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诏:晏公庙考——答台湾魏子云先生

评论字数 3430阅读模式

《金瓶梅词话》第93回,写陈经济落魄潦倒,街头乞食,后经王杏庵介绍,去临清晏公庙当道士
小说写道:

王杏庵便乘马,雇了一匹驴儿与经济骑着,安童、喜童跟随,两个人抬了盒担,出城门,迳往临清马头晏公庙来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437.html

止七十里,一日路程比及到晏公庙,天色已晚……只见青松郁郁,翠柏森森,两边八字红墙,正面三间朱户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437.html

端的好座庙宇,但见,山门高耸,殿阁峻层高悬敕额金书,彩画出朝入相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437.html

五间大殿,塑龙王一十二尊;两下长廊,刻水族百千万众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437.html

旗竿凌汉,帅字招风四通八达,春秋社礼享依时;雨顺风调,河道民间皆祭赛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437.html

万年香火威灵在,四境官民仰赖安……那时朝廷运河初开,临清设二闸,以节水利不拘官民,船到闸上,都来庙里,或求神福,或来祭愿,或讨卦与笤,或做好事;也有布施钱米的,也有送香油纸烛的,也有留松篙芦席的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437.html

这段描写,具体而又生动,似非虚构晏公庙规模宏伟,香火鼎盛,看来在民间很有影响然而,晏公是谁?庙在何处?为何知着甚鲜?
姚灵犀在《瓶外危言》中曾释曰原书自清河至宴公庙七十里,庙在临清广济闸(原书言那时朝廷运河初开临清,设二闸以节水利)祀平浪侯宴公敦,水神也
李笠翁十种曲之《比目鱼传奇》,盛传宴公神异,为明太祖所封这条注释语焉不详,没有完全解决读者的疑问
1986年冬,我在香港与台湾学者魏子云先生通信,谈起晏公庙的问题
他来信说:弟曾遍查李贤之《明一统志》,以及嘉靖间之徐州志,还有江浙等县志,所获除徐州、邳州、宿迁与晏公生地江西临江府清江之外,他无所得
又说:李贤说,此庙之建,时在洪武十九年,但洪武十九年实录,无晏成仔封平浪候记款弟所得资料仅此,盼先生能将此一问题一一阐明
我对晏公庙的考证就是应魏先生的提问而写的

《金瓶梅词话》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437.html

正史中的资料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437.html

由于李贤在《明一统志》中说,晏公曾为平浪侯,晏公庙建于洪武十九年,这就促使我先去查一查明代的正史
可是,查遍《明史》,晏公的踪影,查遍《明史`功臣表》,平浪侯的封号
《明纪》卷3《太祖纪》中云:(洪武)八年春,正月,辛未,增祀鸡笼山功臣庙一百八人
又,《明实录》卷103《明太祖实录》中也说,洪武九年春正月,丙寅,遣官祭功臣于鸡笼山庙,以福建都指挥金事余隆等百三十人附
可见,明初功臣受封的人数很多,晏公是否也在其内,却无从查考

文艺作品中的资料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437.html

根据姚灵犀的提示,我查了《李签翁十种曲》的《比目鱼传奇》,这里确有两处提到晏公,现抄录如下:
第十一出《狐威》
(众)还有一件大事,要禀告钱老爷,那平浪侯晏公是本境的香火,这位神道,极有灵验的,每年十月初三,是他的圣诞,一定要演戏上寿
第十六出《神护》
(外扮平浪侯)平浪雄威实副名,如山巨浪我能平,波涛只有人心险,神力难施见也惊小圣平浪侯晏公是也分封水国,总理元阴,代天司振荡之权,御世有澄清之效万国九州之大,据吾法鉴衡来,止不过坳堂杯水,当不得那蝼蚁苍生,既夸水远,又说堤长,分别出五湖四海,桑田沧海之翻,照俺神眼看去,总是这勺水微尘,止不住那些蜉蝣小子,翻做深陵,叠成高谷,变成了万古千今……
显然,这是小说家、戏曲家的语言,不足为据,且李渔所依据的,仍是《明一统志》中的材料,同出一源唯文中说晏公生日是十月初三,不知何据?

地方志中的资料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437.html

1987年春,我重点查了二三十种明清二代的地方志,发现有关的资料极多,但无论是晏公的姓名,生存年代,主要事迹,以及封侯时间等等,均说法不一
现据地方志编纂年代次序,分别摘录如下:
《嘉靖维扬志》卷38,宴公庙有二处:一在扬州府,一在仪真县
《嘉靖山东通志》卷18:晏公庙:在临清州有三:一在会通闸,一在新闸,一在南极闸
《隆庆仪真县志)卷12:晏公庙,在巡检司西,洪武间尚书单安仁建,后废而兴,盖司水之神
《隆庆临江府志)卷8:(清江县)晏公庙:在县东三十里清江镇,旧传本镇人洪武丙辰建,永乐中封平浪侯
《天启泰州志》卷7:晏公庙:一千户内西偏,一获柴港,一经武桥东首,一北门外新桥西
《天启淮安府志》卷3:县公庙有四处:一清河县洪泽镇,一安东县治西南五百六十九步,一邳州治东南,一宿迁
《崇祯清江县志》卷2:晏公庙,在清江镇右,濒江洪武丙辰建,那人聂絃有记《一统志》云,晏名戊仔,本镇人,元初文锦局堂长,因病归,登舟尸解,人以为神,立庙祀之,有灵江湖间永乐中封平浪侯,今俗讹为鄢公庙
《康熙江南通志》卷33:(镇江府)晏公庙:在丹徒镇神名戎仔,江西清江人
《康熙临清州志》卷2:晏公庙,在会通桥西(传闻有崔道士者居此仙昇)
《康熙扬州府志》卷19:晏公庙有二处:一在府城大东门外东水关东,明成化十二年重修,在仪真县南二里,明洪武十八年兵部尚书单安仁建
《雍正浙江通志》卷38:(杭州)晏公庙:在武林门北夹城巷内,祀元晏戌仔戌仔江西清江镇人元初输文锦于上都,因而尸解,人以为神立祠之后显灵江湖间,洪武初封平浪侯二十三年,浙江都指挥储儏以督漕获庇,捐建今祠
上述资料告诉我们:
一、晏公或名戌仔,或名戎仔,或名戊仔,或名成仔,竟有四种说法
二、晏公籍贯比较一致,都说是江西省临江府清江县清江镇人
三、晏公生存年代:元初人
四、晏公职务:文锦局堂长,
五、晏公主要事迹一曰因病归,登舟尸解,人以为神;一曰输文锦于上都,因而尸解,人以为神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语焉不详
六、晏公封侯时间:一曰洪武初,一曰永乐中
七、晏公庙的修建者和修建时间:修建者全是明代的重臣和将领,都是官修而无民修,时间全部在明代,尤以明初为多
八、晏公庙分布情况,主要在今江苏省,尤以淮阴、扬州一带为多,如泰州地有四处其他如山东、浙江、江西等省,只有个别地方有晏公庙值得注意的是《金瓶梅》中写临清二闸附近有晏公庙,今据《嘉靖山东通志》和《康熙临清州志》,似可证明该地确有此庙,并非虚构
另外,我在北京的地方史料中,如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界》和吴长元的《宸垣识畧》中也发现有晏公祠的记载祠建于明代的正德间,但所祀的像中,无晏公其人,并说今遗迹已无考,同时晏公祠当是晏公庙的别写

《帝京景物界》

笔记小说中的资料

最后,我想在明清两代浩如烟海的笔记小说中查个究竟,我翻阅得不多,却已发现四处
明·王士性《广志绎》卷4
江湖社伯到处有祀萧公晏公者,其神皆生于江右
……晏公名戎仔,亦临江府之靖江镇人也,浓眉、虬髯,面如黑漆,生而疾恶大甚,元初以人材应选,入为文锦局堂长,因疾归,登舟遂奄然而逝,乡人先见其驺从归,一月讣至,开棺无所有,立庙祀之亦云本朝封平浪侯
这段资料,显然根据传闻有附会臆想之词,不足深究且云亦云本朝封平浪侯,可见封侯之事连明朝人都说不清了只能存疑
明·郎瑛(七修类稿》卷 12封晏公条云:
国初,江岸常崩,盖猪婆龙于下搜抉故也以其与国同音,嫁祸于鼋,朝廷又以与元同音,下旨令捕尽,而岸崩如故
有老渔过曰:当以炙猪为饵而钓之钓之而力不能起老渔他日又曰:四足爬土石为力,尔当以饔通其底,贯钓缗而下之,饔罩其项,必用前二足推拒,从而併力掣之,则足浮而起矣
已而果然众日:此鼍也老渔曰:鼉之大者能食人,即世之所谓猪婆龙,汝等可告天子,江岸可成也
众问姓名,曰晏姓倏尔后岸成,太祖悟日:昔救我覄舟,云为晏公
遂封其为神霄玉府晏公都督大元帅,命有司祀之
予以《尔雅·翼》日:鼉状如守宫,长一二丈,背尾有鳞如鎧,力最遵健,善攻碕岸,正符此也又知晏公之封自本朝
明·田艺蘅《留青日札》卷27晏公庙条云:
太祖渡江取张士诚,舟将覄,红袍救上,且指之以舟者,问何神,曰:晏公也
后猪婆龙攻崩江岸,神复化为老渔翁示以杀鼉之法,问何人,又日:晏姓也
太祖感之,遂施封为神霄玉府都督大元帅,仍命有司祀之今江海著灵甚显
清·赵翼《簷曝杂记》卷6也有晏公庙条云:

晏公庙,昔人以为江中棕绳,许旌阳以法印击之,遂称正神云按《国宪家猷》载猪婆龙事,有老渔,问其姓,曰:晏也明大祖曰:昔教我于覄舟,云是晏公乃封为神霄玉府晏公都督大元帅,命有司祀之,而不云棕怪

我认为,上述材料比较可信而且符合实际
第一,说明所谓晏公这个人物,实际上在虚无缥缈之中,在明太祖朱元璋的幻觉之中,经过一番附会,夸大,以讹传讹,又与现实生活中的老渔翁或晏戊仔联系起来,从而化为人们崇拜的水神
第二,说明明太祖之所以授意他的亲臣在各地修建晏公庙,显然有他的政治目的,因为造成晏公显灵的舆论,可以进一步证明朱元璋是得天之助的真命天子,有助于巩固他的统治地位说到底,这只是一个心造的幻影,我们也再不必费劲地去追根究底了
数年前,应魏子云先生之约,撰此拙文,尚望海内外学者专家指正赐教

本文选自《金瓶梅研究》第八辑,2005,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转发请注明出处

数据采集 黄 丹

微信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weinxin
我的微信
四大名著QQ群: 696280552
weinxin
我的公众号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评论审核已启用。您的评论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后才能被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