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的法律观及启示

评论字数 5590阅读模式

西游记》所描绘的铁扇公主对牛魔王的感情,以及夫妇二人面对婚姻家庭和浮世羁绊所表现出的态度,反映出小说对于人欲和天理统一的追求牛魔王夫妇追求人欲的张扬却不曾超越律法的底线,最终虽尘缘散尽,但牛魔王径归佛地,铁扇公主后来也得了正果,经藏中万古流名,结局当属不错

西游记》的法制观念传播与当代传承价值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1855.html

法律与文学运动发源于1973年,美国学者怀特出版《法律的想象法律思想与表达的性质之研究》一书,自此法律与文学成为一个法学流派波斯纳于1988年出版了《法律与文学一场误会》,并于十年之后增订法律与文学自此有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文学中的法律、作为文学的法律、通过文学的法律以及有关文学的法律四个分支然而,就文学中的法律而言,中国文学具有非常丰富和深厚的底蕴,其中隐含了许多可供法律与文学研究开掘的文献宝藏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1855.html

萨孟武先生说吾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治,所以古人所想象的天上制度也是玉帝的专制政治《西游记》里有关律法的描绘体现了明代真实的法律观,即明刑弼教和重典治国的治理原则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1855.html

如天庭、佛界对于孙悟空的征讨、说服和转化的过程,就体现 明礼以导民,定律以绳顽(朱元璋语)的原则乌鸡国国王托梦给唐僧求帮助夺回王位,但唐僧却担忧倘被多官拿住,说我们欺邦灭国,问一款大逆之罪;沙僧只因其前身卷帘大将失手打碎琉璃盏这样一个很小的过失而遭受极重的处罚,玉帝把我打了八百,贬下界来,变得这般模样又教七日一次,将飞剑来穿我胸胁百余下方回,故此这般苦恼,则充分体现了明代治国治吏的严苛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1855.html

《西游记》的主旨并不在于反对皇权统治,而是追求君圣臣贤、政治清明的帝国治理模式《西游记》对明代法制的宣扬达到了十分深刻的程度在狮驼国,孙悟空变成小妖差点露馅,因为我那大王家法甚严,烧火的只管烧火,巡山的只管巡山,终不然教你烧火,又教你来巡山?书中的规则意识与法律观念之普及,甚至达到了妖怪依法治妖的地步,这些描述体现法律规则的普及程度,反映出民间社会对治理规则的认同《西游记》对于法制的宣扬效果凸现了文学作品的法律宣传价值如波斯纳所言那些构成伟大文学作品的经典作品有一种神秘的能力, 它们能够对生活在不同时代, 从而也意味着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人产生共鸣, 而这些人生活的时代和文化与这些作品完成的时代和所处的文化迥然不同正是这样一种得到不同时代和文化背景的人们重视和共鸣的价值理念对于恶的消解和对于真、善、美的追求,成为文学得以弘扬法律正义的内在机理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1855.html

通过文学中的法律展现人性的善与恶,有助于强化法律规制的原则,并扩展法律制度对于人性的影响《西游记》值得当代文学传承的第一个方面是,作者只有具备法制观念和法律知识,在进行文学创作时才能游刃有余而不至于产生负面效果缺乏法律知识和法制观念的文学作品不仅在艺术上是失败的,而且会产生相反的社会效果,甚至给法律的普及带来干扰和破坏《西游记》值得当代文学传承的第二个方面是,在激荡人的情感、塑造人的心灵和陶冶人的情操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宣扬人欲和秩序的统一、惩恶扬善、追求正义等主张,通过打动情感来使人受到教益,这对于当下某些片面追求新奇刺激的文学作品具有启示意义《西游记》值得当代文学传承的第三个方面是,以神魔小说的形式宣扬正统治理制度的内容,追求人欲和秩序的有机统一,弘扬明代主流价值和法制理念,作者的这种社会责任感是值得今人借鉴的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1855.html

(作者王涛,单位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1855.html 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1855.html

微信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weinxin
我的微信
四大名著QQ群: 696280552
weinxin
我的公众号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评论审核已启用。您的评论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后才能被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