易代之变的原因上文提到的珠雨楼一段文字,是愤于天子耽于逸乐皇帝也眠,宰相也眠,绿玉殿如今变做‘眠仙阁’哩!
凿天一段文字扼腕叹息清谈文士热心而无能以至误国第3回凿天人回答行者问话说

我们一干人叫做踏空儿,住在金鲤村中二十年前有个游方道士,传下踏空法儿,村中男女俱会书符说咒,驾斗翔云因此就改金鲤村叫做踏空村,养的男女都叫踏空儿,弄做无一处不踏空了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8037.html

踏空儿应是不务实之意这些人又说

人言道会家不忙,忙家不会我们别样事倒做过,凿天的斧头却不曾用惯今日承小月王这等相待,只得磨快刀斧,强学凿天仰面多时颈痛,踏空多时脚酸午时光景,我们大家用力一凿,凿得天缝开那里晓得又凿差了,刚刚凿开灵霄殿底,把一个灵霄殿光油油儿从天缝中滚下来[7]13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8037.html

似是将明亡原因一部分归于无能之人非有意地误国清谈误国是清初遗民总结明亡原因时的普遍话题之一
讽刺科举一段文字是愤慨国家选士途径荒诞以至国运不久第4回《一窦开时迷万镜 物形现处我形亡》中,详写天字第一的放榜情状董智颖认为放榜图是一部文化的悲剧[6]的确,是作者对社会、文化深刻反思之后的文人思力所及,也是作者自身的痛处所在故写来与前文诗意、俳谐的情感基调不同,冷隽幽默中充满沉痛与愤懑在这段著名的讽刺科举的文字之后,作者进一步借行者之口从理论上批判现行的科考制度对文章和文化的荼毒这段文字正是《西游补》作为文人小说的理性深度所在不但与自己生活和感受结合,寓有不第秀才的激愤心态,还有着对当世科举制度的理性批判,对文化命运的深沉忧虑
第5回《镂青镜心猿入古 绿珠楼行者攒眉》中,行者被冤枉是偷天贼,自思闻得女娲久惯补天,我今日竟央女娲替我补好,方才哭上灵霄,洗个明白及至走近门边细细观看,只见两扇黑漆门紧闭,门上贴一纸头,写着二十日到轩辕家闲话,十日乃归有慢尊客,先此布罪[7]23连久惯补天的女娲都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了,天地改换的境况真正是无可挽回吾家灵霄殿已被人偷去,无天可上当非虚笔
审秦一段文字痛斥重臣无耻卖国《西游补》第8、9、10回都痛贬偷宋贼秦桧第8回《一入未来除六贼 半日阎罗决正邪》是审秦文字的开头,第10回《万镜台行者重归 葛藟宫悟空自救》是审秦文字的结尾主干文字第9回《秦桧百身难自赎 大圣一心皈穆王》中,行者呵斥秦桧,你一个身子也够了宋家那得一百个天下!这句话可以说道出了审秦文字的实质痛恨导致国亡的奸贼,表达作者的亡国之痛此回回末批语问秦桧,是孙行者一时极畅快之事,是《西游补》一部极畅快之文
总之,贯穿《西游补》16回文字中的主线,是因痛悼明亡而引发的对国家政体的严思考

原载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8037.html

2009(4)26-29. 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8037.html

参考文献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8037.html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8037.html

[2]孙逊.明清小说论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3]浦安迪.逐出乐园之后《醒世姻缘传》与十七世纪中国小说[M]//北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名家十年文选.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

[4]何谷理.明清文人小说中的非因果模式及其意义[M]//北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名家十年文选.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

[5]曾永义.董说的鲭鱼世界 略论《西游补》的结构、主题和技巧[M]//中国古代小说研究台湾香港论文选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6]董智颖.《西游补》文人独创长篇通俗小说的滥觞[J].平顶山师专学报,2003,18(1)47-50.

[7]董说.西游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8]丁国强.董说问天与屈原天问[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6(5)87-89.

微信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weinxin
我的微信
四大名著QQ群: 696280552
weinxin
我的公众号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评论审核已启用。您的评论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后才能被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