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爱初萌之研究——浅谈《红楼梦》中“宝黛的爱情”

评论字数 6934阅读模式

情爱初萌之研究

——浅谈《红楼梦》中宝黛的爱情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0076.html

线天长 吴营洲
一部《红楼梦》,贯穿着两条主线,一条是宝黛的爱情,一条是家族的败落曹雪芹宝黛的爱情是为了叙情;写家族的败落,是为了辩冤叙情部分,是作者的情深体验,也是曹雪芹的创作初衷
有关曹雪芹的少年生活,由于史料匮乏,目前已难以稽考了,但是透过《红楼梦》,或可感知到他曾经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情感体验否则,他就不会把自然人性中初始阶段的情爱,写得如此淋漓尽致、透彻肺腑两百多年来,宝黛的爱情引起了无数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的强烈共鸣,甚至有的人经受不了宝黛爱情的悲惨结局而忧伤不已,甚或病死或自杀
在我国,对于十五岁之前的少年情爱,很少有人关注即便关注了,也是责备多,疏导少曹雪芹却不然,他以饱含激情的笔墨,描述了宝玉黛玉这对少年男女感人至深的情爱故事,并在宝黛情爱的描述中,对少年情爱的进行了典型阐述,使我们看到少年情爱即人类爱情初萌时的个性及共性
《红楼梦》的正面描述中,宝玉、黛玉初次见面时,年龄都还小,一个十二岁,一个十一岁他们相处了五年八月有畸这在宝玉祭晴雯的《芙蓉女儿诔》中有暗示脂批说:虽诔晴雯而又实诔黛玉也这种叙述,其实隐含了曹雪芹少年时的一段往事
雍正元年(1723年)许,曹雪芹的舅祖苏州织造李煦家派人给江宁织造曹家送来了一个少女,请曹家代为收养为了叙述的便利,我们权且将此少女唤作颦儿[1]她是李煦出了五服的本远房亲戚,孙女辈的她是扬州人,虽然家境窘迫,出身低微,但却是书香门第父母亡故后,她从扬州投奔到了苏州李家,……可这当口,新即位的雍正在找李煦的麻烦,李家惶惶度日,朝不保夕,无暇照顾她,这才把她送到了江宁曹家甲戌本《红楼梦》第三回的回目是荣国府收养林黛玉,而不是后来(在己卯、庚辰本上)的林黛玉抛父进京都,更不是再后来(到了己酉、甲辰本)接外孙贾母惜孤女一句收养,足见林黛玉与荣国府非亲非故
这个东方美少女,令少年曹雪芹一见倾心
一见钟情,本身就是一种天赋爱情的第一眼那是浸入灵魂的此一见非同小可,由此将孕育出一位天才作家和一部伟大的文学名著《红楼梦》
自打颦儿到了江宁,曹雪芹在个人生活方面,便发生了外人所不知的突变这在《红楼梦》中有着精彩的描写,诸如宝玉初见黛玉时的摔玉,这就是以真诚的果断举动,向其所爱泄露真情为爱而失去命根子也在所不惜但这在别人看来,只不过是宝玉发生了痴病而已颦儿的到来,使曹雪芹开始了影响其终生的刻骨铭心的少年爱情生活曹雪芹为此而痛苦万分那是不寻常之美,不寻常的真少年爱情的特点是心灵的互动,是灵魂的互溶,而非肉欲的这种爱情,是对美(非外表的)的崇拜,是绝对不受理性干扰的那是灵魂的享受,是封闭在心灵深处的独有的享受,也只有伟大的心灵才有此幸运这几乎是天才的专利,这也就是一般人接纳、认同不了的原因明义所见到的那本《红楼梦》,宝玉就沉溺在这种感情中,全没有传统男儿的修、齐、治、平建功立业的那些欲望或抱负而是要开发初萌爱情的矿山在宝玉的眼里,黛玉的一切都美,连喜怒哀乐都美这一切都美,并不是和谁比较出来的,而是独具慧眼
曹雪芹在其书中,描写了黛玉的可爱这种可爱,是宝玉眼里的,而在别人看来,黛玉的一些言谈举止,未必可爱一如甄妃甄妃在曹植眼里,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容耀秋菊,华茂春松,宛若神仙般但袁熙(袁绍的儿子)、曹丕等人并不这样看甄妃,最初嫁给了袁熙,可袁熙并不珍惜她官渡之战后,袁绍病死,曹操乘机出兵,身为幽州刺史的袁熙,带着残兵败将逃往辽西,竟像弃蔽履似的把甄妃给弃掉了,致使甄妃被曹军俘获遂后,甄妃成了曹丕的妻子而曹丕同样不珍惜……曹植的《洛神赋》,就是写他对甄妃的思念之情因为可爱,黛玉在宝玉的眼中才变得美极了
曹雪芹体验或感受到的情爱,是非理性的此时只相信心之所向,情之所取也就是说,我们不能拿成人之常情来分析和评述此时的曹雪芹曹雪芹事事处处欣赏颦儿颦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嗔一笑,都令曹雪芹心动不已所谓的真爱,就是爱她的一切,包括在别人看来属于缺点的那些部分颦儿的形容,充满在曹雪芹的心中,那就是灵魂参与了这个情这一个情,也就成了生命存在的必要因素了所以,当别的女孩儿有那么一点点像颦儿时,便会引起曹雪芹心灵震颤,曹雪芹便会对那个女孩产生极大的好感而友谊终生曹雪芹把颦儿看成是早在内心就有的,说成是神仙似的妹妹
这段生活,是曹雪芹一生最幸福的,也最为忧心的,即他在少年时竟遭遇到了青年人喜忧参半的烦恼颦儿和曹雪芹相处了五年八月有畸,让曹雪芹终生思念,并在分离之后,思念之情与日俱增成年之后的曹雪芹,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推了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于是,心灵备受折磨的他,决心用诗用词来解脱思念的痛苦,用文字来再现颦儿的形象及那一段永记不忘的生活《红楼梦》中许多动人的诗词和情节,没有深入骨髓的感受,没有直接体验的生活,那是写不出来的
爱情和诗在天才身上永远是不可分的这种纯个人纯主观的至情至爱,是对母性、女性感觉的渴求而形成的一种原始崇拜,而从中涌现出的诗篇,首首都是绝唱
记忆一生,影响终身这也就成为曹雪芹写作《红楼梦》的原始动力之一
颦儿虽然出生在一个并不富裕的诗书之家,却受到过很好的文化启蒙由于是独生女,所以就很容易形成多愁善感、孤傲自闭的性格单调的亲情生活,又让颦儿对人生充满了幻想而其中,她是多么希望在自己人生的旅途中,能有一个知己,能有一个知心知意的终身伴侣呀在沉默寡语的外表下,她的内心里,封闭着无限丰富的情感这种情感是一种能量,一旦触发,那就无法遏制,必须找到天设的独有的归宿方才罢休所谓的一见钟情,就是灵性感悟到生命中最后的归宿出现后,舍得用生命去护卫,去牢牢扑捉的一个机遇
这种机遇,也许一生中只有一次(也许有的人终生都遇不到)这种机遇,是相互的各自都是对方的归宿——就是真正的心灵避难所有了这样的爱情,世界永远美好,人生永不寂寞这种情感就像一种伟大的信仰,为此付出多么高的代价都在所不惜黛玉似乎与生俱来就是要完成一种理念,为爱而生,也为爱而死,就像天才,真是为世所罕见黛玉为宝玉所重的,是女性生命中那种最美最贵最稀缺的真情在《红楼梦》中,宝、黛就是这样表现的而在那些不懂这种爱情的人看来,宝、黛二人简直就是傻子,就是疯子特别是一些愚昧无知、天良泯灭的中老年妇女,也就是曹雪芹所说的那些鱼眼睛们,更是对这种爱情,对这种因平等、自由的情感而产生的爱恋,进行冷嘲热讽,并以摧毁扼杀为快(请看《芙蓉女儿诔》和黛玉的诗)第二十七回的《葬花吟》,就明白展示了黛玉的心境:身世飘零,对命运的抱怨,对周围恶势力的抗争,对理想和自由的追求,对自己高洁的特立独行人格的执着,对自己掌握不了命运的哀叹
爱情在人类感情中,是最强有力的,也是最脆弱的宝、黛二人为此无奈而痛苦曹雪芹书中的诗词,就是要吐露这种痛苦只有一个天才,才敢这样去想,而且也能这样去做,更重要的是,能把这种痛苦描写出来,使那独有的缠绵生死终古不化的深情具有永恒性,并且具有很强的艺术的美
在《葬花吟》中,曹雪芹全面叙述了这位女孩坎坷的为世所不容的短暂一生为爱情而痛苦的心灵实在是非常美尤其是内心深处的那种患得患失一时想着不爱的理由,一时又想着爱的必然痛苦里伴随着欣喜,欣喜中满含着痛苦这种患得患失,可以使人消瘦,可以使人生病,可以使人牺牲自己,最终抑郁而死
黛玉就是在贾家发生败落的种种事端中,以及作为戴罪之家属的宝玉被押解进京后,生死未卜,苦痛不明,音信杳无,种种揣测只能往坏处去想黛玉为情痛苦,且又无法解脱这一切苦痛,颦儿体验到了,也体验透了她慢慢学着驾驭自己的情绪但她知道,爱情中不论得失,都是痛苦一帆风顺的爱情没有悬念,自然也就不具备魅力,所以也就很可能会在索然无味中夭折而黛玉,则在这种痛苦的折磨中,升华为世外仙姝
宝黛间的这种感情,被曹雪芹充分地立体地描写出来了给人的感觉是:可贵,珍稀,可怕!其所以可贵,是因为至纯至真至诚其所以珍稀,是因为必须巧合而又不可能错过时机一如张爱玲所说的:于千万人之中遇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在那个年龄,遇到这一个,决然会锲而不舍,矢志不渝其所以可怕,就是这种情感,在耳鬓厮磨中一旦被互相发现,并被互相启蒙出来,就不会有回头路,只能在情的艰难历程中勇往直前不是生就是死,别无选择不能妥协,不能放弃,就像眼睛里不能有一点尘埃,容忍不了情感上丝毫的懈怠
一些并不起眼的日常琐事或闲言碎语,在宝黛之间,往往会酝酿出让人痛彻心脾的大悲伤在外人眼里那点小事极不值得,在宝黛看来则比江山性命还重尤其是黛玉那里,简直就是天塌地陷,就是一种无形的残杀、无声的风刀霜剑
正因为如此,在别人看来,黛玉那是小心眼,甚至刻薄,孤傲,
黛玉对外界的理解和认识,凭靠的全是悟性,全是感觉,而在别人看来,那就是任性,那就是猜疑在黛玉身上表现出的那种女孩儿的矜持,其实是她对不了解的、几近于险恶的外部世界,所保持的一种距离感在颦儿身上,具备了让人崇拜的各种条件因为她与众不同(也确实,这种爱情人间稀有)在书中,曹雪芹充分表达了这种爱情的内涵
爱情为病体怏怏的黛玉注入了新的强有力的生命,使一个弱柳细竹般的女孩儿容光焕发一个真爱着的人,总是希望在他所爱的人身边,哪怕失去和所有人的欢乐也在所不惜,也绝无遗憾痴情使得这一对小儿女又聋又哑他们根本不知道周围有陷阱,根本感觉不到危机四伏,根本不清楚自己迈出的下一步究竟会引爆什么……作者用那充满悬念与未知难卜的情节,让读者揪心,让读者不知结果就决不释手沉浸在眼泪中的爱情,在情人的眼中,使爱情变得那样的神圣,以至于不得不借助于神话来升华这种爱情还泪说的眼泪,就是把极普通的事赋予它重大的意义,对自己所爱的人所产生的那种沉重的忧伤融在了每一滴泪中,而使之成了颗颗珍珠而每一滴眼泪,都孕育着欢乐和痛苦,都隐藏了一个苦命女孩在生活中在爱情中每前进一步所付出的艰难,同时也使她领悟到了那种不可能的无望的追求
患得患失就是与命运的抗争黛玉最大的痛苦,就是不能支配自己命运的那种痛苦黛玉最终的绝望,就是那种对不能实现的终极追求的绝望(并不是婚姻的结局)在书中,曹雪芹多次描写了黛玉的这种心境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宝玉就是她最后的梦这就是黛玉
不难想象,在抄家、羁押、问罪、解京等生离死别中,这位命运多舛的女孩儿,将会怎样地忧心如焚,怎样地担心曹雪芹未来不可知的命运颦儿就在这种沉重地为爱情的忧伤中死去,此是后话父母的早逝,培植了颦儿忧郁、内敛的气质,并加重了她的深沉与神秘
长期得不到情感的灌溉所造成的那种多愁多病的身姿(一如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那棵遭逢久旱的绛珠草),以及她娴静善感的倩影(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简直就是下凡的仙女曹雪芹在他的生命中,偏偏就遇到了这样一位仙女他崇拜她因为在他眼里,她是仙品,是神仙般的妹妹在曹雪芹看来,那真是举世无双,值得用全部的生命去追求,去呵护!曹雪芹描写的黛玉,非常真实她的真实,既在于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如见如闻,也在于她身上有着许多缺点而且这些缺点,又是那么符合黛玉这一女性的身份、教养、性情等等曹雪芹也要求颦儿是真实的,是可信的,而不是一个综合出来的美人
曹雪芹写黛玉,其实是写了一个人少年阶段对爱情对女性的那种崇拜,也写了一个真实的崇拜对象不管黛玉在别人的眼里怎么看(有人就不喜欢林黛玉么),但在宝玉看来,那是不可替代的,只有你独一无二!不仅如此,曹雪芹在书中,还把一个孤高寂寞的少女品格,溶入了当代文人在酷政面前的普遍社会心理曹雪芹把一个少女的孤傲不群,升华为文人无法实现自己抱负和追求的人格特征那就是自己无材补天其实,与其说是无材补天,不如说无命补天
爱情并不是没有遇到烦恼正当此时,却从京师来了个薛家薛家人中,有一少女,此人就是《红楼梦》中宝钗的生活原型
宝钗的生活原型,这段时间(雍正元年至雍正五年间)之所以从京城来到江宁,只是为了避祸(并不是《红楼梦》中所声称的备选)避什么祸?也许是她的哥哥惹了人命官司(也许是别的什么,只是在此不作更为具体的揣测),需要避一避她在江宁仅仅小住了一段时间,也许一年,也许半年,就又回了京城(这就伏下了曹雪芹后来的一段婚姻在此不赘述)
这位宝钗,品格端方,容貌丰美,行为豁达,随分从时,深得上下人等喜爱在众人看来,种种仪态骤然压倒了颦儿(其实《红楼梦》中的黛玉、宝钗二人,并不能作此简单类比)自此,颦儿心里,顿生波澜(在《红楼梦》中,宝玉对宝钗,并没有移情别恋的意思情感的波澜,只存于黛玉心里黛玉与宝玉的区别:一个是情情,一个是情不情)一旦产生真正的爱,嫉妒也是明证无非是用痛苦来表现爱
其实,在《红楼梦》中,宝、黛、钗三者的关系上,表面看来,错综复杂,曹雪芹正是透过这错综复杂的关系,使宝、黛二人的情感,渐渐地,从矛盾走向和谐,从误会走向理解,从平平常常的两情相悦走向更高一个层次的心心相映……
对宝钗这个人物,曹雪芹的写作心态非常复杂,宝钗一方面严格遵守封建伦理的纲常原则,另一方面又是一个情窦初开的十五六岁纯情少女,她面对这样一个百里挑一的公子哥,这样一个温存体贴、善解人意、面容姣好、门当户对的男儿,在人性上不知不觉地就受到了情爱的启蒙一句话,她暗恋或喜欢上宝玉了曹雪芹真正要写的是,宝钗人性中最有力的情,终于战胜了封建社会从外部强加给她的种种伦理道德而在这一点上,宝钗真正的内心矛盾或痛苦,是要把宝玉改造成一个理想的修、齐、治、平的男性,而宝玉公开顶撞了她因为她并不真正了解宝玉但,后来宝钗就不再要求自己未来的丈夫在封建社会会成为出将入相的人物了宝钗放弃的是伦理道德,不放弃是本心和爱宝钗不但没有改造了宝玉,相反青春萌动的自然力,战胜了社会的束缚
曹雪芹用虚构的情节,表述了自己爱情生活的理念:真情至爱,是非理性的业绩它超凡脱俗,它能战胜一切在邪恶,打败死神这就是少年之爱,没有太多的顾虑以思想,只求携子之手,与子偕老曹雪芹将会怎样看重他和颦儿的那份情?(终生不渝!)曹雪芹认为人的真情至爱是非常符合人的生存需要的,他甚至把这提到了一个非常高的高度
史湘云的生活原型经常从苏州来南京小住雍正六年1728年),曹家被抄返京,曹雪芹和史湘云也分离了,此后曹雪芹便没了她的任何音信
雍正六年的春夏之交,曹雪芹随家人回到了北京,他和颦儿,从此分两地了此时,曹雪芹十四岁他得随家人回京曹家奴仆一百一十余口,或被遣散,或被变卖,只给曹家留下了两对老奴仆(这当是皇上的格外施恩)颦儿不是曹家的人,不能与曹家同行她和曹雪芹,只能分别曹雪芹和颦儿分手时,那生离死别的凄惨景象,在《红楼梦》中有着真实的描述第五十七回慧紫鹃情辞试忙玉,就是这一情节的再现
两个有情人,再是难分难舍,也终究天上人间两渺茫了曹雪芹随家人回了北方,颦儿孤零零地留在了南方……在《红楼梦》中,黛玉的那首《葬花辞》,当是此后颦儿心境的真实写照……
二人分别后,颦儿的生活境况,令曹雪芹终生挂念、思念直到二十多年后(乾隆十九年许),曹雪芹为了完成他的《红楼梦》,回了一趟南京,经多方打问,才得知了颦儿的最终命运凄惨至极这令曹雪芹伤心欲绝这,或许也是《红楼梦》没有最终完成的原因之一他没法把颦儿的真实结局写在纸上!
曹雪芹和颦儿一共生活了五年八个月零几天……这一点,曹雪芹已在书中言明了:窃思女儿自临浊世,迄今凡十有六载其先之乡籍姓氏,湮沦而莫能考者久矣而玉得于衾枕栉沐之间,栖息宴游之夕,亲昵狎亵,相与共处者,仅五年八月有畸
此处的五年八月有畸,当是个确切无疑的时间细究起来,这也是与史实相符的倘若不信,我们不妨推算一下:曹雪芹是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年底从苏州回到金陵的,他的家是在雍正六年(1728年)二月初二被抄的由此可知,他在金陵度过的这段时间(1722年年底-1728年初),当是六年多一点儿……而他的那位林妹妹,来到金陵的时间比他稍晚,这样一算,便知自他们认识到彼此诀别,一共是五年八月有畸……
他们共同度过的那段岁月,对曹雪芹而言竟是那样的刻骨铭心,不然的话,就不会在二三十年后,依旧记得如此准确,竟都精确到了天……脂砚斋就曾有过类似的感叹:相共不足六载,一旦夭别,岂不可伤!
行文至此,令人想起了德国作家歌德所著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歌德写出了较成熟的青少年这一年龄段的爱情特征那种带着敬意和痴情的爱,已经深陷到不能移情别恋的感情绝境,无法自拔,最后自杀,了却情缘《少年维特之烦恼》出版之后,反响巨大据说当时就有青年读完这部书,穿着维特自杀时的服装也自杀了这就不是歌德写书的初衷了
而这部《红楼梦》,曹雪芹写的是早期少年还带着稚气这一年龄段的情爱,特征是:一见钟情,对少女纯洁无暇之美的崇拜,把情爱神化,终生记忆和永久的思念这也具有人文科学的普遍意义
以上只是些拙见,而不是什么结论

< size="1" width="33%" />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0076.html

[1]本文在称谓上,有时用宝玉和黛玉,有时用曹雪芹和颦儿,读起来可能有文本和现实相混之嫌,好在我们的重点是情爱初萌之研究,也只好敬请读者谅解了

几则链接: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0076.html

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0076.html

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0076.html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0076.html
微信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weinxin
我的微信
四大名著QQ群: 696280552
weinxin
我的公众号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评论审核已启用。您的评论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后才能被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