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何以演义之六:成败之叹

评论字数 2841阅读模式

三国故事流传到宋朝时,就有街坊小儿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而到演义成书的时代,尊刘贬曹的蜀汉正统观念更是深入人心。然而,成王败寇早已写满了史书,说书人要以刘备、诸葛亮为主角,以曹操、司马懿为对立面,那这场早已完结的故事又该怎么说呢?

或许,唯一的办法就是将对手写得人神共愤,却又令人无可奈何;将英雄写得可歌可泣,却又令人扼腕叹息……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6098.html

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6098.html

曹操无疑是三国时代当之无愧的王者,然而作为说书人惊堂木下首屈一指的大反派,他的形象相对史书更加丰满、复杂,尤其当他的对手并非刘备集团时。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6098.html

所谓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前的曹操并非后来那个人见人恨的白脸大奸贼,甚至说书人还特意为他编撰了譬如孟德献刀、首倡义军矫诏讨董之类故事,和十八路诸侯其余的窝囊废比,曹操还是优秀太多了。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6098.html

曹操真正成为反面角色是从许田射鹿开始的。这也是说书人后天独创的情节,一方面写出刘备兄弟的忠肝义胆,一方面也强烈反衬出剿灭吕布后的曹操膨胀的不臣之心。从此以后,说书人编曹操故事大抵分两个方向: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6098.html

其一,战场之上无数次身陷险境,如官渡差点被袁绍逼到弹尽粮绝,赤壁被周瑜烧得七零八落,潼关被马超杀得割须弃袍,然而最终通通绝地翻盘,克敌制胜,扫清六合。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6098.html

其二,朝廷之上无数次遭遇杀机,如董承的衣带诏事件,伏完意图通联刘备、孙权,耿纪、韦晃直接发动兵变,然而终于还是有惊无险,清除异己,权倾朝野。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6098.html

这其中自然有许多说书人夸张演义的成分,如华容道、割须弃袍等等,曹操虽然战败但远没有演义那么惨,然而说书人不得不往他身上使劲泼脏水,这不仅仅是因为老百姓爱听,更是为了给他们留下这样的印象:太遗憾了,为什么这样的大奸贼偏偏总是抓住了好运气?汉家江山之所以败亡,那都是命中注定的啊!
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6098.html

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6098.html

比曹操更惨的是司马懿,谁让他是三国争霸最后的大赢家呢。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6098.html

在司马家无可挽回的历史结局面前,说书人只好安排这样的情绪:既对曹氏表达了一种循环报应的幸灾乐祸,也对刘氏最终无力为天报以万分同情。

甫一出场就被标签为鹰视狼顾的司马懿,是作为诸葛亮的主要对手存在的。本来诸葛亮的几次北伐对手各有其人,但说书人为了叙事方便,也为了写诸夏侯曹后继无人,几乎将全部历史改写在司马懿的名下。

当然,历史真实的诸葛亮最终出师未捷身先死,北伐几乎彻底失败,为了突出主角,说书人只好为他编造几场子虚乌有的浪漫胜利,而这黑锅也只好让司马懿背了。

说书人是如何操作的呢?

第一步:抬高司马懿。

孟达给诸葛亮写信说要举兵内应,诸葛亮说自己对整个魏国所患者独司马懿一人而已,特意修书警告,结果孟达还是被司马懿克日擒了。

同样,诸葛亮成就最高的第一次北伐,最后毁于马谡失街亭,其实破马谡的是前线总指挥张郃,司马懿本人其时尚在宛城,并未参加战事。

第二步:抗衡司马懿。

事实上诸葛亮前四次北伐都没司马懿什么事,第五次才是二人在历史战场上的真正相逢。因为诸葛亮主攻、司马懿固守,所以战事规模并不大,诸葛亮获利甚微,然而说书人刻意为诸葛亮编造了一连串奇计,其中包括了著名的上方谷火烧司马懿,打得司马懿杯弓蛇影、谈虎色变,于是终于引出了最后的高潮。

第三步:羞辱司马懿。

第六次北伐,按《资治通鉴》记载:司马懿与诸葛亮相守百余日,亮数挑战,懿不出。亮乃遗懿巾帼妇人之服。懿怒,上表请战,帝使卫尉辛毗仗节为军师以制之。

也就是说,诸葛亮送女装给司马懿,无非是为了激怒司马懿出战。然而在演义里,说书人刻意为诸葛亮编了一封羞辱信:与寡妇又何异哉,还为司马懿编了一个无可奈何的反应:视我为妇人耶?吾且受之!

再接着,诸葛亮病逝五丈原,本来是司马懿追击蜀军,见到退兵整齐有序只好放弃;然而说书人不惜余力地夸张其事,让蜀军推出了一个木雕的诸葛亮,当即吓坏了司马懿,此所谓死诸葛走生仲达也。

和曹操、司马懿们被后人诟病的欺他孤儿寡母,狐媚以取天下不同,刘备的一生完全是草根英雄筚路蓝缕、白手起家的一生,是无数后来人历经艰难终于理解、终于佩服得五体投地的一生。

然而,在说书人的手中,演义的刘备甚至比历史的刘备还要坎坷得多,英雄得多。

刘备的出场是这样的:

我本汉室宗亲,姓刘,名备。今闻黄巾倡乱,有志欲破贼安民,恨力不能,故长叹耳。

史书上记载刘备走上政治舞台正是从聚众起兵平黄巾乱开始的。尽管没有人知道他起兵的真实意图,但说书人还是机敏地抓住了这点,往小里说是破贼安民,往大里说就可以是治国平天下。这自然是一个头顶帝王光环的主角最好的出场方式。

接下里说书人安排刘备在平乱过程中屡立战功,然而却得不到哪怕半点公正的待遇;另一方面,各地军阀借平乱之机招军买马不断壮大,东汉帝国大厦将倾岌岌可危。此时的刘备空有一腔热血却根本不知道往哪里洒:

若论匡扶社稷,朝廷之上尽是曹操的地盘;若论占山为王,天下之大竟然没有半块立足之地。无论是汉献帝封的左将军,还是陶谦拱手相让的徐州牧,都是昙花一现黄粱一梦。

这一切还是多亏了诸葛亮。

说书人用尽无数心力,层层铺垫,步步为营,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卧龙先生,献上了富有远见卓识的《隆中对》,终于让刘备豁然开朗。从此刘备沿着历史既定的剧本,从容不迫地取荆州,下益州,夺汉中,称王称帝……

二十几岁的豪言壮语,历经三十多年,终于在刘备和他的兄弟们九死不悔的追求下,成为了名留青史的慷慨悲歌,四百多年的大汉王朝也终于在蜀汉的旗帜下得以艰难续命。

如果可以,蜀汉当然要还于旧都、光复汉室,然而无论怎么抹黑曹操、司马懿,历史毕竟是历史,说书人终究只能为自己英雄的失败深表遗憾、聊寄哀思。

是什么让千载之下的我们喟然长叹、扼腕叹息呢?正是那无数次遗憾浇筑成的如果:

如果关羽不是那么自负,他就不会在威震华夏之后大意失荆州,蜀汉就不会蜗居在两川盆地,《隆中对》的两路出兵大计就不会成为梦幻泡影……

如果刘备不是那么急躁,他就不会在建国称帝之后悍然发动夷陵之战,就不会在白帝城凄凉托孤,蜀汉刚刚勃发的基业就不会轻易夭折……

如果诸葛亮不是那么谨慎,他就不会在大权在握之后仍然事必躬亲,就不会在一个政治家最好的年纪星落秋风五丈原,蜀汉从此衰亡就只剩下时间问题……

历史从来都是冷冰冰的记叙,是说书人给了它们情感的温度,是小说家给了他们超越时空的精神力量。于是在英雄末路、诀别人生的那一瞬,我们看到了这样的情景:

当关羽江陵城遇难时,一腔热血化成凄厉怒吼:吾与刘皇叔桃园结义,誓扶汉室,岂与汝叛汉之贼为伍耶?我今误中奸计,有死而已,何必多言!

当刘备白帝城托孤时,一生壮志化成凄凉悲鸣:朕本待与卿等同灭曹贼,共扶汉室,不幸中道而别。烦丞相将诏付与太子禅,令勿以为常言。凡事更望丞相教之。

当诸葛亮五丈原归天时,一颗丹心化成凄美哀歌:再不能临阵讨贼矣!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当历史以成王败寇盖棺定论,人世间其他的价值似乎都没有多大的意义;然而当历史演义成故事,当故事成为人们心中最温暖的家园,价值的天平也幡然逆转,胜亦如何,败亦如何,只有梦想、忠诚、奋斗……这些人世间最美的情操才真正的亘古流传……

微信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weinxin
我的微信
四大名著QQ群: 696280552
weinxin
我的公众号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评论审核已启用。您的评论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后才能被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