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金瓶梅》第一百九十八回 说说历代奸情案子官方都是如何处罚

评论字数 3162阅读模式

第一百九十八回 说说历代奸情案子官方都是如何处罚

昨日西门庆断了一桩奸情案子,结果男女双方全都是绞刑

这个处罚结果大概会出乎许多人的意外,但我们看西门庆十分笃定的模样又该肯定——这样的案子就应该是这样的判决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3417.html

秦朝至大唐,只要是通奸之罪官方都会追索,秦时律法严苛,男女双方一定是极刑,事情败露就是死罪;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3417.html

大汉至魏晋,官方的处置是宫刑加监禁,虽然依旧残忍,但到底留下了命,算是进步了一些;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3417.html

多说一句:宫刑其实不光只针对男,女同样也有宫刑,这个话题不宜多讲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3417.html

唐宋开始,律法对这项罪行进一步改良,将通奸处罚下放到民间的层次,有个特有词语叫做【奸从夫捕】;意思是交给主家去自己处理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3417.html

于是出现了很多我们都了解的什么沉塘、石刑之类的处置方法,都不再经由官府,家族祠堂就可私自处理,最后再上报官府即可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3417.html

同样也会有很多不处罚,选择宽仁饶恕的也不在少数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3417.html

这也就是我们如今很熟悉的那个论调:【民不告,官不究】政府不会主动去追究当事人的责任,真的告了,官府才会出面处罚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3417.html

再发展到如今,【民告,官也不究了】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3417.html

也许有人会对这一逐渐宽松的进程很不满意,但这项罪状的追责放宽却的确是人类文明一点点进步的标志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3417.html

骁骑无意传扬有伤风化的言论,但我认为:今后对这种双方不存在强迫质的行为会有更多更大的宽容

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金瓶梅》的故事背景就是宋朝之后,为何这两人还会被处以残忍的绞刑呢?

其实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问题,周氏和宋得会被处死的主要原因不是因为她们通奸,还是因为她们的不伦

两个人不是没有亲缘的男女,而是名义上的母子,对这种极度有伤风化的行为,就算是比较开放的宋朝、明朝也是不能容忍的

回到书中,这一日正是腊月初三,府中遍请亲朋好友,正吃到兴头时,小厮平安拿着一张帖子来报:云二叔来了

平安口中的云二叔就是西门庆结拜的十兄弟之一云理守

这个云理守在书中出现的次数极少,结拜的时候自然有他,但也只是背景人物,没有台词;

在西门庆刚做官不久,曾经出场过一次,牵来两匹说是从边关带回来的骏马要献给西门庆,说是献,事实上却是要卖给他

往往献比卖能换取更多的回报,云理守的为人可见一斑

西门庆懂马,一眼就看出这两匹所谓的骏马并不怎么样,于是没有去花要价七十两的冤枉钱去买

云理守骗西门庆钱财的计策没有成功

云理守的谐音是【云里手】,是十分不靠谱的意思,后来西门府家破人亡时吴月娘想要投奔云理守,却冥冥中被一场噩梦警醒,梦中的情景就是云理守剥下面具的凶残一面——不但要吞并吴月娘的钱财,还要奸污杀害她这个落难的嫂嫂

的确应了他的名字,不是个可以依靠的人

这都是后话,到时我们再细细来讲

再说西门庆结拜的这一帮兄弟,个个都是不学无术的泼皮无赖,他们进入西门府从来没有先递帖子的先例,今日云理守突然庄重的先递了揭帖进来让西门庆很诧异

展开一看才知道:原来云理守做官了

云理守的官职是袭来的,靠着朝廷恩典,袭的是哥哥云参将的萌荫

前不久镇守边疆的云参将死了,死因没有交代,或许是与金军作战,或许其他原因

于是这个云理守便因哥哥的功劳袭了个官职:【山东清河右卫指挥同知】

这又是一个作者虚拟的官职,不说小小的清河县怎么会是两个卫所部队的驻地,只说这个很让人费解的拼凑出来的官职,【右卫指挥使】和【同知】这两个官职都是有的,但结合起来却真的没有

没有只好取其中最大的【同知】,这是个很不小的官职,位阶只在知府之下;

在骁骑的理解里,云理守的这个官职大约就相当于地区市驻扎的两支官军中其中一支的中上层军官,和守备相当,比千户要大些

后来云理守又升官去济南府做了参将

今天云理守穿着新官服来见西门庆,这只是个过场戏,是为后面的情节做个铺垫,这次并没有其他的故事发生

但这里又有作者的含义在其中

突然写出这个云理守做了官,不但是为后文打算,更是为西门庆的十个兄弟做一次全盘的交代

在此之前,应伯爵、谢希大一向出入西门府,不需要交代,他们的生活轨迹就算西门庆死了还是会攀附张二官之类的其他富贵,生活状态不会变;

孙寡嘴、祝实念两人一向帮嫖,前不久一直傍着王三官,如今又跟了个新南客,到死也就是这个状态;

白赍光连帮嫖都不会,也不受西门庆待见,一向最是落魄无依,大概率也是街死街埋的结局;

常峙节经过西门庆的帮扶,买了房子,有了个做生意的小门面,也能混个吃喝不愁;

吴典恩因为冒充西门庆小舅子,得蔡太师赏了个驿丞的小官,如今正得意;

贲四在西门府做管家,如今他的女儿长姐被夏提刑的夫人看上,带到东京去做了贴身丫鬟,也预示着贲四一家今后的结局;

花子虚早已死去,不需交代;

这样算来,也只有这个云理守没有交代清楚

我们说,最近的这些章节故事,基本都是在为西门庆处理后事,这个一向出场极少的云理守自然该在此时被拿出来,处理停当才好

说完云理守,再说一个也要处理干净的人物——温秀才

云理守来拜见的第二天,在西门府住了好多日子的吴大妗子要告辞回家去,吴月娘等妻妾送到大门首,刚要回到后面去,就见平安拉扯着小厮画童,那画童哭的稀里哗啦,越拉哭的越厉害

吴月娘见状以为平安在欺负画童,张口便骂平安;

平安委屈的说:温师父那里叫他,他就是不去,小的哪里欺负了他?娘只是骂小的

月娘问画童为何不去?

画童不说,只是哭;

金莲骂道:你这贼囚根子,就是个肉头,怎么只是不说话?

平安倒有眼色,见状立即上前打了画童一个嘴巴子叫他快答话;哪知画童哭的更厉害了

问也问不出来之时,正巧玳安骑着马回来,见状便道:那个温师父是个有名的温屁股,一天没有屁股也是不成的

吴月娘等人不明白,再问,玳安却不答,只叫她们问画童

潘金莲扯过画童逼问,那画童被问的急了,才说出温秀才将他灌醉猥亵他的那些不堪的事情

吴月娘听了喝道:贼小奴才,还不快给我滚一边去!这个六姐,你只管审问他干什么?说的难堪死人了我只当是好话,还侧着耳朵听

又狠狠的骂道:这个温蛮子也是不要脸的行货子,人家小厮给你使唤,却背地里干这样的事情

金莲道:哪个要脸的会干这样的事?只有不要脸的穷叫花子才这样

孟玉楼道:明明有老婆,还这样没廉耻!

乱了一阵才各自散了

晚间西门庆回拜云理守回来,吴月娘将温秀才的事情说了一遍,西门庆也吓了一跳,只是不肯相信

叫来画童细细盘问,画童说了温秀才对他的那番不堪的行径,还说往日温秀才教唆他偷拿西门府的银器酒具给他;

又说某一天去见倪秀才,还拿出西门庆的信件给他看,倪秀才又拿给了夏提刑等等...

西门庆一听顿时一切都明白了,之前翟管家说他做事不密,事先将即将升官的事情宣扬出去,叫夏提刑得知了消息...泄密的原来就是这个吃里扒外的温秀才!

气得他要发作又忍了下来,吩咐画童再也不要往那边去了,又叫过来平安说:你去给他说,那个房子我要用,叫他搬走,若是他想来见我,只不许他进门

温秀才在那边等了许久画童回来,知道事情不好,忐忑间却等来了平安冷冰冰的撵人,还想拼着脸面去向西门庆求情,哪知无人让他进门;写了一篇辩解的帖子也无人给他投递,知道事情无法挽回,又羞又臊只好一家老小搬回老家去了...

经过这一次西门府的驱逐,本就很难找到好主顾的温秀才再次陷入困境,今后的生计也会很成问题,虽然西门庆不愿张扬,选择低调的处理,但事情却很难隐瞒,温秀才耍小厮和吃里扒外,名声已经彻底的臭了

这个在《金瓶梅》中,胸中很有些墨水的角色,因为德行实在不堪,下场也一定十分凄惨

有才却无德的文人这部书里也不止他一个,才情还比较容易获得,德行却需要严格的操守和自我约束

君子有可为,有不可为!

一念升起,就成了斯文败类,遗臭万年;比目不识丁的市井泼皮还叫人恶心

昨天交代了两个人物,今日又交代了两个;这还没完,西门庆外面的相好和粉头们还没交代,明日的章节是他最后一次与最喜爱的妓女郑爱月儿相会,也是一次临死前的告别

之后还要细写他和贲四娘子、林太太和王六儿等等这些人的最后一次

这样算来西门大官人的滥情羁绊的确不少...

第一回 这是一部有毒的杀人小说

有兴趣交流的朋友可以识别二维码进群:

微信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weinxin
我的微信
四大名著QQ群: 696280552
weinxin
我的公众号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评论审核已启用。您的评论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后才能被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