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意士子的形象写照——浅谈曹雪芹笔下的妙玉

评论字数 5736阅读模式

失意士子的形象写照

——浅谈曹雪芹笔下的妙玉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0362.html

线天长 吴营洲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0362.html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虚构了一位颇具魏晋文士风度的女性,她就是在大观园拢翠庵带发修行的妙玉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0362.html

从《红楼梦》第五回得知,妙玉在金陵十二钗正册里排名第六,位次在凤姐、李纨、迎春、惜春诸人之前,看来是个十分重要的人物,再加上她文墨也极通,经文也不用学了,模样儿又极好,书中应该有不少精彩故事才对其实不然?妙玉在前八十回仅仅出场两次,而且和《红楼梦》故事的主线发展并无多大关联客观地说,就《红楼梦》故事本身而言,妙玉是个可有可无的角色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0362.html

既然如此,惜墨如金的曹雪芹为什么偏要塑造妙玉这个人物呢?塑造妙玉这个人物又是出于怎样的一种考虑呢?是什么让曹雪芹产生灵感和创作冲动而塑造妙玉这个人物的呢?曹雪芹究竟看到了什么而对妙玉这个人物非写不可呢?在妙玉这一形象中究竟寄托了作者怎样的一份情思呢?诸如此类吧,这就是拙文所想探讨的虽然力不从心,但想抛砖引玉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0362.html

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0362.html

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0362.html

《红楼梦》第十七至十八回,为了元妃省亲,贾蔷从姑苏买回十二个女孩,组织贾府的戏班子林之孝家的向王夫人汇报说,又买了十个小尼姑、小道士,同样是以备元妃省亲庆典应用,并顺便说了一句:外有一个带发修行的,本是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因生了这位姑娘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儿皆不中用,到底这位姑娘亲自入了空门,方才好了,所以带发修行,今年才十八岁,法名妙玉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0362.html

这就是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大人物妙玉的出场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0362.html

这一出场形式,比起凤姐那绘声绘色的出场,比起宝玉那风风火火的出场,委实差了点火候毫无排场,也无光彩不仅极不惹眼,甚至也没有亲临现场,只是一个下人不经意带出来的作家似乎慢待了妙玉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0362.html

夫人不等回完,便说:既这样,我们何不接了他来林之孝家的却说道:请他,他说:‘侯门公府,必以贵势压人,我再不去的’

曹雪芹写妙玉,下笔很是谨慎,用心十分细腻,笔墨虽然不多,刻画得却是简洁到位,仅就林之孝家的转述的这句话,便一语道明了妙玉藐视权贵、特立独行的品格,令人然叹服

在《红楼梦》前八十回中,与妙玉相关的情节仅有五处:一是第十七至十八回,由林之孝家的口中叙出妙玉身世来历;二是第四十一回,贾母和刘姥姥一行人到拢翠庵品茶;三是第五十回,宝玉因芦雪庵联诗被罚去拢翠庵求取红梅;四是六十三回,宝玉生日,收到妙玉署名槛外人的遥叩芳辰的笺帖;五是第七十六回,中秋夜湘云、黛玉联诗,妙玉续完在这五处里,妙玉正面出场仅有两次,一次是第四十一回,一次是第七十六回,但她给人留下的印象,难以磨灭

从三十九回到四十三回,主要是写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故事第四十一回有关妙玉的情节,只是这个故事中的一个小插曲,但就是这一小段插曲,对于认识妙玉这个人物,作者给了我们多方面的启示

在这一回里,有关妙玉言谈举止的描写,只有一千五百多字,蕴含却极其丰富

妙玉对自己的身世守口如瓶,对周围的一切不动声色,对自己的感情深藏不露她心高气傲,蔑视世俗但,妙玉对周围的一切又了若指掌,对贾府的现状心知肚明,有些事连贾府的人都还不知道呢,她却能一语道破,显出老练而世故妙玉的感知能力超出常人,但她还只是个十八岁的妙龄少女

她是从哪里得来那么多人情世态的经历呢?

贾母带着刘姥姥一干人等闲步来到拢翠庵,无非是吃茶散心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

我们不禁会问:贾母的生活习性她是怎么知道的?

曹雪芹在书中并未描写妙玉到贾府后与贾府的各色人等有过来往,就这一个贾母吃茶的细节,足以让我们去想象妙玉对贾府一点都不生疏

贾母是贾府的最高权威,了解贾母的生活嗜好并从容应酬,可见妙玉有世俗的一面

其实也不尽然贾母这个人,无论在哪,无不受人谀奉,谁都诚惶诚恐,而在拢翠庵,妙玉只是礼节性地敬了茶,随后便撇下她,悄悄地约了黛玉、宝钗,到自己的耳房内品茶而且其茶,其水,其器皿,均在贾母之上妙玉傲视权贵的品行,由此可见一斑

顺便不妨谈一个元妃省亲时的细节:元春游大观园时,忽见山环佛寺,忙另盥手进去,焚香拜佛,这个佛寺,自然是拢翠庵,但作者偏是不说为什么不说呢?清人陈其泰批得好:不明点拢翠庵,为妙玉避俗也[1]

元妃省亲,当是一泼天的大事,喜事,人人都兴奋不已,唯独妙玉避而,其傲视权贵的品行又可略见一斑

其实,妙玉约了黛玉、宝钗到自己的耳房内品茶,另有深意存焉她清楚,唯有如此这般,才会把宝玉吸引了来果然如此但面对不请而至的宝玉,黛玉、宝钗却说:你又赶了来飺茶吃这里并没你的可见她俩不知情矣

《红楼梦》中,处处充满了偶然出人意料,又在意料之中从偶然走向必然是作家的一种能力,也体现着作家独特的艺术构思用一个看似不惹眼的细节,能替代千字万字的冗长叙述《红楼梦》中有着许多这种细节,让读者去遐想,去补充没写的故事脂砚斋称这是不写之写

我们再欣赏曹雪芹在茶杯一事上所做的文章,便可感知到他巧妙的艺术构思

贾母吃了半盏,剩下的让刘姥姥吃了刘姥姥用过的茶杯,妙玉嫌脏,不想要了但宝玉惜老怜贫,提议将杯子送给刘姥姥,卖了可以度日妙玉听了,想了一想,点头说道:这也罢了幸而那杯子是我没吃过的,若我使过,我就砸碎了也不能给他你要给他,我也不管你,只交给你,快拿了去罢

这番话,当是妙玉生活中的一个原则

可是在此之前,妙玉就把自己常用的茶杯给别人用了!谁?贾宝玉书中是这样写的:仍将前番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绿玉斗来斟与宝玉

仍将一词,蕴含丰沛,惹人遐思曹雪芹的写作手法,向来十分细腻简洁,由此可知宝玉并不是第一次使用这个杯子难道妙玉就不在意把自己时时刻刻都要用的茶杯给别人多次使用,特别是一个男性这里恐怕没有其他的解释,最为合理的解释,那就是带发修行的妙玉对一个男性产生了不该产生的情爱

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这是红楼梦十二支曲中对妙玉的评价

这样的女性,内心生活是十分丰富的她那娴静的外表,就是守身如玉理念的显示这也造就了她往往比一般少女更多的敏感

妙玉因为在贾府所处的地位很特殊在权势面前,在众人的各种口舌面前,妙玉只能用一种精神上不同凡响的姿态,昂首傲视,我行我素,静观世事,如是而已但别人看她却是自命不凡,怀才不遇,眼界高超,甚至傲慢无礼其实,妙玉是在权势熏天穷奢极欲的贾府中,以此来维护自己的尊严这让一些人莫名其妙地议论或讨厌,也就不足为奇了所以妙玉深居简出,只愿和同声同气者,诸如黛玉、宝钗,甚或湘云、惜春、岫烟等往来凹晶馆联诗就是友情的直观体现

在另一方面,妙玉没有更多地消耗自己的生命力,十八岁正处在生命力的旺盛期在她内心中,人世间的一切情感都十分活跃她内敛的心态保留着未受污染的天性,元气充沛,在和宝玉的接触中,产生喜爱之情那就不奇怪了人吗,在自然本能的驱动下,谁又能真正做到清心寡欲呢?曹雪芹没有告诉我们妙玉是何时对宝玉暗生情愫的对于妙玉,也是千方百计地把这份情感深藏心中

但微风起处,必有涟漪,情感也自会留下印妙玉把自己常用的茶杯多次给宝玉使用,以及对宝玉轻柔的申斥,都是对宝玉爱意的委婉流露可叹宝玉情有独钟,心意全在黛玉身上——他对黛玉的任何细微的情爱表现都会极敏感地感知到,对其他人则是不以为意——所以他对妙玉的爱意暗示,又聋又瞎宝玉只是因为妙玉超凡脱俗的人品而敬重她妙玉陷入单恋的烦恼!其他人,诸如黛玉、宝钗,对妙玉的这份闺情同样无察

可叹的是,情爱只有在两个人心心相印时,方能构成一个完美的关系妙玉解风情,又贞淑,这样的女性痛苦之一就是单恋中找不到相助者但自然本能的冲动与盲目,让释家子弟妙玉在伦理上出现了冲突,这就是魔难魔难的主要表现,就是幻象丛生,形影展现在自然本能强大力量的驱动下,情感走进了死胡同,即便是撞了南墙也在所不惜,无怨无悔妙玉走进了死胡同

禅心已作沾泥絮,抵挡不了人性中至善至美的情曹雪芹说妙玉云空未必空一点没错

当然,感情丰富,外表端庄,品性沉静,心气高傲的妙玉,在贾府也有知交,并与之常来常往,赋诗,下棋,闲坐,此人就是邢岫烟岫烟是贾府邢夫人的侄女,因家道贫寒,一家人前来投奔邢夫人,寄住在迎春的紫菱洲

关于岫烟的身世,书中几度提及,家贫命苦是其主要特点在岫烟眼中,世道处处不公,人生布满荆棘因为贫穷,她把人的各种欲望都淡化于无,把人的各种美好情感都深藏心底,但她心境泰然,安素守常同时也因家贫命苦,使得她眼光锐利起来,头脑更加冷静,这才能认识外界的真实家贫命苦不仅让人思索,而且加快了认识真实的人生,更使她超然于流俗群体之外在贾府寄住,对贾府的奢靡豪华,对贾府的权势和财富,从不动心她把享乐置之度外,洁身自爱,安贫守拙,善良而又厚道当贫穷与不幸落在一个品格高尚的少女身上,她就变得端雅稳重,处身落落,有几分傲骨,甚或圣洁起来在贾府的环境中,以女性的坚忍和直觉,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怎样合乎时宜,且又不谦卑自愧她的坚强决不外露,只是表现在既随和又超然上她对外界的一切诱惑,似乎视而,处之泰然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这就是岫烟而这种品格与气质,正是妙玉所钦敬的

曹雪芹让妙玉、岫烟这二位女性的人品互相照亮了对方

岫烟和妙玉既然是好朋友,那岫烟察觉到没有妙玉在情感上细微而异常的变化呢?伟大的作家不会让人失望,且看《红楼梦》第六十三回

此回值逢宝玉生日,自然热闹非凡,宝玉回屋时忽然发现有张帖子,是妙玉遥贺宝玉生日的宝玉想回帖感谢,但遇到了一个小麻烦,帖上的签名是槛外人,宝玉却不知如何作复,他想去找黛玉问问,谁知,刚过了沁芳亭,忽见岫烟颤颤巍巍的迎面走来,寒暄几句,岫烟告诉宝玉她要去找妙玉聊天宝玉便探问她俩的关系,方知是相交十年的好朋友宝玉便把妙玉的帖子拿出来给岫烟看,并称自己不知如何落款岫烟未答之前,先评说妙玉下的帖子:他这脾气竟不能改,竟是生成这等放诞诡僻了从来没见拜帖上下别号的,这可是俗语说的‘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成个什么道理这是岫烟看出了妙玉这个贺贴的毛病——身份不明,关系不清,且有些暧昧所以岫烟说成个什么道理其实岫烟不懂,暗示情感还讲什么道理呢?但毕竟岫烟给自己提出了疑问我们再往下看:

宝玉勉为其难地回答了岫烟的疑问:姐姐不知道,他原不在这些人中算,他原是世人意外之人因取我是个些微有知识的,方给我这帖子岫烟并没有认同宝玉这个解释岫烟也是个极聪明的,用眼上下细细打量了宝玉半日,方笑道:怪道俗语说的‘闻名不如见面’,又怪不得妙玉竟下这帖子给你,又怪不得上年竟给你那些梅花既连他这样,少不得我告诉你原故

岫烟自己在寻找答案

此时,岫烟对着宝玉细细打量了半日究竟看到了什么?看到的是神采飘逸,一表人才的翩翩少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第三回)岫烟不由地心中一亮,当下顿悟她确信自己找到了答案,不由地连连慨叹,怪道俗语说的‘闻名不如见面’,随后又跟着两个又怪不得,她终于明白了妙玉的所作何为于是岫烟告诉宝玉,他常说:‘古人中自汉晋五代唐宋以来皆无好诗,只有两句好,说道: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如今他自称‘槛外之人’,是自谓蹈于铁槛之外了;故你如今只下‘槛内人’,便合了他的心了

宝玉听了,犹如醍醐灌顶

此前的岫烟,虽然深深了解妙玉,但对妙玉的诸多不合时宜,也有过一些不便说的疑问而今天的岫烟,在上下细细打量了半日宝玉之后,以一位少女的敏感,她自信找到了答案

但答案是什么?曹雪芹没有明写他相信读者的智慧

至此,我们已经看到归隐禅林,但又六根未静、尘缘不断的妙玉妙玉有点像功名不就,退守田园,却仍心忧天下,志存高远的读书人——士子

岫烟对妙玉有句评语,闻得他因不合时宜,权势不容其实,一个十岁就出了家的女孩子,如何会权势不容?这是在说妙玉吗?不是!这里说的分明就是士子

红楼梦十二支中,有关妙玉的那首曲名,也是《世难容》——不被社会所容我们想想,在专制社会里,谁会不被社会所容呢?自然还是那些士子

《世难容》是这样写的: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天生成孤癖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妙玉的才华有目共睹,虽然大观园中起的诗社与她无份,但从中秋夜黛玉、湘云联句时结的尾来看,其才华当在黛玉、湘云之上,起码也是难分伯仲,不在其下的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社会人群中哪个阶层会是如此呢,恐怕也唯有天下士子了

胡文彬先生早就感知到了这句话的深意,他曾明确指出: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说的是妙玉——一个小说中的人物,但这两句话的深刻意义,却绝不限于皈依佛门的妙玉一人而已[2]

有人说:妙玉,原为妙语,其人物出现不过几次,且有高于王熙凤,可表明,她是一条暗线有可能,是作家本人[3]平心而论,这话说得颇有见地妙玉的不合时宜,权势不容,不正是曹雪芹的自我写照吗?其好友敦诚在《寄怀曹雪芹》一诗中称他接篱倒著容君傲,敦敏在《题芹圃画石》一诗中称他傲骨如君世已奇,张宜泉在《题芹溪居士》一诗中称他羹调未羡青莲宠,召难忘立本羞,足可见曹雪芹也是妙玉式的人物他笔下的妙玉,正与自己傲气精神相吻合

其实,岂止是作家本人,和作家相知相熟的那些诗友——敦诚、敦敏、张宜泉等,也有许多类同处他们和妙玉一样,清高,不同流俗,不趋权势[4]他们感知过人情冷暖,深谙世道险恶,看破红尘,有心向佛,以求凡胎肉体得到解脱,使灵魂心性有个归宿但,肉身太沉重,现实太无奈,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可叹的是,天底下哪个士子不是如此

在那个专制社会,他们究竟是无材补天,还是无意补天,却也难说但从曹雪芹和他的好朋友敦诚、敦敏的一生来看,过着的恰是诗酒唱和、淡泊名利、超然世外,过着闲云野鹤般的生活

妙玉的最后的结局会是怎样?我们揣测那一定是很是悲惨的,一如《红楼梦曲》里所唱的: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可惜的是,我们无缘看到后三十回作家的原稿,这也是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成了喜爱《红楼梦》的人们永恒的遗憾

[1]刘操南辑录:《桐花凤阁评红楼梦》,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

[2]胡文彬:《胡文彬谈红楼梦》,当代世界出版社,20069月,第76

[3]《浅析〈红楼梦〉中妙玉之性情》,师范生网站,http://www.shifansheng.com/

[4]周思源:《周思源看红楼梦》,中华书局,20056月,第148

几则链接:

微信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weinxin
我的微信
四大名著QQ群: 696280552
weinxin
我的公众号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评论审核已启用。您的评论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后才能被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