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玉,失了青春,误了青春
作者:冷月葬花魂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47196.html
妙玉是金陵十二钗之一,可总有人说她的存在感很低,是个可有可无的角色刘姥姥进大观园才使我们认识到了这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女子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47196.html
妙玉,真是个让人捉摸不透的角色,想要说起她,却又不知从何说起,不说她吧,心里总是放不下对她的一番牵挂她绝对不是个可有可无的角色,她的身上有许多现实生活中人的影子看到了她,也就不由得想起身边和她性格相似的一类人她冰清玉洁,孤高冷傲,与世独立是个典型的冷美人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47196.html
说起她的出身,本也是官宦人家的小姐,无奈天意弄人让她不得不远离世俗红尘大好的青春年华就要常伴青灯古佛旁了与其说她抛弃了世俗,还不如说她被世俗无情的抛弃了呢,明明心系红尘却不得以用冷艳的外表掩盖自己,怎么能不令人痛心呢!她和宝黛钗等人差不多的年纪,正是可以嬉戏打闹,吟诗作对,享受待字闺中的美好时光的时候而她却要用全部的心思去诵经念佛,没有所谓的欢欣只有百无聊赖的枯燥且又乏味的人生试问像妙玉这样子的女孩子是否能耐得住人生的寂寞与荒凉呢?救苦救难的菩萨能救世人脱离苦海,唯独救不了妙玉,夜深人静的十分,妙玉可曾暗自祈求过菩萨呢?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47196.html
既然融入不了世俗,那干脆就永不踏进世俗,做一个槛外人吧她的那份高雅,孤傲,使她成为了一块可望而不可及的美玉本以为这块晶莹剔透,色泽圆润的美玉,会是玉中极品谁承想一失足成千古恨,终究还是掉于污泥之中了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47196.html
世间没有毫无瑕疵的玉,只有不断掩盖瑕疵的人妙玉的结局是令人惋惜的更是值得人们去深思的妙玉过度的高洁在人们眼里就变成了一种清高甚至是一种轻浮的蔑视说严重了就是一种既不敢正视自己又不尊重别人的态度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47196.html
就连李纨那样平易近人温婉善良的人都讨厌妙玉,可见妙玉的人缘坏到了那种程度书中曾提到过惜春和邢岫烟和她走的近些再也没看到过妙玉和什么人交往过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47196.html
或许和黛玉有过一段交集,要不也不会叫黛玉去喝什么体己茶了可是黛玉和妙玉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二人虽然也有相似之处,但完全是两个不同世界的女孩子一个多愁善感,追求诗意的人生,质本洁来还洁去;一个却是拼命的追求高雅远离世俗,她所看不惯的融入不了的都是俗物了人生在世,总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我们也许无法去阻止它,但却可以改变它而不是一味的逃避掩盖它,这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妙玉的人生从此就毁于一旦了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47196.html
人的一生就是一场猜不到结局的戏,我们都在扮演着一个属于自己的角色妙玉像我们证实了人生需要一份谦卑,而不是一味自强清高何为谦卑,谦虚谨慎的态度,卑微且又不必沮丧的性情正是因为妙玉缺少了这份谦卑才注定了她命里的悲剧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47196.html
刘姥姥只不过在她的栊翠庵小坐了一会儿,她却要用水彻底的清洗一遍,我也是服了她了,到底是刘姥姥脏,还是她内心已走向了极端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47196.html
黛玉喝茶的时候只不过没有尝出雪水罢了,妙玉竟妄自的冷笑着并说黛玉俗看来她内心极度的不平衡导致她已经忘乎自我了
她唯有凌驾于人之上才能满足自己难以表达的欲望殊不知,她在一步步葬送自己的青春,一步步走向黑暗的深渊真是缺少了这份做人的谦卑,才叫她尽失人心吧否则怎么会在她被贼人掳掠走的时候连个关心她死活的人都没有呢
如果妙玉敢为自己的命运抗争,也许又会是另一番景象了吧明明自己不想过这种枯燥无味的生活却还要用冷淡的态度包裹自己说起来活着也挺累的,谁说妙玉一尘不染,谁说她无七情六欲
冥冥之中命运让她遇见了英俊又懂女孩子心的宝玉,不知不觉已经对他产生好感了吧,否则也不会把自己平常喝茶用的杯子给宝玉用了吧妙玉也是人,也有正常女孩子所有的小心思,无奈她是佛家弟子
痛而不说,爱而不得最能形容她的内心深处不为人知的情感了如果说她出家是命运注定的,那么她最后的结局也是自己造成的同样和她一样不幸遭遇的巧姐儿,为什么被好心的刘姥姥救下了正是王熙凤没有那份过分的清高和一份真心实意的待人态度世间自有真情在,哪怕是不经意间的付出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常言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妙玉的可怜是对于她误落入佛门和贼人之手而她的可恨则是对于她不会做人不会做一个有个性的人我们也只能说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最终却是失了青春,也误了青春!
为爱痴狂的贾瑞
作者:陌游常乐
之前读红楼最讨厌的一个人就是贾瑞,本来就没有什么本事还想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想占凤姐的便宜,即使最后他死了也觉得是他活该、死有余辜,但是现在想来他也是挺可怜,说他为爱痴狂也不为过在现实生活中他的扮演者也是如此,他一心想要演贾宝玉,但是因为形象不符合,没有入选但是他痴迷在宝玉这个角色中,总觉得自己就是这个人,他还特别喜欢林黛玉的扮演者陈晓旭,黛玉已经很明确的拒绝过他了,但是他一直不死心,甚至还要割腕明志他空有喜欢的心,却不会努力让自己变优秀,后来还酗酒,致使英年早逝
贾瑞其实还是挺可怜的,小小年纪就跟着老学究的爷爷奶奶长大爷爷是贾家学堂的教书先生,是很古板的人,他对孙子的要求很严格,肯定要求他好好读书,而且爷爷奶奶都老了,除了让他吃饱穿暖之外也不会有多余的心思去关心他的身心的发展年纪不大不小的他应该还是想在事业上有建树的,但是他好像做不到,他替爷爷代课,学堂里学生们打架他没有办法处理,在读书之家必定是希望考取功名,他也没有做到,所以在事业上他是失败的在贾府这种势力的地方,他们家不太富贵也没有什么名望,所以他的地位也不会太高,甚至王熙凤第一次见他的时候都不知道他是谁,可见他连参加家足中重要的宴会的机会都没有种种加起来致使贾瑞在生活中是一个很不自信的人所以当他遇到女神级别的凤姐的时候,他便不由自主的爱上了她
凤姐是一个八面玲珑的人,所以她接人待物都很有分寸,即使对着贾瑞这样的人她也很有客气只是这个贾瑞这个人太没有自知之明了,就因为凤姐对他说了几句好话,他就乐的没有边了,有的没有的话都敢说了看着他会觉得很可笑,但是想想我们也许也曾经有那么一刻,当可以有机会接近自己喜欢的人的时候,自己一定会珍惜这个机会的即使只能看他一眼,即使只能说上一句话,没有什么道理,只能随心而已
只是贾瑞不该过分,不该去追求根本不可能得到的爱情,他可以默默地喜欢凤姐,但是不能不自量力的做不该做得事贾瑞自这次见过凤姐之后,就三五不时的要去凤姐家拜望,所幸凤姐好几次都没有在家本来凤姐也没有太多的在意他,但是他这三五不时的骚扰,凤姐才想着要收拾他贾瑞也是被爱冲昏了头脑,凤姐让他在过道里吹冷风,他也不管真假竟真的去了,结果被白白冻了一晚上这个笨蛋还不知道悔改,竟然第二天还敢去找凤姐,这不是欠收拾么凤姐又想了一个方法去收拾他,他是只要有一点希望都不放弃的,竟然还敢赴约,这次他被狠狠的收拾了一顿,回家之后还生了一场大病这人真是为爱疯了,都被凤姐这么收拾了,他心里仍然还心心念念凤姐他这病还是很严重的,本来是有机会治好的,只要他遵医嘱不堪风月宝鉴的正面,他的病是会好的,但是他克服不了心中的欲望,一看到正面镜子中凤姐的幻象,他便没有办法移开眼睛里,这也注定了他没有好的可能了不知道该怎么评价贾瑞了,他的这一上就是为爱而死的,真的是为爱痴狂
我可以理解贾瑞的行为,但是我不能够赞同爱情是很美好的,每个人都应该要为了某个人某件事无所畏惧的疯狂一次,但是尝试之后我觉得还是要回归现实,过好自己的生活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人和事是我们穷尽一生的心力都不可能得到的,所以这些事情都是强求不了的,我们只能接受,然后找到属于自己的美好
贾瑞的情欲之苦
作者:凤
古人言万恶淫为首所谓淫便是过度的情欲
男人的罪与罚,首先表现在情欲上面,情欲是男人心中最大的魔男人在世上,最苦的莫过于遭受情欲的煎熬现在让我们一起看看曹公《红楼梦》中贾瑞的情欲之苦
关于贾瑞在《红楼梦》中的笔墨并不多,他是破落教书匠贾代儒的孙子贾瑞父母早亡,由祖父代儒教养,我们可以想象这样相依相偎的爷孙关系,使得贾代儒较之一般的家长更加恨铁不成钢,尽心竭力养育好教育好贾瑞一来告慰他早逝的父母,二来待贾瑞金榜题名衣锦还乡时也能光宗耀祖
但贾瑞确属于冷子兴口中的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子孙后代只知安享富贵,一个个虽读过诗书,嘴里仁义道德,却是一肚子男盗女娼
贾瑞就是这样的主儿,虽祖父管教甚严,但狗改不了吃屎,那些读过的诗书穿肠而过,一点也没渗透到他的血液里
当他看到在园中欣赏景致的美女嫂子王熙凤时,他色胆包天,无视凤姐的淫威与狠毒,更把伦理道德抛在脑后,眼里只有她的美貌,便立意勾引,可谓作死
老子曰天欲灭之,必令其狂恰如人们常说的坠入爱河的人智商为零,其实处在一切难以自已的欲望中都已经丧失了理智因为欲望已经无限制地在大脑中放大,它让你疯狂不顾一切
第一次约会被凤姐放了鸽子后,倘若当时贾瑞还有一点点理智在,其实也不会丢了性命的寒冬腊月朔风凛凛,侵肌裂骨,一夜几乎不曾冻死但内心的欲望没有被冰冷的冬夜和爷爷的四十大板打压下去,反而对凤姐说死也要来,这句话果然成了谶语了
本来贾瑞命不该绝,如果他听跛足道人的话,只照风月宝鉴反面的话,就不会命赴黄泉了,但他却遵循了自己内心的欲望(宝镜的正面是人性的欲望,镜子的反面是骷髅头,象征客观现实的不堪入目,自然无法长久面对)于是贾瑞在欲望和现实之间,一次次地陷入了无休止的欲望中,最终葬送了性命
说说金玉姻缘这件荒唐事儿
作者:红柳
姑娘或者小子年龄大了,父母们就要操心儿女的婚事,薛宝钗的时代是讲究门当户对的,更是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私自主张便是尤三姐定义的淫奔,这是大家闺秀的小姐绝不被允许的所以黛玉的爱情是非常惶恐的,她经常小心翼翼地怕被人看破,怕人了解!
在《红楼梦》的前半部,宝黛的爱情可以说是隐线,是不能被人窥探的隐私,是见光死,是可怕的丑事(袭人语),所以,黛玉独自一人的时候便会每日里情思睡昏昏,而当宝玉说出若得你家小姐同鸾帐,怎舍得你叠被铺床及你便是那倾国倾城的貌,我便是那多愁多病的身等爱情寄语时,黛玉是慌乱的,急忙生气做掩饰说要死!于是双玉免不了一场眼泪和一场伏低做小的口舌
而薛家的婚姻则是一条明线,是唯恐人不知的金玉姻缘论!这个言论产生于宝钗待选失败后,虽然失败的原因众说不一,但是我们知道,薛家进京前是高调待选的,当时的皇榜曰:除聘选姑娘外,凡仕宦名达之女……云云,这里有几层意思,我们需要明确一下参加待选的必须是未聘选的姑娘,也就是没有婚约的姑娘,如果金玉姻缘是打小就有的,怎么可能再积极参选?有人说宝钗家庭地位低,没有参选资格,但是皇榜放的很宽,为什么如此宽,俺也不理解,一句凡仕宦名达之女大约就是四个等级,那就不仅仅限于官宦之家的女子,还有名、达之家呢!作为金陵四大家族之一的薛家够不上官宦之家的条件,这名达之家,好像也不差啥!还有人说是薛蟠的血案连累了宝钗,可是人家分明在血案以后,招摇备选去了,难道人家不懂吗?估计结果是宝钗到了京城以后,薛妈打听了元春的消息,入宫那么多年,也还是个宫女或者女官?一下就灰心了也说不定!可是怎么逃脱那报部备选之名呢?成为已聘选姑娘啊!于是,金玉姻缘论虽然还没出来,先出来了一条这样的消息:那是宝玉去探望小恙的薛宝钗时,听莺儿说宝钗有一金项圈上錾的字和他的通灵宝玉上的字是一对儿!宝钗解释说 也是个人给了两句吉利话儿,不然,沉甸甸的有什么趣儿?于是宝钗就 解了排扣,从里面大红袄上,将那珠宝晶莹黄金灿烂的璎珞掏出来,后来莺儿又说是个癞头和尚送的!这里我们看到的璎珞是非常鲜明的,后期薛蟠说过妹妹的项圈也很该炸一炸了!这前后对比推断一下,此时宝钗戴的有字璎珞是不是像新做的?于是慢慢就有了金玉姻缘论?黛玉痴想,既然有金玉之说也该你我有之,何来一个宝钗?宝玉二次摔玉说我也不要这劳什子,并且在宝钗单独在他床前绣鸳鸯的时候说梦话:我偏不信什么金玉姻缘,我只要木石前盟,宝姐姐一阵惊愕,她的惊愕大约一是宝玉坚决拒婚,二是怎么还有个木石前盟以抗衡于金玉姻缘,木石前盟是什么?有的读者就说了,有玉的人多了去了,又不是只有宝玉有玉……大约读者又忘了,金并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那两句吉利话儿!两句吉利话和宝玉的是一对儿,这才是前提!这说明金项圈不是别人给的,是自家打造的!所以,这个金玉姻缘论是分期完成的!林黛玉大概并不知道金玉姻缘的具体情况,也没有亲见宝姐姐和宝玉成对的字,才暗自琢磨到金项圈上去……从而也带偏了读者吧!由此可见这个所谓的金玉姻缘也不过是疼爱女儿的薛妈,造的一个局而已!由此就有人说了,阴险的黑钗论!这怎么能是黑钗呢?为人父母关注策划婚龄儿女的婚事,乃天经地义的!谁家的父母不把儿女的婚事当头等大事?关心、策划甚至推动门当户对的婚姻,对于父母来讲属于正常情况,不关心孩子的婚姻,那才是不正常的父母呢!
有人又说了,生生拆散两个相爱的人,就是黑钗论!可是第八回就开始造好项圈了,那时候宝黛的隐秘爱情谁知道?黛玉如此小心,宝玉也是有话不能明言!所以,笔者认为,这两件事情几乎是同时推进的,没有金玉姻缘论,宝黛也并不能明确他们之间的感情是爱情吧?这是一起撞车事故,自由隐秘的爱情和铺垫高调的婚姻,就这样撞车了!
按照宝钗的自身条件,如果薛妈不着急释放金玉姻缘论,宝钗将会在贾府接触更多的王孙公子相亲事宜吧?秦可卿丧事,我们知道,那些青年才俊、王孙公子、贵族世家子弟是数不胜数的!奈何从金陵来的薛家,大约以为贾王史薛的贾府就是最富贵的人家了!所以,乡巴佬的薛姨妈动作飞快就要敲定这个婚姻?但是,宝玉心里只有林妹妹,所以贾母和张道士说宝玉还小,也是委婉拒绝十五岁小姐提亲啊!
散布了金玉姻缘论的薛家很快就陷入了被动!史湘云也大喜了,宝琴待嫁,岫烟定亲,探春也有人来相看了,迎春也……只有宝姐姐无人问津了,因为,因为,金玉姻缘论已深入人心了,除了二玉,要死要活不要金玉姻缘的二玉!
所以,笔者认为这是个荒唐事儿!正如宝钗要看宝玉的通灵玉时,便有了那句嘲讽的诗 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有玉已荒唐,配金更大荒;多少尴尬事,父母白白忙!
何妨一悲
作者:fish
红书中,黛玉总是悲悲切切的芒种节这一日,她又躲到角落里葬花去了
她边手把花锄掩埋残花、落瓣,边感花伤己,落下泪来宝玉来寻她,瞧见的便是这样悲怆的场景
青春少女,却哭得如风中落花,泪染了红艳,淡了明媚 现代社会的我们,隔这个场景,很远,很远比较悲伤,当下更提倡快乐
人们通过很多方式追逐快乐,"快乐大本营"、"欢乐中国人",这些综艺节目听名字就知道它们和快乐相关;欢乐谷等游乐园,人们可以在里面释放压抑的荷尔蒙,感觉快乐
黛玉葬花置于极力追逐快乐的当下,是多么不合适宜啊
真的是这样吗?
怎么有种感觉,当下我们制造的快乐太满溢了呢? 重新凝视那遥远的场景,却生出几分赞叹、一些尊敬和些许羡慕 何妨一悲,悲,有悲的好处
黛玉之悲,在悲明媚鲜妍不长久,韶华易逝,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悲风刀霜剑太无情,容不下枝头小小花;亦悲世界之大,香丘难寻,生于人间,葆有初生赤子之心,不是易事
行的是葬花仪式,却将生命状态思考透彻悲凄的葬花,是黛玉在哲思这样的黛玉,如剔透的雪花,虽然寒极了,却是光亮极了
黛玉真的在悲落花吗?她是借花喻己父母双亡,背井离乡,寄人篱下,亲情稀淡,爱情不安,前途未卜,阻隔重重悲伤中,她厘清现状,虽然声声控诉"风刀霜剑严相逼",却也认清了身边哪些是暖阳润雨,哪些是风刀霜剑;她虽质问"天尽头,何处有香丘",却也接受了现实,无有香丘,不必幻想,人活着,理想靠自己实现,"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
悲伤中,黛玉的头脑不是昏了,是清了,醒了这样的黛玉,如清澈的溪,分辨洁净污浊,且流动清淤,自我净化
没有人喜欢黛玉之悲吗?当然不是宝玉就喜欢他央求黛玉,"你要打要骂都可以,就是千万别不理我啊"葬花前,他打恭作揖的,黛玉却"正眼儿也不看,各自出了院门,一直找别的姐妹去了"黛玉不理他,他难受得很,不知哪里得罪了她
开始葬花了,黛玉出悲声了,一旁寻来的他心里有些影了,原来是孤单又遇不顺了这悲声竟能作化解他二人矛盾之引 人处困境时,何妨学黛玉酣畅淋漓地一悲,既清了淤泥,又醒了思维,还可以化解矛盾呢
共读红楼群,群友文章荟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