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与北京话

评论字数 2914阅读模式

能够获得广大读者喜爱、经久不息流传,成为名著的小说,无不与其所用语言的个性化、大众化及其鲜活生动性有着密切的关系,《红楼梦》也不例外

《红楼梦》尽管夹有少量的吴侬妙语、江淮方言、南京下江官话,但整部小说的语言主体,却是地道的北京话早在乾隆末年,周春就在《阅红楼梦随笔》中指出,读《红楼梦》要通官话京腔;稍后张新之也指出,《红楼梦》书中多用俗谚巧语,皆地道北语京语,不杂他处方言,有过僻,间为解释这两位作者都是江南著名学者,皆坦诚地说出了《红楼梦》的语言特点近世大学者俞平伯老说《红楼梦》里的对话几乎全都是北京话真是生动极了因此,我们有理由说,《红楼梦》是京味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京味小说的经典之作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41.html

说《红楼梦》是京味小说,首先是因为小说中所用的北京话数量居于绝对多数,而且字字句句都保留了北京话的声调规律和浓重的北京话韵味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41.html

例如,北京话中特别讲究重读和轻声,这种现象在《红楼梦》中都有所体现小说中贾珍称大爷、贾琏称二爷、贾宝玉称小爷,重读在爷字上,即表示他们的排行如果将大、二、小读成重声,就变成了一种辈分所以轻重声十分明显,轻重的不同,是北京话特殊味道的重要标志之一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41.html

其次,北京话的儿化音出现较多,俯拾皆是《红楼梦》中从人物命名到日常用语大量运用儿化音例如,四儿、五儿、金钏儿、玉钏儿、万儿、平儿、莺儿又如,昨儿、今儿、念心儿、家生子儿、人牙儿可以说不胜枚举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41.html

其三,北京话历经长时间的发展,有淘汰有吸纳辽、金、元、明、清各个朝代,北京都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四方来朝,各民族杂居,因此北京话中吸收了大量的少数民族语言特别自满族入关以后,近世的北京话中融入了大量的满族语言和以盛京(沈阳)为代表的汉军八旗语言(即所谓的关东话)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41.html

正如著名的满族语言学专家常瀛生先生所说满人自清初入关,大量居住在北京,满族人学习汉语,汉族人也学习满语,这样就将许多满语词带入北京话中,人们日常谈话中使用这些词,习以为常,反而不察其源现在的北京话中,仍频繁地使用满语词,这是老少皆知的事情《红楼梦》中最明显的满语克食(又作克什),已带入北京话中,一些北京话辞书中收入这个词条,就是一个特殊的例证类似的例子甚多,《红楼梦》里常见的累掯、偏了、待见、丧谤、牙碜、作死、撺掇、送鲜、乜斜、撕掳、打旋磨儿、孤拐、嬷嬷、狼犺这些词语使北京话生动而鲜活,和谐中又饱含着响亮,雅俗相融,普通百姓不觉其深,饱学之士不嫌其浅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41.html

曹雪芹大半生活在北京各阶层人群之中,上至天潢贵胄,下至贩夫走卒都有所接触因而他既熟悉北京达官贵人们的官腔,又熟悉下层平民的方言京味《红楼梦》中不论是写家常琐事,还是写官宦往来,他都巧妙地运用了北京话特有的表现功能,使小说充满大众化、个性化、趣味化的特点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41.html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北京话在刻画人物形象和个性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塑造贾宝玉这个主要人物时,作者穷尽心思,用了不少京味土语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41.html

例如,小说第十四回写王熙凤协理宁国府处理交牌登记,宝玉知道了牌的重要性后,向凤姐要牌下面写道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41.html

宝玉听说,便猴向凤姐身上立刻要牌,说好姐姐,给出牌子来,叫他们要东西去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41.html

接着又在秦可卿送殡路上出现了类似的词儿

凤姐笑道好兄弟,你是个尊贵人,女孩儿一样人品,别学他们猴在马上下来,咱们姐儿两个坐车,好不好?宝玉听说,忙下了马,爬入凤姐车上,二人说笑前来

上引两段文字中的猴向和猴在两个词,主体都有个猴字北京人抓住了猴的顽皮、纠缠、攀抱的特性,将名词的猴转化为动词形容词,诸如常见的猴儿巴踢、猴了巴叽、猴儿精、猴烦、猴儿手里抠不出一个枣来等等《红楼梦》作者借用猴向、猴在的肢体动作形容贾宝玉顽皮和撒娇的稚态、娇态,既形象又鲜活,令人读之忘俗

《红楼梦》中描写贾宝玉娇态之处很多,所用的北京话更是花样翻新例如小说第二十三回写宝玉听见贾政传唤他前去的时候表现出那种怵态,用的也是老北京人常说的土话

(宝玉)正和贾母盘算要这个,要那个,忽见丫鬟来说老爷叫宝玉宝玉呆了半晌,登时了兴,脸上转了色,便拉着贾母,扭的扭股儿糖似的,死也不敢去贾母只得安慰宝玉只得前去,一步挪不了三寸,蹭到这边来

扭、扭股儿糖、蹭都是北京话中的土语扭是一种动作,扭股儿糖则是形容小孩子的怵态和娇态,把宝玉在贾母面前纠缠、撒娇的情状描写得淋漓尽致,毕肖如见一个蹭字把宝玉的怵态写到了极致,一步挪不了三寸写出蹭字无尽的妙趣!

京味土语中有一类词汇,专门形容那些小人得志的嘴脸是专门调三窝四的家伙例如现实生活中有一种人好不容易捞了一顶小官帽,于是便仗着腰眼子到处红脖子粗筋地吆喝,一旦遇到个小上司不是嚼舌头就是花马掉嘴儿地说些着三不着四的浑话更有一种浑球儿,只会四处挑事儿,可一见到上司就狗颠屁股儿似的跟人家拉近乎,套交情以上凡是打了引的词语在《红楼梦》中都可以找到,而且都是形容一种劣等人物的心理和情态

类似的例子,如一大趸儿(第五十一回)、一个衣包里爬出来的(第七十七回)、一个稿子(第二十九回)、一嘟噜(第六十七回)、一叠声(第二十九回)、人牙子(第四十六回)、九国贩骆驼(第四十六回)、下作黄子(第四十回)、牛心(第八十四回)、牛黄狗宝(第六十五回)、毛脚鸭(第二十五回)、拆鱼头(第六十八回)、借势儿(第三十五回)、打个花胡哨(第三十五回)、溜湫着眼儿(第七回)、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第六回)看似俗而又俗,听起来又是熟而又熟,许正因为如此,把读者与《红楼梦》的距离拉近了,将读者逗乐了,使他们对《红楼梦》爱不释手

如果人们细心体味这些语言,可以说是东北话、山西话、河北话、山东话,乃至满族话、蒙古族话中都有类似语言,但它们都融入了北京话之中,体现了北京话的融合力

北京人常说《红楼梦》中有一种特殊味儿,它含有浓厚的北京地方风情,贴近生活这些方言土语在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方面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效果正因为如此,我一直认为阅读《红楼梦》,熟谙典籍是重要的,知道一些版本常识、作者家世生平也是重要的,但是最最重要的,首先是读懂小说中的北京语言当然,作为研究《红楼梦》的人来说,更应该对北京话的演进历史、语音特点,及其在《红楼梦》艺术创作方面的作用、价值有所和认识,帮助广大读者真正品出《红楼梦》的味外味来

《红楼梦》如今已是一部蜚声海内外的世界级名著,这固然与小说人物的精彩纷呈、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文化内涵的博大精深有着密切关系,但是我们不要忘记这一切都是用北京话来表述的

著名学者李辰冬在他的博士论文《红楼梦研究》中所写的三段话颇有启示意义他说曹雪芹不只是一位伟大的小说家,并且是中国唯一无二的语体散文家他的文字是从日常语言中来的,然较日常语言还要流畅,还要自然,换言之,就是他把语言美化了

在同一章中,他说道要之,曹雪芹给中国文学辟了一条新道路,且给了一种新的教训要改良文学、丰富文学,必须往日常的语言里去找,唯有这些正活着的语言,才能表现现实的生活《红楼梦》在语言上,是中国将来文学的模范;和但丁《神曲》在现代意大利的艺术史上与语言史上,有同样的价值

在谈到北京话的价值时,李先生又说道以《红楼梦》的文字论,北京话给他一种不灭的光荣;然北京话也因他而永传不朽了

一语惊醒梦中人!

(本文选自胡文彬著《红楼梦与北京》,陕西人民出版社)

微信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weinxin
我的微信
四大名著QQ群: 696280552
weinxin
我的公众号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评论审核已启用。您的评论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后才能被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