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半农 | “拖子”不是“秃子”

评论字数 1926阅读模式

金瓶梅词话》第57回中作者引用了一只歌儿,是:尼姑生来头皮光,拖子和尚夜夜忙三个光头好像师父、师兄并师弟,只是铙钹缘何在里床

如何理解其中的拖子?2010年我在河北清河参加第七届国际金瓶梅学术研讨会时,看到许超兄有一篇文章专谈此词,他的结论是:拖是秃的谐音字,因此拖子即是秃子,亦即指和尚(《〈金瓶梅〉清河方言考》,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版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906.html

是这样吗?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906.html

其实,拖子是个典型的吴语词,它也不是名词,而是个动词说明确些,子作动词词缀,表示完成的了之意,拖子就是拖了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906.html

歌词意思很清楚,说尼姑拖了两个和尚一起淫乱,是尼姑主动如拖子是指秃子的话,后面三个光头的来历缺少交代,而且秃子和和尚用词重复最主要的是这样理解和内容不合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906.html

《<金瓶梅>清河方言考》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906.html

第57回后半回是要说薛姑子行为不检她曾当过尼姑,常同和尚有些不尴不尬她到西门庆家来,是因为见他侍妾多人,思想拐些用度,因此频频往来,实际是想拉皮条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906.html

作者是从尼姑角度说薛姑子想做坏事的,是说她的尼姑荒淫本性不变,而且此回中没有出现和尚,也不是写和尚荒淫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906.html

子不仅可跟在动词拖后面,还可跟在其他动词后面《金瓶梅词话》中有好多同类型带子的动词,如第79回中就有两例,如下: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906.html

①荆统制娘子、张团练娘子……坐子一会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906.html

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906.html

②忽然见一个黑影子从桥底下钻出来,向西门庆一拾,那马见子只一惊躲

需要说明的是,万历本中这两例的子,在梅节排印本中都已被径改为坐了、见了了

《金瓶梅词话》中其他多处带子的动词,排印本中也都一一被径改为了了对这种影响到词性、词义,不出校记的径改,我在参加金瓶梅学术研讨会的有关论文中论述并提出过不同看法,这里从略

当然,这个语境下将子径改成了,不会影响文意,但文本研究者必须正视那么多的子字及其语法特点的

拖子出现在第57回也值得注意金瓶梅问世后,同时代的沈德符就说第53至57回原稿缺失,遍觅不得,是后来由陋儒补以入刻的,因此文中时作吴语(《万历野获编》,中华书局1959年版)

沈指出的吴语,是不是包括拖子在内,他没有明指,后人不可妄加猜测,但出生在吴语区的他,既指出这5回多吴语,后人在研究到此时,也应从这个角度多加考虑,即一个吴地人是不会分不清拖子与秃子的

况且,在吴语中,拖发沪语音吐,而秃音发声母T音,两者读音完全不同

其实,第57回引用的是一首山歌,准确说是一首吴地山歌它不仅出现在《金瓶梅词话》中,也被其他作者引用过

在我的阅读范围里,就看到明代吴语小说《欢喜冤家》第续十回一开头便引用了这首吴歌,是:

吴歌咏尼僧:尼姑生来头皮光,拖子和尚夜夜忙三个光头好像师弟、师兄拜师父,只是铙钹缘何在里床?(西湖渔隐《欢喜冤家》,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版)

除了第3句略有差别外,其余完全相同作者引用此吴歌,同小说内容有关,因为这一回也是写尼姑勾引别人淫乱丑事的,也没有出现和尚,引用者因此特指明这是咏尼僧的吴歌,这同《金瓶梅词话》的引用出于同一原因

文中引用山歌或吴歌,也符合当年文人的写作习惯,笔者手头就摘有从明清小说、传奇等文献中引用的吴歌几十首

《古本小说集成》

有意思的是,小说影印本拖子的子旁边,当年的阅读者用毛笔注了个了字,表明子就是了,也不认为拖子是秃子而分别出版于1989、1993年的春风文艺社版和岳麓书社版排印本《欢喜冤家》,都同样将拖子改成拖了

在吴地人眼里非常熟悉的词语,在非吴地人看来很不习惯,非要径改不可这种现象不独出现在动词词缀子上面

古籍中的词语和方言词语相对应问题情况比较复杂

北京大学蒋绍愚先生在《近代汉语研究概要》一书中就明确指出:即使考定了某个语言现象只在今天的某种方言中存在,那也只是考定了它的‘今籍’,而‘今籍’未必就等于‘祖籍’(《近代汉语研究概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版)

此书第六章是《作品断代和方言成分考察》,他又在方言成分的考察中特设金瓶梅一节,对书中方言成分作多方面考察,并着重介绍了张惠英先生从语音、语法两方面考察《金瓶梅》中吴语成分的研究成果

在语法部分,他介绍、分析张惠英先生归纳的4种不同于北方共同语的语法现象,其中之一就是这个子字下引如下:

子(用作动词尾,表示完成貌了意)你是全不与我,我不去你与子我,我才叫去(27回)

子用作动词尾,是吴语的一个特征

  (《近代汉语研究概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蒋先生对古籍中的词语和方言词语相对应问题持严谨态度,但他在分析了金瓶梅中这4种语法现象后接着仍作如下结论:除一种尚可商榷外,包括子在内的其他3种语法现象,都是很值得重视的《近代汉语研究概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近代汉语研究概要》

文章作者单位:上海市闵行区地方志办公室

刊于《走到今朝的上海方言》(褚半农 著),2016,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转发请注明  

微信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weinxin
我的微信
四大名著QQ群: 696280552
weinxin
我的公众号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评论审核已启用。您的评论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后才能被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