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瓶梅》看明代书画

评论字数 5648阅读模式

成书于明朝嘉靖年间的《金瓶梅》,对于当时的社会生活风尚,无论人事、礼仪、饮食、服饰,无不曲尽其详。本文所要探讨的,只是《金瓶梅》所反映的明代书画情况,以利于对明代书画的收藏、鉴赏、研究。为了说明问题,先从不同版本《金瓶梅》的祖本——万历本《金瓶梅词话》摘录一些有关材料:

(一)第7回叙贩布杨家:正面上供着一轴水月观音、善财童子。四面挂名人山水,大理石屏风。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4433.html

(二)第13回叙西门庆从姘妇李瓶儿(后纳为妾)处得到一卷春宫画。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4433.html

(三)第34回叙西门庆夏日纳凉之翡翠轩:两边挂四轴天青衢花绫裱白绫边名人的山水。••••••正面悬着'翡翠轩'三字。左右粉笺吊屏上,写着一联:风净槐阴清院宇,日长香篆散帘栊。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4433.html

(四)第37回叙西门庆姘妇家:房正面纸门儿镶的炕床,挂着四扇各种前面色绫缎剪贴的,和生遇莺莺蜂花香的吊屏儿。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4433.html

(五)第39回叙玉皇庙外方丈松鹤轩:左壁挂黄鹤楼白日飞升,右壁悬洞庭湖三番渡过,正面有两幅吊屏,草书一联:'引两袖清风舞鹤,对一方明月谈经'。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4433.html

(六)第49回叙西门庆大厅:两边挂的画,都是紫竹杆儿、绫边、玛璃轴头。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4433.html

(七)第59回叙妓女郑爱月儿家:进入明间内,供养着一轴海潮观音。两边挂四轴美人,按春、夏、秋、冬:惜花春起早、爱月夜眠迟、掬水月在手、弄香花满衣。上面挂着一联:'卷帘邀月入,谐瑟待云来'。••••••西门庆坐下,看见上面楷书'爱月轩'三字。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4433.html

(八)第62回,叙西门庆请韩先生为亡妾李瓶儿画像。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4433.html

(九)第69回叙西门庆姘妇林太太家:正面供养着他祖爷太原节度、邠阳王王景崇的影身图。迎面朱红匾,上书'节义堂'三字。两边书画丹青,琴书潇洒,左右泥金隶书一联:'传家节操同松竹,报国勋功并斗山'。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4433.html

(十)第69回叙西门庆厅上:四壁挂四轴金碧山水,••••••上面牌匾,下书'承恩'二字,系米元章妙笔。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4433.html

(十一)第72回叙林太太儿子王三官书院:金粉笺匾曰:'三泉诗舫'。四壁挂四轴古画:轩辕问道、伏生坟曲、丙吉问牛、宋京观史。

(十二)第72回叙为西门庆代理书柬的温秀才住处:挂着一轴庄子惜寸阴图。两边贴着墨刻,左右一联:'瓶梅香笔砚,窗雪冷琴书'。

(十三)第74回,叙宋御史在西门庆家卷棚聚景堂内,见院中幽深,书画文物,极一时之盛。又见挂着一幅三阳捧日横披古画。

(十四)第84回叙碧霞宫方丈:香几上供一轴洞宾戏白牡丹图画,左右一联,浓淡之笔,大书:'携两袖清风舞鹤,对一轩明月谈经'。

从这些资料可以看出:

嘉靖年间书联已流行

 

徐邦达先生《古书画鉴定概论》云:对联始见于明末而仅限于书法。现在看到的书联,有清康熙时的王时敏、朱彝尊等人的作品。偶见明末董其昌、倪元璐等书联,大都是从大字书轴中挖出改成的,再早更不说了。

从《金瓶梅》摘录的14例看,有6例提到对联。有的说明是粉笺、泥金隶、浓淡之笔。有的挂于小户人家,应当说大部份是书联。可知书联至迟在《金瓶梅》成书的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已经流行。而且有些对联已逐步形成格式。如玉皇庙联为引两袖清风舞鹤,对一方明月谈经。基本相同。

其实,民国14年(1925年)出版的《影印名人楹联真迹大全》(此书所称楹联实指书联)中,即收有较多的明代书联。依作者出生年份可排列为:沈周、李东阳、祝允明、文征明、王守仁、徐渭、董其昌、陈继儒、黄道周、倪元璐、王瑞图。前5人的活动时代,正好是嘉靖或更早的正德。

《金瓶梅》比较写实。对书画作者,只提到西门庆厅上,承恩两字的匾额,系米无章(芾)妙笔。由于《金瓶梅》在时间上假托北宋,故西门庆有米芾写的匾,不以为过。正由于假托北宋,致元、明书画家只好不提,以致许多书画都不署作者姓名了。

嘉靖年间已有屏条

古代屏风、屏幛,施以字画,特别是折屏,一屏4扇或4扇以上,所施图画,可合为通景,也可各自独立,后来装裱悬挂,即为屏条,宋李廌《德隅斋画品》在介绍面唐钟隐画《棘鹞枯条铜嘴》时提到然老树欹卧,不见条枝。竹枝虽多,景若未尽。当是金陵霸府中大屏之一扇。徐邦达先生《古书画鉴定概论》中也提到,巨然《溪山兰若图》,郭熙《幽谷图》,是失群屏障中的一部份。可见,屏条实滥觞于宋代。至于书画家有意创作用于悬挂的屏条,究竟始于何时?缺乏史料。但《金瓶梅》所叙妓女郑爱月儿家所挂的四轴美人,显然已是屏条;王三官书院所挂的四轴人物画,也可能是屏条。上自官宦,下至妓女,都有悬挂。可见屏条在嘉靖年间已经流行。

明末陈洪绶画《西厢记》插图《窥简》中,有一四扇折屏,绘有花鸟,各自独立。其构图与清代花鸟屏条绝无二致。很可能陈洪绶也画过屏条。

明朝民间绘画以人物为主

前引14例中,1例未点明画幅内容,1例动物(三阳当画三羊)画,2例山水画,其余10例皆以人物画主。内容则以家世、职业、爱好而异。如官宦后裔林太太,悬挂先祖影身图;其子王三官,附庸风雅,悬挂四幅传经问道的故事画;温秀才,悬挂惜寸阴图;妓女郑爱月儿,悬挂四季美人图;道士吴宗吉、石伯才,悬挂神仙故事图。

明谢肇 ; 《五杂俎》云:今人画以意趣为宗,不复画人物及故事。其实,这个今人。只能解释为今日擅画之文人;而民间艺人,即所谓画工。画师。仍是以人物画为主。民间悬挂的,主要是他的作品。后世盛行的文人画,特别是梅、兰、菊、竹之类,嘉靖时民间还不流行;但在家具、服饰中,则已盛行。如第8回叙潘金莲送西门庆寿礼,内有一双边 ; 松竹梅花岁寒三友,酱色缎子护膝。第20回叙潘金莲见李瓶儿头上戴着一副金玲珑草虫儿头面,并金累松竹梅岁寒三友梳背儿;第29回叙潘金莲新买的螺甸床:两边隔扇,都是螺甸攒造,安在床内,楼台殿阁,花草翎毛。里面三夹梳背,都是松竹梅岁寒三友。中国的歌词、文学乃至图画,不少是先从民间兴起,而后为文人艺士所采用、加工的。从上述情况看,三友、四君子等画面,也是先从民间工艺兴起,而后为画家所乐画。

据清涂沁《明画录》,明朝的人物画家,不少是父子、兄弟、师徒相传。如嘉兴胡旻、胡昱、胡昂、胡昊,兄弟四人,皆工人物;常熟李子安、李文奎、李跃,祖孙三代工人物;钱塘俞恩、俞舜臣,父子工人物;晋江曾鲸工人物,弟子以人物名世者有金 ; 生、王宏卿等8人。说明人物画要较多较高的技艺,家学渊源,名师指授,毕生之功,方臻于妙。文人视绘画为文章余事,兴之所至,聊写逸气,自难精于人物画,难怪谢肇淛要说今人不复画人物及故事

关于春宫图

春宫画即描绘男女生活的秘戏图。《金瓶梅》13回所叙西门庆从李瓶儿处得到的春画,系李瓶儿丈夫宫之叔花太监从内府画出来的。有词描述:内府衢花绫裱,大青大绿细描金,镶嵌斗方干净。女赛巫山神女,男如宋玉郎君,双双帐内惯交锋。解名二十四,春意最关情。可见这些春宫是画在斗方上的。解当指方式,二十四解,当有二十四幅。如为翻方便,当以裱成册页为好。可是,从看:西门庆••••••因赶着夺那手卷。潘金莲道:'••••••你拿了来,我方与你这手卷'去。显系手卷而不是册页。但在83回,西门庆死后,其女婿陈经济与潘金莲、春梅幽会,又说是春意二十四解本儿,似非原卷,而另有本儿。

可能明朝流行一种有二十四解的春宫画,既有手卷,也有本儿(册页)。因为,在《醒世恒言•金海陵纵欲亡身》中也提到有《洞房春意》一册。

鲁迅《小说史略》云:成化时,方士李孜、僧继晓已以献房中术骤贵,至嘉靖间而陶仲文以进红铅得幸于世宗,••••••颓风渐及日文日立日天士流,••••••世间乃渐不以谈闺帏方药之事为耻,••••••而小说亦多神魔之谈,且每叙床第之事也。足见明朝统治阶级茺淫无耻,春宫图画应运而盛。明未戏曲《蕉帕记》,叙杭州湖畔公开兜春书、春药及托名唐伯虎、仇十洲、周东村的春宫画。

明时春宫画未曾寓目,但崇祯版《金瓶梅》的插图,无异是明代春宫的代表作。全书100回,每回2幅,共得200幅。其中,直接描绘男女性事的共有20余幅。

明代的版画

戴不凡《小说闻见录》认为,清代的一些小说插图,人不成形,马类乎狗,意趣全无。而明人刻小说、戏曲恒多整页之'出像','全图'。即坊肆所为,亦多精工,生意盎然。此说甚是。历代版画,发展到明初,尚不精工,生意盎然。"说甚是。历代版画,发展到明初,尚不精美;从万历开始,有飞跃式进展。当时出版的《小浒传》、《金瓶梅》、《西厢记》诸书插图,工整细致,雅丽生趣。确是把版画推向高潮,成为我国版画史上的鼎盛时期。崇祯版,山水、楼阁、人物、花卉、鸟兽、器皿,无一不精。特别是人物,部位匀称,衣折流畅。如第15回《狎客帮嫖丽春院》,插图画妓女李桂卿与谢希大、张小闲踢气球,西门庆与妓女李桂姐拉手搭肩,一旁观看。还有应伯爵、祝日念、孙天化与玳安等,众人神态不一,而眼睛都注视着气球。论动态、神情、气氛,较之仇十洲有过之而无不及。

史载,明朝画家丁云鹏、王文衡、顾正谊、陈洪绶等都曾为小说、戏曲画过插图。传世陆綮画的《西厢记》插图碧纺窗下,画了双娥。构图新颖,人物神态生动,是杰作。崇祯版不知谁人所画,与《水浒传》插图颇多相似之处。如以圆月主三星相联,代表满天星斗等等.又与《青楼韵语》插图,也多相似之处。

崇祯版的画家虽不详,刻工倒留下了姓名:刘应祖、黄子立、刘启先、黄汝耀、洪国良。他们都是徽州人。明朝版画,徽州独盛。其中,又以歙县虬村黄氏为第一。其他有汪、刘、郑诸姓。黄汝耀,曾参与刻《黄河清》;刘启先,曾参与刻《水浒传》;洪国良,曾参与刻《吴骚合编》;黄子立即黄建中,明泰昌至清顺治时歙县人,刻版刀法严谨,不失画意,与陈洪绶合作甚久。便,不是陈洪绶笔意。

徽州刻工,世代相传,并有口诀。如:木板雕画不稀奇,功夫深来心要细。若要双刀提线稳,多看多刻生巧艺。多看多刻还要想,刀刻件件样样巧。武功只有十八般,雕工难处学到老。正由于这种世代相传,精益求精的刻苦钻研精神,才使明代版画大放异彩。

关于肖像画

第63回叙李瓶儿病死后,西门庆想起要为李瓶儿传神,问家人来保:那里有写真好画师?寻一个来传神。"来保道:旧时与咱家画围屏的韩先儿,••••••传的好神。韩先生来到,西门庆行礼道:烦先生揭帛传个神子儿。

所谓神子儿,书中又称影像儿、影身图,就是肖像。照相术未发明前,中上人家,都要请画师画肖像,传于后世。过春节时,历代祖先的神像都要悬挂供奉。即所谓挂太公、太婆。由于宗法社会十分重视祖先神像,因此,直到解放前,一些历史悠久的村庄,到了新春,所挂太公、太婆,仍不乏明朝古物。从技法看,明朝略为古朴,清朝至民国,渐趋华丽、繁缛。特别是凤冠、霞帔的女像,颇为富丽堂皇。

明朝肖像画的制作过程,似乏详细资料。《金瓶梅》所叙,倒可补阙:

(一)揭帛。给活人画像,先搞面部速写,称打喜容;给死人画像,因要揭开盖在尸体面部的绢帛观看遗容称为揭帛。

(二)画半身。只画头像称大首,只画半身称半身(清时或称云身),画全身称大影(清时或称整身,冠靴像)。西门庆教韩先生先攒造出半身来,就要挂;大影不误出殡就是了。韩先生根据揭帛所见。用携带的抹笔、颜色,须臾描染出半个身来。这须臾画出来的只是个稿子,画师要请死者家属提意见。然后取描笔改正了,回寓所抓紧画好了半身。西门庆见了满心欢喜,悬挂像材头上。众人无不夸奖••••••嘱吩'大影比这还要加工夫些'。

(三)画大影。西门庆要韩先生画大影时,俱要用大青大绿,珠翠围发冠,大红通神五彩遍地金袍儿,百花裙。第65回大出丧时,请玉皇庙吴道官来悬真,将李瓶儿的大影捧于手内。回灵后,李瓶儿房中灵床安在正面,大影挂在旁边,灵床内安着半身。

(四)给画师的报酬。揭帛后,管待了酒饭,红漆盘捧出一疋尺头、十两白金(银子)。送半身后,西门庆厚赏而去。

书画的装裱

宋朝内府的书画装裱极为讲究,其原装已无法见到。

明代书画装裱又有发展,且多高头大轴。我曾看到过两幅王铎所书丈二大轴,加上裱头,即在旧式厅堂出难直挂,必须上面装木杆,横引至楼板;下面卷拢,搁于木座上(近见文物市场有成对木刻臣狮,首尾翘起,背凹而平。人皆不知为何用,实为搁画木座,避免香几上水渍伤及画卷)。《金瓶梅》所叙,每有大厅堂悬挂书画,想必尺寸甚大,才能相称。现代居室低矮,装裱书画越来越短。每见电视中演古代厅堂斋室,而所挂书画为现代装裱格局,殊为不伦。

至于装裱用料,书中提及西门庆大厅所挂画幅,都是紫竹杆儿、绫边、玛瑙轴头。传世古代书画的轴,一般为红木、磁器、牛角、骨料,高级的才用玉石、玛瑙。至于装杆,一般用普通木料。曾见日本装裱书画,为取杆重不为风扬,于木杆中灌入铅块。此书称紫竹杆,想象竹子既轻且有凸节,包于纸中,也不能目见;未知明朝是否另有装裱方法,使紫竹显于外表,取其美观也?西门庆对李瓶儿的大影,在装裱上要求衢花绫裱,象牙轴头。所谓衢花绫,当是有四出缠枝花卉图案的裱绫,后世多有,日益薄巧。用象牙为轴头,则比玛瑙更胜一筹。

第77回叙西门庆为贺乔大户授义官、去离守袭祖职。拟各送一篇贺轴,由尚举人推荐同窗聂两湖拟写。西门庆送去两方手帕,五两白金(银子),那消两日,写成轴文,差人送来,西门庆挂在壁上,但见青缎锦轴,金字辉煌,文不加点,心中大喜。民国时但见寿屏、丧屏,4、8、16条不一。或白纸黑字、金纸黑字,或朱砂红纸金字。明时用青缎金字,锦裱,要考究得多。只称贺轴、锦轴。可能不是屏条。则另有格式,后世或不流行。

除纸墨书画外,书中还提到书画工艺品:墨刻、贴绫画。贴绫画犹现代布贴画。解放初期,曾于杭州见到过一幅贴绫花卉,色彩变化不大,此书称系各种绫缎剪贴的张生遇莺莺。人物故事,内容复杂。我曾推想脸部当是白绫上加描五官、钗饰。近阅《收藏》94.5期晋博《芮城观国宝》一文,叙芮城博物馆藏有明朝堆绢八扇屏《唐汾阳王寿诞图》,从彩图看,甚为工整,文章介绍:不着一笔一墨。可见明时贴绫,自有精细一种。

中国古代书画无专史。今人编写书画史,不昨不是历史典籍中,披沙简金,集腋成裘。由于寻找资料的着眼点不同,住住见仁见智,各有千秋。

《金瓶梅》反映客观社会,较为翔实,以书证史,用来叙述明代书事画,或有可取。但囿于见闻,管窥蠡测,在所难免,聊作引玉之砖也!

微信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weinxin
我的微信
四大名著QQ群: 696280552
weinxin
我的公众号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评论审核已启用。您的评论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后才能被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