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平: 明清小说婚俗描写的特征及功能——以《金瓶梅》、《醒世姻缘传》、《红楼梦》为中心

评论字数 10934阅读模式

在古代长篇章回小说中,以较多笔墨描写婚俗,始于《金瓶梅》,继之以《醒世姻缘传》和《红楼梦》三部小说都以家庭生活为素材,婚俗描写则成为重要内容之一
婚俗描写在三部小说中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有着不同的功能这些婚俗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表达创作主旨、构思故事情节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比较三部小说在婚俗描写方面的异同,也可为解决某些悬而未决的问题提供一定的线索
古代婚俗通行六礼,《礼记·昏义》曰:

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皆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所以敬慎重正昏礼也[1]

所谓纳采,即男家请媒人到女家提亲,若女方同意议婚,则男方再去女家求婚,俗称说媒所谓问名,即男家托媒人询问女方名字和出生年月日时辰,请阴阳先生占卜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以定婚姻吉凶,俗称讨八字
所谓纳吉,即卜得吉兆后,男家备礼复至女家决定婚约,俗称小聘、送定、过定、定聘等等所谓纳徵,即男女两家缔结婚姻后,男家将聘礼送往女家,俗称大聘、纳币、过大礼,送过彩礼后,婚姻才算正式生效
所谓请期,即男家备礼征求女家对结婚日期的意见,俗称提日子、送日头所谓亲迎,即迎娶新娘的仪式,因地区不同而各异,或用花轿,或用喜车:或新郎亲往女家迎娶,或由男家遣迎亲队伍迎娶,新郎则在家等候
车轿来到男家后,又有迎轿、下轿、祭拜天地、拜堂、行合卺礼、入洞房等程序六礼始于周代,其后一直延续下来,但具体实行时却繁简不同
金瓶梅》、《醒世姻缘传》主要以市井或乡绅生活为描写对象,故事发生地在北方;《红楼梦》则主要描写贵族家庭,故事发生地以南方为主因此三者在婚俗描写方面便有了不同的特征,表现出了不同的功能

中华书局出品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859.html

金瓶梅[2]在婚俗描写方面最突出的特点,便是几乎专写寡妇再嫁,通过细致逼真的婚俗描写反映了时代风气的变化,同时对刻画人物性格、展示人物命运也有着重要作用
西门庆有一妻五妾,对正室夫人的婚嫁只是轻描淡写地一带而过,但娶孟玉楼、潘金莲、李瓶儿却用墨甚多
自南宋至明代中期,理学盛行,寡妇守节被大力提倡撰修于弘治年间的《明会典》载:凡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志、五十以后不改节者,旌表门闾,除免本家差役[3]
反之,如果寡妇改嫁,几乎没有什么婚礼可言,一般也不能坐轿但《金瓶梅》却完全打破了这一常规,尤其是娶孟玉楼,先后两次再嫁,两次改嫁的程序都与正常婚嫁相差无几,作者对此并无贬斥之意由此不难看出时代风气发生了明显变化,以及作者心目中孟玉楼非同一般的地位
孟玉楼本来是贩布杨家的正头娘子,家里颇为富有,不料他男子汉去贩布,死在外边他守寡了一年多,身边又没子女这些不是可有可无的赘笔,而是强调了孟玉楼是正常人家出身,其改嫁也是合乎情理之事
第七回薛媒婆说娶孟三儿,杨姑娘气骂张四舅整整一回讲述娶孟玉楼之事在娶进西门庆家门之前,西门庆与孟玉楼没有苟且偷合之事,因此与明媒正娶相差无几,但又充分显示了其中的金钱交换意味先是西门庆带着礼物,由薛媒婆领着,来孟玉楼前夫的姑姑杨姑娘家提亲
送杨姑娘一段尺头、四盘羹果,外加三十两白银,允诺成亲后再给七十两这可视为纳采,实际上是用金钱买通杨姑娘第二天又到孟玉楼家相亲,送去锦帕二方,宝钗一对,金戒指六个
同时西门庆与孟玉楼相互询问了年庚,相当于问名和纳吉五月二十四日送聘礼,即纳徵六月二日成亲的前一天送嫁妆,张四和杨姑娘争执不休

薛嫂儿见他二人嚷做一团,领率西门庆家小厮伴当,并发来众军牢,赶人闹里,七手八脚将妇人床帐、装奁、箱笼,扛的扛,抬的抬,一阵风都搬去了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859.html

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859.html

到六月初二日,西门庆一顶大轿,四对绛纱灯笼,他小叔杨宗保头上扎着髻儿,穿着青纱衣服,骑在马上,送他嫂子成亲西门庆答贺了他一匹锦缎,一柄玉绦儿兰香、小鸾两个丫头都跟了来,铺床叠被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859.html

孟玉楼不仅坐着大轿,西门庆还亲自前往迎娶,甚至前夫家还遣人送亲与六礼相比,不仅没有从简,还增加了送嫁妆、铺床、谢亲等环节一位寡妇再婚,却如此隆重,大操大办,一方面可以见出西门庆对孟玉楼那份家产的重视,另一方面也可见出孟玉楼在西门庆心目中的地位

戴敦邦绘 ·孟玉楼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859.html

西门庆死后,众妻妾风流云散,只有孟玉楼安心等待,终于等到了李衙内的眷顾第九十一回孟玉楼爱嫁李衙内,李衙内怒打玉簪儿不厌其烦地叙写了孟玉楼再嫁李衙内的过程,对孟玉楼的命运再次给予肯定
清明节时李衙内在郊外看见了孟玉楼,顿生爱恋之心,便委托官媒婆陶妈妈到吴月娘处提亲那天孟玉楼见了李衙内,也有相许之意所以媒人一说,正合孟玉楼心意
但孟玉楼并未轻易答应,而是详细询问了李衙内的情形:今年多大年纪?原娶过妻小没有?房中有人也无?姓甚名谁?有官身无官身?当这一切都感到满意后,才将生辰八字给了媒人
按照幼嫁随亲,再嫁由身的婚俗,孟玉楼有权决定自己的婚姻大事孟玉楼比李衙内大六岁,媒婆感到不太稳妥,于是请算命先生瞒了三岁李衙内对年龄却毫不在意,立即选定了行礼、过门的日子

四月初八日,县中备办十六盘羹果茶饼,一副金丝冠儿,一副金头面,一条玛瑙带,一副玎当七事,金镯银钏之类,两件大红宫锦袍儿,四套妆花衣服,三十两礼钱,其余布绢棉花,共约二十余抬两个媒人跟随,廊吏何不畏押担,到西门庆家下了茶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859.html

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859.html

到晚夕,一顶四人大轿,四对红纱灯笼,八个皂吏跟随来娶玉楼戴着金梁冠儿,插着满头珠翠、胡珠子,身穿大红通袖袍儿……媒人替他戴上红罗销金盖袱,抱着金宝瓶,月娘守寡出不的门,请大姨送亲,送到知县衙里来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859.html

当年是嫁给西门庆,如今是从西门庆家嫁出,而且比当年还要红火热闹隆盛,其中的讽刺意味不言自明
《金瓶梅》刻画了众多男男女女的形象,于中孟玉楼是绝无仅有的例外张竹坡曾这样评说:

至其写玉楼一人,则又作者经济学问,色色自喻皆到试细细言之:玉楼簪上镌‘玉楼人醉杏花天’,来自杨家,后嫁李家,遇薛嫂而受屈,遇陶妈妈而吐气,分明为杏无疑,杏者,幸也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859.html

身毁名污,幸此残躯留于人世而住居臭水巷,盖言无妄之来,遭此荼毒,污辱难忍,故著书以泄愤(《金瓶梅寓意说》)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859.html

或许这些解释有些勉强,但透过孟玉楼两次改嫁的婚俗描写,的确表现了作者对这一人物的好感
若与西门庆娶潘金莲和李瓶儿相比,这一点就更加明显在娶她们两人之前,先写了西门庆与她们的偷情,这已与孟玉楼不同至于婚嫁过程不仅十分简单,而且是偷偷摸摸
第九回的回目西门庆偷娶潘金莲,武都头误打李皂隶说得很明白,是偷娶潘金莲既没有媒人提亲,更用不着相亲、送聘礼,当晚就将妇人箱笼,都打发了家去
到次日初八,一顶轿子,四个灯笼,妇人换了一身艳色衣服,王婆送亲,玳安跟轿,把妇人抬到家中来西门庆没有去迎亲,但毕竟还安排了迎亲的花轿和接送之人
娶李瓶儿又有所不同了李瓶儿的丈夫花子虚因气丧命后,李瓶儿一心一意要嫁给西门庆,两人不止一次地商量此事就在打得火热时,西门庆的亲家陈洪忽然出了意外事故,西门庆把娶李瓶儿之事放在了一边
等到危机过后,听说李瓶儿招赘了蒋竹山,西门庆不由得大怒,想方设法收拾了蒋竹山李瓶儿后悔莫及,不改初衷仍要嫁西门庆

西门庆说道:既是如此,我也不得闲去,你对他说,甚么下茶下礼?拣个好日子,抬了那淫妇来罢

次日,雇了五六副杠,整抬运四五日择了八月二十日,一顶大轿,一匹缎子、四对红灯笼,派定玳安、平安、画童、来兴四个跟轿约后晌时分,方娶妇人过门

妇人轿子落在大门首,半日没个人出去迎接西门庆正因旧恼在心,不进他房去一般三日摆大酒席,请堂客会亲吃酒,只是不往他房里去(第十九回)

这种不成体统的婚礼,烘托了李瓶儿尴尬凄凉的命运
潘金莲在西门庆死后,也有再嫁的机会,但与孟玉楼的命运相比,相差何止十万八千里吴月娘发现了她和陈经济的淫乱关系后,让王婆领她出去,或聘嫁,或打发,叫他吃自在饭去罢……如今随你聘嫁,多少儿交得来,我替他爹念个经儿,也是一场勾当(第八十六回)
显然潘金莲不是自己做主再嫁,而是被吴月娘转手卖掉
潘金莲在王婆家失去了人身自由,陈经济要和她见面,必须要征得王婆的同意王婆则奇货可居,将她变成了敛钱的工具,开口便要一百两银子,否则免谈
潘金莲也并非没人惦念,首先是陈经济一心一意要娶她,但实在拿不出这么多钱,于是急忙去东京筹措其次是庞春梅三番五次请求周守备将她娶回,但总因价格高没有谈妥就在这时,武松为兄报仇杀死了潘金莲
孟玉楼、潘金莲、李瓶儿三人虽然都是以寡妇身份嫁给西门庆,同样都是妾的身份,但通过上述不同的婚俗描写,生动而形象地刻画了她们不同的性格和命运

《兰陵笑笑生与<金瓶梅>》

《醒世姻缘传》[4]以两世姻缘作为情节框架,关注的是家庭婚姻问题其婚俗描写既真实又夸张,具有浓厚的讽刺意味同时对重视人品才华的婚姻观给予了肯定,对父母包办的婚姻观则给予了批评,借助婚俗描写表明了作者的婚姻观念
第十八回富家显宦倒提亲,上舍官人双出殡通过提亲的婚俗,讽刺了只看重钱财的婚姻观晁源的妻子计氏死后,又有许多媒婆来给他提亲:

每日阵进阵出,俱来与晁大舍提亲,也不管男女的八字合得来合不来,也不管两家门第攀得及攀不及,也不论班辈差与不差,也不论年纪若与不若,只凭媒婆口里说出便是

八字、门第、班辈、年龄本来应是媒人说合的基本条件,但媒婆为了赚取钱财,就顾不得许多,只是信口开河秦家使来的媒婆说:待姑娘今日过了门,我明日就与你姑爷纳一个中书唐家使来的媒婆说:待你姑爷清晨做了女婿,我赶饭时就与他上个知府
晁源拿不定主意选哪一位,于是请人作为男方的媒人前去相亲两家虽然没有同意,但知道晁家在当地是有钱的乡宦,便都管待了媒人酒饭,给每位媒人一百个铜钱的赏钱
晁源看好了秦家的小姐,秦家也贪图晁家的钱财,但是秦小姐得知晁源的丑行后,宁肯剪了头发做尼姑也不同意这门婚事
第三十七回连春元论文择婿,孙兰姬爱俊招郎则与此相反,通过择婿这一婚俗肯定了重视人品的婚姻观举人连春元为自己的女儿择婿并不看重门第家产,而是看中人品
他看到薛如卞清秀聪明,尽管薛家不是当地人,他认为只要不回原籍,可以招他为婿,倒也是个门楣连举人的夫人开始还不放心,及到见面后,也十分满意
择婿更加重视本人的才华容貌,至于其他条件就不那么重要了正如回前诗所说:愚夫择配论田庄,计量牛羊合囷仓哪怕暗聋兼跛躄,只图首饰与衣裳豪杰定人惟骨相,英雄论世只文章谁知倚时风尘女,尚识俦中拔俊郎?
在作者看来,只有愚夫才将钱财作为选择配偶的唯一条件,有远见的英雄豪杰则以容貌才华作为标准薛如卞和连小姐成婚后,果然恩恩爱爱,幸福美满
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是旧时婚姻的重要条件,《醒世姻缘传》对父母之命给儿女婚姻造成的危害作了批判
薛素姐之所以许配给狄希陈,完全是双方父母一手包办本来薛教授要求狄家的女儿巧姐与儿子再冬做媳妇,为了证实自己的诚意,这才要先把素姐许了希哥,双方换了亲
素姐早就与狄希陈不和,曾对母亲说道:我不知怎么,但看见他,我便要生起气来,所以我不耐烦见他!他要做了我的女婿我白日里不打死他,我夜晚间也必定打死他,出我这一口气!(第二十五回)
这足以说明两人性格的不协调但在父母之命、换亲等婚俗的制约下,不考虑青年男女本人的意见,强行缔结了这段婚约
为防止狄希陈在外寻花问柳,当狄希陈十六岁时,狄婆子便急忙与他完婚第四十四回梦换心方成恶妇,听撒帐早是痴郎细致入微地描写了两家成亲的过程
首先是聘礼极其全面:狄家给薛家送的聘礼有首饰、尺头、绢发、两只牝牡大羊、鹅鸭鸡鸽等
古人往往以雁为聘礼,认为雁如果失去配偶,终生不再配对,取其贞洁之义后因雁不易得到,改用鹅或羊代替
这里不仅有两只大羊,而且还有鹅鸭鸡鸽等,以说明狄家对这一姻缘的重视

《醒世姻缘传》

其次是婚礼极其隆重,上头、送嫁妆、铺床、迎亲、揭盖头、谢亲等等婚俗,一应俱全二月初十日狄希陈的母亲去给新娘素姐上头,到了吉日时,请素姐出去,穿着大红装花吉服,官绿装花绣裙,环佩七事,恍如仙女临凡见了婆婆的礼,面向东南,朝了喜神的方位,坐在一只水桶上面狄婆子把他脸上十字缴了两线,上了鬏髻,戴了排环首饰,又与婆婆四双八拜行礼
上头即改变女子幼年的发式,把头发绾成一个髻,以此表示女子已为成人往往是婚前数日,男家主妇亲自为未过门的媳妇上头
喜神又名吉神,成婚时,新人坐立须正对喜神所在之方位,以求一生多喜乐喜神所在方位变幻不定,随时辰不同而有所不同,此时喜东南方,故面向东南
坐水桶,又名子孙桶,取早生贵子、生活富裕之意,一般由娘家陪送
到了十五这一天,狄家门上结了彩,里外摆下酒席薛家也从清早门上吊了彩,摆设妆奁将近傍午,叫了许多人,抬了桌子,前边鼓乐引导,家人薛三省薛三槐压礼连举人的娘子合薛婆子两顶轿子先到狄婆子迎到里面,见过礼让过了茶
狄希陈出来见丈母薛婆子合连婆子都往狄希陈屋里与他铺床摆设铺床又称铺房,在婚礼前一天,女家将新房中应用家具器物送到男家,铺设布置妥当
宋司马光《书仪·昏仪》:前期一日,女氏使人张其婿之室自注:俗谓之‘铺房’,古虽无之,然今世俗所用,不可废也[5]可见,这一习俗出现于北宋年间,沿袭至明清
第二天五更,只见外边鼓乐到门,吉辰已到,请催新人上舆狄希陈簪花挂红,乘马前导,素姐彩轿紧随,连夫人合相栋宇娘子二轿随后,薛如卞、薛如兼都公服乘马,送他姐姐新人到了门,狄家门上挂彩,地下铺毡
新人到了香案前面,狄婆子用箸揭挑了盖头迎亲即新郎前往女家迎娶新娘的仪式,古代迎亲都在黄昏,《金瓶梅》所写的几处迎亲也都是傍晚,这从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的谚语中也可看出但这里却是清晨五更,后面《红楼梦》写贾琏偷娶尤二姐是五更,但宝玉和宝钗成亲时又在傍晚
挑盖头是婚礼中的重要仪式,源于东汉唐杜佑《通典》卷五十九载:拜时之妇,礼经不载自东汉魏晋咸有此事,按其仪或时属艰虞,岁遇良吉,急于嫁娶,权为此制,以纱縠幪女氏之首而夫氏发之,因拜舅姑,便成妇道,六礼悉舍,合卺复乖[6]
原来用纱巾蒙住头、脸只是权宜之计,后世则沿袭下来但由谁来揭盖头,各地风俗并不一致宋吴自牧《梦粱录·嫁娶》载新郎、新娘拜堂时,并立堂前,遂请男家双全女亲,以秤或用机杼挑盖头[7]此处是由狄婆子用箸来揭挑盖头
送亲的人离开时,狄家给每位送了一柄真金蜀扇、一枚桂花香牌、一个月白秋罗汗巾、一个白玉巾结
收拾叫狄希陈去薛家谢亲,一对果盒,用彩楼罩着,一副桌面,五方定肉,用食盒抬了,先用鼓乐导引,后面狄希陈衣巾乘马,送到丈人家里薛教授仍旧穿了那套行头,接进客舍狄希陈见过了礼,拜了祖先,上席饮酒这种谢亲仪式并不多见,由此可以看出两家对这一姻缘的高度重视
虽然婚礼无可挑剔,但依然不能避免父母包办婚姻所酿成的恶果,就在婚礼进行之中,素姐暴虐粗野的性格就突然显露出来
首先是撒帐婚俗的描写:只见那宾相手里拿了个盒底,里面盛了玉谷、栗子、枣儿、荔枝、圆眼,口里念道……将手连果子带五谷抓了满满的一把往东一撒,说道……
按照民间风俗,撒帐歌共九句,每句前以撒帐东、撒帐西、撒帐南、撒帐北开头,本来应当都是祝福新郎、新娘和谐美满、早生贵子之辞但这位宾相费了二三日的整工夫,从新都编了新诗来这里撒帐,其实是些不堪入耳的粗俗话
素姐当时就翻了脸,骂道:你们耳朵不聋,任凭叫这个野牛在我房里胡说白道的,是何道理?替我掐了那野牛的脖子,撵他出去!那宾相往外飞跑,说道:好俺妈!我宾相做到老了,没见这们一位烈燥的性子
其次是娘家送饭,新婚第一天,按照民间习俗,女方要给已嫁的女儿送去饭菜薛婆子趁送饭之际解劝女儿,谁知女儿索性骂了起来,并说不许狄希陈进入新房之中,他们要敲门打户的,惹的我不耐烦了,我开了门,爽利打几下子给他!
到三日回门时,薛婆子等又再三劝导,素姐说:我不知怎么,见了他,我那心里的气不知从那里来,恨不得一口吃了他的火势!
这一切都表明了狄希陈与薛素姐的婚姻毫无感情基础,凭着父母的一厢情愿无法弥补两人的裂,从一定意义上反映了父母包办婚姻的不合理性
狄希陈也曾有过自己的初恋和意中人,他到济南参加府学考试时,意外地结识了卖唱的孙兰姬,两人情投意合,难舍难分按照一位尼姑的说法,他两个是前世少歉下的姻缘,这世里补还还不够,他也不去,还够了,你扯着他也不住
狄希陈的母亲担心两人以后不再分开,尼姑又说道:不相干,不相干,只有二日的缘法就尽了,三年后还得见一面,话也不得说一句了(第四十回)
把男女爱情视为前世姻缘,这是婚姻观念中的重要内容,但是这种缘分又无法持久,于是世上恩爱夫妻少前世怨仇须来世相报,这也是一种姻缘,因此悍妇便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这大概就是小说所要传达的主旨

《醒世姻缘传》影视剧照

《红楼梦》[8]中宝、黛的爱情悲剧建立于还泪说之上,从这一点看,与《醒世姻缘传》两世欠债复仇的结构颇为相似前八十回着重写宝玉和黛玉的相互磨合,后四十回才写到了他们爱情的悲剧
在前八十回中,虽有几处写到了婚俗,但主要是起到一种铺垫作用,或是为了表明贾家主子们的淫乱,或是表明倚仗权势霸婚的恶习,或是表明家长包办儿女婚姻的危害
首先是贾琏娶尤二姐做二房,由贾珍作主替聘尤二姐虽然原已许配给张华,但张家遭官司败落了,于是贾珍使人将张华父子叫来,逼勒着与尤老娘写退婚书,不难看出贾珍的霸道与荒唐

使人看房子打首饰,给二姐置买妆奁及新房中应用床帐等物不过几日,早将诸事办妥遂择了初三黄道吉日,迎娶二姐过门(第六十四回)

至初二日,先将尤老和三姐送入新房

至次日五更天,一乘素轿,将二姐抬来各色香烛纸马,并铺盖以及酒饭,早已备得十分妥当一时,贾琏素服坐了小轿而来,拜过天地,焚了纸马,然后入了洞房(第六十五回)

需要注意的是,同样是娶侧室,尤二姐虽然是初嫁,但乘的是两人抬的素轿,贾琏穿得也是素服,而且本人不去亲迎而在《金瓶梅》中,西门庆娶孟玉楼,却是用花轿、穿艳服,而且亲自去迎接
如果说尤二姐婚姻极其草率,但又要拜天地、焚纸马,这些习俗《金瓶梅》、《醒世姻缘传》中都没有写到,或许是南北婚俗不同所致
通过这些婚俗描写,不难看出尤二姐婚姻的不伦不类,也讽刺了贾琏、贾珍等人的好色轻浮
二是第七十二回来旺妇倚势霸成亲来旺媳妇倚仗是凤姐的陪房,要娶彩霞为儿媳贾琏说道:我明儿作媒打发两个有体面的人,一面说一面带着定礼去,就说我的主意他十分不依,叫他来见我
显示了贾琏的蛮横无理这时管家林之孝把旺儿之子吃酒赌钱、无所不为的情形告诉了贾琏,劝贾琏不要管这事但凤姐却已命人唤了彩霞之母来说媒那彩霞之母满心纵不愿意,见凤姐亲自和他说,何等体面,便心不由意的满口应了出去
彩霞既与贾环有旧,又听说旺儿之子酗酒赌博,而且容颜丑陋,一技不知,生恐旺儿仗凤姐之势,一时作成终身为患,不免心中急躁但也只能听从父母之命,任人摆布可见由谁作媒对婚姻所起的重要作用,青年男女自身没有任何婚姻自主的权利
三是第七十九回薛文起悔娶河东狮,贾迎春误嫁中山郎、第八十回懦弱迎春肠回九曲,姣怯香菱病入膏肓,通过婚俗描写揭示了迎春婚姻的不幸和薛蟠婚姻的可悲
迎春的婚姻完全是其父贾赦一手包办,孙绍祖祖上系军官出身,乃当日宁、荣府中之门生,算来亦系世交此人现袭指挥之职,生得相貌魁梧,体格健壮,弓马娴熟,应酬权变,年纪未满三十,且又家资饶富,现在兵部候缺题升
对于这样一位人物,贾家意见并不一致贾母心中却不十分称意,想来拦阻亦恐不听,儿女之事自有天意前因,况且他是亲父主张,何必出头多事,为此只说‘知道了’三字,余不多及
贾政又深恶孙家,虽是世交,当年不过是彼祖希慕荣、宁之势,有不能了结之事才拜在门下的,并非诗礼名族之裔,因此倒劝谏过两次,无奈贾赦不听,也只得罢了
既然贾母和贾政都不同意,其中自有缘故,惟有贾赦见是世交之孙,且人品家当都相称合,遂青目择为东床娇婿按照婚俗习惯,儿女婚事只能由父母作主,作为一家之长的贾母都无法劝阻,更不要说迎春本人了
结果孙绍祖一味好色,好赌酗酒,家中所有的媳妇、丫头将及淫遍又说是贾赦用了他五千两银子,把迎春准折卖给了他,论理我和你父亲是一辈,如今强压我的头,卖了一辈又不该作了这门亲,倒没的叫人看着赶势利似的最终酿成了迎春的婚姻悲剧

《红楼梦》

薛蟠与夏金桂的婚姻虽然是薛蟠本人所决定,但他之所以看上夏家小姐,主要是因为两家乃通家来往、门当户对,对这位夏小姐的人品没有丝毫了解谁知这位夏小姐从小娇生惯养,竟酿成个盗跖的性气爱自己尊若菩萨,窥他人秽如粪土;外具花柳之姿,内秉风雷之性
见薛蟠气质刚硬,举止骄奢,若不趁热灶一气炮制熟烂,将来必不能自竖旗帜矣又见有香菱这等一个才貌俱全的爱妾在室,越发添了‘宋太祖灭南唐’之意,‘卧榻之側岂容他人酣睡’之心
自从来到薛家后,就没有静过一天,终于将香菱折磨至死薛蟠虽然后悔莫及,但也无可奈何了
在前八十回铺垫的基础上,后四十回通过婚俗描写讲述了宝玉、黛玉、宝钗之间的爱情婚姻悲剧
宝玉虽然是贾家的公子,但他的婚事只能由家长包办围绕宝玉的婚事,贾家的家长们在不同范围内多次商量,惟独不听宝玉的意见
第一次是贾母与贾政商量,贾母的意见是也别论远近亲戚,什么穷啊富的,只要深知那姑娘的脾性儿好、模样周正的就好贾政则认为宝玉自己要首先学好,不然反倒耽误了人家的女孩儿
贾母听了这话,心里却有些不喜欢,便说道:‘论起来,现放着他们作父母的,那里用我去操心但我只想宝玉这孩子从小跟着我,未免多疼他一点儿,耽误了他成人的正事也是有的只是我看他那生来的模样儿也还齐整,心性儿也还实在,未必一定是那种没出息的,必至糟蹋了人家的女孩儿
贾母尽管心疼宝玉,但也承认只有父母才能决定宝玉婚姻大事
第二次是贾政的门客王尔调给宝玉提亲,说的是邢夫人的亲戚张家小姐贾政告诉了王夫人,王夫人与贾母、邢夫人等商量此事,因张家要求女婿过门赘在他家,贾母一口拒绝
第三次是贾母、王夫人、邢夫人一起去凤姐处探视巧姐的病情,凤姐说道:现放着天配的姻缘,何用别处去找?……一个‘宝玉’,一个‘金锁’,老太太怎么忘了?她的话一说出,贾母笑了,邢、王二夫人也都笑了三人的会心之笑,说明她们早已有同样的想法,只是等待时机而已(第八十四回)
家长们已将思虑成熟,宝玉却依然被蒙在鼓里第八十五回宝玉给贾母等人说那块玉夜间发光,凤姐说这是喜信发动了宝玉问:什么喜信?她们急忙遮掩了过去
虽然此事连袭人都已知道,但唯独瞒着宝玉显然宝玉的婚事完全由家长们讨论决定,宝玉本人根本没有参与的权力认真分析起来,家长们倒也不是完全不听儿女的意见,如薛姨妈应了宝玉的亲事后,就问宝钗愿意不愿意
宝钗反正色的对母亲道:妈妈这话说错了,女孩儿家的事情是父亲做主的如今我父亲没了,妈妈应该做主的,再不然问哥哥怎么问起我来?宝钗自从听此一说,把‘宝玉’两字自然更不提起了(第九十五回)
这一问一答显示了宝钗深受封建礼教的熏陶,自觉维护父母之命婚俗的性格特征,因此家长对她十分放心但宝玉就不同了,家长们知道他心中只有林妹妹,而林妹妹又没被家长们看好,所以一定要瞒着宝玉,不允许他本人参与但最终却酿成了一场婚姻悲剧
宝玉身上的那块玉不知为何突然丢失,荣国府上下闹了个不亦乐乎,宝玉也因失玉而疯颠,终日懒怠走动,说话也糊涂了(第九十五回)
听算命的人说要娶了金命的人帮扶他,必要冲冲喜才好,不然只怕保不住但一来宝钗的哥哥薛蟠尚在狱中,二来元春才死,宝玉应照已出嫁的姐姐有九个月的功服,按照婚俗规定,宝玉、宝钗此时不宜成亲
为了缓解宝玉的病情,还要赶在贾政动身赴任之前,因此贾母主张要冲冲喜,即挑了好日子,按着咱们家分儿过了礼赶着挑个娶亲日子,一概鼓乐不用,倒按宫里的样子,用十二对一灯,一乘八人轿子抬了来,照南边规矩拜了堂,一样坐床撒帐,可不是算娶了亲了么……一概亲友不请,也不排筵席,待宝玉好了过了功服,然后再摆席请人(第九十六回)
所谓冲喜,即举行象征性的婚礼以驱除邪祟,化凶为吉这一风俗明代已经流行,《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的故事情节就源于冲喜,刘妈妈揭起帐子,叫道:‘我的儿,今日娶你媳妇来家冲喜,你须挣扎精神则个’[9]
贾母想用冲喜的方法救治宝玉,又担心宝玉心中只有黛玉,无奈之下,只好按照凤姐的主意,使用掉包计,结果适得其反正如袭人所担心的那样:如今和他说要娶宝姑娘,竟把林姑娘撂开,除非是他人事不知还可;若稍明白些,只怕不但不能冲喜,竟是催命了!
宝玉和宝钗虽然仅仅是冲冲喜,但贾府的家长们又均按照正式婚礼的程序举行凤姐夫妇作媒,薛姨妈让薛蝌将泥金庚帖送给贾琏,交换了生辰八字
凤姐将过礼的物件都送于贾母过目,金珠首饰共八十件,妆蟒四十匹,各色绸缎一百二十匹,四季衣服共一百二十件,只是没有预备羊、酒到成亲时,凤姐又说:咱们南边规矩要拜堂的
傧相赞礼,拜了天地请出贾母受了四拜,后请贾政夫妇登堂,行礼毕,送入洞房还有坐床撒帐等事,俱是按金陵旧例依照婚礼习俗,这些仪式一旦举行,就意味着婚姻已成事实
由此不难看出家长们急于将生米做成熟饭,让宝玉无法反悔但那新人坐了床便要揭起盖头的,宝玉迟早要知道新娘的身份,所以揭盖头这一婚俗就成为关键的细节
与《醒世姻缘传》不同,这儿有意让宝玉自己来揭,从而造成了扣人心弦的艺术效果当宝玉要动手去揭开时,反把贾母急出一身冷汗来但盖头是迟早要揭的,其结果可想而知:宝玉揭了盖头,睁眼一看,好像宝钗,心里不信,自己一手持灯一手擦眼,一看可不是宝钗么!……宝玉发了一回怔……自己反以为是梦中了(第九十七回)
家长们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反而毁害了三位青年通过这些婚俗描写展示了一场感人肺腑的爱情婚姻悲剧,这应当是后四十回比较成功的描写之一

87版电视剧《红楼梦》剧照

以上三部小说的婚俗描写,在整个明清小说中极有代表性,从中可以发现个别不一致处:
第一,迎亲时间
《金瓶梅》中娶孟玉楼、潘金莲、李瓶儿均是黄昏,《醒世姻缘传》是清晨五更时分《红楼梦》娶尤二姐也是五更,但宝玉、宝钗的婚礼却是晚间,其中原因耐人寻味
第二,迎亲人员
《金瓶梅》、《醒世姻缘传》都写到新郎亲自去迎接新娘,或在自己家中等候,但《红楼梦》娶尤二姐,贾琏既没有亲迎,也没在新房中等候,而是素服乘小轿自来
第三,花轿与素轿
《金瓶梅》、《醒世姻缘传》中都是彩轿,唯独《红楼梦》中娶尤二姐是素轿
第四,拜堂
只有《红楼梦》写到了拜堂、烧纸马贾母还特别提到照南边规矩拜了堂,看来当时只有南方才有拜堂、烧纸马的风俗
第五,谢亲
《金瓶梅》中,孟玉楼出嫁后的第三天,她的姑姑和两个嫂子来到西门庆家,西门庆送了七十两银子、两匹尺头《醒世姻缘传》中是狄希陈到薛家表示感谢,《红楼梦》则是宝玉、宝钗回九,即新婚后的第九天新郎、新娘去新娘家答谢(第九十八回)显然,这些不同的婚俗描写反映了三部小说故事发生地的不同,以此为线索,或可解决某些悬而未决的问题

《中国古代小说叙事研究》

[参考文献]
[1]礼记[M].四部备要本.
[2]金瓶梅[M].济南:齐鲁书社,1991.
[3]醒世姻缘传[M].济南:齐鲁书社,1993.
[4]明会典[M].万有文库本.
[5]司马光.书仪·婚仪[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杜佑.通典[M].中华书局,1988.
[7]吴自牧.梦粱录[M].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
[8]红楼梦[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3.
[9]醒世恒言[M].济南:齐鲁书社,1993.

文章作者单位:山东大学

收录于《王平、赵兴勤<金瓶梅>研究精选集》,2015,台湾学生书局有限公司出版转发请注明

微信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weinxin
我的微信
四大名著QQ群: 696280552
weinxin
我的公众号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评论审核已启用。您的评论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后才能被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