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将相与好汉侠盗——三国群英与水浒众豪孰更强?

  作者: 半夜叫喳喳
  这个问题小时候就想过,并且断断续续想了很久。现在就边想边说吧,或许辞句不文,姑妄读之。大家也一起帮我解解惑,一道聊聊天。
  老不看《三国》,或因其沧桑零落;少不看《水浒》,或因其血气凶甚。尽管如此,《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仍可以称得上是中国男人传统的通俗必读。《三国》和《水浒》都是英雄的传奇:一个是乱世里的立国征战,一个是草莽中的替天行道;一个是权谋迭出的铁血史诗,一个是豪气干云的男儿故事。三国里的猛将谋臣和水浒中的豪客好汉,构成了我们中国人心中几乎不朽的英雄印象。
  既然称英雄好汉,自然要有一手超乎常人的本领。古时候人们能掌握的最有用本领无非是“学成文武艺,货卖帝王家”。文武之道,是两部书大多数英雄好汉立身扬名的资本。对比这些资本,或者可以有一个答案。
  说到文,水泊梁山中不以武艺扬名立万的好汉倒是不多。宋江算是头一个。施耐庵也许是熟读三国的,因此宋江的形象,身上多少带着刘备的影子。他们俩都是其貌不扬,身无长物,但是一个颇有家资,广施恩德,一个更是帝室之胄,都是以仁义君子的面目扬名。两个人又都颇具野心,擅用权谋,工于心计,只是惜乎宋江出身微末小吏,也不曾像刘备那样身逢朝廷式微的乱世,理想不免局限,行动诸多掣肘,所以刘备最终是戴着皇冠死去,而宋江只能是吞下招安的苦果,鸩死于权臣之手。
  智多星吴用在梁山扮演的角色大概与刘备手下的诸葛亮相当。不过细细数来,吴用的智谋韬略,比起诸葛亮来似有不如。诸葛亮在罗贯中的笔下是一个“多智而近妖”的人物,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之势,初出茅庐即火烧博望,在东吴舌战群儒,赤壁借东风,助周郎战败曹操大军,三气周瑜吊孝柴桑,七擒七纵蛮王平定南方,三寸舌骂死王朗,空城计千古美谈,摆下八阵图,造木牛流马,连死后都有遗计吓退司马懿、斩杀叛将魏延,究其一生满是锦绣韬略,计谋百出,在军事、政治、外交、经济上都有非凡的业绩,当真是了不得的人物。而吴用出身学究,生平除了辅助宋将完成招安,随军征伐大辽、方腊之外,极少过问国家大事,虽然也是饱读经书,智谋出众,毕竟比不得诸葛亮叱咤风云的一代英杰。吴用在水浒后部书中的战阵之上也是羽扇纶巾的打扮,形象上似乎诸葛重生,不过起的作用终究有限,战役战斗中的用计显然不及诸葛亮那么丰富精彩。
  至于另一个号称神机军师的朱武,虽然也能使双刀,但想来在武艺上只能算是三脚猫的功夫,不过他熟悉战阵、精通谋略,地位上勉强可比刘备手下的第二军师庞统。水浒里另外安排了一位化外高人公孙胜,戏分不多,但是都出手不凡,不以武艺而是以道术见长,也是一个异类。《水浒》中还有一些财商甚高的经营型人才。有的出身不错,是财主贵胄,比如李应和柴进;有的善于生财,如朱贵兄弟、孙二娘等等。
  在《三国演义》里除了有曹冲妙计称象、诸葛恪题驴等等的聪明天才,多的是政治智谋。或许是时事板荡,更加激发了人的智慧。除了刘备帐下的诸葛亮和庞统,其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智谋之士极多。割据一方的豪强本身就有权谋,而其麾下也都有谋略出众的人辅佐。袁绍手下有田丰、郭图,孙权手下有周瑜、张昭、鲁肃,而曹操的手下谋士如云:郭嘉、贾诩、荀攸、程昱,还有一个不设一计的智囊徐庶。连武将中都有不少善于用计,深明韬略的人才。这许多能人高士在那个风云年代崛起,因此弄权诈谋的情节,几乎贯穿了全书的每一个章回。
  武是两部书都不惜浓墨重彩的重头戏。《三国演义》里的武将,多为马上征战,或者水军交锋,步战给我们深刻印象的似乎只有典韦死前惊心动魄的宛城一战。水泊梁山的好汉中当然也不乏马上好手,不过多出身中下级军官,名声本事相对不显。除了卢俊义、关胜、林冲等头几名的大将算是威名赫赫,从杨志、索超等往下数,就基本上没有叫得响的武将了。三国的头牌武将是吕布,水浒的一号大将可能是卢俊义,不过两者相较,显然还是人中吕布的战绩名声盖过梁山的玉麒麟。两部书中都有所谓的“五虎将”。同使丈八蛇矛的是张飞、林冲,这两个人除了性格,倒是颇为相似,《水浒》里有记述:“豹头环眼,燕颔虎须”,“满山唤作小张飞”,林冲是梁山的常胜将军,这两人堪有一比;关羽在水浒里几乎是被施耐庵克隆般造出了一个大刀关胜,战功名声就相差太远;三国里的赵云、马超和黄忠,身经百战,远非秦明、董平和呼延灼等辈可比。至于那些级别更低一些的好汉,比如装束兵器都刻意效仿吕布的“小温侯”吕方,取个外号都战战兢兢的“病关索”杨雄,那就更是等而下之,甚至有点贻笑大方了。箭法是古代将领的专修技艺,这方面两部书都有重量级人物。三国里的黄忠箭法精奇,曹操铜雀台演武,几员上将眩目的箭法比拼令人印象深刻,就连莽张飞都有一手好箭法;而水泊好汉中的小李广花荣,箭法卓绝,令人称奇,杨志箭法也很出色,燕青的弩箭也很厉害。
  古时的将领,除了兵器技艺,还靠力气。冷兵器时代的战斗交锋,一般总是勇武的大力士主宰天下。三国时代不乏力士,典韦一对铁戟重八十斤,徒手格虎,单臂擎旗,许褚能力分双牛,关羽一口青龙刀重八十一斤,黄忠年迈仍然能开三石力之弓,有个偏将叫胡车儿的,都能负五百斤,行七百里,至于徐晃、太史慈等等都是大力士。《水浒》里的武松是个大力士,三拳两脚打杀猛虎,在孟州牢城举三五百斤的石墩,还掷向空中接住,面不红,心不跳,口不喘,施恩当时便拜服:“兄长非凡人也!真天神!”,另一个大力士鲁智深去五台山下打造禅杖,起先要一百斤,伙计提醒他说关老爷不过用八十一斤的刀,鲁智深怒道:“难道俺就不及关王!”,“比着关王刀,也打八十一斤的”,虽然最后打了六十二斤的禅杖,仍然可见鲁智深对武圣人关羽也很是不伏贴,他能倒拔垂杨柳,这天生神力堪比吊车,着实令人咋舌,堪称水浒第一大力士。
  《水浒》毕竟讲述的是年代更近的北宋故事,武术的发展想来也更加丰富,所以好汉们的本领比起三国时候的武将更加丰富多彩,五花八门。如林冲等一流好汉,都善于使用不同的兵器和功夫,堪称十八般武艺俱全。相扑是《水浒》里特别记述的一种武艺,燕青、焦挺,甚至高逑都会一手相扑本事。没羽箭张清的飞石暗器功夫独步天下,而武松醉打蒋门神的时候运用平生绝学“玉环步,鸳鸯脚”,这名字几乎已经接近金庸武侠小说里描述的武功招式了。近战、肉搏、器械、暗器,甚至轻功,水浒里的林林总总的武功比起三国里面单纯的长枪甲马,要有趣并且丰富的多。
  最后还不得不说一说杂学和其他特别的技能。《三国》里身怀奇技的人士不少:能作法掷杯戏曹操的道家方士左慈,过目不忘的记忆超人张松,头脑灵活聪明绝顶的杨修,预言夏侯渊之死的算卦大师管辂,当然还有妙手回春的杏林神医华佗,等等。而水浒传中的奇人异士更加集中,梁山几乎就是奇人的大本营:公孙胜、樊瑞会作法(当然还有那个厉害的罗真人),戴宗两条腿就可以作法神行千里,游泳全能大师张顺、阮氏兄弟,鼓上蚤时迁能翻墙越脊,轻身偷盗,这些本领,在三国里是基本上看不到的,算术一流的神算子蒋敬,能医兽相马的皇甫端,善写各种书帖的书法高手萧让,医治内外科的神医安道全,能刻各类图章的金大坚,火炮专家凌振,军械专家汤隆,土建专家陶宗旺,着名男裁缝侯健,头上长角的邹润,当然还不能忘记那个风流俊秀、诸多杂学的浪子燕青。这些奇人凭借自己的专才异能,在梁山各个岗位上发挥作用,山寨的建设完善,离不开他们的贡献。
  水浒好汉还有胜过三国的一点,那就是刻画了一些身怀技艺的巾帼女杰,其中一丈青扈三娘英姿飒爽,乃古代文学作品中着名传奇女将的典型之一。而三国里有点本事的,基本都是男性,三国可以说就是一部单纯讲述男人的书。不过水浒好汉中也有一些是含金量不足的,他们仅仅依靠外形奇异,或者凭借机遇、关系占据交椅的混混,谈不上有什么大本事,比如玉幡竿孟康、鬼脸儿杜兴、旱地忽律朱贵、活闪婆王定六、铁扇子宋清等等。
  总的说起来,水浒的好汉,有的不免闲淡懒散甚至一无长技,而三国里的豪杰,是扎扎实实创造历史的一群热血英雄。三国的战将,有的不免高高在上全无私人空间,而水浒的头领们,是真真切切贴近生活的一伙豪情兄弟。无论在高高的庙堂还是在远远的江湖,一个男人的终极理想,几乎都可以在这两部书中找到立足点。
  不论是纵横天下的帝王将相,还是呼风唤雨的好汉侠盗,终究都渐渐湮没在历史和传奇之中,留下一脉英雄豪气的千古绝响,供我们凭吊、想象、神往。那么,在你的心中,三国群英与水浒好汉孰更强?

 

资料收集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书由“云中孤雁”免费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