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单之外的英雄好汉——说晁盖(重读《水浒》之七)

  晁盖虽然过早地退场,具有过渡性质,而且也不在一百单八将之列,但他仍是《水浒传》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毫不夸张地说,没有他的奠基之功,梁山事业决不会做到后来那么大,宋江的根基也绝不会那么牢固。在梁山事业的起始阶段,他是当之无愧的核心人物,这种地位早在智取生辰纲时就已经确定了。他的力气虽然不小,还因此得了个托塔天王的美名,但武功并不见得怎么高强,至少是在作品中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示,与身怀绝艺的众好汉相比,这似乎不是他的强项。晁盖属于那种天生就具有领袖气质的人物,他也有自己的长处,那就是有胆识,有魄力,敢作敢为,像劫夺生辰纲这样的惊天大案,一般的小毛贼是不敢做的,也只有他才能拍板。他在江湖的名声以及人缘也还不错,否则,赤发鬼刘唐也不会跑大老远的来投奔他,向他通报生辰冈的消息,更何况他做过多年的保正,也算是积累了一些领导经验。
  与梁山的前领导人王伦比起来,晁盖自然是很优秀、很称职,但是与他的继任者宋江比起来,晁盖身上还是存在着不少欠缺,这主要表现在其勇武有余,智谋不足,在笼络人才、树立个人威信这些软件方面均要略逊宋江一筹,而后者对一个统领全局的领袖人物来讲,是至关重要的个人素质,这一点从宋江上梁山后两人境遇的对比中就可以看出来。有人说,宋江上梁山后架空了晁盖。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更是有人以此为话题大做文章,在全国范围内发动一场学水浒的群众运动。当然,这不过是借《水浒》为由头的政治运动,与学术研究无关。不过,就作品的描写来看,宋江的架空晁盖也确实是个客观事实,我们没必要去否认它,但需要强调的是,它并非宋江的有意经营,或者说至少宋江还没有来得及考虑这件事,这是由于两人秉性威信不同自然形成的结果。无可讳言,在晁盖去世前,两人的关系已经出现了某种紧张的迹象,比如他对宋江屡屡下山建功,而自己没有领兵带将、冲锋陷阵的机会是有些微词的,但还没有发展到那种剑拔弩张、你死我活的地步,两人以前还有着相当不错的私交,仅从起初宋江担着那么大风险为他通风报信就可以看出这一点。
  但是,私交归私交,江湖毕竟是江湖,梁山权力向宋江的偏移、晁盖的逐步边缘化是不可避免的,这是梁山事业的一种必然发展趋势,就像晁盖当初淘汰白衣秀士王伦时一样,江湖的规矩从来都是有才者居其位,靠实力和人气说话的。晁盖虽然上山较早,奠定了梁山的基业,但他在江湖的名声和地位远远不能跟宋江相比,甚至连小旋风柴进都比不上,缺乏足够的号召力,在一百单八将中,不少好汉是奔着宋江而来的。事实上,晁盖在临死之前,已经成为一个具有傀儡性质的首领,权力大多自然而然地集中到宋江的手里。虽然很多事情还没有公开,但人心的向背是十分明显的。随着梁山事业的不断壮大,好汉们的班底也发生了变化,冲着宋江投奔梁山的人数已经远远超过了晁盖原先的旧部,何况这些旧部也不是铁板一块,其中有王伦的人马,也有不少重心偏向宋江的。即使梁山超前实行民主制度,像如今的美国那样举行大选,宋江的领袖地位也是不成问题的。
  如果事情这么一直发展下去,梁山领导权的问题迟早是要爆发的。尽管宋江本人可以不表态,但他手下的兄弟们比如李逵之辈肯定会把这层窗户纸捅破的,到时候大家一闹,局面就不是宋江所能控制得住的,单看不少好汉上一次山,宋江一次次让一次交椅,特别是卢俊义上山的时候众好汉的反应,就可以想见这个第一把交椅在宋江乃至众好汉的眼里是多么重要。好在作者有先见之明,在矛盾还没公开爆发之前就早早地让晁盖出了局,给他安排了一个中箭身亡的结局,避免了这种一山二虎的尴尬局面。结局尽管也是悲剧性的,但总比在内讧中被自己的手下人杀死要好得多,就像当初火并王伦那样,也不像宋江、李逵那样死得窝囊,毕竟还是死在沙场上,死得悲壮,保住了江湖上的一世清名,何况还有众好汉为自己报仇。否则一山难容二虎,后面的部分还真是难以落笔,自然这种场面也可以给读者带来许多想象的空间。

 

资料收集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书由“云中孤雁”免费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