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沙僧形象新论

评论字数 10100阅读模式

  五

纵观全书,作者对其中任何一个形象,包括天界佛国的神佛妖魔,都给以不同程度的批判和揶揄;对取经集团中唐僧、八戒甚至悟空,也予以善意的调侃,有时甚至是严的批评唯独对沙僧这个形象,作者进行了尽可能的淡化处理,既没有着意的赞美,也没有严的批评,甚至连调侃的笔墨都十分罕见作者似乎只想提供给我们这么一个形象,而把有关是是非非的评判留给读者和学者们但是,如果我们加以深入研究,仍然能看得出作者就这个形象所表现出来的倾向性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027.html

首先我们注意到,沙僧形象和吴承恩的父亲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吴承恩在《先府君墓志铭》中这样介绍他的父亲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027.html

时众率尚便利机械善俯仰者,先公则木讷迟钝,循循然人尝以诈,不之解,反大以为诚;侮之,不应亦不怒其贾也,辄不屑屑然,且不贰价又日日读古人书于是一市中哄然以为痴也里中有赋役,当出钱,公率先贯钱待胥胥至,曰女钱当倍,则倍;当再倍,则再倍曰女当倍人之庸,则倍人之庸人劝之讼理,曰吾室中孰非官者?然又胥怒,吾岂敢怒胥,又犯官哉?于是众人益痴之承恩记忆少小时入市中,市中人指曰是痴人家儿承恩归,恚啼不食饮[13]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027.html

痴人家儿的屈辱生活,深深地印在了吴承恩的脑海中,于是,当他创作《西游记》时,自觉不自觉地便把父亲的形象融入了沙僧形象之中这大概是作者不愿就这个形象进行个性和道德评价的难言之隐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027.html

就吴承恩本人来看,和他的父亲并不相同他虽然是一位终身科举而不能中第的穷书生,却有一身傲骨和面对黑暗现实无奈的愤激他自称平生不肯受人怜,喜笑悲歌气傲然[14],吟啸临风,未许壮心灰,狗有三升糠分,马有三分龙性,况丈夫哉!虽贫杜甫还诗伯,纵老廉颇是将才[15]但是,作为一名手无寸铁的书生,面对着民灾翻出衣冠中,不为猿鹤为沙虫坐观宋室用五鬼,虞廷诛四凶的社会现实,也只能发出如此深沉而令人心悸的自我哀叹胸中磨损斩邪刀,欲起平之恨无力正是出于对自身一介书生回天无力的悲叹,于是,救月有矢救日弓,世间岂谓无英雄[16],他不能不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他的巨著《西游记》上,不能不把自己理想的人格,通过孙悟空这位富有抗争与进取精神的斗战胜佛表现出来,来弥补他们父子两代性格上的缺陷和人生的遗憾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027.html

在《西游记》中,作者的确是有意把孙悟空和沙僧作为一对对比鲜明的人物形象来塑造的孙悟空从不将大闹天宫看成什么难以饶恕的罪过,动不动便神采飞扬地宣扬自己大闹天宫的英雄壮举;沙僧却有着自觉的赎罪意识孙悟空傲视一切权威,对玉皇大帝、普天神祇乃至于如来佛祖,都表现出最大的不恭,没有丝毫的奴颜媚骨;沙僧则对一切权威均表现出最大的驯顺孙悟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以斗为人生最大的乐趣,以斗士的潇洒直面惨淡的人生;沙僧却以和为贵,缺乏最起码的抗争精神孙悟空身为取经僧,却是个闯祸的个都头,一路上专寻人的不是,把那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古训遗忘得一干二净;沙僧则明哲保身,不干己事不开口通过这样的对比描写,借助悟空形象,作者重塑了一种富有抗争与进取精神的全新的理想人格,又借助沙僧形象,对国民性格中的奴性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反思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027.html

总之,沙僧形象既体现了奴隶文化的本质特征,又代表了农耕文明背景下普通民众的基本性格特征他的善良老实、埋头苦干、任劳任怨、默默奉献,都表现为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进行任何一项伟大的事业,这些美德都是不可缺的但沙僧身上这些美德,又都和他的安分守己、循规蹈矩、驯顺服从、明哲保身的奴性不可分割,浑然一体,而奴性又是妨碍我们民族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根本大敌,是我们事业成功的大敌因此,表现在沙僧身上的美德,只有与强健的个性和富于抗争与进取的精神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只有诉之自身意志,才有可能焕发出真正的光辉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027.html

【参考文献】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027.html

[1] 诸先生之论文分别是张静二《论沙僧》,见刘世德所编《中国古代小说研究──台湾香港论文选辑》,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年版钟婴《说沙僧》,《杭州师院学报》1984年第1期刘士昀《论〈西游记〉中的沙僧形象》,《思想战线》1984年第 5期萧登福《西游人物溯源──沙悟净与密教中的深沙大将》,书目文献出版社《中国文学研究》1986年10期夏敏《沙僧形名与西域民族》,《明清小说研究》1995年第2期张锦池《论沙和尚形象的演化》,《文学遗产》1996年第3期单良《试论〈西游记〉中沙僧形象的塑造》,《中山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下引诸先生之均出于此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027.html

[2] 隋树森《元曲选外编》,中华书局1959年版,页660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027.html

[3] 朱一玄等《〈西游记〉资料汇编》,中州书画社1983年版,页131

[4] 陈士斌《西游真诠》第8回回评

[5] 伍杰《严复书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页181

[6] 班固《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十》

[7] 《论语·为政篇第二》

[8] 戴震《孟子字义疏证》卷上

[9] 《鲁迅全集》第1卷,《坟·灯下漫笔》,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年版,页213

[10] 参阅林语堂《吾国与吾民》第二章,见《林语堂名著全集》第二十卷,华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1] 陈独秀《新青年》发刊词,《敬告青年》引自《独秀文存》,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页5

[1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页411

[13][14][15][16] 刘修业辑录《吴承恩诗文集》,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页106、25、182、17

微信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weinxin
我的微信
四大名著QQ群: 696280552
weinxin
我的公众号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评论审核已启用。您的评论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后才能被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