唠唠第二回:谁是《金瓶梅》的主角?

评论字数 4915阅读模式
先说结论吧,《金瓶梅》的主角是西门庆
▲影视剧里的西门庆们,不对路的就不贴上来了
你心目中的西门庆是怎么样的?
讲小说主角我们一般会从书名中找线索,一本书的名字就像是一个人的外号一样,起的好,引人好奇,进而引导阅读;起的不好,酒香也怕巷子深,根本都不给你翻开的机会,又怎能用内容吸引人呢?
▲《少年包青天1》剧照
金瓶梅》这个名字很值得讨论,单从表面来看,这说的是一个物件,即一个插着梅花的金瓶如果用咱们中国的诗词意向来解读的话,有一种富贵华丽的感觉,不过梅花还有高洁、不屈不挠的意向表达,只是插在金瓶里的梅花再好,终究是个死物,深层意向又有没有生气、死亡的表达
▲《红楼梦》影视片段:折梅—插梅—赏梅
金瓶梅》里描写了很多女人,其中又有三个女人很具代表,而且描写篇幅占比也很大她们就是: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这三个女人,潘金莲不用讲,必须是女一号人物;李瓶儿也毫不逊色,其地位好比《红楼梦》里的薛宝钗,几乎可以和潘金莲平分秋色(常拿《红楼梦》里的情节和人物举例子,这实在是两本书有着莫大的渊源,在很多地方也有本质上的相似,而且《红楼梦》受众广,知名度高,而且又因为有影视的加持,便于传播,这更加速了其传播的力度,研究者甚重,爱好者众不会单独介绍两本书,只会在行文中点点滴滴的渗透,让大家自己体会感悟二者的共通之处,也是一种乐趣)而庞春梅这个人物撑起了最后二十回的女天地,在潘李二人死亡之后,她独挑大梁活跃了最后的疯狂可以说是贯穿全文的女人了吧
▲《恨锁金瓶》剧照:魔改为三姐妹
三人分属不同的性格和阶级,不可能结拜的,她们是因为西门庆才聚在一起的
其实《金瓶梅》里还重点描写了另外几个女性,比如孟玉楼、比如孙雪娥,比如王六儿,再比如五月娘,特别是吴月娘,这可是从头活到尾的女人,况且还是大老婆个个篇幅占比不小,个个都能折腾,怎么就没加到书名里去呢?还是人家《红楼梦》会起名字,叫《风月宝鉴》、叫《石头记》、叫《金陵十二钗》、叫《情僧录》,反正就是不叫《宝黛传》,也不叫《赤玉钗》的个人观点以为:其他女性虽然也很有个性,篇幅很大,但是其人物塑造比较常见,唯有潘、李、庞三人除了全方位展示个性外,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复杂且传奇
张爱玲说,她要在传奇里面寻找普通人,在普通人里寻找传奇我以前对每座坟墓都是一部皇皇巨著感兴趣,觉得如果有作者留心,即便荒郊野地里的随便一座坟墓,解刨他/她的一生,也必定是精彩绝伦的一部名著,现在嘛,这种观点有些动摇了
▲摄于2017年:谁家娇颜随风逝,徒留漪罗委尘埃
承认大部分人的一生泛善可陈有些残酷,就像承认自己非怀才不遇,实是认知有错一样残酷
很多读过《金瓶梅》的人在一众女人堆里喜欢笑到最后的孟玉楼,或者女读者们非要找一个女性角色代入情绪的话一定只能选择吴月娘(不选大老婆难道选小老婆?),或者惊奇于王六儿夫妇的奇葩而大开眼界,或者对贵妇们的淫|乱会心一笑,但,她们都不够复杂也不够传奇
传奇的人生一定是很生猛且富有活力的人生孟玉楼也许最聪明,吴月娘也许最有底气,王六儿也许最不要face,富婆们也许最乐不可支,但是她们拥有的都是在一个有框架的区间里腾挪的人生,并没有金、瓶、梅三人的疯狂和脱轨
▲剧照:对于吃猪油的人来说,顶大也就在猪周边赶赶苍蝇而已,几人会杀猪呢?
说的有些跑题了言归正传吧
金、瓶、梅三人是因为西门庆才聚在一起的,她们的传奇人生也因为西门庆的存在而得以实现她们统统属于西门庆这个人物的情感一路,和他的官场路、商场路相比,不过只是其中一部分中的一部分而已因此,金、瓶、梅背后的西门庆才是《金瓶梅》正主
▲《恨锁金瓶》剧照
如果大家认同《金瓶梅》是从《水浒传》系统里扦插过来的一个枝子,那么我们就有必要说说《水浒传》这个小枝子隶属于武松脉络里的小小一段,而武十回的精彩人生可不止斗杀西门庆这一处,前有景阳冈打虎,后有醉打蒋门神、怒平都监府、挺阻诏安计、单臂擒方腊等,况且斗杀西门庆是武松杀嫂戏码里的其中一环,他最后是把二人的人头供在了哥哥的牌位前没有哥哥哪有嫂嫂?没有嫂嫂又哪来的西门庆?所以,很明显,在《水浒传》系统里,西门庆只是一个工具人而已,不是他也可以是张三、李四,凸显的是武松的悲情人生,塑造的是武松的硬汉形象
▲《水浒传》第二十六回:投骨殖何九送丧 供人头武二设祭
到了《金瓶梅》里情况就反过来了武松的存在凸显的是潘金莲的悲情人生,塑造的是潘金莲的人物形象,这里的武松也可以换成张三、李四,只要曾经是潘金莲的一根救命稻草就行,做的是工具人的角色这还不算完,《金瓶梅》里的武松,因其存在,不但促成了武大的死亡还加速了潘金莲进入西门府的进程,更在后面面临官司判决时,狠狠的揭露了一下明朝官场的猫腻,凸显了西门庆的势力真乃纯工具人一枚
这个端午节,花了两天时间,看完了20集的《恨锁金瓶》电视剧,看到最后,有些佩服编剧的方向把握了开始几集,浓墨重彩的渲染了潘金莲的悲惨前半生,这里潘金莲是绝对的主角,当时以为这部电视剧人物重点歪了;后面重点移到了李瓶儿的复仇上,让人不自觉的代入李瓶儿的视角,希望她能成功说实话,一开始是代入潘金莲视角的,希望她能摆脱被侮辱的处境,并且我很喜欢这部剧对武大郎的塑造,把文本里对武大复杂偏恶的一面展现了出来关于武大郎为什么不放潘金莲走这种讨论,记得网上有个评论问女性:如果大大做主让一个超级帅明星和你结婚,你会主动离婚放对方走吗?看大多人都回答不,也认真想了想,我觉得对美好的事物绝大多数人确实是有贪念和占有欲的,可以贪也可以占有不放,但是如果后面有什么后果也请自个承担、别抱怨因此,《恨锁金瓶》剧里,对武大郎没多少惋惜,反而隐隐有种希望潘金莲成事的快感,这点我会在后面揭露西门庆和潘金莲的关系时详说李瓶儿的复仇,让人想到《甄嬛传》《延禧攻略》这类影视剧,是爽文的设定,通过对李瓶儿的刻画,我把开始对潘金莲的代入转移到了李瓶儿的身上,以至于后面一直都希望李瓶儿把潘金莲干掉看完之后,莫名其妙的觉得这部剧可以叫《李瓶儿复仇记》,想了想不对,可以叫《姐妹反目记》,想了想,还是不对,应该叫《武松与西门庆》,就像《大明王朝1566》也叫《嘉靖与海瑞》一样
在心里改了名字,仿佛一瞬间打通了任督二脉
电视剧确实魔改了,但角度很值得思考武松和西门庆一正一邪,这种对立的设立是对维护社会价值观和公序良俗的责任或妥协如果可以不带着枷锁跳舞,或许可以稍稍够一下《金瓶梅》文本背后的深刻表达
我们现在熟悉的西大名著实际上都属于汇编(《红楼梦》比较特殊也最复杂)其中最容易理解的是《三国演义》,这是从历史中汲取素材不断加工塑造而成的演义故事;《水浒传》也好理解,其蓝本为《大宋宣和遗事》,是很明显的块状故事组合而成,说是一百单八将,其真正认真塑造的人物也就有名的那几个,其余的多是凑数而已;《西游记》也有历史原型,唐僧实有其人,说它是神魔故事有些与大众隔离,换个说法,说它是一本诙谐小说就亲近多了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故事不外乎名著里的这些范畴,一个人物或故事被创造出来,经过不断的传播和演化,最后呈现出来的状态总是要更接地气一些才能罢休,高高在上、脱离人民群众生活的人物大概只有束之高阁的命了文人士大夫虽说自古至今掌握着笔杆子,却决定不了一个人物或一段故事的其后发展为什么现在的文人知识分子总给人一种无病呻吟/隔靴搔痒的感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他们脱离了人民群众、失去了再创作的活性,被丢进故纸堆或束之高阁也就怪不得别人了
看过《西游记》文本的人绝对是会喜欢空空的,而且不会质疑空空男一号的地位;而央视版电视剧里的主角是唐僧还是孙悟空?我们不免有点犹豫——这就奇怪了,既然是西游记,那么西游的人就该是主角呀,谁是西游的人?历史原型唐僧呀!可这个人物的首要身份偏偏是个和尚,纵使他如何伟大如何功勋卓著也不能和普罗大众混成一团,于是——好吧,就把他的徒弟成就一番吧——于是,一个斗天战地放飞心性的人物孙悟空出现了
西门庆如此这般也诞生了武松是打虎英雄,是靠拳头说话的莽汉,市井大众喜闻乐见,可他杀完人犯了法自去找自己的生路去了,市井大众又没了寄托,难不成也要跟武松走?家里的老婆孩子也不允许呀武松这个人物的不近女色性也决定了这个形象注定和市井大众是有隔膜和距离的,终究无法留在人们心中太久
西门庆是个坏人,而非坏蛋说坏蛋,颇有些调侃、暧昧的味道,因此,一定要说他是坏人坏人是做坏事的人,坏事有大有小,偷鸡摸狗是坏事,杀人放火也是坏事,要问这世上有几人从生到死没做过一件坏事?敢举手的恐怕寥寥无几吧可他又是个富人
这真的太麻烦了,追求财富和追求美好一样是与生俱来的原动力生活里、社会上,无论一个人怎么混蛋怎样做坏事,一旦有一天他成功了,只需稍微包装一下过往,跟普罗大众保持一点距离感和神秘性,那么针对这个人的传奇人生很快就开始杜撰起来了:有的没的、有心的无心的都能贴上去
▲现代版的西门庆与武松,难道是巧合?
怎么可能是巧合?!
世人在最开始的时候,渴望的是肉体上的强壮,高人一等;再进一步,渴望的是资源上的强大,高人一等只有在资源上无法实现的时候,才会退而求其次选择幻想肉体上的强壮以此来实现高人一等的目标因此,人人称赞打虎英雄,但,人人向往西门大官人
反过来看《金瓶梅》开篇的叮嘱,就显得别有意味了
怜悯不怜悯的,畏惧说不上(穷人有啥可畏惧的),欢喜倒不至于,效法嘛:那个那个...不是很多自媒体都在绞尽脑汁的从各种角度汲取营养吗?
事先声明哈,以后也可能会教大家从中汲取营养(哎,我是禽兽中的禽兽)
武松和西门庆这两个工具人互换的背后,体现的是市井大众的内心呐!是在那个XX萌芽或发展或加速的情况下(xx可以是资本主义是城市阶级,还可以是市场经济),世道人心发生的微妙变化,人们心里的主角从文人笔下的文臣武将、英雄好汉,变成了对富商巨贾豪绅的窥探,有人说《金瓶梅》是另一种模式的爽文,虽然这种说法拉低了《金瓶梅》的格局,但也不失为一种与时俱进的另类解读,只是这个爽文的主人公是个坏人,让读者始终不能全身心的代入他,由此,出现了一种别样的劝诫意味
《恨锁金瓶》片段
这种坏人,谁有那么强的心脏代入他呀
我突然觉得现代人连四百前的古人也不如,古人都知道揭露西门庆的本质,而今人跪舔者甚众:无他,现在的西门庆们知道豢养笔杆子了
抛去的个人偏见,平心而论,西门庆应该是一个很有魅力的人物作者对他的评价是:生来秉性刚强,作事机深诡谲就算我们不看他的身材外貌,单论作者给他的这十字盖棺评价,这个人也一定是个很有魅力的人平时在网上冲浪,对于众多文学或影视作品,反一号、反二号的名气甚嚣尘上,喜爱者芸芸,崇拜者也不少,意难平者最多
剧照:连城璧
反感的一句话:三观跟着五官跑
剧照:白飞飞+江玉燕+华妃
剧照:傅慎行
女主反斯德哥尔摩,看客反而得了斯德哥尔摩
剧照截图:看看不说话
如果一个人物写出了复杂性,照顾到了真实性,再偏爱一些,稍微给点外在优势的话,大概率是会有很多拥趸的
《人民的名义》剧照
真奇怪,明明是坏人
有种说法叫市民写实,士人写心,说的是《金瓶梅》里的世界写的是当时市民的实况记录,而文人士大夫表面上不屑于这种万般皆下品的感官追求,但内心里也是无比渴望的和这本书有关的小说除了《红楼梦》,还有《废都》前两年刚读过《废都》,我先找一下当时的感悟贴上来再说
我对《废都》的阅读体验不好现身说话,如果一本书真的写了许多特殊部位的动作描写,是会让人反胃恶心的,而对主要人物的塑造一定不能脱离真实性坏要坏的真实,有理有据,好也要好的真实,圣母和白莲花在一定程度上比坏蛋还恶心人文人写作决不能脱离普罗大众的真实情感自己读书,偶尔也写点东西,有一些很个人的体悟:男性作家在感情上(特指男女感情)的探讨略浮于表面,远没有女性作家来的深刻和真实细节牵强,心理浮夸,我个人比较喜欢的男性作家对女性塑造的作品有《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和《安娜卡列尼娜》西门庆是一个集官僚、富商、豪绅、坏蛋、情种于一身的复杂人物,这个人的人生短暂而热烈,纵使倒塌,市民口中也会流传着属于他的故事
秉性刚强机深诡谲,假使有一天,这样的一个主人公被完完本本无偏见不妥协的搬上了荧幕,会给你留下印象吗?
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4216.html
微信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weinxin
我的微信
四大名著QQ群: 696280552
weinxin
我的公众号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评论审核已启用。您的评论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后才能被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