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的高考

评论字数 2451阅读模式

昨天的高考语文,在网上再次掀起了对高考作文题的热烈讨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69927.html

红楼梦》写到“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有一个情节,为元妃(贾元春)省亲修建的大观园竣工后,众人给园中桥上亭子的匾额题名。有人主张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一句中,取“翼然”二字;贾政认为“此亭压水而成”,题名“还须偏于水”,主张从“泻出于两峰之间”中拈出一个“泻”字,有人即附和题为“泻玉”;贾宝玉则觉得用“沁芳”更为新雅,贾政点头默许。“沁芳”二字,点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不落俗套;也契合元妃省亲之事,蕴藉含蓄,思虑周全。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69927.html

以上材料中,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69927.html

很多吐槽都说看不懂,不好写。我个人觉得这个材料,实际上考查的文学性和思辨性都不是特别高。也许现在的高考作文导向性更重要。所以命题老师用了一个非常巧妙的材料来增加难度。《红楼梦》有名了,相信有相当一部分考生会受到这个材料的迷惑,甚至陷入讨论古典艺术的话题上去。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69927.html

我们强调,高考作文考察的是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题目所给出的虽然是《红楼梦》的材料,但是需要考察我们的压根不是古典文学,甚至都不是古典的问题。可以说和《红楼梦》没一点关系。2022年的高考,怎么可能去研究古代的事情。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69927.html

给亭子取名的三种方法,已经写在题目中,就是“照搬移用”、“借鉴化用”和“根据情境独创”。因此,这篇作文的关键,要读懂“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其实命题要学生讨论的是照搬、模仿借鉴与创新三者之间的关系。属于关系型的作文题。而一个熟悉高考作文命题思路的高三同学,在考场上应该能够迅速地定位到关系型文章的主题上。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69927.html

不得不说,有点老套,没太多新意。因为这实际上是中国改革发展道路的诠释。我们的引进吸收发展,就是标准的这三步走的策略。这篇作文题更像是一个政治论述题。而且三种策略,在材料里已经做了选择,宝玉起的名字最好。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69927.html

如果写的四平八稳一点,这三者的关系就是递进。因为三步走实际上非常符合国家的战略发展的方针和政策。简单而言,模仿和借鉴是必要的开始,而创新是未来的方向。没有模仿借鉴,一味只求创新,是无本之木;没有创新一味地模仿见解,会停滞在低水平发展。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69927.html

如果要略有新意,当然要把重点放在第二步,也就是模仿和借鉴上。模仿和借鉴是连接照搬和创新之间的一个非常关键、非常必要的桥梁。而今天的社会上,也逐渐开始有一种急功近利、不重视基础、空谈领先世界的思想,所以继续强调扎实的模仿借鉴是很有时代意义的。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69927.html

不过,真正写起来,确实不容易。很久没有写这种需要磨炼文字、又符合要求的作文。草就一篇,权当是对高考的纪念。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69927.html

 

模仿与发展(题目很烂,我知道,很接没练了)

贾府一家给大观园亭子取名,众人取了三个名字,以宝玉的为最佳。一个简单的故事,引发很多有趣的思考。小到个人求学,大到国家建设,都面临三种选择-“翼然”是照搬、“泻玉”为模仿借鉴,“沁芳”才是独创。与其说这是三种独立的道路,毋宁说是发展的三种阶段,或者说是发展的三重境界。诚然,大家都想创新。在高度商品化的社会里,创新产生差异化,从而赚取更多利润。但是在我看来,发展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其实是模仿和借鉴。不擅长模仿借鉴,就无法自由创新发展。

万丈高楼起平地。创新是高楼的话,模仿和借鉴就是深扎地下的坚固基础。模仿和借鉴越充分,创新越彻底。从世界看,不必说美国的发展借鉴了许多英国的技术,也不必说日本对欧洲制度和教育的模仿,仅就中国来说,伟大的改革开放事业,就是发端于对国外科学技术和管理的全面模仿和借鉴。从义乌的小商品,到海尔的家电,从华南的服装电子,到华东的汽车半导体,勤劳低调的中国人沉下心、俯下身,撸起袖子苦干实干。30年的模仿借鉴,获得了西方上百年发展的精华。对于经过了百年屈辱、决心民族复兴的亿万国人,这段模仿借鉴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之路,这是继往开来的根深蒂固。没有实事求是的模仿,就不可能形成一个强大的发展基础;没有举一反三的借鉴,何来灵光乍现的创新。国事亦如青年。深深学子十年寒窗,本质上不正是对于各门学科基础知识的模仿借鉴吗?今天的反复练习、正是为了明日在各自开拓创新。

模仿借鉴,是创新的必经之路,也是创新源源不断的活水之源。模仿不丢人,那是我们在年轻时是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磨炼;借鉴不自卑,那是我们弯道超车的勇气和战术。创新,则是模仿的未来之路,是借鉴的点石成金。创新,是蓦然回首灯火阑珊处的灵感迸发。

创新为模仿借鉴领航。中国不是为了模仿而模仿。模仿借鉴的最终目的就是独创。不以创新为方向的模仿,无法获得发展的灵魂。十几年前风靡中国的“山寨手机”,无论高仿还是低仿,都只有一个漂亮的外壳,无法获得真正优势。瞄准创新的模仿才具备战略意义。华为在借鉴的同时,时刻瞄准核心技术。技术营销部门多年卧薪尝胆,“鸿蒙”系统一朝石破天惊,5G技术独步江湖。类似的战略意义的模仿借鉴,正在加速我们各行各业创新的脚步。互联网,我们从模仿网站和软件,发展出今天独步全球的微信Tiktok,更不要说彻底改变生活的移动支付。电影界,我们从引进好莱坞大片,到今天赵婷用美国人的故事拿下奥斯卡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正是在改革初期的笃力借鉴和模仿中,种下了创新的火种,才有了今天火遍世界的中国温度。至于我们青年,也不能做一个只会模仿套路刷题的小镇做题家,而要对准科学以及艺术的世界高峰,以今日刻苦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决心,获明日屹立于世界之林的创造力。

作为一名当代中国的青年,我们深知祖国建设大业如火如荼,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重任势必吾辈肩担。虽然过去几十年我们取得了非凡成就,但是未来依然要不断模仿、借鉴世界领先力量,牢记创新发展理念,扎实走好模仿-创新-再模仿-再创新的螺旋式上升道路。把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与中国最深厚的文化融合在一起。在未来中国的复兴之路上,留下自己的足迹。

微信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weinxin
我的微信
四大名著QQ群: 696280552
weinxin
我的公众号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评论审核已启用。您的评论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后才能被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