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新:《大明金瓶梅》前言

评论字数 26563阅读模式
李 新 改编

香港新华书局有限公司(2020)版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537.html

前 言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537.html

明萬歷年間,中國小說史上出現了一部亙世奇書《金瓶梅》,自它出版之始就被專家學者們認定為:雖然標榜北宋年號,但實際描寫的卻是大明嘉靖時期的社會生活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537.html

與作者蘭陵笑笑生同時代的沈德符老先生在他的《萬曆野獲編》中也言之鑿鑿地說:聞此為嘉靖間大名士手筆,指斥時事,如蔡京父子則指分宜(嚴嵩),林靈素則指陶仲文,朱勔則指陸炳,其他各有所屬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537.html

四百多年來,人們對於沈德符這些說法一直是確信不疑,幾成定局那麼四百多年前,蘭陵笑笑生為什麼要將明代嘉靖時期的社會生活標榜為北宋年間?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537.html

答案並不難回答,笑笑生寫作時正值嘉靖當朝,倘若笑笑生竟敢指斥時事,公然指名道姓的對嘉靖、嚴嵩等一二把手說三道四,篤定腦袋早就保不住了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537.html

於是他只能假借宋代暗指明朝發洩胸中的不滿之情了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537.html

今天,嘉靖、嚴嵩者們早已灰飛煙滅,魂歸天外了,再沒有文字獄,再沒有那些奸佞的官僚大臣,該是真話真說的時候了,該是正本清源,還《金瓶梅》一個真實面貌的時候了,該是恢復它明代嘉靖時期真實的社會生活的時候了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537.html

且看,在改為明朝之後,竟會使人驚奇的發現,似乎蘭陵笑笑生在書中暗藏著玄機,很多方面宋與明竟出奇的吻合,幾乎天衣無縫,珠聯璧合,處處絲絲入扣,恰到好處,無論是時間、地點、人物,還是當時社會所發生的種種事件,都像為明朝留下的伏筆,都與明朝所發生的人和事相吻合,這究竟是無意,是有意,還是故意?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537.html

万历本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537.html
一、紀年生肖為何卻另有玄機?

欲將《金瓶梅》從宋改明,首先要定下來的便是《金瓶梅》開篇應是哪一年?原著是宋朝政和二年壬辰龍年,那麼改為明朝應是哪一個龍年?

明朝嘉靖期間共有三個龍年:嘉靖十一年;嘉靖二十三年;嘉靖三十五年

僅以嚴嵩與蔡京互換為例,嘉靖十一年嚴嵩尚未成氣候,很難與宋朝的蔡京相提並論;而嘉靖三十五年,嚴嵩雖如日中天,但很快就走了下坡路,而且要從嘉靖三十五年作為開篇到故事結束就是萬曆四年了,那時嚴嵩早就死了,嚴嵩式的人物也找不到了

於是只有嘉靖二十三年甲辰龍年最為合適這樣書中人物的十二生肖就不會錯亂

而偏偏碰巧的是,這樣改動之後比原著還要準確,原著倒存有許多紕漏,年代的錯位與改後的巧合似乎暗藏玄機

譬如第三回:西門慶與潘金蓮在王婆家吃酒時,西門慶問潘金蓮青春多少?潘金蓮應道:二十五歲西門慶道:娘子倒與家下賤內同庚,也是庚辰屬龍的

注意,開篇如果是宋政和二年的話,那麼第三回便是政和三年(西元1113年)即癸巳蛇年,庚辰龍年生人應是宋朝元符三年(西元1100年),從1100年到1113年只有十三歲,根本不是二十五歲,整整少了一輪

但改成明朝後,第三回便是大明嘉靖二十四年(西元1545年)即乙巳蛇年,庚辰年生人是明正德十五年(西元1520年),從1520年到1545年才是地地道道的二十五歲

另如第二十九回:吳神仙為西門慶算命,當西門慶說出八字:屬虎的,二十九歲時,吳神仙暗暗十指尋紋,良久說道:官人貴造:屬虎的,生於戊寅年

請注意,西門慶報說八字時說出二十九歲是錯誤的,在第七回(政和三年)薛媒婆為他說媒時,他是二十八歲

那麼,第二十九回是政和六年(西元1116年)即丙申年,西門慶應為三十一歲才對

吳神仙十指尋紋說他生於戊寅年,那就應該是宋元符元年(西元1098年),從1098年到1116年只有十九歲,根本不是二十九歲(也不是三十一歲)

而改為明朝之後,第二十九回應為明嘉靖二十七年(西元1548年)戊申年,戊寅年生人應是明正德十三年(西元1518年),從1518年到1548年正好是三十一歲

又如第三十回李瓶兒生官哥時,書雲時宣和四年戊申六月念三日也

顯然這裏也搞錯了,第三十回應是政和六年,即為丙申年,非戊申年,如果將它變成明朝應是嘉靖二十七年,才正好是戊申年,又一個歪打正著

再如第四十六回,吳月娘請龜卜老婆子卜卦,那婆子為孟玉樓卜卦時說三十四歲是丙子年生;為李瓶兒卜卦說二十七歲是癸未年生

四十六回應是宋政和七年(西元1117年),孟玉樓生於丙子年,應是宋紹聖三年(西元1096年)從1096年到1117年只有二十二歲,根本不是三十四歲;而李瓶兒如果生於癸未年,應是宋崇寧二年(西元1103年),從西元1103年到1117年也只有十五歲,根本不是二十七歲

而改成明朝,四十六回應是嘉靖二十八年己酉年(西元1549年)孟玉樓生於丙子年,即明正德十一年(西元1516年),從1516年到1549年正好是三十四歲,

李瓶兒癸未年生,應是明嘉靖二年(西元1523年),從1523年到1549年正好是二十七歲,這樣恰巧都正合二人的生肖年齡,又是兩個巧合

最要認真對待的是嚴嵩(蔡京)的壽誕之日,這是書中的重要情節,蔡京生於北宋慶曆七年(1047年)到北宋政和七年(1117年)是書中描寫為蔡京祝壽的時間,整整70周歲,而嚴嵩生於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到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是書中改寫後為嚴嵩祝壽的時間,恰巧是70虛歲,

按著我國幾千年的公序良俗看,70虛歲才正是大壽之年,如此巧合真乃妙不可言,而他們的具體出生日,蔡京與嚴嵩都不是書中第二十七回所說的六月十五日,蔡京是二月十四日;

嚴嵩是正月二十二日,作者將它們的生日寫成六月十五,只能說是小說的虛構,或者是作者有意不將蔡京的真實出生日寫明,也許就是給暗寫嚴嵩留下空間

處在當時的朝代,作者不能將嚴嵩的真實生日李代桃僵按在蔡京身上,蘭陵笑笑生也許是有考慮的,他怕有人對號入座惹下麻煩也未可知,非不能也是不可也

從以上書中僅談到八個人的生辰來看,為何竟如此巧合,為何竟一絲不差?

這不禁不令人感到驚詫和奇怪,在那個以天干地支作為紀年的時代,笑笑生對此篤定是掌握得十分嫺熟的,但為什麼會搞錯?這不能不說是有意而為之

不然怎麼可能在改為嘉靖朝之後,竟有那麼多巧合?就連全書結尾也大有學問:書末說孝哥十五歲

孝哥生於戊戌年,到丁未年康王在建康即位,他才僅僅十歲,根本不是十五歲

如果以嘉靖朝計算,書末普靜和尚對吳月娘說嚴氏父子已被徐階參倒,嚴嵩不久就被罷相,他兒子嚴世蕃也將被斬

此事當在嘉靖四十四年,孝哥生於嘉靖二十九年,到這時他恰好十五歲,那麼這裏是否也暗藏什麼玄機?這難道僅僅是巧合?非也!

《金瓶梅词话》
二、兩朝官員為何竟兩兩相合?

在《金瓶梅》中既有宋朝也有明朝的真人,據專家考證《金瓶梅》中有宋朝的真實人物近八十人;明朝真實人物有十三人

宋朝這近八十人有的只出場一次,有的只提到名字,如第六十五回追悼李瓶兒,宴請六黃太尉就有六十多位官員出場,此後有的人再也沒有消息了

巧的是,此外的一些宋朝人物幾乎與明朝都能找到相對應的人物,諸如:宋朝蔡京暗合明朝嚴嵩;蔡京管家翟謙(雲峰)相當於嚴嵩管家的嚴年(鶴山);陸炳等同於朱勔;仇鸞等同於楊戩;陶仲文等於林靈素;鄢懋卿等於宋喬年;

唐汝楫等同蔡蘊;成國公朱希忠等於皇親喜國公;趙文華等於安忱等等,宋朝主要人物幾乎都影射明朝人物,甚或比宋朝人物更真實,譬如蔡京:說他貪贓枉法,賣官鬻爵,並不符合實際的蔡京,倒是符合明朝嚴嵩的史實;

蔡京父子關係實際上是相互傾軋、爾虞吾詐的,而書中卻說是相互提攜,狼狽為奸,這也恰恰是嚴嵩父子的真實關係

可但是,嚴嵩事蹟與蔡京事蹟倒有許多相似之處(參看《宋史·蔡京傳》和《明史·嚴嵩傳》可證)

再如,書中說楊戩是紈絝膏粱,叨承祖蔭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提督

這也與歷史不符,他根本沒有掌握兵權,實際上這個人物是對明朝仇鸞的影射,仇鸞乃鹹寧侯仇鉞之孫,於嘉靖元年襲爵,恰恰是紈絝膏粱,叨承祖蔭他與嚴嵩的親密關係與書中描寫的楊戩與蔡京的親密關係十分相似,他被皇帝加封戍政府總督,這個頭銜恰好與東京八十萬禁軍提督相當

又如,書中對朱勔的描寫也與歷史不符,他並沒有像書中說的擔任過金吾衛太尉之職,金吾衛相當於明朝錦衣衛,這個職位倒與明朝的錦衣衛太保兼少傅的陸炳十分相符,他因為嘉靖十八年南幸衛輝行宮失火,冒死背著嘉靖逃出火海,因此得到皇上格外寵愛,任命為錦衣衛太保兼少傅(如上均摘自張丹、天舒所著《金瓶梅歷史謎團與懸案》)

再比如:《金瓶梅》書中的第三十六回有一段描寫云:

看官聽說:當初安忱取中頭甲,被言官論他是先朝宰相安惇之弟,系黨人子孫,不可以魁多士徽宗不得已,把蔡蘊擢為第一,做了狀元投在蔡京門下,做了假子升秘書省正事,給假省親

此段文中談及的蔡蘊,即蔡一泉巧做狀元的經過,乃徽宗藏有私心誤打誤撞給了蔡蘊一個狀元,那麼在明朝嘉靖年間也應該有一個如此占得便宜的人替代他才好,事情果有蹊蹺,偏偏這個便宜被唐汝楫撿到了,原本殿試田楊已擬為一甲第一名,也就是狀元

但嘉靖皇帝看到其姓名後說:田中不得有木便移置給二甲第一名的唐汝楫

據傳唐汝楫的狀元及第,與嘉靖皇帝做的一個夢有關那夢中有欲效唐虞,汝作舟楫之語,恰嵌有唐汝楫的姓名,於是被皇帝誤打誤撞給了一個狀元,恰巧他又投在嚴嵩的門下做了假子

且看,唐如楫與嚴嵩的關係與蔡蘊與蔡京的關係是何等相似乃爾,而且蔡蘊與唐汝楫的官位、品質與為人又十分相似,因此以唐汝楫代替蔡蘊是不二人選(摘自道光《晉江縣誌》;《萬曆野獲編》將唐汝楫列為奸佞)

此外還有很多兩兩相對的實例,總之他們幾乎都各有所屬,各有影射,可見《金瓶梅》所揭露的官場腐敗都是暗指明代年間的朝政

當然,也有些宋朝人物在明朝找不到相吻合的人物來替代,諸如生活年代、官職、地位及正反面人物等,只要有一個方面不吻合,就不能張冠李戴,這就只能採取虛構的辦法了,用個虛構的名字來代替宋朝的真人,因為這必定不是歷史文獻,小說採取虛構是最常用、最基本的手法

《明史》
三、兩朝大事為何能絲絲入扣?

首先要將《金瓶梅》中宋朝的幾件大事找出來,看看是否在明朝也有相對應的事件?相對應的時間、相對應的地點、相對應的人物?

但碰巧的是,當將宋朝改為明朝之後,宋朝的重大事件竟在明朝相對應的年代,都能與相似的重大事件相吻合,這究竟是有意是無意還是巧合?就不得而知了譬如第一件便是:

第十七回::兵科給事中宇文虛中等彈劾蔡京、王黼、楊戩大奸誤國,致使外族侵入,宇文虛中直指招夷虜之患者,莫如崇政殿大學士蔡京者

皇帝接到彈劾後下旨曰:蔡京姑留輔政王黼、楊戩著拿送三法司,會問明白來說欽此欽遵

此事發生在政和五年,改為明朝應是嘉靖二十六年,與宇文虛中相對應的恰好是明朝刑部郎中徐學詩上言告發嚴嵩

徐學詩不知,此刻嚴嵩正是皇帝頭號寵臣,當然不會罷他的官,與嚴嵩沆瀣一氣的陶仲文又向皇帝密言,於是嘉靖聽從佞臣讒言,下旨曰:嚴嵩姑留輔政陳經、仇鸞著拿送三法司,會問明白來說欽此欽遵

且看,此處嘉靖的旨意與徽宗的旨意多麼相似的兩朝兩件事,除了人名一字不差

又如第十八回:天子御筆欽賜蔡京兒子蔡攸學士琴堂四字恰巧嘉靖皇帝也有御筆欽賜嚴嵩兒子嚴世蕃瓊翰流輝四個大字,該是多好的巧合

再如第三十回:

那時徽宗天下失政,奸臣當道,讒佞盈朝,高、楊、童、蔡四個奸黨,在朝中賣官鬻獄,賄賂公行,懸秤升官,指方補價

恰巧相對年代的明朝嘉靖皇帝迷戀修仙,不視朝,也使天下失政,也有奸臣當道,陸、鄢、崔、嚴四個奸黨,在朝中賣官鬻獄,賄賂公行,懸秤升官,指方補價又是一個別無二致的巧合

第三十六回:云:新狀元蔡一泉,乃老爺之假子改成:新狀元唐汝楫,乃老爺之假子

巧的是宋朝狀元蔡一泉是蔡京假子,而明朝狀元唐汝楫也是嚴嵩的假子,且二人品行一致,德行一致,真乃天意

再如第六十四回:薛內相與劉內相說到八月初十日,大雨如注,雷電把內裏凝神殿上鴟尾裘碎了,唬死了許多宮人,蔡京玩弄權術等等

改成薛內相便與劉公公說到去年七月陝西麻陂山山崩,大吼如雷,晝夜不絕,朝廷大懼,嚴嵩便夥同道士陶仲文,向皇帝汙奏等等十分相符,都是兩朝真實事件

第六十五回:宋朝廷營建艮嶽,敕令太尉朱勔,往江南湖湘採取花石綱,運船陸續打河道中來等等

改為明朝也有相似事件:在京師西內建立齋宮,敕令太尉陸炳,往江南湖湘採辦黃金、白銀、珠玉、寶石、香料、蠟燭等物兩相對照十分吻合,不能不說是作者有意而為之

第九十八回,韓道國因說起:‘朝中蔡太師、童太尉、李右相、朱太尉、高太尉、李太監六人,都被太學國子生陳東上本參劾聖旨下來,拿送三法司問罪、蔡攸處斬、家產抄沒入官一事

此事恰與明朝兵部車駕司員外郎楊繼盛彈劾嚴首輔十大罪狀,牽扯到他的公子嚴世蕃、乾兒子趙文華、陸炳太尉、禦史鄢懋卿、鹹寧侯仇鸞六人相似

也與聖旨下來,拿送三法司問罪相吻合,嚴世蕃秋後處斬,家產抄沒入官也相合非天意為之,乃作者而為之

第九十九回談到:大金人馬犯邊,搶至腹地,聲息十分緊急

天子慌了,一面傳位與太子登基,一面升任李綱為兵部尚書,分部諸路人馬等等,此時是宋宣和七年應與明嘉靖三十六年相對應,恰好就在這時,南方沿海倭寇異常活躍,皇帝震怒,任命戚繼光為大將,總督內外軍務起複總兵俞大猷,合援興化等

再如第一百回:一日,不想大金人馬搶了東京汴梁,太上皇帝與靖康皇帝,都被虜上北地去了中原無主,四下荒亂兵戈匝地,人民逃竄

此時是宋建炎元年,與其對應的明朝應是嘉靖三十八年,正是蒙古俺答人馬搶了京師高梁河,京東韃虜逼近順義,頓時硝煙四起,黎民四下逃竄,兵戈匝地,人民逃竄

又如第一百回:大金國立了張邦昌在東京稱帝,置文武百官徽宗、欽宗兩君北去,康王泥馬渡江,在建康即位,是為高宗皇帝拜宗澤為大將,複取山東、河北分為兩朝,天下太平,人民複業

第一百回根據孝哥的年齡推算,他十五歲,這時正是嘉靖四十四年,僅以天下太平,人民複業為據,應是嚴氏父子伏法,才是天下太平,人民複業之日

此時又恰在書末嘉靖四十四年,正是嚴嵩被罷、嚴世蕃將被斬於市的真實時間正是嘉靖四十四年凡此種種,就不一一列舉了,這一切不能不說是作者有意而為之

戴敦邦绘 · 蔡京
四、宋朝故事為何是明朝習俗?

很多金學家和歷史學家,都對《金瓶梅》中有關明朝的描寫做了詳盡的考證,其中無論衣食住行,還是公序良俗,無不流露著明朝的跡,明朝的習俗比比皆是

這是金學家和歷史學家的功績,尤其著名紅學家陳詔老先生在《金瓶梅民俗描寫特點之謎》裏描寫的很詳細,比如:從《金瓶梅》所描寫的服飾上來看,表面上寫的是北宋末年的故事,但是其中的人物卻都穿的是明代的服裝

比如第三十一回,西門慶當了山東提刑所副千戶以後每日騎著大白馬,頭戴烏紗,身穿五彩灑絨獅子補子圓領,四指大寬萌金茄楠香帶,粉底皂靴這一身打扮,分明是明代職官的公服

明朝《留青日劄·我朝服制》云:洪武改元,詔衣冠悉服唐制,士民束髪於頂官則鳥紗帽,圓領,束帶,皂靴

所謂烏紗帽是一種用黑紗包裹,前低後高,兩旁各插一翅,通體皆圓的官帽

圓領則背有錦繡,方補官階品級腰帶也根據官品大小用不同材料製成,但寬而呈圓形,不緊束腰部,系於兩脅粉底皂靴是白底黑色靴子這是官員執行公事時穿的服裝

再如第四十六回,元宵夜西門慶帶忠靖冠,絲絨鶴氅,白綾襖子忠靖冠是官員們平時閒居時穿的服飾,是嘉靖七年以後制定的服裝

據記載,忠靖冠仿古玄冠,冠匡如制以烏紗冒之,兩山俱列於後冠頂仍方中微起,三梁各壓以金絨,邊以金緣之四品以下,去金,緣以淺色絲絨

由此,這種忠靖冠服的名稱也只有明代才有《金瓶梅》中多次提到西門慶戴上忠靖冠的描寫,即是此種

另如第二十回,西門慶去李桂姐家,只見李桂姐在房內陪著一個戴方巾的蠻子飲酒

及第三十九回吳道官派二徒弟應春給西門慶送天地疏時寫到那道士頭戴小帽,身穿青布直裰

以及四十九回西門慶到永福寺為禦史送行後回到方丈,見一個和尚形骨古怪,相貌搊搜,生的豹頭凹眼,穿一領肉紅直裰

這裏的方巾和直裰均是明代對沒有官職人員服裝的具體規定,這些方巾與直裰在《金瓶梅》裏多次出現

所謂方巾,又叫四方平定巾,是一種四角平直的方頂大巾據傳是明太祖召見楊維楨時,看見楊維楨帶著此巾,遂為定制的

直裰也叫襇衫又稱藍衫,是一種唐、宋時就有的,用白細布製成的圓領大袖長衫

明太祖改為用玉色絹為之,規定民庶章服用青布直身,與今天常見的道袍有些相似

至於普通老百姓的服裝,比較有特點的是戴小帽,如第四十一回,西門慶要與喬大戶攀親,卻嫌喬大戶沒有官職,穿白衣,戴小帽,甚不雅相

這種小帽,就是瓜皮帽,是用六片羅帛拼成的,據說也是明太祖所制,當時叫做六合統一帽

根據明代規定,不是讀書人的老百姓只許戴小帽,不許戴方巾,所以大家都以小帽為恥如第八回西門慶還沒有當官時,頭上戴的是新纓子瓦楞帽兒

這是用藤篾製成瓦楞形的頭盔,或用棕編結,頂上有纓子,也有裝飾珠寶的據《雲間據目鈔》記載,瓦楞棕帽在嘉靖初年唯生員始戴,至二十年外,則富民用之,然亦僅見一二價甚騰貴

西門慶是當地大財主,戴新纓子瓦楞帽兒是很切合身份的

《金瓶梅》中所有男子,無一例外地戴網巾,這也是明代特有的產物

《海涵萬象錄》曰:太祖微行至神樂觀,見一道士結網巾,召取之,遂為定制,蓋自元以前無此也

再如第三十一回,西門慶當了副千戶後,就使人縫製官帽官服,釘了七八條四指寬、玲瓏雲母、犀角鶴頂紅玳瑁魚骨香帶

犀角是犀牛頭上的角,是珍貴的舶來品;鶴頂紅是鶴頂鳥的頭蓋骨,或曰是鶴魚的頂部,產於南洋群島,裝飾在帶上,色澤鮮紅,極為美觀,也是極其昂貴的珍寶

根據明代制度,西門慶這個從五品的中級官員是不配束犀角鶴頂紅腰帶的,是一種僭越行為

又如第七十三回,西門慶已升為正五品的山東提刑所正千戶

東京何太監送了他一件五彩飛魚蟒衣,張瓜舞牙,頭角崢嶸,揚須鼓鬣金碧掩映,蟠在身上

五彩飛魚蟒衣是為象龍的服飾,與皇帝所穿的龍袍僅減去一爪(龍袍的龍是五爪、蟒則四爪)

根據明代的規定,蟒、飛魚、鬥牛,都是特恩賞賜的袍服,只有位極人臣的一、二品大官才能穿用

按職位西門慶是不許僭用五彩飛魚蟒衣的因何太監轉送給他這件飛魚蟒衣當然受寵若驚

此外,明代婦女的髪式比較講究,髮髻隨著時俗,忽高忽低,忽前忽後,花樣名目之多,不可類數

但一般都用假髻,即《金瓶梅》中多次提到的鬏髻至於婦女頭上戴的首飾和冠帽、頭巾之類,雖繁多複雜,均是明代習俗

另外,從飲食上看,《金瓶梅》所描寫的均是明朝樣式,比如西門慶一家,大宴小宴,接二連三,名目繁多,指不勝屈,如壽酒、接風酒、會親酒、慶官酒、公宴酒、看燈酒等等,其中第七十六回西門慶約何千戶吃頭腦酒則鮮為人知

據《湧幢小品》記載,凡冬月客到,以肉及雜味置大碗中,注熱酒遞客,名曰‘頭腦酒’,蓋以避風寒也原來這是明代冬天請客的最簡單的酒菜

桌面大小,意味著酒席的規格和等級也均以明朝為是比如《金瓶梅》宴請最高貴的客人用吃看大桌面,其次用靠山桌面、插桌,再次用五果五菜的平頭桌面

所謂吃看大桌面,是既可觀賞又可食用的豪華酒席,供觀賞的有泥塑人物,彩絹裝成山水故事,列於筵上,以示華美而已

這些精巧的裝飾品,造成一筵之費,多數至數十金,飾一時之觀,須臾盡為棄物是一種很大的浪費

另外桌面大小與菜碟子多少也有密切關聯,也是明朝故事例如吳月娘宴請喬太太,每桌有四十碟,都是各樣茶果甜食,美口菜蔬,蒸酥點心,細巧油酥餅饊之類其中四十碟並不都是菜肴,這主要是攀比闊綽

追求奢華的一種風尚除了桌面大小,碗碟的多少以外,席位座次的安排也要分出長幼、尊卑、親疏來,如第六十五回宋禦史請六黃太尉,在西門慶家擺宴,六黃太尉是一人一席,這是專席;

觀席兩張小插桌是巡撫、巡按陪坐;兩邊布按三司有桌席列坐;

其餘八府官都在廳外棚內兩邊,只是五果五菜平頭桌席這說明明朝封建社會的筵宴等級森嚴,規格多樣

宴會上的菜肴也是分等級的

《金瓶梅》寫最高級最豐盛的筵席,必用三湯五割,或割凡五道,湯陳三獻一語三湯中有一道是百寶攢湯,五割中頭一道必是割燒鵝

據《烏青鎮志》記載,割鵝必是頭一道菜,然後才割燒鴨、割燒雞、割燒豬、割燒羊,而以全體顯其尊貴

如第四十一回,寫喬大戶娘子宴請吳月娘等人,上了湯飯,廚役上來獻了頭一道水晶鵝,月娘賞了二錢銀子;第二道是頓爛燒蹄兒,月娘又賞了一錢銀子;第三道獻燒鴨,月娘又賞了一錢銀子

說明每上一道大菜就要賞一次銀錢,這正是明代特有的盛筵風俗

席間唱曲也是明朝軼事,如第六十回,應伯爵道:我從來不吃啞酒,你叫鄭春上來唱個兒我聽,我才罷了

啞酒,又叫悶酒,是指沒有餘興節目的呆板的吃酒方式而宴會酒席之際,伴以歌舞,或行酒令,或猜拳,或說笑話,或擊鼓傳花等等,都是我國歷史悠久的吃酒方式,唯明清二代,尤重優伶彈唱

葉夢珠《閱世編·宴會》云:

昔年嚴席,非梨園優人必鼓吹合樂,或用相禮者今若非優伶,則徑用弦索彈唱,不用鼓樂其迎賓定席則彈唱人以鼓樂從之

若相知雅集,則侑觴之具,一概不用,或挾女妓一二人,或用狹客一二人,彈箏度曲,並坐豪飲以盡歡

《金瓶梅》中所寫的,基本上是屬於這一種(以上摘自陳詔《金瓶梅民俗描寫特點之謎》)

凡此種種,就不一一列舉了,至於書中所提到的馬價銀、皇莊、皇木、黃蠟、白蠟、番子、鹽政、花石綱等等,均是明朝故事這不能不說是個有意而為之

《海涵万象录》
五、武松和武植為何卻成了兄弟?

從以上種種來看,《金瓶梅》假託宋朝,實寫明事,這是毋容置疑的叫人驚異的是,書中幾乎所有宋朝人物都能在明朝找到相對應的人物但唯有武松其人,無法在明朝找到相對應的人

原因很簡單,武松幾乎是盡人皆知的打虎英雄,是家喻戶曉的宋朝時的梁山好漢,因此將他放到明朝中無疑是不可以的,

但武大郎是無論如何也不能刪掉的,因為他牽扯到潘金蓮、牽扯到西門慶,牽扯到故事情節的發展,缺他不可,武大郎既然動彈不得,那麼武松就很難與他在一書中相處了

而且無論是《水滸》還是《金瓶梅》其中的武松與武植都與真人的身世不相符合的

先來看看武松,據史載:他是鐵臂膀周侗的弟子,是下層英雄好漢中最富有血性和傳奇色彩的人物,當時杭州知府高權見武松武藝高強,人才出眾,遂邀請入府當了都頭,不久升為提轄

後來高權因得罪權貴,被奸人誣諂而罷官,武松也因此受到牽連,趕出衙門

繼任的新知府是太師蔡京的兒子蔡鋆,他倚仗其父的權勢,在杭州任上虐政殃民,百姓怨聲載道,武松對這個奸臣恨之入骨,後來他終於找到機會將蔡鋆刺死,不幸當場官兵蜂擁前來圍捕,武松終因寡不敵眾被官兵捕獲,慘遭重刑死於獄中

當時杭城百姓,為感其為當地除一虎,自發為其殮葬,造墓於西泠橋畔後人立碑,題曰宋義士武松之墓

因此有人說,因武松打死蔡虎之事被世人廣為傳頌,於是變成了打虎英雄;還有人說:歷史上就沒有武松這個人,完全是施耐庵杜撰的人物;

也有人說,武松是北宋時期一個江湖賣藝的人;更有人說,武松原型是施耐庵表弟,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朱元璋給官都不做

又有人說,武松因在家鄉打死一個人,怕吃官司,投奔滄州,遇見了宋江,兩人結義為兄弟等等

眾說紛紜,總之無論有沒有武松這個人,他和武植都不是同時代的人(如上分別摘自百度百科及《臨安縣誌》和《浙江通志》等史籍)

再來看看武大郎,眾所周知,《水滸傳》中的武大郎和潘金蓮,一個是三寸丁穀樹皮的庸碌之輩,一個是道德敗壞不顧廉恥的淫蕩之婦,可是歷史中真實的武大郎和潘金蓮根本不是這樣的人

最近我去清河縣考察,拜謁了武植陵墓,見到了武植24世孫武書常,他帶領我們看了武植的墓誌銘,暫以此為例:

1996年武家那村武氏族人挖掘了武大郎古墓,發現一根腿骨,以此來推測,武大郎的身高應在一米八以上

為緬懷先祖,武氏族人對武大郎墓修葺一新,在墓前修建碑樓,重新撰寫碑文如下:

武公諱植字田嶺,童時謂大郎,暮年尊曰四老,公之夫人潘氏,名門淑媛公先祖居晉陽郡,系殷武丁裔胄,後徙清河縣孔宋莊定居

公幼年歿父,與母相依,衣食難濟少時聰敏,崇文尚武尤喜詩書中年舉進士,官拜七品,興利除弊,清廉公明,鄉民聚萬民傘敬之

然悠悠歲月,歷歷滄桑,名節無端詆毀,古墓橫遭數劫,令良士賢婦飲恨九泉,痛惜斯哉

今修葺墓室,清源正名,告慰武公,以示後人是為銘記焉丙子年仲夏立武植墓

由此可見,此武大郎亦非彼武大郎也

如上只能證明縣令武植這個人是存在的,不能證明《水滸傳》裏的武大郎的原型就是這個武植

毫無疑問,《水滸傳》裏的武大郎是杜撰的人物,而且,施耐庵死於洪武年間,武大郎是永樂年間的人,一個在西元1370年就死去的人,怎麼能寫出30多年後1403年武大郎的故事,

這只能是小說的虛構,充其量是名字的巧合而已,而且歷史上的武松根本就沒有哥哥,這就更證明武松武植兄弟關係是小說家的杜撰

現在已十分明顯,真實的武松生於北宋,而真實的武植是明初由山西晉陽遷到山東清河,二人相差四五百年,他們根本不是同時期人,當然也就根本不是兄弟的關係了

那麼在《水滸傳》中他們怎麼就成了哥倆,又是性格迥異的兩個人?

武大郎怎麼就成了潘金蓮的丈夫、西門慶的情敵?我們不妨做個猜想,《水滸》作者施耐庵是元末明初的作家,我們可以想像一下,《水滸》故事在施耐庵撰寫之前可能就已經在茶樓酒肆被說書藝人傳唱了,

也就是說,有各種梁山好漢的故事在街頭巷尾早就流傳了,施耐庵是將這些材料搜集起來進行一番整理才寫出《水滸》的

其中不乏有男女苟且的緋聞軼事被街談巷議,諸如男女苟且之事、殺夫再嫁等流言蜚語,施耐庵在撰稿時便順手拈來,將其納入《水滸》中,也許為了避嫌,懼怕權貴對號入座,便隨意起了個名字,

西門慶、潘金蓮、武大郎便應運而生了,誤打誤撞,與後來的武大郎與潘金蓮兩個真人同名同姓,而且由於殺夫激怒了武大的親人,出面殺了西門慶,於是武松便也應運而生了

按說真實的武松本是聞名天下的打虎英雄,又被陽穀知縣提拔為都頭,可說他是順風順水前途無量,那麼如何能把他寫成被逼上梁山的好漢?

作者便將殺嫂鋤奸的事安在他身上,成了官府抓拿的兇犯,這才有了被逼上梁山的條件於是便讓他做了武大郎的弟弟

如此以訛傳訛,後人便認為施耐庵將武大郎從明朝移到宋朝,同時將西門慶與潘金蓮也從明朝拉到宋朝成了作奸犯科的替罪羊

這是後人的解釋,不足為奇後來當蘭陵笑笑生撰寫《金瓶梅》時,也將其故事從《水滸》中照搬過來,仍是以訛傳訛,造成了今天的樣子

並且由於照搬過來,《金瓶梅》中就顯得武松與潘金蓮的描寫過多過長,大有喧賓奪主之嫌,須知,在《水滸》中武松是主要人物,而在《金瓶梅》中,武松僅僅是個配角,是個匆匆過客,對待潘金蓮的勾引只能是點到為止,在這裏,他為兄報仇而殺嫂跟他是不是打虎英雄無關

潘金蓮才是主要人物,她對待武松的愛慕和覬覦只要揭示她的品行不端淫蕩不軌也就足矣

因此應該徹底將宋朝真實的武松請出《金瓶梅》,只留下作者虛構的武大郎與潘金蓮演繹這篇《金瓶梅》也就夠了

戴敦邦绘 · 行者武松
六、笑笑生為何設計個迎兒在書中?

《水滸》中原沒有迎兒這個人物,迎兒是蘭陵笑笑生在撰寫《金瓶梅》時加進去的,是武大亡妻留下的女兒,是個十二歲沒娘的小姑娘

笑笑生為什麼要加進這麼個小姑娘在書裏?按著文藝理論說:作品中每設一個人物,必要起到一定作用(大意)

笑笑生不會不知道這個道理,但為什麼在《金瓶梅》中迎兒只是蜻蜓點水式的出現幾次,在潘金蓮每天打扮得花枝招展,風情萬種的站在樓臺上賣弄風情,向街道上那些過往的浮浪子弟獻媚取寵時,她也不聞不問視而不見;

並任憑潘金蓮對她的種種淩辱,無端的拿她出氣,頤指氣使的打罵她、指使她,她仍不做聲,潘金蓮對她爹爹的公然背叛,難道她就一點也沒有察覺?

相反,她還幫潘金蓮給西門慶溫酒倒茶,潘金蓮竟然叫迎兒稱西門慶為爹,在第八回,潘金蓮急切盼望西門慶時就使迎兒:過間壁瞧王奶奶請你爹去了不曾?

迎兒去不多時,回來對潘金蓮說:王奶奶老早就出去了更不可理喻的是,潘金蓮與王婆、西門慶合謀將她的爹爹害死之後,她也一言不發,不為所動,只是暗暗垂淚

她只是個受氣包,只是潘金蓮的出氣筒讀者很可能會忽略這個小人物,因為她太沒有什麼作為了,所以沒有給人留下任何印象

笑笑生絕不會僅僅為了揭示潘金蓮的不厚道沒人性、不道德而設計個迎兒吧?在其後有大量篇幅揭示她虐待秋菊的描寫,迎兒與秋菊如出一轍,二人完全雷同,此乃文學作品之大忌,很沒必要在迎兒身上不疼不癢的浪費筆墨

那麼是不是笑笑生有什麼打算沒有寫明?是不是在這裏暗藏什麼玄機,準備給迎兒派一個更大的用場而留下伏筆?

我們不妨再大膽的猜想一下,笑笑生會不會意識到在幾百年後,倘若有人將《金瓶梅》改成明朝背景的話,武松是絕對不能出現了,因此在這裏事先留下一個在《水滸》中沒有出現過的人物來替代武松,於是便設計一個迎兒,只有她才是替代武松的不二人選,

因為武大郎的親人除了武松只有她了,她與爹爹相依為命,生死與共,爹爹的血海深仇,她一定會豁出命來為爹爹報仇雪恨的,盡武松所為變她所為,盡武松所能為她所能

當然這只是一種猜想,但也不失是一種可能,即便這不是作者蘭陵笑笑生的打算,也不妨做這樣一個改編,也許尚能增加文字上的一點點色彩

從書中留下的跡來看,迎兒是個最最普通的小老百姓,是一棵小草,是個沒娘的孩子,她有什麼本事能為爹爹報仇,她又有什麼膽量為爹爹雪恨?

我們不妨設想一下,武大郎的家庭婚姻史:

武大郎的家庭絕不是豪門大宅,更不會是貴胄望門,他僅僅是個最最普通的下層百姓,從他長成後做炊餅售賣來看,他的爹娘可能是住在陽穀縣城裏,鄉下的女家看中了縣城裏的生活,便將女孩兒許配給了他,

由於那個時代早婚早育的風俗使然,於是便在他們都很年輕的時候,很自然的喜結連理,不久便生下迎兒

我們不妨再進一步設想一下,武大妻子家住在陽穀山區,以農為主,爹娘種幾畝薄田,農閒時爹爹領著小兒子到山上打點野獸采點野菜,這些野物除了家用之外到城裏賣些錢來,以此維持生計

武大與妻子在爹娘去世之後,便繼承了爹爹的手藝與妻子繼續做炊餅買賣,在迎兒娘去世之後,姥姥心疼沒娘的孩子,很自然便將迎兒接到山區自己的家中,姥姥姥爺成了她的監護人,小舅自然對姐姐留下的唯一女兒也倍加關照,與妻子對迎兒視如己出,呵護有加

在這個山野之村,疏於管教,迎兒可能經常跟舅舅上山打獵採摘野菜,跟著一些山野孩童打鬧玩耍,便將她養成了一個假小子一樣的性格,不裹腳,不繡花、不學女紅,整天無拘無束跟著舅舅舞刀弄槍習練武術

在四百多年前的那個時代,在山東河北一帶,學得一些武功,也是有明一朝的時尚,習武練拳幾乎是人人追求的,沒錢的孩子上不起學,練武習拳是用不著花學費的,而且早早晚晚習練一下也誤不了種地打獵

迎兒練武既不是為了彪炳千秋,也不是為了建功立業,她只是玩玩而已,但沒想到在爹爹遇難之後,竟讓她有了用武之地,讓她拋頭露面報了殺父之仇因此說,她是武松替代的不二人選

但有一點是迎兒不能替代武松的,那就是當潘金蓮見到武松後,潘金蓮對武松的覬覦之心,如果由迎兒替代武松的話,潘金蓮的劣行就無法施展了

那麼如何解決這個問題?與武大父女關係最親密的人還有誰?除了迎兒之外,應該就是小舅了,在他與迎兒來到武大家之後,潘金蓮對這樣一個身體強壯又正值青春年華的年輕人,定會如同《水滸》裏她對武松一樣盡其所能而獻媚取寵,

那麼這個小舅將替代武松對潘金蓮的投懷送抱予以狠狠的回擊,這樣既保留了小說中的原貌,盡武松所為而變他們甥舅所為,盡武松所能為他們甥舅所能,這恐怕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但是,假如要是去掉武松的名字、刪去打虎的內容,保留武二的名字是否就可以了?恐怕還是不行的,武二即是武松乃是膾炙人口盡人皆知的,只要提到武二,總會叫人想到那就是武松,所以不行!

因此,不如乾脆刪去武松由舅舅來替代他顯得更徹底、更合適、更合理

總之,迎兒與舅舅是替代武松的最佳人選,由這麼個巾幗小英雄替父報仇是不是一個很別致的選擇哪?會不會為《金瓶梅》增添一筆色彩哪?

电视剧《金瓶梅》人物· 迎儿
七、如何對待陋儒補入的這五回?

早在《金瓶梅詞話》問世之時,與蘭陵笑笑生同時代的沈德符老先生便言之鑿鑿的說道:

然原本實少第五十三回至五十七回,遍覓不得,有陋儒補以入刻,無論膚淺鄙俚,時作吳語,即前後血脈,亦絕不貫穿,一見知其贗作矣

後世許多專家學者都對此眾說紛紜,看法不一,有人認為其中某某回是原作,某某回是贗品,有人則意見相左,認為這五回皆為贗作,全是出自陋儒補入,並從這五回的文筆、語氣與各回之間的協調中,列舉出一些前後血脈不貫通,漏洞百出之處

諸如潘金蓮象牙床的錯位、永福寺歷史的介紹、苗員外的來由、黃四借銀子、任醫官說病因、西門慶施捨修寺、西門慶去東京目的等等,

又如第五十三回開始,李瓶兒手忙腳亂、衣冠不整接待吳月娘,與一貫的貴族氣質矛盾、李瓶兒罵自己的兒子是燈草一樣脆的與一貫的慈母形象矛盾、陳經濟睡在店裏,與潘金蓮眉來眼去,很是荒唐等等,皆為漏洞百出驢唇不對馬嘴

再如西門慶究竟有沒有文化,讚揚水秀才、被應伯爵戲耍、談論詩詞曲等情節,是不是仁慈慷慨的土財主、閱讀募捐書、佈施五百兩、優待薛姑子、東京獨眠、相府驚奇、對客罵僕等情節,以及黃主事、安主事上門喝茶聊天,不談正事,還有方言俗語等等,一直到第五十七回,其間毛病累累,不一而足,多達百條以上

為扭轉這些不足,試圖用修改劇本的方法,將這五回中的驢唇不對馬嘴試圖做些調整,有些還是好改的,也許稍加幾個字就會糾正過來

以不傷筋動骨,不影響整個故事發展為宗旨,只能盡力而為了

最令人說不清道不明的是五十七回印度高僧的來龍去脈,第五十七回一開頭就介紹說話說那山東東平府地方,向來有個永福禪寺,起建自梁武帝普通二年

普通二年是西元521年,接著就是講述萬回老祖由來的故事,可見這個萬回老祖必須誕生在普通二年之前,因為永福禪寺是為他修建的,總不能在他沒出生就給他建寺院吧?

文中說:萬回長老曾在後趙皇帝石虎跟前,吞下兩升鐵針後趙皇帝石虎生於西元295年,死於349年

那麼萬回老祖就應該生在西元295年前後,絕不能生在西元349年之後,349年石虎已經死了,萬回老祖就沒辦法在他跟前吞下兩升鐵針了

文中又說萬回老祖在梁武皇殿下,在頭頂上取出舍利三顆那肯定是在萬回老祖圓寂之後,在他頭頂上取出舍利三顆總不能在他活著的時候從他頭頂上取出舍利吧

如果說萬回老祖是在西元521年圓寂的,那麼萬回老祖就活了二百多歲,這種假設尚可以成立,神話傳說嘛

可但是,不想歲月如梭,時移事改那萬回老祖歸天圓寂,就有些得皮得肉的上人們,一個個多化去了,將一片鐘鼓道場,忽變作荒煙衰草三四十年,哪一個肯扶衰起廢!

這就令人生疑了,尤其三四十年這一句話,究竟是萬回老祖圓寂後的三四十年,還是將一片鐘鼓道場,忽變作荒煙衰草之後的三四十年呢?

如果是前者,萬回老祖圓寂之後的三四十年,就是西元561年左右了這時一位印度長老走了八九年到了這裏

最晚也是西元580年了,那麼他怎麼能在政和七年(西元1117)去西門慶家裏化緣,難道他活了540多歲?即便他活了540多歲,那麼他在這540年間一直看著這個荒廢的寺院,就沒想到修建它嗎,非要等到西門慶出生又發了大財之後才來化緣嗎?篤定不會是這樣吧

也許陋儒計畫他在宋朝來到中國才好,因為要他親自去西門家化緣嘛,可是這個寺院從萬回老祖圓寂後就破敗了,到北宋政和七年,荒廢了500多年,印度長老才來到中國

一個荒廢了500多年的寺院,還能有一點兒跡嗎,還能再重建嗎?

很明顯,比起象牙床苗員外任醫生西門慶去東京等諸多不合理來,外來印度長老和這個永福禪寺才是真正的漏洞百出驢唇不對馬嘴

真不知道這位高僧是什麼時候來的,他親眼看見朱紅欞槅,拾來煨酒煨茶;合抱棟樑,拿去換鹽換米了嗎,試問,他看到如此敗壞景象為什麼不制止?陋儒補入的高僧究竟存不存在?

這個高僧前無伏筆後無繼續是個單擺浮擱的瘤子,仔細分析不難發現,陋儒喋喋不休的長篇大論,就是為了說明西門慶的樂善好施,最後叫他慷慨的捐出五百兩銀子為終結,這就是他的立意所在

但這樣慷慨解囊是西門慶嗎?他有那麼大方嗎?

縱觀全書,西門慶除了為賄賂高官毫不吝嗇之外,從沒有如此仗義疏財的壯舉陋儒毫不掩飾的、理直氣壯的將驢唇不對馬嘴發揮得淋漓盡致

縱觀全書,原本沒有一個外國人,沒有一筆千年前的故事,只有陋儒補入的這個印度長老和萬回老祖極為另類,與全書格格不入,跟誰都不搭界,假如將它和外來和尚全部刪掉,對整部作品一點兒影響也沒有,倒反省卻了很多麻煩和許多說不清道不明的累贅

但是,倘若將它全部刪掉(3783字),本回就只有2457個字了,因此只好將這位高僧和它的永福禪寺留在小說裏,也算留給專家學者討論求證時一個事例,這是專家學者探討陋儒驢唇不對馬嘴躲不開的一個課題

對於電影、電視劇只能將這段外來和尚以及他所講述的萬回老祖全部刪去了

另外,就是苗員外的來龍去脈,原本四十七回是第一次提到江南揚州廣陵城內有一苗員外,苗員外名喚苗天秀,為前往東京拜會表兄黃美,不料所租的船隻是個賊船

被他的夥計苗青夥同賊船上的陳三與翁八將苗員外害死,將他的家童安童一悶棍打落水中,之後翁八和陳三兩個艄公盡把一千兩金銀分了,船上貨物交於苗青到市店上發賣

不想安童幸得不死,浮沒蘆港,被一只漁船上老翁救起,安童將苗員外受害冤情告到清河提刑院

提刑院夏延齡提刑把狀批行了,將翁八、陳三抓拿到案,並下令抓拿苗青

苗青逃到朋友樂三處,求其搭救,樂三打發老婆求西門慶情婦王六姐轉求西門慶想辦法放苗青一條生路,此時西門慶已是山東提刑所的理刑副千戶

於是他便夥同夏延齡收取苗青搶劫來的貨物變賣一千七百兩銀子,救得苗青一條活命

再就是狄斯彬找到苗員外的屍體,在西門慶救得苗青之後,經過巡按禦史曾孝序的審理,覺得有誤,批回重審,使得西門慶擔驚受怕,

於是上下打點活動,向新科狀元蔡一泉、巡按監察禦史宋喬年獻殷勤送重禮,不惜將價值連城的爐鼎送給宋禦史以求得他的幫助,之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西門慶也得不到苗青消息,很是擔心,到處打聽,最後新科狀元蔡一泉無意間在船上見到巡按監察禦史宋喬年抓到了苗青,三言兩語,宋喬年便把苗青放了

但是,這個情況西門慶並不知道,書中並沒有交代此事有人通知給西門慶,他仍在苦苦的尋找著苗青現在的問題來了:

一,在給蔡京祝壽時,在他府前怎麼突然出來個苗員外,前面沒有鋪墊,後面沒有呼應,這個苗員外連名字也沒有,這個苗員外究竟是誰?

二,在這一回裏,苗員外對西門慶為什麼如此感恩,並將心愛的歌童慷慨的送給了他,此舉不可謂不是相交深厚吧,如果他與西門慶毫無關係,為什麼他要送重禮給他?

這個苗員外身上也現做著散官之職,向來結交在蔡太師門下,他到底是誰?

三,西門慶跟這個苗員外是什麼時候認識的?西門慶仔細一看,卻認的是故人揚州苗員外

怎麼從來沒聽西門慶說過此人?書中也沒有交代過,他究竟是怎麼個故人?什麼時候認識的?名字叫什麼?

四,西門慶在京城見到的苗員外絕不是苗天秀吧,苗天秀早被害死了,即便是苗天秀復活,他也絕不認識西門慶啊,反倒恨他幫助兇手苗青,怎麼會送歌童給他?

五,西門慶自從與苗青一別之後,就一直沒有他的消息,西門慶幾次三番派人打聽他,如此重視,如此急切,可是後來有了消息,西門慶知道不知道?文章中怎麼一點也沒有交代?

六,蔡狀元和宋禦史船上偶遇放了苗青,並沒有人告訴給西門慶知道,西門慶並不曉得苗青已經得救了,怎麼突然他的夥計韓道國就和苗青聯系上了?

如上種種,在文章中是不合章法的,問題都出在第五十五回裏,如果把這個陋儒補入的苗員外變成苗青是不是就填補了如上的所有不足呢?

單就原來的苗青來看,在第四十八回以前,他是逍遙法外的逃犯,在第七十七回以後是個小有家財的商人,無論怎麼看,中間都好像缺少點什麼,

西門慶那麼急切的抓尋苗青,擔心他與苗青的罪行被暴露,起碼苗青有了消息之後總也得告訴他一聲吧,知道沒事,才能使他心裏的一塊石頭落了地

可是怎麼絲毫交代也沒有?蔫不蔫的韓道國與崔本就在揚州苗青那裏住上兩日,並得到苗青的熱情接待,殷勤照顧,又答應送千戶家女子給西門慶

從西門慶急切的抓尋苗青,到苗青出現,這中間是不是應該有個交代?我想原著在丟失的這五回中是一定會有所交代的,但是怎麼個情節就不得而知了,而陋儒補入的這個苗員外是不是就有這個用意呐?是不是試圖解決缺少的這一環?

當初西門慶放走苗青時,苗青道:小的外邊已說停當了西門慶吩咐:既是說了,你即回家說明苗青已經回到揚州去了

而陋儒補入的這個苗員外恰恰又是揚州的,怎麼就那麼巧,又是揚州的,又是苗員外?如果和苗青沒關係,幹嘛就不是李員外、王員外,偏偏是苗員外,幹嘛不是青州的,蘇州的,杭州的,偏偏是揚州的,可見陋儒應該是將這個苗員外和苗青聯系在一起的

如果這個苗員外跟任何人都沒有關係,那麼問題就更大了,這個前無伏筆鋪墊,後無繼續描寫,單擺浮擱的一個人物是不是太突兀,太不和情理了?試問,文章有這麼作的嗎?這個陋儒也忒沒有文學造詣了吧

或者說,陋儒還是想由這個苗員外將前後的苗青連接起來的

只是怪他在補入時沒有交代清楚這個苗員外叫什麼名字,沒有進一步說明宋禦史及蔡狀元放了苗青一條生路之後,是如何又通過宋禦史及蔡狀元他們的關照進而結交在蔡太師門下,進而成為一個員外郎的

如果當初陋儒在補入時,直接將這個苗員外寫成是苗青,是否就什麼問題都解決了,什麼誤會也就都不存在了是不是這樣?

縱觀全局,現在也只能將這個苗員外看作是苗青了,只有這個苗員外才能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才能起到人物貫串的目的

如果說有錯的話,也只能將錯就錯了,由他來上下銜接,苗青中間斷檔的問題才能迎刃而解

為了起承轉合的合理,為了人物貫穿線的連續,也只好將這個苗員外當做苗青了,只有這個苗員外填補苗青中間缺少的環節才顯得合理了

同時也消除了西門慶懸著的心,一塊石頭才算落了地

电视剧《金瓶梅》人物· 苗青
八、對《金瓶梅》改朝換代的理由

寫文章總是要修改的,這是自古以來不可克服的定律,一氣呵成的文章幾乎是微乎其微的

一部《金瓶梅》雖被譽為天下亙世第一奇書,但它的命運多舛,從它誕生的那天起,就在不斷的被人修改才流傳下來,光是書名就有三四十個,最初的萬曆版本叫做《金瓶梅傳》,第一回的標題是景陽岡武松打虎,潘金蓮嫌夫賣風情

而到了崇禎本,不僅書名改做《新刻繡像批評金瓶梅》,就連第一回的標題也改做西門慶熱結十兄弟,武二郎冷遇親哥嫂

不難看出,從回目上的改動就得知內容已經從武松打虎變成武松冷遇親哥嫂了

後來在四百多年的演變中,《金瓶梅》從書名到內容也被不斷的演變著,被不斷的改編著,僅以書名為例,就有《金瓶梅詞話》、《金瓶梅詞》、《新刻金瓶梅詞話》、《新刻繡像批評金瓶梅》、《金瓶梅校注》、《皋鶴堂批評第一奇書金瓶梅》、《張竹坡批評第一奇書金瓶梅》、《新刻繡像金瓶梅》、《繪圖真本金瓶梅》、《全校本金瓶梅詞話》、《重校本金瓶梅詞話》、《夢梅館定本金瓶梅詞話》、《全本金瓶梅詞話》、《金瓶梅詞話校注》、《彭城張竹坡批評金瓶梅第一奇書》、《新鐫繡像批評原本金瓶梅》、《新刻繡像批點金瓶梅詞話》、《新鐫繡像批評原本金瓶梅》、《古本金瓶梅》、《天下第一奇書》、《足本多妻鑒全集》等等,還有很多就不一一列舉了,總之從名字上的不斷變更,就可以得知其內容也在不斷的改變著

它就不像《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等從它們面世的那天起,就一錘定音,從沒有人敢於動它一個字

《金瓶梅》雖不斷的被人改來改去,但始終沒有改變它的真容,四百多年過去了,除了一個淫字之外,它真正的毛病並沒有被人改動

那就是:《金瓶梅》究竟是宋朝的故事還是明朝的故事?

也就是說:《金瓶梅》究竟是宋朝的人和事還是明朝的人和事?

其實,這個問題早就被人們發現了,除與作者同時代的沈德符說過的聞此為嘉靖間大名士手筆,指斥時事,如蔡京父子則指嚴嵩,林靈素則指陶仲文,朱勔則指陸炳,其他各有所屬之外,屠本畯在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寫道:相傳嘉靖時有人為陸都督炳誣奏,朝廷籍其家,其人沉冤,托之《金瓶梅》

謝肇淛說:相傳永陵(嘉靖)中,有金吾戚裏,憑怙奢汰,淫縱無度而其門客病之,采摭日逐行事,匯以成編,而托之西門慶也等等,不一而足,

由此均可判定其社會背景實為嘉靖朝無疑,及至今日四百多年過去了,人們對於這些論點一直確信不疑

很多專家甚至苦心孤詣的做了大量功課,列舉出書中許多明朝的印記,金學大家黃霖用大量事實證明了《金瓶梅》中諸如房屋、傢俱、服裝、飲食、車馬交通等各方面,尤其社會生活、官商現象等等,無不帶有明顯的明朝跡

鄭振鐸、魯迅都有這方面的許多論述,毛澤東主席也說《金瓶梅》表現了明朝真正的歷史

那麼四百多年過去了,為什麼如此大的問題竟沒有人出來改一改?

有人認為,沒有這個必要,真的沒必要嗎?試想一下,假如我們將《金瓶梅》改編成一部電視劇或者電影,按著的提示描寫,那就必須以宋朝為背景,也就是說,從生活起居到衣食住行、到公序良俗,到一切的一切都要以宋朝為藍圖,可是書中的描寫又恰恰有很多是明朝顯著的特點,這樣一來豈不是鬧出天大的笑話!

尤其又有些是明朝的人物活動在其間,歷史學家看了難道就聽之任之嗎?觀眾看了就不會罵娘嗎?影視作品是試金石,是說不得謊做不得假的

唯一的辦法,就是必須明確故事產生的朝代,或是宋朝或是明朝,這是必須明確的,別無他法,別無選擇!

這次就是得益於小說改編電視劇的緣由,因為在改編劇本時就要明確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的出身以及社會背景等等,為此不得不刨根問底,不得不一問究竟,這是作為電影或電視絕不能含糊的

即便按著書中所示,以宋朝為藍本,對於書中那些時時處處流露出明朝的印是決不能允許的,那樣出現在銀屏上的人和事豈不是非驢非馬,不倫不類?

反之,如果要是按著明朝製作,那麼其間很多宋朝的人物,如蔡京、林靈素、朱勔等又當如何處理?

那些明顯是宋朝的人物出現在明朝的社會裏,豈不是活見鬼了?豈不是同樣是非驢非馬,不倫不類嗎?

何況書中充斥大量明朝印記,從生活起居到社會諸多方面,這些明朝印記倘若出現在宋朝的影視劇裏就更難令人信服了

就以傢俱為例吧,明朝如果使用宋朝的傢俱那是不足為奇的,可以理解那是老祖宗留下來的,而如果宋朝使用明朝的傢俱就有點說不過去了吧?

怎麼辦,唯一的辦法,就是必須敲定是哪朝哪代,按著專家的說法和書中的提示,將《金瓶梅》的背景改為明朝,是不二的選擇,因此就要對《金瓶梅》進行改朝換代的處理,這是不能有絲毫猶豫的!這就是理由

《金瓶梅》民国版
九、《金瓶梅》從哪裏開篇更合適?

那麼《金瓶梅》如何開篇,從哪裏開始?包括電影、電視,又要從哪裏開始?這是以前不曾考慮的

無論是按著明朝萬曆版本《金瓶梅傳》的第一回景陽岡武松打虎還是按著《新刻繡像批評金瓶梅》第一回的武二郎冷遇親哥嫂

顯然都是不合適了原因很簡單,由於《金瓶梅》改換了朝代,宋朝的武松就不能出現在明朝的社會裏了,人物發生了變化,開篇的內容也必須要有所改變

那麼既然武大郎的女兒迎兒是替代武松的不二人選,能不能由迎兒出面演繹一出重頭戲?

不能!絕對不能一開始就喧賓奪主將迎兒這個小姑娘放到主要位置上,應該肯定的說,她不能擔此重任,她仍然是個小人物

那麼又該如何開始哪?必須尋找一個更好的、更切合修改後的合理方案

現在看來西門慶與京城陳洪的結親倒應該認真考慮一下了,這本應是重要的一筆,但是書中對西門慶將女兒許給京城楊戩楊提督的親家錦衣衛陳洪的兒子陳經濟為室一事,一直是暗寫的,女兒結婚也是輕描淡寫的一筆帶過,只是在第八回裏簡單的寫到

陳宅使文嫂兒來通信,六月十二日就要娶大姐過門西門慶促忙促急攢造不出床來,就把孟玉樓陪來的一張南京描金彩漆拔步床陪了大姐三朝九日,足亂了一個多月,西門慶便不曾往潘金蓮家去

從這裏可以看到,儘管說了很多為女兒忙碌結婚的事情,但重點依然在潘金蓮身上,而非女兒的婚事

須知,漫說女婿陳經濟未來有沒有舉足輕重的位置,也不說他是不是貫穿始終的重要人物,只就西門慶與陳洪的結親,就是個不可或缺的重要情節,是絕不可以忽略的

原本西門慶與高官就是有聯繫的,第一回提到:就是那朝中高、楊、童、蔡四大奸臣他也有門路與他浸潤

改成嘉靖朝,四大奸臣便是嚴嵩、張瓚、郭勳、胡守中,也稱為四凶(注意:這裏《金瓶梅》把北宋六賊故意改寫為四個奸臣,正是借古諷今,影射嘉靖朝政事)

開篇如果是嘉靖二十三年的話,那麼四凶中三人已先後死去了,只有嚴嵩還在怎麼辦?就應該再設計一個西門慶與高官建立關係的開頭才好

西門慶在京城為女兒訂婚,就是一個很好的契機,他通過親家陳洪和仇鸞的關係,與當朝首輔嚴嵩又取得了聯繫,從而建立了牢不可破的關係

假如沒有這個婚姻關係,沒有他與京城的聯繫,怕是他很難跨入官僚行列,因此這個婚姻是不可小覷的,是不可一筆帶過的,就應該將它提到重要位置上來才是

它是西門慶攀龍附鳳的開始,是西門慶從此走上仕途的開始,也是為他與高官建立關係的開始,更是為他步步高升與官商勾結奠定堅實基礎的開始

但是,如何才能建立這個關係哪?不妨我們設計一個情節,假如由西門慶求得嚴嵩為他的川廣生藥鋪題寫一塊匾額,給西門慶的生藥鋪一個名正言順的鋪名,查遍書,西門慶老爹留下的川廣生藥鋪通沒有一個鋪名

而川廣生藥鋪只是指藥材的產地和產品種類,並不是它的鋪名

就如同北京烤鴨和天津包子都是指食品的產地和產品種類一樣,並不是它的專有鋪名,全聚德才是北京烤鴨的鋪名、狗不理才是天津包子的鋪名

那麼西門慶的川廣生藥鋪,是不是也應該有個屬於他的、名正言順的、專有的鋪名哪?

由嚴嵩給西門慶題寫的四泉堂是不是就填補了川廣生藥材沒有鋪名的空白?

而且由此,因為嚴嵩給了西門慶的一個大臉面,也就給了西門慶一個大好良機,他就可以理直氣壯的發財致富了,就可以指日高升了,就可以按著作品的意圖發展下去了,這是不是個好辦法哪?

須知,嚴嵩是明嘉靖朝的大書法家,全國到處都有他的題字,設計這麼個情節是合情合理的

然後通過掛匾吸引無數過客觀望,令他的十兄弟出面捧場更顯得自然合理,而且通過掛匾昭示,叫人們知道西門慶與京城高官有著不可忽視的關係,對他更加高看一眼,當然通過掛匾也為西門慶將來與嚴嵩的關係發展留下一個伏筆,這是很有深意的一筆

這對整部故事鋪陳、進展是個很順利的一個開頭那就是:

由這塊匾上嘉靖二十三年秋的字樣及嚴嵩的題名,點明了時間為明嘉靖朝、由掛匾點明了地點為山東省清河縣、由掛匾引來十兄弟前來祝賀,介紹了出場人物,這是任何電影或電視劇開頭最不能少的三項內容

與此同時,又由於十兄弟在餐桌上談到李桂姐兒,由西門慶欲找李桂姐兒路遇潘金蓮,由潘金蓮又引出武大郎,再由武大郎引出女兒迎兒來家及迎兒舅舅的陪同,又由於為迎兒舅舅準備用餐引出王婆

再之後由王婆與西門慶密謀勾引潘金蓮,直至西門慶與潘金蓮勾搭成奸這樣,一切人物都很自然的出場了,一切情節就都比較順溜了

而且這樣一來,將西門慶與嚴嵩的關係放到開頭部分,同時將潘金蓮與西門慶的相識也提前到第一回裏,這一切都為的是開宗明義,突出主題:

西門慶掛匾是官商勾結的開始;潘金蓮與西門慶的相識是孽緣關係的開始,此兩條線是貫穿《金瓶梅》始終的兩條主線,理當在第一回裏體現出來

總之,將嚴嵩送給西門慶一塊牌匾做為文章的開始好處極多,之後經過漫長的故事進展,到故事結尾時,因為嚴嵩的垮臺、嚴世蕃被誅,西門慶的家庭中落,再由吳月娘令家人將嚴嵩寫的這塊牌匾一火焚之,使其首尾相呼應,這也是符合一些文章及一些影視作品的寫作手法的

那麼這塊匾額叫個什麼名字好哪?通常藥鋪的名稱多以堂字來作為稱謂,比如同仁堂、鶴年堂等等,假如就用四泉堂來作為牌匾的名稱是否更合適呢,可是為什麼要叫四泉堂,而不是別的什麼堂呢?四泉二字究竟又有什麼講究哪?

四泉是西門慶的字,西門慶複姓西門名慶,字四泉,用人名給店鋪命名是古今中外比較普遍的現象,這塊匾的出現,既凸顯了四泉的名字,也凸顯了西門慶的地位,

四泉二字是個很值得玩味的名字,四泉與四全是諧音,是西門慶的特徵標誌,暗含著西門慶具備四全之意

哪四全?正如歷來有人說:《金瓶梅》開宗明義,起筆就寫到:酒、色、財、氣四件事,寓意著西門慶四件全都具備,故曰四全(四泉)

此四全在《金瓶梅》開篇序言中,又被欣欣子以《四貪詞》予以說明,仍是酒色財氣四貪也,寓意著西門慶四貪占盡

也有人說:《金瓶梅》書名含有象徵意義其中金為金子代指錢財富貴之意;瓶即酒瓶之意,代指酒;梅即梅花之意,代指女色

《金瓶梅》開篇首列《四貪詞》,旨在由書名寓意測之,其喻指對象已占四貪之三也

又有人補充說:而實際上,西門慶橫行霸道、強佔女色等種種醜行,已構成了其盛氣淩人的一面

因此,可以說《金瓶梅》書名之意,已涵蓋了酒、色、財、氣四貪之全部內容,是《四貪詞》內容的具體體現,也是《金瓶梅》小說主旨形象、生動而深刻的概括

現在將西門慶父親留下來的川廣生藥鋪改成四泉堂名字,與如上高人之見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可謂盡占四貪之全部矣

而酒、色、財、氣之於四泉似有四泉之水噴流不止,欲壑難填之意,比之四貪更加深刻徹底

另外,四泉與四權又是諧音,西門慶四權也全部占盡,主宰家庭妻妾的夫權;掌管家族命運的財權;獨攬社會活動的人權;手握全縣生殺予奪的法權等等

但這些權力不在生藥材生意之內,也不在四泉堂的經營範圍之內,而遠遠超出四泉堂的範圍之外

總之四泉二字含義深邃,妙不可言將四泉堂冠以西門慶的生藥鋪的名稱是個很不錯的選擇,是名正言順的抉擇

四泉堂牌匾不僅給生藥鋪一個名正言順的鋪名,而是必要的,是不可缺少的

試想,如果拍成電影或電視劇,西門慶的生藥鋪總得展示在觀眾面前吧,藥鋪的門面總不能連個名字也沒有吧,這塊四泉堂匾額是生當逢時的

它既突顯了四泉的名字,也鋪墊了西門慶與京城高官勾結的開始,並且由這塊匾額,點明了時間、地點、人物以及為以後故事發展提供了一個很好的開端

戴敦邦绘· 西门庆
十、修改後的《金瓶梅》叫個什麼好?

有人說《金瓶梅》的名字忒不招人待敬,大抵上或許就是因為金瓶梅三個字令有些人談金色變

其實,一個名字僅僅是個代號而已,但《金瓶梅》恰恰就在這個代號上出了問題

原本最早中國的四大名著,《金瓶梅》是名冠群雄、獨佔鰲頭的,但就是因為這個名字,竟使它名落孫山,不名一文,沉淪了幾百年

其原因大概就是因為其間有些床第描寫,東吳弄珠客則言之鑿鑿的說:

讀《金瓶梅》而生憐憫心者,菩薩也;生畏懼心者,君子也;生歡喜心者,小人也;生效法心者,乃禽獸耳

好傢伙,何等罪大惡極!一部書竟然能使君子變小人、令菩薩變禽獸,何等惡毒之極!

乖乖,不能不說《金瓶梅》的偉大至極,它簡直就是一面照妖鏡,能使人原形畢露,好大的魔力,不能不感歎這部作品的偉大!

它竟有如此大的無邊法力!但它仍沒有那股頑固勢力強大,它仍然被壓在陰山背後不得翻身

人們很為它鳴不平,毛澤東主席說:〈金瓶梅〉是〈紅樓夢〉的祖宗、沒有〈金瓶梅〉就寫不出〈紅樓夢〉

鄭振鐸說:〈金瓶梅〉的出現,可謂中國小說的發展的極峰在文學的成就上說來,〈金瓶梅〉實較〈水滸傳〉、〈西遊記〉、〈封神傳〉尤為偉大

但四百多年來,有人卻背信棄義,欺師滅祖,自毀長城,將這個四大名著之首的《金瓶梅》打入冷宮,且口誅筆伐,豈不是有失公允,豈不是天大的冤枉!

於是有人建議說,不妨改個名字再試試,也許否極泰來,吉星高照也未可知所以索性從內容到題名一併改變過來,仍為了達到目的,仍不失是一個辦法

至於這個修改後究竟起個什麼名字好?只能從兩個方面考慮:

一、為了更忠實原著,名字中仍應保留《金瓶梅》三個字,引起人們注意;

二、徹底改掉《金瓶梅》的名字,按著時下流行的辦法改個時髦的名字但有人說,《金瓶梅》出名就出在這個倒楣的名字上了,如果改頭換面起個不三不四的名字,怕是弄巧成拙,更加無人問津了

此外,《金瓶梅》出名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它的淫穢使然,假如將字裏行間隱藏的淫穢都毫不留情的刪去,然後再改個名字,怕是更加無人問津了,因此只能坐不更名立不改姓,還是保留《金瓶梅》三個字為好

但又如何區別原著與改稿?這也只能在《金瓶梅》三個字上下功夫了,諸如《新金瓶梅》、《金瓶梅傳》、《金瓶梅考》、《金瓶梅外史》、《金瓶梅演繹》、《金瓶梅索隱》、《大明金瓶梅》等等

但似乎都有說不清道不明的毛病,《新金瓶梅》似乎應該是寫新的人新的事新的西門慶;《金瓶梅傳》與《金瓶梅外史》應該是歷史上果有西門慶者流,而為他們立傳做史;

而《金瓶梅考》及《金瓶梅索隱》雖也不乏是一個選擇,可是學術味兒又太濃了點兒,似乎是以學術論文的方式來考證《金瓶梅》的真偽與隱情;

《金瓶梅演義》也好像歷史上果真有西門慶真人真事一般,因而才進行演義

總之,這些似乎都是經不起推敲的唯有《金瓶梅演繹》這個名字看來好些,演繹二字含有鋪陳,發揮,展現,表現,推理,推求,推導,推演等意思;

作為名詞,是一種推理方法,即由一般原理推演出關於特殊情況下的結論,這就是演繹二字的含義

因此《金瓶梅演繹》看來比較合理些,聽來似乎是演義實則是演繹很有點意思

另外《大明金瓶梅》更是個很不錯的名字,咋看起來似乎僅僅為了標明《金瓶梅》誕生在明朝,但細究起來才會發現,它的真正用意在於將書中背景徹底改變為大明朝了,

看來哪個名字也沒有比它更明瞭更清楚的點明了主題,可謂綱舉目張、開宗明義,也許只看標題,不等開宗便已明義了

因此《大明金瓶梅》乃實至名歸,名副其實所以不妨先以《大明金瓶梅》暫時作為名字,以區別其他題名好嗎?

《大明金瓶梅》
十一、為何說瑕去而瑜更顯?

《金瓶梅》是我國文學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是中國古典名著,與《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並稱為四大奇書,到了清代,《金瓶梅》又一躍而為天下第一奇書,身價倍增,風靡海內外,可說它是矗立在明代文壇的一座豐碑!

儘管如此,卻被歷代所禁止,長期以來,《金瓶梅》被冠以天下第一淫書,壞人心術的惡名,但在國外,研究《金瓶梅》的專家學者卻給予堅決的肯定

美國學者海托華在《中國文學在世界文學中的地位》一文中說:中國的《金瓶梅》與《紅樓夢》二書,描寫範圍之廣,情節之複雜,人物刻劃之細緻入微,均可與西方最偉大的小說相媲美(摘自王汝梅解讀《金瓶梅》)

美國大百科全書說:

《金瓶梅》是中國第一部偉大的現實主義小說,它雖然寫的是中國十二世紀早期的故事,實際反映了中國十六世紀末期整個社會各個等級人物的心理狀態,對中國十六世紀的社會生活和風俗作了生動而逼真的描繪

法國《大百科全書》說:

它塑造人物很成功,在描寫婦女的特點方面可謂獨樹一幟全書將西門慶的好色行為與整個社會歷史聯繫在一起,它在中國通俗小說的發展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創新

不難看出,《金瓶梅》在世界文學史上居於何等地位?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稱讚《金瓶梅》說:

作者之於世情、蓋誠極洞達,凡所形容,或條暢,或曲折,或刻露而盡相,或幽伏而含譏,或一時並寫兩面,使之相形,變幻之情,隨在顯見,同時說部,無以上之

鄭振鐸說:如果除去那些穢褻的描寫,金瓶梅仍不失為一部最偉大的名著,也許瑕去而瑜更顯

這些都足以證明先賢敏銳的洞察力,他們並沒有被表面上那些男女情色蒙住了眼睛,而是一針見血的道破了真諦,之所以有人沒有看到這個真諦,是被笑笑生的障眼法遮住了雙眼

那些床第描寫在笑笑生的手裏,就如同中國戲法手中的那塊毯子一般,使有些人根本不知道那毯子後面隱藏的萬千秘密如果將這個毯子拿掉,也就是將那些床第描寫全部拿掉,所露出來的那才是作者真正要告訴給我們的東西

《金瓶梅》被譽為天下第一奇書,奇就奇在它充斥著大量的床第描寫,充斥著一絲不掛的男女做愛醜態,乍看起來滿紙不堪入目的男女色情表露,赤裸裸的男歡女愛,

但是仔細分析一下,便不難看出,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處,也是作者的良苦用心,他深知這些床第描寫正是最吸引眼球的地方,他將讀者或聽者的注意力全部吸引到這些不堪入目的床第描寫上,深深的掩蓋了那些深層的社會矛盾和腐敗的社會現實

我們不妨做一個實驗,當你將那些床第描寫和不堪入目的表露以及家庭瑣事全部刪除之後,你會驚奇的發現,所剩下的,竟是全部明朝黑暗的社會的現實,全是明朝社會赤裸裸的人吃人的醜惡人間百態

這才是魯迅先生說的雖間雜猥詞,而其佳處自在鄭振鐸先生說的:‘瑕’去而‘瑜’更顯的真諦

笑笑生是生活在明朝最最不堪的社會裏,那些被他褒貶的對象正是手握生殺大權的官僚重臣,因此才使用這個障眼法蒙混過關,巧妙的躲過了嚴酷的文字獄,巧妙的將要揭露的東西揭露出來

也就是毛澤東所說的《金瓶梅》表現了明朝真正的歷史(說的是表現了明朝的真正歷史)在揭露封建社會經濟生活矛盾,揭露統治者和被壓迫者的矛盾方面,《金瓶梅》是寫得很細緻的

的確,《金瓶梅》無論典章制度,事件史實,風土人情,無一不打上鮮明的明朝的印記

今天文字獄已經不存在了,笑笑生的障眼法也沒必要了,於是理應刪除那些令人詛咒的床第描寫了,而且應該著重從宋朝恢復為明朝做一番徹底改變,儘量還原為明朝社會的本來面貌,將所有人物及事件都一一對號,以它真實的風範出現在世人面前,展現出一個真實的明代生活,開拓一個新金瓶梅的新局面

毛澤東主席再三提出,要求我們的高級幹部讀一讀《金瓶梅》,為的是防微杜漸,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我們真的要認真對待才是!

《张评本第一奇书金瓶梅》(吉大本)
十二、毛主席的願望什麼時候才能實現?

據給毛澤東主席晚年做過圖書服務工作的徐中遠說:毛主席生前最少有三次談到《金瓶梅》,第一次是在1956年2月19日的一次會議上,毛主席聽取國家建築工業委員會和建築工業部領導同志彙報時,他問參加會議的萬里同志是什麼地方人

萬里回答:是山東人

毛主席便問:你看過《水滸》和《金瓶梅》沒有?

萬里說:沒有

毛主席說:《水滸》是反映當時政治情況的,《金瓶梅》是反映當時經濟情況的,是《紅樓夢》的老祖宗,不可不看

第二次是在1961年12月20日,毛主席在政治局常委和中央局第一書記會議上問與會的同志:

你們看過《金瓶梅》沒有?我推薦你們都看一看,這部書寫了宋朝的社會歷史,暴露了封建統治,揭露統治和被壓迫的矛盾,也有一部分寫得很細緻

第三次是在1962年8月11日,毛主席在中央工作會議核心小組會議上說:《金瓶梅》沒有傳開,不只是因為它的淫穢,主要是它只暴露,只寫黑暗,雖然寫得不錯,但人們不愛看

(如上摘自《文史參考》2011年第1期,毛澤東三評《金瓶梅》是《紅樓夢》的老祖宗檔來源:2009年12月10日人民網《大地》作者徐中遠於1966年-1976年為毛澤東主席做圖書服務和管理人員,後任中央辦公廳秘書局副局長、老幹部局局長等職)

不難看出,毛澤東多次要求高級幹部要看一看《金瓶梅》,是要以《金瓶梅》為戒,防微杜漸,防止中國的官員走上西門慶以及其官僚的腐敗道路,這是非常富有遠見卓識的見地

於是在毛澤東主席的宣導下,《金瓶梅》幾次出版,1957年,文化部、中宣部同出版部門協商,以文學古籍刊行社的名義,影印了線裝本《新刻金瓶梅詞話》2000部

發行給各省省委書記、副書記以及同一級別的各部正副部長該版本也稱部長本;

1983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刪節本《金瓶梅詞話》,這一版本刪去了其中有關性描寫的文字19174字,由內部控制發行到省廳、地市級領導,全國作協會員和古典文學工作者

毫無疑問,該書最終能夠出版,是得益於毛澤東主席的拍板,因為毛澤東主席曾指示《金瓶梅》潔本可作內部讀物出版,據人文社的編輯黃伊回憶,在人文社1957年出版線裝本《金瓶梅詞話》以後,毛澤東覺得其中猥褻之處較多,只能作為內部讀物,應該另外出版一部經過整理的《金瓶梅》,以便較多的讀者能夠讀到這本書

在1960年初,毛澤東曾問過時任中宣部副部長、文化部常務副部長的周揚,《金瓶梅》的整理本弄完了嗎,什麼時候能夠出版?

周揚緊張起來,回去後馬上派中宣部出版處處長包之靜到人文社,要他們馬上組織人力,儘快出版刪節版《金瓶梅》

於是請北京圖書館副館長左恭負責校點整理的,但整理出來後效果不好,於是推倒重做

可是後來文革爆發,這事就拖了下去文革結束後才請戴鴻森繼續校點整理

由齊魯書社也通過向國家出版局打申請報告的形式,出版了一字未刪的會校本《新刻繡像批評金瓶梅》;

1991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再版了1957年的部長本的《金瓶梅詞話》;

1994年10月吉林大學出版社出版了王汝梅校注的皋鶴堂批評第一奇書《金瓶梅》總之,這一切都在毛澤東主席的指導思想下出版的

請注意!在這裏毛主席還有一句極為重要的話,那就是:應該另外出版一部經過整理的《金瓶梅》,以便較多的讀者能夠讀到這本書

但是,半個多世紀過去了,實現了嗎?沒有!

書是用來看的如同房子是用來住的同樣道理應該叫較多的讀者能夠讀到它它才是書否則它就失去書的意義了

因此只有整理一套潔淨的、可行的、適用的版本,為《金瓶梅》的刑滿釋放實現毛主席的願望,讓較多的讀者能夠讀到這本書

這不影響專家學者對原著的探討研究,如同對古建築考證探討一樣,是建築學家義不容辭的責任

人們熱切盼望金學專家及仁人志士能舉手幫助完成這個整理的重任,以便讓較多的讀者能夠讀到它

從此使它名正言順的、堂堂正正的走進中國文學名著之林,各種影視劇也可以正大光明的出現在銀幕和螢屏上!

《金瓶梅》文學價值極高,這已成為世界公認的事實,但就因為其中的兩萬多性描寫的文字,被講究禮教的中國歷代統治者列為禁書,就為了這兩萬多字,就輕而易舉的打碎一個價值連城的國寶!是不是有點量刑太重了,是不是有點太冤枉它了?

那些性描寫就如同一件國寶上沾了點污泥一般,洗刷乾淨不就還是國寶嗎?上世紀五十年代不是出版過刪節本嗎?不是也沒有造成淫欲橫流嗎?

對此,這裏只能做這樣一點點嘗試,僅是將宋朝的背景、人物、故事變為明朝而已

此外,書中有些個別文字與現今規範的文字習慣有所不同的,做了部分更正

如:帳=賬;能勾=能夠;都根=獨根;橫屬=橫豎;權屬=權術;便益=便宜;梯己=體己;兜膽=斗膽;糊突=糊塗;搭剌=耷拉;煞氣=撒氣;索落=數落;慢條廝禮=慢條斯理;鼠腹雞腸=鼠肚雞腸;使氣白賴=死乞白賴;稀裏打哄=稀裏糊塗;女性他=她;某些卓=桌;某些根=跟;某些那=哪;某些咱=暫;某些每=們;某些交=教等等

這些字用今天通用的文字來進行規範的話,無疑都是錯別字,將它們改正過來,看著舒服點,習慣些對於那些方言口語就不做修改了,留給專家學者們去研究了

《金瓶梅》的起死回生將是中國金瓶梅熱的新時代,它將如同秦始皇陵被開發一樣震驚世界,將被代代莘莘學子歌功傳誦,幫助這個衝破禁錮的諸位仁人志士,將如同歷代《金瓶梅》出版人一樣,被載入史冊,彪炳千秋!

綜上所述,還是那句話,以不傷筋動骨,不影響整個故事發展為宗旨,僅僅將宋代背景合理的變更為明代背景也就足矣,這就是勝利,這就算完成任務了

對於書中那些謎,何必非要拆穿不可哪,凡人間的秘事,說白了就沒意思了,倒不如保留秘密,不給說穿更有嚼頭,更有味道,更有琢磨頭

千古之謎可流傳千古,千古被人津津樂道,而謎底一旦被揭穿,便一切都終結了,便一文不值了,因此那些謎,還是留給金學家們去破解好了

·2016年2月16日·於星月軒·

微信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weinxin
我的微信
四大名著QQ群: 696280552
weinxin
我的公众号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评论审核已启用。您的评论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后才能被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