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与《儒林外史》

评论字数 11338阅读模式

四、醒与醉艺术世界建构之异途

那么,这两部作品为什么会有以上三个维度的不同呢?其实,看上去是三点,归根结底却是一点,即二书艺术世界建构意旨之异途:《红楼梦》更倾向于建构一个诗意的艺术世界,而《儒林外史》则努力让笔下的世界更加世俗我们可以依上文的三个层面来讨论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3357.html

首先是风景暂且不考虑前文所及《红楼梦》描写风景的不同角度,仅就风景描写的套语来说,《红楼梦》之所以如此亦有原因,那就是作者也希望通过风景的描写达到诗意化的目的,因此,风景描写便不自觉地向诗及诗的套语靠拢而《儒林外史》则希望用实地的描画把真实生活场景描绘出来,所以才会在风景描写上有这样的突破事实上,中国古典小说均有传奇的因子⑳,从古典小说的基本艺术逻辑来说,作者几乎没有把小说写成普通生活留影的意图,那么,小说中风景描写的不能如实描绘也当有此因素在起作用事实上,《儒林外史》突破这一框架后,中国古典小说在风景描写上仍然少有与其并辔者,其原因即在此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3357.html

其次是节日节日不过是普通日子中的一个,但将其单独出来设为节日,便是将其脱俗化也就是说,在平凡的、庸常的、灰色的一个一个日子中,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其中挑选了一些日子,赋予其非凡的光彩,从而让人们暂时悬置生活的现状,摆脱世俗的束缚因此,《红楼梦》全书的情节逻辑尤其是重大关目,都附着在节日之上,从某种意义上看,《红楼梦》便将凡庸的生活屏蔽了,在作品中得到描述的多是从正常生活中遴选出来的熠熠闪光的节日,这自然让《红楼梦》的艺术面貌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3357.html

而就《儒林外史》来说,作者的艺术目的并不是建立一个超越世俗的世界,恰恰相反,他想努力还人生活之俗,正如卧闲草堂刻本在第三回后的总评所说:慎勿读《儒林外史》,读竟乃觉日用酬酢之间无往而非《儒林外史》(46)因此,《儒林外史》自然要有意地避免过多者过于明显的节日叙事,以便将所有情节都拉向凡俗的生活之中去最后是诗歌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3357.html

正如上文讨论节日时所说,作品对节日的取舍,正表示作者对诗意的趋避诗歌更是作品营造诗意的手段,《红楼梦》处处有诗歌,这事实上正是将叙事诗化的一种必然方式相对而言,《儒林外史》虽然也写到了斗方名士蘧公孙、雄踞诗坛赵雪斋、甚至传有诗稿的牛布衣和窃人诗作的牛浦郎等人,相比于《红楼梦》中这些只是闺阁中学着顽的人来说,他们才是真正认真作诗的人,但作者吴敬梓却没有给他们一次亮相的机会,因为他们的诗句必然会对他们真实的生活进行某种程度上的虚饰,而这与作者的创作意图是背道而驰的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3357.html

以上三点文本表层的不同及其内在艺术旨归的分析其实给我们提出了更为重要的命题:《红楼梦》与《儒林外史》的这些不同还启示我们在解读二书时要建立不同的解读路径:《红楼梦》的全副笔力都在努力向超脱于生活的境界前进,因此,对《红楼梦》情节自然要更多从形而上的立场去理解才能有所感悟;而《儒林外史》则努力揭开世俗的人生百相,于是对很多情节的解读就需要加入阅读者的人生经验,从而与作品的意旨相契合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3357.html

透过这一点也可以感受到两位作者的不同曹雪芹是一个诗人气质很重的作者,所以在《红楼梦》的叙事过程中,他总会尽量把每一个细节与诗意对应;而吴敬梓却是一个更标准的文人,他总是时刻警惕幻想色彩对现实的干扰,总是希望洗去想象的铅华,露出生活表面之下的最本质的逻辑来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3357.html

这种区别若引进中国古代诗学的传统来观照,则可以诗酒文饭之喻为参照清人吴乔曾有一段非常有趣的比喻:问曰:诗文之界如何?答曰:意岂有二?意同而所以用之者不同,是以诗文体制有异耳文之词达,诗之词婉书以道政事,故宜词达;诗以道性情,故宜词婉意喻之米,饭与酒所同出,文喻之炊而为饭,诗喻之酿而为酒文之措词必副乎意,犹饭之不变米形,啖之则饱也;诗之措不必副乎意,犹酒之变尽米形,饮之则醉也 ㉑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3357.html

将诗、文的不同比为酒与米饭,二者皆从米出,则其均出自人类之情志,其源则一但就文来说,是把生活经验蒸为米饭,米的形状没有改变,人通过阅读文章,可以接受他人经验从而完成文化交流,正如吃米饭可以吃饱一样;诗则不同,其将生活经验用艺术想象酿造为酒,米的形状已经没有了,人通过读诗,可以得到情感的熏陶,正如喝酒可以醉人一样这个意思后来刘熙载有更简洁的概括,他称之为文善醒,诗善醉 ㉒,从我们讨论的命题来看,这个概括更为精当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3357.html

也就是说,《儒林外史》以上三个特点,均可归之于文士之文,就作者而论,以万钧之笔,为醒世之文;就读者而言,面对此书,亦可当认识生活之指南,故其最大的特点是在醒之一字,历来评点家也多有类似的看法:卧评说不但可为救时之良药,亦可为醒世之晨钟也(320),黄评说庶不负先生一片醒世婆心(204)、醒世之心岂寻常小说所能梦见(313)、借以醒世,非剿袭也(544)、是醒世之书,非骂世也(558),张评说不知其醒世之意深也(73),黄安谨说作者之意为醒世计(695),均可援证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3357.html

而《红楼梦》的三个特点,则可归之于诗人之文,就作者而论,以生花之笔,为自己与家族经验与历史立此存照,则其对逝去的似水年华唯多追忆,其存照亦多情感之浸润;就读者而言,进入红楼世界,其实也正是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颇如饮酒,对酒愈敏感者,披文入情也愈深,故读《红楼梦》者,极易沉醉,虽多挚爱者,然亦多溺于其中而对意见不同之人几挥老拳者

微信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weinxin
我的微信
四大名著QQ群: 696280552
weinxin
我的公众号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评论审核已启用。您的评论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后才能被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