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的男风(同性)文化

评论字数 1978阅读模式

红楼梦》是一部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全景式描绘了封建社会的世间百态,作为在古代一直存在的男风(即同性恋)现象也包含其中。

中国古代有制度促使同性恋产生?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71265.html

在中国封建社会,断袖、龙阳这类的字眼一直是看似平静的水面下招摇的水草。不论是否避讳,只要你一入水就能探知它们的存在。同性恋现象在中国相传“始于黄帝”,且一直绵延未绝。中国古代关于同性恋的记载中以“龙阳之好”(魏王和龙阳君)和“断袖之癖”(汉哀帝和董贤)流传最广,故世人惯用其代称同性恋。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71265.html

中国古代的同性恋主要是发生在男子之间。汉代以前“狎昵娈童”仅为君王贵族的特殊癖好,魏晋南北朝时期,此风渐盛于士大夫及社会民众。唐、五代期间渐衰,宋朝又兴盛,男子甚至公然为娼。元代男色之风又衰,至明清又复盛,以清代最为兴盛。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71265.html

究其原因,古代的社会环境无疑是促使其产生的温床。以“环境性同性恋”理论来看,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和教育制度都会促使同性恋现象的产生。自周始的宦官制度、战国时期的养士之风及后来的科举制度都有促进君臣之间、士与士之间暧昧感情产生的嫌疑。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71265.html

对古代帝王而言,平日相处最多的不是后宫嫔妃,反是身边的内侍;战国时如孟尝君“门客三千”,且门客们平日起居于一处;而结伴赶考而行的士子们大多有数月甚至更长的相处时间。这些都是“境遇性同性恋”的诱因。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71265.html

中国古代社会对同性恋较宽容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71265.html

中国士大夫对此类事态度暧昧,若无过于荒唐的行为,同性恋行为并不会招致激烈的反对讨伐之声。这种与欧洲中世纪截然不同的态度,应是取决于古代中国并无某一宗教或者思想体系与基督教一般明确地视同性恋为大逆之举,严防死守。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71265.html

除此外,中国古代同性恋行为一般不影响古人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社会使命——娶妻生子,其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社会伦理常识并没有产生直接的冲突。且同性恋行为不会导致有孕,也就不会扰乱古人重视的血缘宗法关系。故此社会舆论对于此类之事也是态度暧昧,并未将其当作洪水猛兽看待。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71265.html

红楼梦》里的同性恋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71265.html

相较于上述著作,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关于同性恋现象的书写更多,探究更深。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71265.html

图片《红楼梦》中描写较多的同性恋现象仍属男子之间。除男主角贾宝玉外,涉及的其他相关人物还有秦钟、蒋玉菡(琪官)、薛蟠、贾琏、“香怜”、“玉爱”等。在书中,这些人物角色都有“龙阳之兴”。以贾宝玉为代表的是偏重于精神层面,而以薛蟠为代表的则是偏重于肉体感官。

曹雪芹对这两种同性恋模式所持态度的不同是显而易见的。可以说以贾宝玉、秦钟等与薛蟠、贾琏等作比较的本身就已将一褒一贬、一扬一抑的态度显露无疑。作为贾宝玉等对立面的薛蟠、贾琏一派人的行为与态度不禁让人皱眉。他们完全是以和玩弄女性一样的男权心态对待他们同性恋关系中的同性对象。

换句话说,他们眼中并无投射出对待同等生命的目光,而是一贯的主子看奴婢的目光。他们所贪婪的是简单的性欲发泄,是兽性。而贾宝玉等不管是否真的发生实际性行为,他们偏重于精神交流,其亲昵关系的基础也是灵魂上的统一,是人性。两者是灵与肉的区别,是“意淫者”和“皮肤烂淫者”的区别。

我们可以确定,无论是秦钟还是蒋玉菡都和宝玉有相似之处。甚至可以说宝玉在他们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第七回“宴宁府宝玉会秦钟”是两人第一次相见。秦钟的仪姿“似在宝玉之上”,有“女儿之态”。见了秦钟宝玉则“心中似有所失,痴了半日,自己心中又起了呆意……”稍后秦可卿朝宝玉叮嘱:“他虽腼腆,却性子左强,不大随和,此是有的。”此句之后有句脂评:“实写秦钟,双映宝玉”。

宝玉、秦钟二人的气质可以说从外在容貌到内里性格都有相似之处:一个“面如桃瓣”,一个“粉面朱唇”;一个“行为偏僻性乖张”,一个“性子左强,不大随和”。可想,宝玉见秦钟时由惊而喜而愧的“呆意”的背后定有似是见到自己的大波澜,以至于“愚顽怕读文章”的“混世魔王”竟与秦钟商议入学“速成之理”。“不因俊俏难为友,正为风流始读书”更是道出宝玉入学的真正原因。

再看宝玉初见蒋玉菡。第二十八回“蒋玉菡情赠茜香罗”中宝玉对蒋玉菡的欣赏较之见秦钟时的内敛,稍微露骨:“宝玉见他妩媚温柔,心中十分留恋,便紧紧的搭着他的手”。宝玉对其亲昵态度甚于同阶层的秦钟,应有两点原因。其一,蒋玉菡身份特殊,以唱戏为业,是忠顺王府“做小旦的琪官”。其二,宝玉对其早有仰慕而未得见。

可推断宝玉在此前已了解琪官为人性情,并将他划归为自己一类人,否则以宝玉的性情自不去理“浊臭逼人”之流。第九十三回宝玉赴临安伯府宴,恰逢蒋玉菡唱拿手好戏《占花魁》。“宝玉的神魂都唱了进去了”,而且自此“更知蒋玉菡极是情种,非寻常戏子可比”。

这《占花魁》的秦重,与秦钟一样,谐音“情种”、“情重”,这些也是宝玉的性格特质。宝玉看蒋玉菡的同时又何尝不是在看自己。可见秦钟和蒋玉菡实是宝玉的一种知己式的互补存在,也可以确定宝玉对秦蒋二人欣赏情感的基础是同等且同类生命发自本心的认同。

微信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weinxin
我的微信
四大名著QQ群: 696280552
weinxin
我的公众号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评论审核已启用。您的评论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后才能被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