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溜须拍马到万人之上,看看三国小人物的他是如何奋斗上人生巅峰的!

    阅读模式

从溜须拍马到万人之上,看看小人物黄皓是如何奋斗上人生巅峰的!

如果要时期的反面人物,有人会曹操啊,司马懿什么的……但这都只是小家以蜀汉为主角所安排的设定。而今天我们要的这个反面人物,或许多数人都会同意。他出身卑微,最后却成为导致蜀汉灭亡的最后一根稻草。他叫黄皓!

黄皓在跟随刘禅之前,只是蜀汉宫庭中默默无闻的小厮。但到了蜀汉后期,他成为了那个蜀汉朝堂之后举足轻重之人。他又是如何躲过诸葛亮,董允,姜维的连环攻击,成为刘禅最信任的那个他呢?我们今天就来黄皓的奋斗史!

刘禅的最佳好友

公元223年,63岁的刘备在白帝城病逝,17岁的刘禅在丞相诸葛亮等人拥护下在成都称帝。此时的黄皓也正式被安排作为近侍跟随刘禅,官职是黄门令。

对于17岁的刘禅来,肯定是有一腔抱负的。但无奈的是,横在他面前的是一坐几乎不可逾越的大山——诸葛亮。此时蜀汉的军政大权几乎尽数落入诸葛亮之手,另一位托孤大臣虽名义统管内外军事,却早早退出了核心圈。当时的情况可以是,蜀汉名义上的皇帝是刘禅,但实质上的控制人是诸葛亮。

刘禅并不是傻瓜,已经在蜀汉坐实根基的诸葛亮绝不是短期内可以清除的对象,更何况这个丞相还真的是为尽心尽力。于是,刘禅把自己的执政重心放到了培养属于自己的年轻才俊和及时享乐上了。

而此时的黄皓,虽不知政,但在伺候主子方面,妥妥的一把好手。换现在的话,绝对是一个合格的领导生活小助理。他利用自己是刘禅最亲近人的身份,开始拉拢不得志的官员以及安排让刘禅高兴的活动项目。

总之,黄皓给刘禅安排得特别高兴!

诸葛亮此时也留意到了这个小黄门,但无奈刘禅对黄皓的喜爱外加对黄皓的轻视,直到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黄皓都安安稳稳,无风无浪地生活在刘禅身边,成为刘禅的最佳好友。

想动手却不敢动手

公元234年,诸葛亮命殒五丈原,蒋琬接替了诸葛亮的位子。当时蜀汉朝堂能主事的,还有侍中郭攸之和董允。郭攸之为人宽容,遇事少有责难,就是一个老好人。黄皓一看,机会来了!仗着自己是刘禅身边的宠臣,开始对权力有了心动的感觉。

但是,有一个连刘禅都怕了分的男人站了出来!这个人就是侍中董允。这董允是什么来路?他父亲董和是刘备夺取益州后任命的中郎将,其地位与诸葛亮相同。而董允从小就有一个特点正直,是非分明!换句话就是认死理儿,油盐不进!

要知道刘禅在诸葛亮去世后不久曾提出要扩充后宫,毕竟压抑了这么多年,突然没了枷锁,自然要解放一下天性了。但董允却表示极力反对,坚持不办。碍于董允的身份,刘禅也只能认怂。

总之,董允在,刘禅还真不敢瞎鼓捣些什么,甚至还隐隐地有些害怕呢。对于王皓来,诸葛亮时期,他是真的怕,因为诸葛亮真的有能力随死置他于死地。蒋琬主政时期,董允成为了另一个他惧怕的对象,毕竟这哥们太虎了!

抓住机会一飞冲天

公元246年,董允病逝!在大将军费祎的举荐下,陈祗接替了董允的官职。这个陈祗可没有董允的死脑筋,急切想升官的他发现结交黄皓是一条捷径。于是与董允不同,他开始对刘禅有求必应,与黄皓也关系甚密,互为表里。陈祗很快就成了刘禅身边的宠臣,在朝中位高权重,甚至超过了领兵在外的大将军姜维。至于黄皓,也开始在蜀汉政坛上发挥自己的影响力。

此时的蜀汉朝堂,已不再复有诸葛亮时期的肃正。黄皓肆意安插心腹在重要的职位上,对那些不肯屈从于他的官员,不是贬谪就是革职。因此,朝中官员对他多有惧怕。就连统领政事的诸葛瞻、董厥等人为了明哲保身,都对他专权擅政的行为多有包庇。

就连领兵在外的大将军姜维,也对黄皓颇为忌惮,数次进谏刘禅,希望能诛杀之。可是刘禅却安慰姜维黄皓不过是个小人,不用太在意他。之后又让黄皓给姜维道歉,于是再不提此事。姜维见朝中多是黄皓的党羽,再加上刘禅又对他百般庇护,害怕遭遇不测,索性请兵于沓中屯田,从此再不敢回成都了。

自此后,朝中再无人反对黄皓。刘禅也开始了他无人管束的帝王生活,至于朝政事务这些小事,就让黄皓看着办吧!

自此,黄皓从小小一黄门令,跃升为蜀汉最有实权之人!蜀汉政坛这游戏他终于打通关了!

尾声

按理,知名人士的奋斗史写到这也该停笔了。因为人走上了巅峰就意味着开始下滑。善于伺候刘禅的他却不善于治,他一方面继续安排刘禅的华丽人生,另一方面在政事上胡乱操盘。没过多久,蜀汉力便进入了下滑通道,社会开始动荡不安。而在他的北方,那个庞然大物魏,开始伸出了爪牙……

黄皓的结局,其实也是十分有趣。蜀汉灭亡之后,他贿赂了邓艾身边的人得以活命。但没过多久,司马昭留意到了他,给他盖了个“祸殃民”的罪名,凌迟处死!

黄皓的奋斗人生,就此划上句号。

  • 微信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 weinxin
  • 四大名著QQ群: 696280552
  • weinxin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评论审核已启用。您的评论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后才能被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