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十四年,曹操那时还在长安城面对关羽北伐,曹操一面安排曹仁在樊城抵抗关羽,也派遣于禁等诸军前往救援那年秋天,大雨下的很嚣张,汉水暴涨,部分地区甚至水高数丈,于禁等七军因为自然灾害全军覆没
其实,关羽方面除了地形优势之外,提前也有所准备,关羽的军队从步兵较快速度转化为水军来应对这次灾害,使自己在战斗中获得优势在于禁大军接近覆没的时候,于禁和将领们走到高处看着四周的水,发现早已没有退路恰逢此时关羽水军到达,于禁投降而庞德誓死不降,最终被关羽杀害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49153.html
此战之后,曹操哀叹良久后表示:我认识了解了于禁三十年,为何临危时反不如庞德呢?
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49153.html
正聊三国作者注意到,没过多久孙权擒杀关羽,这时孙权军找到了被关押的于禁,又将于禁接到了东吴曹丕称帝后,孙权向曹丕称臣,于是于禁就被作为筹码之一送回了魏国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49153.html
1:气杀于禁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49153.html
曹丕见到于禁后,发现他须发皓白,形容憔悴于禁还痛哭流涕不止,频频扣头认罪曹丕好像心软了,还给于禁讲了讲荀林父、孟明视这二人的典故宽慰他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49153.html
也许,当时魏国人对于禁战败也许已经有一种说法,那就是:樊城之败,水灾暴至,非战之咎
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49153.html
曹丕表面上宽恕了于禁的罪过,还封他为安远将军,并给他安排了接下来的任务,出使东吴其实,于禁兢兢战战接到了出使东吴的任务同时,也接到了曹丕让他先去高陵祭奠的要求谁知,于禁此去,将是自己生命结束的征兆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49153.html
曹丕早就命人在曹操陵墓的陵屋内画了一幅画,画上正是关羽威震华夏,庞德拼死不降而于禁主动投降的那一幕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49153.html
于禁看到了,非常惭愧,没多久就发病身亡了于禁的一生就这样结束了,我们也往往同时将狠辣和表里不一的印象放在曹丕身上谁知,这并没有结束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49153.html
2:封贬义谥号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49153.html
曹丕下令,于禁的儿子于圭封为益寿亭侯,而于禁被谥为厉侯如果了解这方面历史的朋友们应该清楚,曹丕这是要让于禁刻在魏国的耻辱柱上面
我们可以轻松举出两个例子,齐王曹芳被废后,去世时的谥号就是厉侯
当时曹丕党的重要角色吴质,因为去世前总爱结交名人,有趋炎附势的标签,死后被谥为丑侯
谥号中的厉是什么意思呢?根据资料显示:杀戮无辜曰厉;暴虐无亲曰厉;愎狠无礼曰厉;扶邪违正曰厉;长舌阶祸曰厉
具体怎么匹配到于禁身上是各位看官的事情,但我们知道,厉不是好词而谥号在古代,是为了方便对历史人物盖棺定论的方法
于禁,被曹丕扣上了帽子至少在魏国,他难以翻身——小编案
曹丕有多恨于禁:活生生将其气死 还给了他这个贬义的谥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