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游记》的神魔世界里,暗藏着无数耐人寻味的细节,其中如来佛祖交给观音菩萨三个紧箍儿,却最终只有孙悟空戴上的情节,堪称 “千古之谜”。有人戏称观音 “贪污” 了另外两个紧箍儿,可真相果真如此?
一、神秘的三个箍儿
在《西游记》第八回中,如来佛祖曾向观音菩萨交付锦襕袈裟、九环锡杖两件宝贝,还拿出三个箍儿,分别唤作 “紧箍儿”“禁箍儿”“金箍儿”。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71366.html
如来佛祖郑重地将三个箍儿交给观音菩萨,并明确嘱咐:“假若路上撞见神通广大的妖魔,你须是劝他学好,跟那取经人做个徒弟。他若不伏使唤,可将此箍儿与他戴在头上。”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71366.html
如来还特意说明,这三个箍儿配合“金紧禁”三篇咒语使用,能令戴上箍儿的妖魔“眼胀头痛,脑门皆裂,管教他入我门来。”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71366.html
二、三个箍儿的归宿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71366.html
然而当唐僧团队组建完成踏上取经路时,只有孙悟空头上戴着闪闪发光的紧箍儿。另外两个箍儿——禁箍儿和金箍儿,却戴在了黑熊精和红孩儿头上,一个成为落伽山守山大神,一个做了善财童子。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71366.html
1、紧箍儿:降服齐天大圣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71366.html
孙悟空作为唐僧的大徒弟,生性桀骜不驯。当唐僧救出悟空后不久,悟空因打死几个强盗被唐僧责备,竟一气之下丢下师父跑回东海龙宫。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71366.html
观音菩萨化身老妇,将紧箍儿和紧箍咒交给唐僧。待悟空返回后,唐僧用计让悟空戴上嵌金花帽,紧箍儿便牢牢套在悟空头上。随着咒语响起,齐天大圣痛得竖蜻蜓、翻筋斗,终被驯服。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71366.html
2、禁箍儿:收伏黑熊精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71366.html
黑风山的黑熊精与孙悟空打得难解难分,孙悟空坦言:“我也硬不多儿,只战个手平。”观音菩萨见其神通广大又虔心向佛(常与金池长老讲经,还计划举办“佛衣会”),便假扮仙长凌虚子,诱使黑熊精服下丹药。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71366.html
现出真身后,菩萨将禁箍儿丢在妖怪头上,念动咒语使其臣服,带回落伽山做了守山大神。
3、金箍儿:降伏红孩儿
红孩儿的三昧真火让孙悟空吃尽苦头。观音菩萨降服他时,将金箍儿变作五个,一个套头顶,两个套左右手,两个套左右脚。咒语念动,红孩儿“搓耳揉腮,攒蹄打滚”,最终成为善财童子。
三、为何另外 2 个紧箍儿没有给猪八戒和沙僧?
猪八戒和沙僧同样是唐僧徒弟中 “刺头” 般的存在,为何没有得到紧箍儿呢?
猪八戒虽贪吃懒做、意志不坚,但他本质并非穷凶极恶之徒。他的反抗更多是消极怠工和言语抱怨,其战斗力在团队中并非无可替代,且有孙悟空、唐僧等人的监督和制衡,尚未达到非用紧箍儿不可的程度。
沙僧则性格相对温顺,任劳任怨,自流沙河受观音点化后,一心追随唐僧,虽本领不算顶尖,但贵在踏实可靠,没有明显的叛逆倾向,自然也无需紧箍儿束缚。
取经团队里面,孙悟空本领最高、野性最强,只要他服管,猪八戒和沙和尚自然不在话下。若给每人都戴上箍儿,唐僧可能滥用咒语,导致团队矛盾激化。
此外,猪八戒和沙僧原是天庭正神(天蓬元帅和卷帘大将),他们加入取经队伍是期待重返天庭体系,纳入取经团队更像是一种 “再就业” 安排,佛门对他们的掌控无需借助紧箍儿,通过团队协作和唐僧的领导便能实现。
四、菩萨的“大智慧”
如来和观音的目标是通过取经大业弘扬佛法,扩大影响力。三个紧箍儿的使用,是为了收服那些有强大法力和潜力,但游离于佛门之外的妖魔,将他们纳入佛门体系。
孙悟空、黑熊精、红孩儿都是野生妖怪,具备强大的实力,一旦收服,能为佛门增添强大助力。
观音作为佛门领袖之一,需壮大自己的门庭。当时她身边仅有惠岸行者(木吒)和龙女两人。收服黑熊精和红孩儿,既符合佛祖“入我门来”的根本要求,又为佛门增添了新生力量。
观音菩萨看似“贪污”的两个箍儿,最终为佛门增添了一守山大神、一善财童子,实现了佛祖“入我门来”的根本目的,又保障了取经队伍的稳定运行。取经大业功成之日,既度了取经人,也度了护法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