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秀轩草根研究金瓶梅——引子

评论字数 5628阅读模式

金,瓶,梅……我的生命之光!

它是一个故事,一个寓言,或是一部可以反复回味的书,甚或是人生中的一面镜子,生命中穿透灵魂的一束极光……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6039.html

二十多岁的某个秋天的傍晚,第一次完整读完厚厚两大本《金瓶梅》,掩卷之余深深叹息,或从那时起,就与此书结下了半生的情缘。许多年来,我数不清自己读过多少回《金瓶梅》,数不清多少次为其激动,为其感叹。我总是说,发现了其中的美,便是刻骨铭心的喜欢,以下的数十万字,在六七年间,或写或改,随缘起息,自得其乐。若说有资于世道,无非是为了表达它的美……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6039.html

一、走进《金瓶梅》的世界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6039.html

2009年,在第一次动笔写这本书的时候,我就立下一个宏愿: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6039.html

希望我的书,让每个知道《金瓶梅》的人,去好好读读原著;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6039.html

希望我的书,让每个读过《金瓶梅》的人,深深喜欢这部书;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6039.html

希望我的书,让每个喜欢《金瓶梅》的人,和我热情地握手!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6039.html

好吧,读书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作为一个自诩草根学者的中文系毕业生,下面就靠着自己微薄之力,向大家深度导游《金瓶梅》这部神奇的小说。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6039.html

先自问自答几个常见的问题。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6039.html

一、《金瓶梅》究竟是一部怎样的书?它都写了些什么?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6039.html

有人说它是色情小说,有人说它暴露了腐朽的封建主义,有人说它赤裸裸地描绘了社会现实,还有人说写因果报应,写黑暗,写慈悲,写绝望……我不能同意,也不想否定,我只是觉得,对于古代社会,纸笔不便书写,文人不易谋生的环境,创作出这样的厚厚大书,无论如何,创作的意图只能从它的字里行间去慢慢揣度。

或许,唯一关键的唯一值得你关心的应是,你该怎么读它,怎么读这么厚的一本大书,而不是它到底是什么。

二、《金瓶梅》是黄书吗?它的性描写是怎么回事?还有人说比起性,它更关心死亡,是这样吗?

孙述宇先生说过:写死亡是金瓶梅的特色。一般人道听途说,以为这本书的特色是床第间事,不知床第是晚明文学的家常,死亡才是金瓶梅作者独特关心的事。

这句话很对,但也不完全对。

死亡作为特殊的主题贯穿整个《金瓶梅》文本,但性也是以同样的方式贯穿文本。并且,二者尤其是死亡,大量地出现在其他作品中,《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出现的死亡难道不够多吗?《红楼梦》难道不也写了大量的死亡吗?

只能说,《金瓶梅》有它独特的描述死亡的方式,当我们将来解读宋蕙莲、官哥、李瓶儿、西门庆、潘金莲等人的死亡时会有深刻的触动,那是因为他们的死亡似乎那么地贴近我们。同样,性的主题也不是外行想象的那么直接和肤浅,从文学创作的角度,它们一样有着非凡的意义。所以,关于死亡和性,我更愿意使用《红楼梦》里的风月宝鉴作为比喻。

癞头和尚借给贾瑞的风月宝鉴,一面是骷髅,一面是凤姐,骷髅的意义是死亡,凤姐的意义是性,参透了死亡,参透了性,从性和死亡的迷茫里走出来,才能有真正的生活!《红楼梦》在这一段里一边是从性走向死亡的贾瑞,一边是从性走向生活的贾宝玉,这就是它风月宝鉴的意义。

我想,《金瓶梅》又何尝不是风月宝鉴?满纸的云霞不就是那招手的凤姐吗?满目的死亡不就是那可怖的骷髅吗?我又想,人世间如果用两本小说作为风月宝鉴,不可以是《金瓶梅》和《红楼梦》吗?它们一面是地狱般的世界,一面是童话般的世界?从小说里感悟世界的风月宝鉴,从宝鉴里读懂生命的真谛,这不是文学最愿意给予我们的吗?

三、《金瓶梅》是什么时候写成的,它的作者到底是谁?

可以肯定,《金瓶梅》是明朝人写的,但至于是嘉靖还是万历朝的人学界还在打无穷无尽的笔墨官司。至于作者是谁,据说现在提出的有名有姓的备选答案超过40个!可谁也没法说服谁。大概从《金瓶梅》流传的那时候起,这些就已经是个谜,大概这些谜还要继续的谜下去。作为纯粹的读书人,我对这些问题只好是敬而远之,如果一定要说点什么高深的,那么我想比较一下《红楼梦》里的真事隐。

在《红楼梦》秦可卿死亡的那个片段,脂砚斋的批语留下了一点作者最初原稿的蛛丝马迹——作者将秦可卿淫丧天香楼改成了病死,这就是将真事隐去。脂砚斋说作者真真厚道之人,我认为这就是作者的慈悲,对小说、对世界的慈悲:我没有完全揭露事实,揭露世界,揭露人生,没有赶尽杀绝,我只是写一个寓言。

《红楼梦》作者自言,他是为闺阁中的女子们立传,但我们相信,他在为自己立传;陈寅恪大师人生最后的一段光阴,写下敢于比肩《红楼梦》的巨著《柳如是别传》为妓女立传,我们同样相信,他是为自己立传。那隐姓埋名的《金瓶梅》作者呢?这是一部篇幅比《红楼梦》更长的巨作,作为一个有经验的阅读者和写作者,我深知这样的长篇会有作者自己怎样的烙印,如果作者在这样的巨作里出卖了自己的生活,出卖了自己的思想,那匿名就是最后的遮羞布。在我们这个讲究诗文载道、忠孝仁义的国度,写作这样的小说对于作者应有无数的不忍、不甘和无奈。所以,既然作者执意要将自己藏起来,我们又何必那么残忍,非要将他找出来呢?

四、《金瓶梅》这个故事有趣吗?

我认为并不十分有趣,如果相比于《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而言。一个故事是否有趣关系到很多方面,但像《金瓶梅》、《红楼梦》这样的几乎可以说是描绘生活的故事一定不会太有趣的,因为它们像极了生活,而生活里的故事需要用生活的眼光去慢慢品味。所以,我更愿意说《金瓶梅》是一部有趣的小说,当你从文学的角度审视这部小说,你会发现其中充满了艺术的美,小说的意义就在小说所独见的那些东西。细读文本,探索密密麻麻的字里行间的无穷无尽的美,发掘它作为故事本身的趣味,我和作者一样期待这些艺术美能够感动每一位用心的读者。

五、那么,对于这部书,我到底怎么看?

我说:《金瓶梅》,以无比博大的悲天悯人的胸怀,描摹、解构、超度人世间一切平凡与不平凡的贪嗔痴恨爱恶欲,生老病死喜忧愁。

因为世界有人,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贪嗔痴恨爱恶欲,生老病死喜忧愁,所以他们都有自己的人生,有自己的活法。作者用最冷静的笔触描摹了他们的人生和故事,却不作多少价值判断,因为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没有什么是一定的对和错,也没有什么是一定的值得或不值得。也许作者是慈悲的,像佛祖一样担荷人间的苦难,他用一种看透人生仿佛过眼云烟的方式引领我们看故事里各种鲜活的生命,各种人生的悲喜剧,并用一种更高级的情怀超度他们,引领我们对生命和生活走向更高层次的认知和反思。

当然,也有另一种可能——也许作者是庸俗的,他用最游戏的笔墨去调侃他身边的生活,他眼中的世界,也许他真的只是在跟我们开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只是,你读还是不读,书还在那里,而我们,为什么不能用更高的智慧去阅读文本,去思考人生呢?

世人常说管中窥豹,只见一斑,事实上我们之于这个世界,有着太多的茫然,永远不过是在管中而已。我之于《金瓶梅》,所得亦不过一斑,只是读书多年总得有个说法,于是就有了这一斑。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进入《金瓶梅》的世界吧!

二、常识:《金瓶梅》的两大系统

据某个红学家说,弄清《红楼梦》各个版本之间的关系,就得十年!

十年?为什么不做点更有意义的事?当然,如果研究版本能解决吃饭问题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那么,我们的《金瓶梅》也得考虑版本问题吗?

这么说吧,《金瓶梅》的版本问题大概也不比《红楼梦》简单,各种抄本、刻本、印本,五花八门,不计其数。明清两朝许多文人笔记之类偶尔会涉及到《金瓶梅》,学者们凭着其中的蛛丝马迹搜寻出很多版本关系,形成多部专著或论文,发表了诸多纷纭繁杂的意见,只是结果跟大部分文学考证研究一样,没有任何一种说法可以广泛地服众。

和《红楼梦》一样,弄明白这些版本对于大部分读者而言,毫无意义。只是和《红楼梦》有点不一样——只要涉足原著就必须了解的常识——《金瓶梅》有两个独立的文本系统:

一是《金瓶梅词话》系统(以下简称词话本),也就是20世纪三十年代在山西发现的那个本子,名闻遐迩的日本大安本用的那个本子,第一回写武松打虎的那个本子。

一是《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系统(以下简称绣像本),包括张竹坡由此评点衍生出的《皋鹤堂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也就是带插图的那个本子,带评语的那个本子,第一回写西门庆热结十兄弟的那个本子。

为什么会出现两个不同的系统?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有什么关系?应该读哪个系统,或者先读哪个系统呢?

按照学界的主流观点,最初的《金瓶梅》元本可能与与词话本系统较为接近,在不断传抄、刻印、流传的过程中,出现了带评点的绣像本系统,而张竹坡的第一奇书本也是在绣像本系统上评批而成。

两个系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对于不仅仅满足于基本故事情节的读者来说,基本上可以认为是类似《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的差别的两部书。

差异一:词话本的第一回从《水浒传》武松打虎的片段开始写。绣像本改头换面,从西门庆热结十兄弟开始写,从武松打虎归来往下接。

差异二:词话本后文有宋江救吴月娘片段,绣像本删掉,表明与《水浒传》尽可能减少瓜葛的思路。

差异三:因为某些特殊原因,五十三、五十四回两个系统截然不同。

差异四:词话本的回前诗大多有道德劝诫和因果报应的意味,绣像本几乎更换了大部分的回前诗,改成了较为文雅的流行诗词。

差异五:词话本正文内有大量的流行戏曲文本,绣像本删掉绝大部分无关情节的内容,仅保留一小部分扣题的文本甚至只保留一个题目。

差异六:词话本作为叙事文本本身存在较多硬伤,甚至是自相矛盾的地方,绣像本在细节上尽力修饰,使文本整体更加规矩、雅致。打个比方就是,词话本比较像粗服蓬头的村姑,原滋原味,绣像本比较像精细梳妆的小姐,举止高贵。

两个系统在文人学界有各领风骚的时光。

在《金瓶梅》在明清文人间广泛流传的时候,至少在张竹坡前后的时代,绣像本占据绝对地位,这很可能是因为词话本的抄本在国内忽然失传了。

20世纪三十年代,在山西发现了词话本,那时正值俗文学打倒雅文学、白话文打倒文言文的文艺热潮,学界对于词话本的偏爱完全取代了绣像本,在大部分学者眼里,绣像本成了随意删改破坏原貌的新作甚至伪作,直到九十年代,学界凡是提及金瓶梅绝大部分是指词话本。

第三个时期是最近二十年,随着社会开放,个体阅读越开越丰富,文学里的人文关怀代替了阶级斗争,绣像本的研究得到了一定的复苏。比如田晓菲就在《秋水堂论金瓶梅》中对绣像本和词话本进行了深度的细节比较,并且得出了绣像本更加慈悲的看法。

我的看法:

绣像本相比词话本,更像是一部真正意义的小说。认识到这点并不困难,但不是所有人都能从这点反过来看文本,即从小说的角度,从文学的角度,而不是文学史、史学、文献学、民俗学甚至其他的角度看故事。所以,里面涉及到的宋朝或是明朝的人物、官衔、职务、制度、地名、时间年号都不过是小说的背景元素,去研究它们只会离文学本身越来越远;而里面的小说结构、人物性格、形象塑造、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甚至思想内涵,才是文学真正关注的东西。所以,我更喜欢绣像本,更愿意精读绣像本,并从这里去感受《金瓶梅》作为小说杰作的无限的美。当然,由于词话本与绣像本之间的差异对理解绣像本、理解小说的趣味有着丰富的意义,本书中也会尽量地发掘研究这些有趣的异文。

所以,关于《金瓶梅》的故事,我推荐初学者先读绣像本,感兴趣进一步深究再读词话本。同样,对于普通爱好者而言,未经整理和校点的影印本几乎毫无意义,因为专家修订的部分,都是全书本身的传抄、刻印等留存的明显错误,尽管它们是原生态的。或许对于绝大部分读者来说,有一个精校的足本已然足够。我也不反对业余爱好者独立跻身于高级研究行列,只是我更希望研究工作能建立在对文本精深的发掘和解读之后。

为了表述方便,本书所指的《金瓶梅》即一般意义的文本本身。如有必要强调来自哪个系统,则会特别指出绣像本或者词话本。而本书引用的文本来自绣像本即《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如系词话本内容,则会特别说明。引用的文本一律保持作品原样,包括作品的异同人名(如词话本为陈经济,绣像本为陈敬济,本书从绣像本)、习惯式的表达和人称描述(用他来取代所有人称),而在文本的分析中,则会改用现代通行的表达方式。因为《金瓶梅》作者及绣像本的修改、评点者一直都是文学史上的悬案,本书为表达方便,一律使用《金瓶梅》的作者和绣像本修改者两个称谓,而不使用兰陵笑笑生等其他说法。《红楼梦》、《水浒传》等作品的作者也曾发生过各种各样的争论和考据,为方便起见,也采用类似方式。

三、推荐阅读的版本

以下推荐一些笔者日常接触的《金瓶梅》原著,不涉及线装本、影印本等研究或收藏品种,只限于市面常见的适宜普通读者欣赏和学习的版本。

绣像本推荐版本:

香港天地图书的会评会校本。刘辉、吴敢等编。盒装平装五册,先后多次再版。收录绣像本评点者、张竹坡及其后人、文龙等评点文字,参以各种绣像版本会校而成(笔者用于研究的原著之一)。

中华书局秦修容版本。该版本为删节本、会校本。优点在于该套书的第三册详细比对了绣像本与词话本的差异性,对文本研究有极大的帮助(笔者用于研究的原著之二)。

绣像本其他版本:

香港三联会校本。有绣像本原带的评批,无张竹坡等人的批语。19896月,齐鲁书社曾出版了王汝梅等会校的足本,然而印量稀少,存量及流通量更少,坊间炒作至万元左右。该版本随后在香港三联、台湾晓园等出版并多次再版,内容完全一致。

齐鲁书社除1989年版本外其他版本俱为删节本,删节万字以上,优点在于印量极大,物美价廉。

吉林大学王汝梅校本,该版本以吉林大学馆藏张批本为底本参校而成,有删节。优点在于物美价廉且删节较少。

词话本推荐版本:

岳麓书社校注本。该版本以日本大安本为底本参考其他影印本会校而成。有删节。优点在于删节仅两千多字,更大的优点在于该版本拥有近百万字的详细注解,对于所有《金瓶梅》的读者来说都是极大的财富(笔者用于研究的原著之三)。

台湾里仁书局梦梅馆校定本。梅节研究的校本,对原著一些明显错误的文本进行了修改,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原貌,然对绝大部分读者而言,此利远大于弊。全书无删节,简注(笔者用于研究的原著之四)。

词话本其他版本:

人民文学戴鸿森校本。国内印量极大的版本,重版重印多次,删节字数不一,但都在万字以上,同属物美价廉品种。

微信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weinxin
我的微信
四大名著QQ群: 696280552
weinxin
我的公众号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评论审核已启用。您的评论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后才能被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