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沙僧形象新论

评论字数 10100阅读模式

沙僧的奴性人格,当然是奴隶文化薰陶的结果但同时我们还应看到,沙僧的这种性格,在中国古代民众之中又是极具代表性的换句话说,奴性人格不仅仅是奴隶的主体人格,也是我们民族性格的一个突出表现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人们就对奴性有客观描述,并称之为国民劣根性因此,沙僧形象实际上有着更为广阔的典型意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视野便不能仅仅局限在奴隶文化这个层面,而应该深入到民族文化的更深层次,探讨其性格形成的社会的和历史的原因笔者认为,形成国人也是沙僧奴性人格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农耕文明背景下的宗法制度,以及建立于其上的君主专制制度,并包括为之服务的儒家伦理型政治思想等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027.html

中国的宗法制度起源于由血缘关系构成的氏族社会,健全于奴隶社会家国一体化与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的宗主专政制度进入封建社会之后,宗法制虽然一度受到冲击,但由于其披着温情脉脉的亲情面纱,故仍然顽强地存在下来汉唐时代的门阀制度,就是这种存在的明显表现唐宋以后,随着门阀制度的衰微和科举制度的确立,庶族地主大量进入封建政权,宗族非但没有被削弱,反而表现出多极化发展的趋势,形成多如繁星的宗族共同体,成为比较普遍的社会基层组织形式正如严复在《〈社会通诠〉译者序》中所说由唐、虞以讫于周,中间二千余年,皆封建之时代;而所谓宗法,亦于此时最备乃由秦以至于今,又二千余岁矣君此土者不一家,其中之一治一乱常自若,独至于今,籀其政法,审其风俗,与其秀桀之民所言议思惟者,则犹然一宗法之民而已矣[5]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027.html

宗法制度只所以能在中国延续数千年之久,与农耕文明社会自给自足的经济特点和一家一户的生产方式有着密切关系,并由此决定了家长在家庭中的重要地位然而,一家一户抵御自然灾害和社会灾害的能力都比较低下,于是又形成建立于其上的宗族制度在这样的制度下,一家之长有一个家庭的绝对权威,一族之长有一个家族的绝对权威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人们不由自主地便养成了对家长和族长的绝对服从由此升华,便是对天下的大宗──皇帝的严格服从《孝经》广扬名章第十四引孔子所谓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就说明了这一点这样,宗法制便渗透到国家的政治制度中,形成了专制君主家天下的家国一体化的国家政治结构模式皇帝习惯于把天下看成自己的私有财产,百姓也习惯于对于皇权的绝对肯定当这种意识经过长期的积淀在人们头脑中形成一种理性观念的时候,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奴性哲学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027.html

由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就是建立在这样广泛的宗法制度之上的,所以,这个社会的统治思想也必然要求为这种制度服务,这便是封建社会选定儒家思想为其统治思想的主要原因儒家思想在内容上最主要的特色,就是其道德伦理性质;在社会功用上的主要特色,就是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6];在历史传承上最主要的特色,则是越来越趋向于极端化,即把道德伦理强调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孔子强调的是以仁为中心、以礼为手段的伦理道德孟子强调的是以心性为基础,仁、义、礼、智四德并举的民本与王道政治迨至董仲舒,则把儒家的伦理学说凝固化为三纲五常,并以谶纬迷、天人感应作为其理论基础两宋的程朱理学更从哲学高度,将儒家伦理道德的内容涵括于以理为本源的宇宙大系统中,从而论定儒家伦理道德的合理性和不变性,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大纲这样,就把以宗法制为基础的君主专制的政体,也从哲学的高度确定下来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027.html

宗法制度、君主专制制度和儒家思想三位一体,相辅相承,构成了封建庞大帝国上层建筑最主要的内容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之下,尊者、长者永远处于主导地位,卑者、幼者永远处于服从地位孔子就认为,所谓孝,就是无违[7]《礼记》中也多处讲到,孝、悌的最本质的内涵就是子对父、弟对兄的顺宋人袁采在其《袁氏世范》卷上写道子之于父,弟之于兄,犹卒伍之于将帅,胥吏之于官曹,奴婢之于雇主,不可相视如朋辈,事事欲论曲直戴震也曾揭示这种现象尊者以理责卑,长者以理责幼,贵者以理责贱,虽失,谓之顺卑者、幼者、贱者以理争之,虽得,谓之逆[8]由此升华,便不难得出君叫臣死臣不能不死,父叫子亡子不能不亡的极端口,并成为人们遵循的道德准则在这样的社会文化背景下,限制的是人们的竞争意识、抗争精神和敢为人先的思想,而训练的却正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忠诚驯顺、老实本分、以和为贵的奴性鲁迅曾将中国全部历史划分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9],林语堂曾把中国人的特征概括为圆熟、忍耐、冷淡、和平、知足等[10],都可谓是一针见血而这些,也正是沙僧身上体现出来的最基本的性格特征正如陈独秀所言以其是非荣辱,听命他人,不以自身为本位,则个人独立平等之人格,消灭无存,其一切善恶行为,势不能诉之自身意志而课以功过;谓之奴隶,谁曰不宜?[11]这样的社会和文化,把人完全纳入了社会总体网络之中,否定个人的独立价值,否定人的个性尊严,任何个性的存在和表现都不允许当人的个性被完全消融于社会集体性之中的时候,人也就不再是具体的人了因此,马克思就认为哪里君主制的原则占优势,哪里的人就占少数;哪里君主制的原则是天经地义的,哪里就根本没有人了[12]当人已经不再是人的时候,这种人的人格,就不能不表现为苍白性这大概是沙僧形象苍白的最根本的原因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027.html

但是,如果把沙僧全部形象都概括为奴性人格,也并不符合这个形象的客观实际毫无疑问,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农耕文明社会耕种──收获周而复始的生产过程、少有迁徙的村落定居生活,人与黄土地那种相互依存又相互斗争的生存模式,都养成了中华民族的务实精神和善良品格,并由此形成为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正是在这些优秀传统的支撑下,我们的国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沙僧身上的种种优点──善良老实、埋头苦干、任劳任怨、默默奉献,都是我们民族优秀传统的具体体现,都带有农耕文明条件下国民性格的基本特征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027.html 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027.html

微信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weinxin
我的微信
四大名著QQ群: 696280552
weinxin
我的公众号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评论审核已启用。您的评论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后才能被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