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赵构为何要在宋太祖后人中选择继承人?

评论字数 4099阅读模式

  绍兴元年(1131年,宋高宗唯一的儿子赵旉去世不过两年,不少官员就禀奏高宗,建议早立太子,以安社稷宋高宗下令,从宋太祖的后人当中,选择辈分、年龄合适的子弟接入皇宫抚养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21869.html

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21869.html

   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21869.html

  不少人以为,宋高宗之所以在宋太祖的后人当中选择继承人,是因为宋太宗一脉都死绝了其实不然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21869.html

据《宋史》记载,靖康二年二月,金人要上皇如青城以內侍邓述所具诸王孙王孫名,尽取入军中金人要求有关部门将大宗正司皇族玉牒中的皇子王孙一律抓捕当时被迫随金兵北撤的北宋皇族、妃嫔一共有一万多人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21869.html

可是,宋太宗一脉并非真的被一网打尽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21869.html

  据《蓉槎蠡说》记载靖康之变,金人欲尽得宗室献计者谓宗正寺玉牒,可按名而得酋长立命取之吏持至,适酋有事暂去,户部邵泽民溥索观,每三两板,掣其一投之火,叹曰‘不能遍活也’按照此书的说法,大约有三分之一多的皇族宗室存活了下来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21869.html

  《蓉槎蠡说》是野史,在具体数据上许有失实之处不过,在官方修订的《宋史》中也记载了不少逃过劫难的太宗一脉宗室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21869.html

  据《宋史·宗室二》记载,宋英宗生父濮王一脉的仪王赵仲湜就逃到了江南赵仲湜是宋神宗兄弟、宋高宗的堂叔祖赵仲湜的五个儿子都在南宋为官,几个人都担任节度使赵仲湜一脉非常兴旺濮王曾孙一辈(士字辈的人还有许多,玄孙一辈(不字辈的也有不少《宗室二》中就记载了五位不字辈宗室这些人都是宋高宗的子侄辈,正合适做继承人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21869.html

  不过,宋徽宗的嫡派儿孙,除了赵构正在山东剿匪,躲过劫难外,都被金兵抓捕有的学者认为,因亲支近脉都被抓光了,宋高宗才会舍弃太宗的远支后人,选择太祖的后人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21869.html

  因为,选择宋太祖的后人,可以博取美名

  尚书右仆射(右相范宗尹提出艺祖以圣武定天下,而子孙不得享之,遭时多艰,零落可闵朕若不取法仁宗,为天下计,何以慰在天之灵!在范宗尹看来,宋太祖创立北宋,功劳最大,子孙却没能继承皇位,是件憾事此后百年,宋太祖一脉日渐零落,许多人都沦为平民若是宋高宗能够效法宋仁宗,在宗室子弟中选择继承人,那必定可以告慰太祖在天之灵

  枢密使李回也禀奏高宗自昔人君,惟尧、舜能以天下与贤,惟艺祖不以大位私子,圣明独断,发于至诚陛下远虑,上合艺祖,实可昭格天命昔日尧舜禅位,名传天下宋太祖不以私情,将皇位传给弟弟宋太祖,受后世敬仰若宋高宗能够效法宋太祖,那必定可以符合天意,符合民心

  因为有这两位大臣的进谏,宋高宗才说此事亦不难行,只是道理所在朕止令于伯字行中选择,庶昭穆顺序宋高宗下诏,在宋太祖的后人当中选择伯字辈的两岁以上、七岁的小孩十人,接到京城候选

  在这样的情况下,赵伯琮(宋孝宗从乡下来到了都城临安

因宋太宗是以弟弟的身份继承皇位,违背父死子继的继承传统,加上宋太祖的儿子赵德昭和赵德芳死得不明不白,在北宋时期就有不少人认为,宋太宗得位不正,甚至是弑兄夺位一些野史中还说,领兵灭掉北宋的金太宗相貌酷似宋太祖金灭北宋,是宋太祖不满子孙没有得到皇位,报仇来了

宋高宗传位给太祖后人,可以博取敬天法祖,宽厚仁德的美名这是《宋史》的解释,是南宋官方的解释不过,却未必是历史的真相

  宋高宗即位前后,发生了几件事许这些事情,才是宋高宗决意在太祖一脉中选择继承人的真正原因

  宋高宗的十八弟王赵榛在靖康二年被抓北上一行人路过真定,赵榛在几个心腹的帮忙下躲了起来金兵疏于检查,几天之后才派兵搜捕五马山的义军首领马广听闻十八大王赵榛竟然活着,立刻派兵迎接赵榛躲进五马山中马广竖起大旗,宣布赵榛就在五马山短短数月间,两河地区各路义军纷纷归附赵榛帐下竟然有了十几万兵马,势力大振

  部下劝赵榛称帝,赵榛拒绝但是九哥赵构已经在应天府称帝赵榛派遣马广前往拜见宋高宗赵榛告诉宋高宗,自己身陷敌营,金国虚实如今的金国出征许久,人困马乏,人人思归金国和西夏交战,屡屡战败,辽国的残余势力也在坚持作战如今的金国并非坚不可摧马广等人虽然出身草莽,可都怀有忠君爱国之心如今在他赵榛的领导下,两河、山西地区一共有十多万兵马,足以和金兵一战不过,这些义军缺衣少粮,连武器都不够,希望朝廷尽快派出援兵如若不然,恐怕义军坚持不了多久赵榛还告诉宋高宗,两人按照礼制是君臣,按照情义是兄弟,希望宋高宗正式任命赵榛为兵马大元帅,统领河北兵马,共同对抗金兵

  马广来到应天府之后,拜见了宋高宗宋高宗再三赵榛的奏章,确认是弟弟的亲笔宰相黄潜善、汪伯彦却疑其非,怀疑书是伪造的其实,黄潜善、汪伯彦不但怀疑书是伪造的,连王赵榛也怀疑是他人假冒毕竟金兵看管极严,为什么其他王子没有逃出来,就王逃了出来呢?另外还有一层不可告人的心思,黄潜善、汪伯彦担心赵榛在河北坐大,威胁到宋高宗的地位王赵榛同样是徽宗之子,赵构可以称帝,赵榛自然也可以

  不过,宋高宗还是下令加封赵榛为河外兵马都元帅,让赵榛统领河北、山西义军黄潜善、汪伯彦终疑之,始终怀疑赵榛的身份马广临行前,黄潜善、汪伯彦召来马广,对马广许以高官厚禄,要马广监督赵榛马广来到应天府之后,发现宋高宗根基稳固,远非赵榛可比可是,马广也不想背叛赵榛结果,马广走到大名府就不再走了马广决定不掺合两兄弟的夺权行动

  看到宋高宗久久没有回,赵榛与部下商量,率领大军打回汴京听到这个消息,宋高宗急忙下令,让赵榛在河北多等几天等到汴京的准备工作做好了之后,再行撤退赵榛无奈,只能死守恰恰就在这个时候,金国大军集结完毕十多万金军攻打河北各义军义军将士大都是农民出身,战斗热情很高,战斗经验很少在断水断粮之后,义军被金兵各个击破兵马都元帅、王赵榛逃亡,不知所踪

  关于赵榛的结局,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赵榛再次被金兵抓捕据南宋的使者回禀,在宋徽宗所在的五国城俘虏营中见过赵榛一种说法认为,赵榛逃过了围剿,并且改名换姓躲了起来四年之后,即绍兴元年,河南邓州(南宋地盘有一个姓杨的人聚集了一千余人,盘踞山中,宣称自己就是王赵榛邓州镇抚使听说这件事情,认定杨某假冒王,派军队把杨某抓来杀了

  大乱之际,图谋称帝的人不知道有多少从赵榛的言行看,他有资格称帝,也有野心称帝可惜,赵榛没有九哥赵构动手早结果一步迟,步步迟在没有大义的支持下,只能败亡

  不过,有一个人有机会比赵构更早称帝,只是这个人主动放弃了此人就是前文提到的濮王皇孙赵仲湜

  据《四朝闻见录》记载赵仲湜逃过抓捕之后,留在汴京的将领都拥戴赵仲湜称帝可赵仲湜仗剑以却黄袍,坚决不当皇帝为什么呢?赵仲湜的理由是自有真主天下虽然大乱,可自然有真命天子出世不过,此人不是我赵仲湜是个明白人,他虽是大宋皇族,却是神宗的堂弟、钦宗的叔祖自古以来,从来没有叔祖继承子孙的皇位的在两宋那个注重法统的年代,赵仲湜称帝,根本不可能获得士大夫的支持看到那些军兵还不退下,赵仲湜割下自己的头发表明心志可军兵还不答应,赵仲湜干脆就准备自杀将士们无奈,彼此各退一步,约定一个月内如果没有真命天子出现,赵仲湜就继承皇位赵仲湜无奈之下,只得答应

  不久之后,宋高宗在应天府称帝赵仲湜主动离开军营,前往朝拜宋高宗宋高宗听闻此事,非常高兴,多次在大臣面前表扬赵仲湜

  于是,在宋高宗一朝,赵仲湜一家风光无限,本人被破格封为仪王(宋代一字王是亲王,两字王是郡王,五个儿子混得最差的也被封为节度使

  只是,像赵仲湜这样为人谦恭,明白进退的人实在太少诱惑当前,多数人都把持不住

  建炎初年,万州人李勃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打探到徽宗十皇子祁王赵模的一些消息后来,这个李勃宣称,自己就是祁王沦陷区那些义军望风归顺李勃见到了曾经服侍过徽宗十四皇子徐王赵棣的宦官杨公瑾,打探到更多的宫廷秘闻沦陷区的义军大部分被金兵镇压,李勃只能逃回南宋李勃对外宣称,自己乃是徐王赵棣宣抚使张浚听闻,急忙派兵将李勃护送到都城徐王赵棣在被俘时不过十四五岁,如今六七年过去,容貌有变化也是常事宋高宗很慎重,派遣以前徐王府邸的官员前往查验结果,山寨货毕竟是山寨货,李勃还是被识破了宋高宗闻讯大怒,下令将李勃押送大理寺,斩首示众

  八年之后,一个名叫留遇僧的人如同飞蛾扑火,又干起了冒认皇子的买卖据说留遇僧遇到过一个金兵金兵看到留遇僧很吃惊,说全似赵家少帝留遇僧竟然和宋钦宗长得一模一样留遇僧大喜绍兴十年,宋高宗下诏寻找皇族宗室留遇僧宣称自己是宋钦宗的第二个儿子赵训当地官员连忙把留遇僧护送到京城到了京城后,阁门言渊圣无第二子,宋高宗宣布,大哥宋钦宗根本就没有第二个儿子,对所谓二皇子赵训,无需查验,直接治罪留遇僧看情形不妙,连忙认罪宋高宗就把留遇僧远远贬斥到海南几年之后,南宋使者从金国回归,禀奏高宗,宋钦宗被俘之后,确实生下第二个儿子,取名就是赵训只是,那个赵训现在依然在五国城居住

  纵观以上几则故事,我们可以明白,宋高宗的帝位并不稳固尤其是在太宗一脉中,还有不少与宋高宗一样有继承权、有影响力的宗室宋高宗坐视弟弟赵榛败亡,私心路人皆知赵仲湜在靖康初年,就已经官拜节度使,且担任大宗正,在宗族中极有召力当初宋英宗就曾经担任大宗正这个职务,然后继承皇位虽然赵仲湜拱手让出帝位,可是难保赵仲湜的儿孙不觊觎皇权李勃估计是假货,可留遇僧未必不是赵训宋高宗不经过任何盘查,直接否定留遇僧的皇子身份,很是可疑且多年之后才有人回禀,赵训依然在五国城极有可能是宋高宗事先授意,下面官员才四处搜证

  北宋建国百余年后,皇族人口众多宋徽宗即位不久,就将皇族分成三部分宋太宗赵光义一脉依然在开封居住,由大宗正司管理;宋太祖赵匡胤一脉迁居到南京应天府,由南外宗正司管理;四弟魏王赵廷美一脉迁居到洛阳,由西外宗正司管理

  那些被迁徙的宗室,自然是心不甘情不愿可是,太祖和魏王两支,从太宗朝起就被刻意打压,到徽宗朝已经完全没落,在朝中根本没有话语权不过,世事本无常靖康之变发生时,留在开封、享尽富贵荣华的太宗一脉遭到灭绝性打击,落魄而出的太祖、魏王一脉则幸运的得以保全这两支落魄的皇族,在南渡之后人数上远超太宗一脉

宋高宗放弃可能威胁到自己帝位的太宗一脉,选择本无争夺帝位可能的太祖一脉,既可以保证自己的既得利益,又可以团结更多的宗族势力对于得势的人,给与再多,也可能换不回感动对那些落魄的人,给个三瓜两枣,就可能换来感恩终生

宋高宗赵构为何要在宋太祖后人中选择继承人?

微信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weinxin
我的微信
四大名著QQ群: 696280552
weinxin
我的公众号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评论审核已启用。您的评论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后才能被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