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朔方:《别头巾文》不能证明《金瓶梅》作者是屠隆

评论字数 4009阅读模式

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353.html

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353.html

黄霖同志发现《开卷一笑》即《山中一夕话》中有四篇署名为一衲道人,而一衲道人是屠隆的别号
这四篇是卷四的《醒迷论》、卷五的《别(祭)头巾文》《励世篇》及卷六的《秋蝉吟》
而《别头巾文》又见于第五十六回此书卷一题卓吾先生编次,笑笑先生增订,哈哈道士校阅,卷三题卓吾先生编次,一衲道人屠隆参阅
他主要根据以上资料提出论文《金瓶梅作者屠隆考》,见《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3期
后来,黄霖同志又在《金瓶梅作者屠隆考续》(《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5期)中写道:

还在我考虑屠隆问题之初,章培恒老师即敏锐地指出:《山中一夕话》是否为明版?笑笑先生可能是清代人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353.html

后来,章老师和王利器先生几乎同时关照我研究一下由‘哈哈道土’作序、‘笑笑先生’所作的《遍地金》一书,以便进一步证明此‘笑笑先生’是否为屠隆,是否为《金瓶梅》的作者我认为这才是比较关键的一个问题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353.html

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353.html

黄霖同志所说的这个关键问题,在他作了一番考证之后,说:

我认为《山中一夕话》为明版,‘笑笑先生’为明人,还可于《遍地金》中得到验证《遍地金》一书,前有署‘哈哈道士题于三台山之欲静楼’之序文一篇,其文开头即称《遍地金》者,为笑笑先生之奇文而名也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353.html

看来,哈哈道士、笑笑先生即与署‘三台山人题于欲静楼’的《山中一夕话》的序作者是同一人《遍地金》封面镌笔炼阁编次绣象,共四卷,每卷为一短篇白话小说,其标题分别为:《二桥春》《双雕庆》《朱履佛》《白钩仙》,与《笔炼阁编述五色石》前四卷相同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353.html

《复旦学报》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353.html

我在《金瓶梅作者屠隆考质疑》中指出:《山中一夕话》的出版年代究竟在明末,还是清初,值得研究

如果在清初,李贽编次、屠隆参阅之类的欺人之谈就不攻而自破了看来情况正是如此(见《杭州大学学报》1984年第3期)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353.html

黄霖同志在《答疑》(见《杭州大学学报》1985年第2期)中,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353.html

除了屠隆别署娑罗馆同武进娑罗巷无关,因有屠隆自己的文章为证,无可辩解,他都一一作了答辩

理由似乎很充分,如同这一篇论文一样但是事实胜于雄辩,《笔炼阁小说十种》已在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生平也已考订清楚

笔炼阁主人、五色石主人都是清代徐述夔的别署他是江苏东台人,乾隆三年(1738年)举人,卒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或前一年详见陈翔华同志《徐述夔及其一柱楼诗狱考略》(《文献》1985年第2期)

可见《山中一夕话》即《开卷一笑》的作者是清代人,和明代没有任何瓜葛根据黄霖同志本人的说法,他就是笑笑先生,而笑笑先生即《金瓶梅》作者笑笑生,此笑笑生即屠隆

清朝人(不是由明入清,而是清初出生的清朝人)和万历三十三年去世的明朝人屠隆竟然是同一个人按照黄霖同志的考证,势必合乎逻辑地得出这样一个不合逻辑的结论

前年我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葛思德图书馆看到台湾广文书局影印《一夕话》,所选篇目和大连图书馆藏本不同,其中不收《别头巾文》
据台北《国语日报》去年夏历十一月初十日《书和人》副刊魏子云先生《开卷一笑的版本问题》的介绍,

台北天一出版社影印《明清善本小说丛刊》第六辑《谐谑篇》辑有《开卷一笑》及《山中一夕话》各一种《开卷一笑》有具名一衲道人,后有屠隆印章的《一笑引》

《开卷一笑》书影

一书两名,就我所知已有四种版本,而所收篇目各有出入

这样一本趣味性的流行读物,内容每次印行都有改动,时代很难确切考定,用它当作考证材料,无异刻舟求剑寓言中不断流动的是河水,考证中多次改变的是同一书的不同版本

这种小书明清之际十分流行《绣谷春容》分上下两层,也是流行读物它的卷九下栏《微言摘粹·文论》也收有《别儒巾文》,但不署名它同《金瓶梅》所载只有个别文字出入

它卷首的碧莲居士序云:是以古来英雄都颠倒于妇人手中,恁(凭)他汉高楚项终移情于戚姬虞美,英雄痴情当不起泪三点

它刊于万历十五年(1587年)之后,显然受到第一回的影响,而不是相反

从《绣谷春容》可以看出,它和《山中一夕话》虽然不是同一本书,却不妨碍它们选用同样的作品

《绣谷春容》和同性质的《国色天香》《风流十传》《万锦情林》等书中流行白话小说彼此重复的现象就更多了,作为考证数据要谨慎对待

《开卷一笑》的编者、署名一衲道人的《秋蝉吟》《别头巾文》的作者是江苏东台人徐述夔,不是被冒名的明代宁波人屠隆,还可以从《秋蝉吟》得到旁证

它说:蝉兮本名虾鳖虫,自小生身水窟中土鳖虫一名虾鳖虫正是苏北人的叫法,宁波籍的动物学家董聿茂教授不知道当地有这样的虫名

黄霖同志的另一论文《金瓶梅成书问题三考》(《复旦学报》1985年第4期),论证小说成于万历年间,又举小说所引《韩湘子升仙记》和李日华《残红水上飘》曲为证

《升仙记》现存富春堂刊本,如同《荆钗记》《玉环记》的同一书铺的刊本一样,都认为是万历时所刻,但不能得出这些南戏都是万历时作品的结论,只能说它们在此之前必已完成

我说嘉兴李日华《恬致堂集》四十卷并不载《残红水上飘》曲,因为只有这个李日华(1565-1635?)同我的论点矛盾,我认为《金瓶梅》的完成不会迟于万历元年

黄霖同志指出那是另一个李日华,很对他接着说:

1
吴县李日华的活动时间略早但当知道,此曲于嘉靖时代编成的、《金瓶梅》作者最乐意引用的《雍熙乐府》《词林摘艳》中,而见于万历时期编成的《群音类选》《南词韵选》《南宫词纪》中可见此曲流行于万历年间,被万历时代的作家所引用的可能性最大

这里的活动时间略早以及后面一些话都是尽可能将时间往后拉,以证成自己的论点

那么改编南《西厢》的李日华究竟是什么时候人呢?南《西厢》有陆采改本

据他的自序,他是不满李日华改本生吞活剥才重新改作的据《陆子余集》卷三《天池山人陆子玄墓志铭》,陆采卒于嘉靖十六年(1537年)李日华至少不会比他更迟《金瓶梅》引用他的曲子,怎能证明《金瓶梅》作于万历时期呢?以上如有错解,仍请黄霖同志指教

附记

第五十六回水秀才别头巾文同《开卷一笑》署名一衲道人的《别头巾文》相同,这是黄霖同志的发现,但他认为是明刊本,拙作则提出异议

它和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后刊行的《群音类选》续集卷一诸腔类《万俟傅祭头巾》同出一源

明万历刊本《国色天香》卷三上层《祭文房四宝文》又和《五子登科记》雷同这是《金瓶梅》和说唱艺术、民间戏曲关系深远的又一证明

诸腔指弋阳、青阳、太平、四平等地方戏《祭头巾》选自《五子登科记》,一名《晬盘记》演北宋窦仪兄弟的故事这一出戏和主要情节无关发榜前夕,万俟傅屡试不中,灰心丧气,取出蓝衫、头巾、纸、墨、笔、砚一一告别读了祭头巾文,忽然喜报传来,高中状元

现在湖南高腔还能演出《祭头巾》,见《中国地方戏曲集成·湖南卷》流传变迁,脉络分明

现录《金瓶梅》和《五子登科记》的如下,以供参考(《五子登科记》之后括号内是《国色天香》的异文):

《金瓶梅》:

一戴头巾心甚欢,岂知今日误儒冠别人戴你三五载,偏恋我头三十年要戴乌纱求阁下,做篇诗句别尊前此番非是吾情薄,白发临期太不堪今秋若不登高第,踹碎冤家学种田

维岁在大比之期,时到揭晓之候诉我心事,告汝头巾为你青云利器望荣身,谁知今日白发盈头恋故人嗟乎!

忆我初戴头巾,青青子襟(衿),承汝枉顾,昂昂气忻既不许我少年早发,又不许我久屈待伸

上无公卿大夫之职,下非农工商贾之民年年居白屋,日日走黉门宗师按临,胆怯心惊;上司迎接,东走西奔思量为你,一世惊惊吓吓,受了若干苦辛

一年四季,零零碎碎,被人赖了多少束修银告状助贫,分谷五斗,祭下领支肉半斤官府见了,不觉怒嗔皂快通称,尽道广文东京路上陪人几次,两斋学霸惟吾独尊

你看我两只皂隶穿到底,一领蓝衫剩布筋埋头有年,说不尽艰难凄楚;出身何日,空历过冷淡酸辛赚进英雄,一生不得文章力;未沾恩命,数载犹怀霄汉心嗟乎哀哉,哀此头巾看他形状,其实可矜后直前横,你是何物?七穿八洞,真是祸根

呜呼,冲霄鸟兮未垂翅,化龙鱼兮已失鳞岂不闻久不飞兮一飞登云,久不鸣兮一鸣惊人早求你脱胎换骨,非是我弃旧恋新斯文名器,想是通神

从兹长别,方感洪恩短词薄奠,庶其来歆理极数穷,不胜具恳就此拜别,早早请行

《五子登科记》:

维建隆(极)之岁,夹钟之辰,万俟傅(前三字作生)以揭晓下第,愤惋不平,乃备(修)明灯清水,白纸(前二字缺)信口祝文,拜辞于文房四宝,翰群神,蓝袍赤舄,黄卷青灯,累年师范,昭代人文(文人),而为之言曰:

呜呼,傅(吾)自早岁,笃志儒林贯串百家诸子,钻研七志(志)六经上下三皇历代,出入两汉先秦

绘句饰(絺)章,不让王杨韩柳;通今邃古,窃学(比)孔孟颜曾焚膏而手不停披,染翰而口(言)不绝吟(诵)

数彻牙签,半世芸窗勤万卷;磨穿铁砚,十年茅屋惜分阴因此上定省疏违双白首,致恁得风流虚度一青春

几从午夜闻鸡唱,端拟朝阳起凤鸣自信乔才堪倚马,何妨平步跨长鲸谁想龙门颦点额,岂知雁塔不题名

辜负了博洽精详五道策,湮没着新奇雅畅七篇文天街簇拥,闹烘烘争看中魁新进士;旅邸凄凉,愁默默可怜下第老书生半生辛苦,付之流水;两字功名,等之浮云

伟(纬)经纶(论)从今束高阁,旧衣冠自兹付煨烬萤(芸)窗任是(此)生青草,雪案凭他起绿尘纵教上国春风动,不听西堂夜雨声

从此一别(荡),天涯海深思及于此,如割如焚三杯薄奠,万斛衷情,神乎洋洋,来格来歆若得顷刻佳音捷报,须臾牲帛再陈(伸)

呜呼,伤心哉伤心(增一哉字)

后记:
第五十六回《哀头巾诗》说:别人戴你三五载,偏恋我头三十年
1991年第3期《宁波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有一篇教授和讲师合写的《金瓶梅作者屠隆说考释》认为屠隆六岁入乡塾,三十四岁中举,三十五岁登科,正与《哀头巾诗》‘三十年’虚数吻合
该校校报1992年1曰20日消息说:台湾著名学者魏子云先生称他在大陆找到了‘志同道合者’……四百年来的悬谜不久即可揭开谜底
窃以为不管哪朝士子,至少十来岁才有可能戴头巾,而不会一离开娘胎就戴依正常情况,偏恋我头三十年,这位生员至少在四五十岁开外质之高明以为何如?
文章作者单位:浙江大学
本文选自《徐朔方<金瓶梅>研究精选集》,2015,台湾学生书局有限公司出版转发请注明出处

微信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weinxin
我的微信
四大名著QQ群: 696280552
weinxin
我的公众号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评论审核已启用。您的评论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后才能被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