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大名著看监察官变迁史

评论字数 3369阅读模式

林如海坐火箭清代监察自失控

红楼梦》里有一起违反官员任用原则的事件四大家族官场势力盘根错节,但表面上看很多人官职并不高贾赦,世袭一等将军,实际上不管事;贾政的官也不大,五品工部员外郎而已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0547.html

真正的高官应该是死前不久才当上内阁大学士的王子腾,但提拔得最快的一定是英年早逝的林如海第二回里说的很明白这林如海是前科的探花,已升至兰台寺大夫,今钦点出为巡盐御史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0547.html

兰台,就是御史台,清代叫做都察院,兰台寺大夫可是一品实职,纵使副职也是三品巡盐御史则是两淮盐区的最高盐务官,后改称盐政,康熙年间须总督、巡抚这样的封疆大吏兼任,至少是二品从探花郎到这个级别,需要在官场历练多年才能有的成绩,可林如海只用了一年,有点像火箭提拔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0547.html

自明太祖开始,沿袭千年的御史台被废除,改为都察院,清朝继承下来后,改得更狠以六科给事中稽查六部百司之事,十五道监察御史纠察内外百司之官邪,合称科道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0547.html

左都御史为都察院一把手,主持全面工作刘罗锅他爹刘统勋就干过这个职务,因把大学士张廷玉参到革职而名满天下右都御史则是各省总督的兼衔,方便监督下级官员同样,级别低一点的巡抚加的是右副都御史头衔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0547.html

巡抚,其实就是自宋代三司开始,地方权力不断集中演变出来的官职巡是代表天子出巡,抚是下去安抚地方在明朝,地方监察主要靠的实际上不是巡抚,而是巡按考核干部,惩治官场、科场弊端,以及平反冤狱等,都是巡按的任务不过到了清朝,一年一巡的巡按御史制度几乎被废,像周星驰电影《九品芝麻官》里的八府巡按一到,各地方官员都要唯唯诺诺的情形,其实是不会存在的顺治九年,满清王公力主废除巡按,理由是中央每年派出巡按,要花不少钱,而且很难对巡按进行约束,就让总督巡抚们自行监察辖区官员得了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0547.html

汉籍官员极力反对,认为如此会让地方监察荡然无存你来我往,拉锯了很长时间最后,皇帝拍板,先废了看效果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0547.html

顺治十二年,巡盐御史已恢复,都察院左督御史龚鼎孽力请恢复巡按,但满人不以为然康熙帝登基后,索尼等四大臣辅政,巡按御史制度正式废除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0547.html

督抚无人监督,且上下勾结,地方下情无法上达,使得王朝的政治格局遭到破坏,也为后来乾嘉时期,屡屡出现震惊朝野的大案,埋下了种子到宣统年间,新内阁成立,把都察院也给撤销了,这个时候,清朝的监察制度实际上已名存实亡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0547.html 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0547.html

微信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weinxin
我的微信
四大名著QQ群: 696280552
weinxin
我的公众号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评论审核已启用。您的评论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后才能被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