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袭人告密害死了晴雯?曹雪芹:我可没这么说

评论字数 2823阅读模式

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其艺术性体现在诸多方面,其中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莫过于全书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跃然纸上的人物

芸芸众生不能留名青史者,皆能在红楼一书中找到自己的映射作者善于抓住人物形象的复杂性和立体性,如抟土造人般,在平凡的场景中创造出许多鲜活的真实的人物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33895.html

袭人,便是这诸多经典形象之一,相较于紫鹃的忠心灵巧和平儿的能干善良,袭人的形象确实较为复杂,评价更是褒贬不一,以至于不能用一个数个词便可以全然概括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33895.html

而袭人身为丫鬟却如此具有争议性,主要还是因为一个尚没有结论的公案晴雯被赶究竟是不是因为袭人向王夫人告过密?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33895.html

纵观全书也没有找到直接的证据告诉读者袭人告过密,可是好像又有多处在暗示袭人有很大嫌疑如此扑朔迷离,也不怪读者对袭人又爱又恨,难以捉摸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33895.html

道理不辨不明,逻辑需能自洽那么,笔者今天就从四个方面来分析袭人为何不会是告密者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33895.html

一、从判词角度分析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33895.html

判词是理解和研究红楼梦极其重要的息来源,相较于捕风捉影的索隐,判词里往往能够提供最官方的提示判词的特点是将人物的性格和结局用最少的笔墨概括出来故作者在为书中人物撰写判词时一定是务求全面,一语中的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33895.html

晴雯的判词写道(节选)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挂念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33895.html

显然,判词精炼的概括了晴雯悲剧结局的原因,晴雯虽然忠心,虽然手巧,但因为长得标致,外显风流,不知收敛,最是容易得罪人,最终遭人诽谤而薄命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33895.html

反观袭人的判词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怜有福,谁知公子无缘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33895.html

词中不仅没有提到袭人有过告密这种非常不光彩的行为,甚至连一句批评之语都没给,从温柔和顺似桂如兰可以看出作者是肯定袭人淡雅稳重,待人和气的品质认为身为丫鬟的袭人嫁给同样身份低贱的蒋玉菡,是蒋玉菡的福气

当然,因为判词里没有明确提过袭人没有告密,所以也不能作为直接证据证明袭人是清白的

二、从王夫人的态度分析

许多读者都认为晴雯被赶是因为袭人经常在背后告密,离间主仆关系,最后王夫人借绣春囊事件之机赶走晴雯,并且列出证据

在第34回袭人初见王夫人,一番交谈后袭人深得王夫人欣赏,遂将袭人视作自己人,袭人也回道(宝玉与丫鬟之事)我们想不到则可,既然想到了,若不回明太太,罪越重了

此话也被许多读者视为伏笔,暗示后来袭人告密

其实,若抛开伏笔论这一观点,难道这段回话不是一个丫鬟应该说的吗?这样说可以给王夫人留个好印象,且袭人素来稳重,非常在意宝玉的名声,总劝宝玉致力仕途经济,这种话自她口中说出也是合情合理的

如果晴雯遇到这种场景,以她的灵巧,大抵也会如此回禀的袭人如此说,真的代表她后来告密了么,从后文分析来看并非如此

第74回提到,在即将抄检大观园和晴雯被赶之前,王善保家的向王夫人说道晴雯的诸多不是,这时王夫人想到曾在园中看到一个丫鬟骂小丫头,举止张狂,本来想问其姓名,偏忘了凤姐猜测是晴雯,于是王夫人召见了晴雯

从这里王夫人的反应可以看出,她并不认识晴雯,甚至连这个名字都不清楚,而且平素也没将其放在心上,若非此次王善保家的提起,大概也不会想到召见她训话可以说,在王夫人心里压根就没有晴雯的印象

如果袭人告过密,晴雯作为其最大竞争对手,肯定会将她平时的种种乖戾行为和尖酸刻薄告知王夫人,甚至会添油加醋而王夫人心中必定记恨着晴雯,欲除之而后快,何以会像这般陌生突兀,仿佛从来没有听说过此人?

另外,召见晴雯时书中也明确提到,王夫人讨厌晴雯是因为见她生得风情又标致,认为她为人必定轻薄放荡,而对她的性格,事迹均是不甚的,说白了就是对晴雯的第一印象不好

所以,袭人不可能是告密人,更不可能害晴雯否则,以袭人的成熟世故又深受王夫人之重托,若想害晴雯,恐怕王夫人早就对其恨之入骨了

三、从晴雯被赶事件本身分析

有些读者根据晴雯和众丫鬟被赶,而袭人却无事,以及之后贾宝玉怀疑袭人麝月等人和袭人的种种反常表现,推测袭人大有嫌疑,甚至难辞其咎下面我们就来一一分析这些疑点

首先,这些丫鬟被赶,并不是王夫人不明就里,不辨是非恰恰相反,王夫人是知道的太多,连丫鬟和宝玉的鬓耳私语都清楚,更不用说其他丫鬟的僭越之举也就是说这些丫鬟并不是被冤枉的,而是咎由自取

而袭人之所以幸免,全在于她没有什么把柄在王夫人手里书中说袭人作为丫鬟很少有逾矩行为,尤其是在得到王夫人的赏识后更是谨小慎微,甚至不再和贾宝玉行云雨之事在和丫鬟嬷嬷的相处中也是谦和有礼,不留话柄

所以,袭人不受牵连不是因为她是告密人,而是因为她避祸慎行,不立于危墙之下,故能免遭祸患而袭人所谓的异常表现如果细细分析会发现并无异常,相反,其表现恰恰证明了她是清白的

第一处,袭人看到宝玉为晴雯一事哭,知道晴雯在宝玉心里分量,劝道不如待太太消气了后,央求老太太再把晴雯接回来这的确是唯一有效的方法

第二处,宝玉问袭人太太为什么挑不出她的毛病,袭人的反应是心内一动,低头半日,无可回答,因为这里宝玉说的话使袭人明白她已经获得了王夫人的任与认可,遂内心悸动,这也是作为丫鬟正常的情感反应,但这些宝玉并不知情,所以袭人也不知道如何开口,故迟疑

第三处,袭人说道那晴雯算什么东西,她纵好也比不过我的次序即便是死,该我先,也还轮不到她,乍看起来颇为突兀,但这不正体现了袭人问心无愧么,袭人看不过宝玉为了晴雯离去而伤春悲秋,甚至满口死啊活啊的,遂如此说,让宝玉消停下来

如果袭人是告密者,以她的性格和行事,是不会这么若无其事,甚至讽刺晴雯的,言多必失,这样做只会加重自己的嫌疑,暴露自己的野心更不用说后来袭人独自把晴雯的东西收拾好,和自己积攒下的钱一并寄给晴雯

四、晴雯事件元凶是谁

既然袭人不是告发者,那晴雯被赶,众丫鬟秘密的泄露,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其实书中给出了答案

全书第74回写道

这王善保家正因素日进园去那些丫鬟们不大趋奉他,他心里大不自在,要寻他们的故事又寻不着,恰好生出这事来,以为得了把柄.又听王夫人委托,正撞在心坎上

全书第77回写道

原来王夫人自那日着恼之后,王善保家的去趁势告倒了晴雯,本处有人和园中不睦的,也就随机趁便下了些话.王夫人皆记在心中.因节间有事,故忍了两日,今日特来亲自阅人

这两段文字出现在晴雯被赶前后,总结一下就是丫鬟们素日心高气傲,得罪了园里年纪大的嬷嬷和干娘们,正巧大观园里发生绣春囊事件,王夫人整顿园子,便借此机会将丫鬟过去说过的顽笑话告诉王夫人,这也就导致了之后晴雯等人被赶

大观园里丫鬟和嬷嬷均是多嘴之人,从坠儿和小红偷偷谈话时小心翼翼生怕被别人偷听,便可知园中人多嘴杂,隔墙有耳,若无防备之心,必会祸从口出

宝玉为什么会怀疑袭人?读者又为什么会怀疑袭人?因为这些都是人之常情,但人之常情有时未必就是事实真相,袭人最该被怀疑,可她却并不是元凶

脂批中曾提到晴为黛影,袭为钗副这样看来,从七十四回的晴雯被赶,袭人幸免,到后来痴公子撰写《芙蓉女儿诔》,实际上就是一场预演,暗示了后来宝玉,黛玉和宝钗三人爱情婚姻的结局真真是应了那句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

作者南极潇湘

红楼梦袭人告密害死了晴雯?曹雪芹我可没这么说

微信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weinxin
我的微信
四大名著QQ群: 696280552
weinxin
我的公众号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评论审核已启用。您的评论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后才能被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