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楚子:女床笫呈欢禁忌?抑或皇统颠覆焦虑? ——《金瓶梅》历代遭禁深层肇因探赜

评论字数 14397阅读模式

引 言

中国古代和近代官方动用行政手段对民间文献活动(文献的生产、传播和阅读利用活动)实行控制,就是人们常说的禁书
禁书一词,最早见于宋人苏辙《栾城集》之《乞裁损待高丽事件札子》中:不许买禁物、禁书及诸毒药[1]
此处禁书,即应禁之书不过,这里苏辙并没有说明何谓禁书
一般认为,所谓禁书,即指国家通过行政手段而禁止刊印、流布、阅读的书籍[2]
金瓶梅》自明代后期诞生之日起讫今四百年间,历经数度改朝换代,一直屡遭禁止刊印传播,这对于一部当时即号称天下第一奇书的举世公认的经典作品,这种情形的确颇为罕见
平心而论,《金瓶梅》的价值在于它以深刻而写实的手法,忠实记录了一个时代中各色人等的生存状态
多年以来,包括大多数研究者的《金瓶梅》读者群体,几乎不假思索地认为该书遭禁的唯一原因,无非就是其中男女性交场景的直白描摹,
尽管其文字总量仅占全书百分之二,但鉴于文明社会约定俗成的的性禁忌习惯,确实令人感到惊世骇俗而不可容忍,于是遭禁亦在情理之中了
研究者们经常引用的上世纪三十年代郑振铎的除去了那些淫秽描写,《金瓶梅》即不失为一部最伟大的名著[3]的论断,不妨也可以说是从一个侧面认同了人们的这一观念

《金瓶梅词话》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727.html

平心而论,《金瓶梅》遭禁不能排除因为其中含有秽亵描写这个原因
然而,如果说这就是《金瓶梅》遭禁的唯一原因,那么问题来了——不同于1949年中共建政后即宣布娼妓制度违法必予取缔、随后声势浩大并卓有成效的除娼运动最终导致娼寮绝迹,明、清和民国三代法律上是允准在社会上公开嫖妓的
既如此,明、清和民国统治当局却在民间出版物中禁毁《金瓶梅》唯其因乃淫书——这不能不让人觉得多此一举,至少在情理上有悖起码的常识性逻辑?
如果不是或不单单是因为书中摹淫秽亵的文字,那么究竟是什么更重要更根本的原因,致使《金瓶梅》至今难见天日?
读完整本《金瓶梅》,掩卷良久深思,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并非那些男女性事的直白描摹,而是一个江湖化中国各色人等辗转行走混世其间,
一个正式规则之下鄙俗至极的潜规则畅行运作的上下翻飞井然有序,一个与正统官方价值话语体系之间既不直接冲突对抗、又不拥遵买账的民间行事作派价值取向的话语系统
请注意这里的民间不应拘泥于它的字面含义,因为其实它也包括上下官员每日退朝之后或公务之外私底之下的生存栖息、生活游走空间
关于这一点,如果我们从中西文化比较的视角,可能看得更加通透
今天,在欧美国家生活过一段时日的中国人最深切的异域感受,或许就是完善成熟法治框架之下人们生活状态的一种率性自我了无忌惮
比照之下,华夏斯土上国人精神、心理状态则要拘谨、虚矫很多
个中原因重要之一,盖乃生存空间中无孔不入之潜规则须处处留心以防一不小心触犯栽坑倒霉
潜规则——这些摆不上桌面的陋规,显然与包括明、清和民国三代在内的历代统治当局在国家形象传播层面崇尚弘扬的、以儒家道统为圭臬与核心的主流意识形态格格不入(虽然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正是源出于儒道文化衍生而来的一种社会负文化形态[4]
国家最高统治当局并非不曾心知肚明:这些陋规,官场每天都在上演,民间每时都在发生,它如同无孔不入的病毒侵蚀帝国庞大的驱体无声无息飞速蔓延,
如同癌变的细胞寄生于国家体制各个机构科层的断面随机扩散,一但越过某一临界点,必将导致整个国家统绐架构的訇然坍塌——国亡庙隳,身死人手而为天下笑!
然而明知如此,却一直缺乏应对良策
从朱元璋创业开国的洪武元年始,严刑峻法超过前朝,然效果依然非常有限
比及太祖、成祖这些有为帝王之后,整个明王朝官场吏治简直一蟹不如一蟹,官员贪污权力寻租到了无官不贪令人瞠目结舌的程度
然而即便察知到这些陋规,最高统治者皇帝又有什么应对良策?
既然没有什么好的应对办法,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面对朝野盛行之陋规只要其只做不说,维持现状与平衡,留待时机成熟之时剪除之(其实自己心中也明白这个成熟的时机恐怕永远也倒来不了),至少暂时亦不失为明智之举
现如今竟有人将这一层纸捅破,将一个遍及官场及民间潜规则盛行的江湖化的写实中国,直陈于世间世人面前,供人们随意欣赏把玩跃跃欲试仿之效之,以求混得惬意、活得舒畅,由此消解以至解构了一个当下统治格局永远宏伟神圣的千古神话
毋庸置疑,这当然是最高统治当局所绝对不能容忍的
这才是《金瓶梅》自诞生之日起即历遭禁毁的最重要的原因

《江湖中国》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727.html

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727.html

看一看潜规则——明清官场称之陋规者在《金瓶梅》文本中呈现出之若干个案
《金瓶梅》三十六回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西门庆攀夤的朝中宰相蔡京蔡太师的假子、新科状元蔡蕴及第擢官后省亲路过西门庆处,
接到蔡京管家翟谦希望西门庆予以接待信函,西门庆忙不迭地差仆人赶至运河新河口隆重迎接上岸,延至家中大摆宴席,歌舞笙弦弹唱伺候
西门庆还让自己的心腹男宠书童儿亲自近前涂脂抹粉乔模乔样唱曲,以博其欢
夜阑更深酒酣耳热游走亭阁之间更衣,刚刚入步官场的新科状元郎心中坠坠惦着回乡的盘缠,趁同行的安进士没在跟前,赶紧拉住西门庆低语快言道:学生此去回乡省亲,路费缺少
西门庆略一怔,随即笑答:不劳先生吩咐,云峰既嘱,学生岂敢不领?
蔡状元如释重负,暗舒一口长气,登时春风拂面……这种不加任何掩饰直接索贿的言行,确乎让人忍俊不禁
照理说来,通过以德垂范儒家经典为其圭臬科举考试选拔上来的当年全国头榜后备官员应该德馨品高,至少不该至于如此猥琐难当,然而,眼前的文本,就呈现出如此令人极度鄙夷的情状
结果次日晨,西门庆作别二人之际,送蔡状元金缎一端,领绢二端,合香五百,白金一百两;安进士色缎一端,领绢一端,合香三百,白金三十两,新科状元进士双双喜不自胜,上马扬长遁去
亦官亦商但本质上作为一个成功发家致富商人的西门庆,在《金瓶梅》中,却较少看到其与商人的交往;更多的是与官府的人情应酬
不是与周守备或夏提刑做生日、贺千户庆升迁,就是往东京太师府打点孝敬不吝重赀;加官后更是整日忙于官员之间的迎来送往,不亦乐乎
其实,对于西门庆的上窜下跳、乐此不疲,结合中国社会规则的真实运作,仔细想想,就一点也不会觉得唐突奇怪了,倒只能让人由衷钦佩西门庆甚接中国地气且志存高远
不是吗?因为西门庆深知,自古官官相护、官商一体,若想保住家业并且买卖越做越大,缺少了官府的照应和庇护无异缘木求鱼,正可谓官商合璧,天下无敌
西门庆运作中国社会潜规则实践,经历了不断探索尝试又不断成长壮大的人生轨迹
小说开始阶段我们看到,西门庆与官府的交情尚属礼节上的一般性往来,仅限于庆贺生日或有事临时送礼打点一番之类
送杵头何九十两银子遮掩武大尸首,得知武松告状时让心腹家人打点县衙官吏,武松误杀李皂隶后送李知县一副金银酒器、五十两雪花银促其结果武松等即属此类
直到东平府尹提西门庆等涉案人员时,他才不得已动用了亲家陈洪、亲家的亲家杨戬提督这层关系
此后为李瓶儿所求衙门免提花子虚之事又动用了一次亲家的关系打通官场人情关节点之关键在于,后两次重大事件打点,最终均牵动到当朝一品权相蔡太师,等于用不菲的金银在太师府先挂了号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当下舍投入,来日必丰报突发亲家陈洪受其亲家杨提督犯案牵连,西门庆担心祸及自身,又用一千两银子进京太师府买回一命,至此透彻悟出结交官府的生死攸关:早时使人去打点,不然怎了?(第十八回)
从此西门庆瞄准蔡太师,由被动到主动,极力攀附,每每贽见,动辄一掷千金
他煞费苦心,花五百两银子到杭州替蔡太师制造庆贺生辰的锦绣蟒衣,又花三百两金银打造为蔡太师上寿的银人、两把金寿字壶,又两副玉桃杯、两件大红纱,两件玄色蕉布及其它礼物
第二次庆寿诞时,西门庆更是不惜血本,光生辰礼物就达二十数扛:大红蟒袍一套、官绿龙袍一套、汉锦二十匹、蜀锦二十匹、火浣布二十匹、西洋布二十匹,其余花素尺头共四十匹、狮蛮玉带一围、金镶奇南香带一围、玉杯犀杯各十对、赤金攒花爵杯八只、明珠十颗,黄金二百两(五十五回)
两次祝寿的的巨大投入,深得太师欢心,由此换来了超出预期的回报:
第一次领回一顶五品官帽:掌刑副千户,执掌当地芸芸生众生杀大权,拥有了权力寻租的巨大空间;
第二次被太师认作干儿子,单独设宴款待,并从掌刑副千户擢升掌刑正千户,根基更加磐固,即连官中诸同僚亦敬畏艳羡不已
自此,西门庆呼风来风,唤雨得雨,官商一体,风光无限
傍上蔡太师,西门庆并未忘乎所以,他太知道现官不如现管诸类官场江湖之潜规则了
于是,他一方面注意维持好与地方官员的关系,另一方面更加注重开发官府中的潜力股
对太师府翟管家引荐的新科蔡状元、安进士,热情款待之余,又是送金银又是赠缎帛以图来日获取馈报一如本节前此所述
对路过的宋巡按、蔡御史(几年后的先前那个青涩的状元郎),西门庆张灯结彩,大摆筵宴,馈赠厚礼,不惜花费千两金银
尽管在李瓶儿的丧事期间,对前来歇脚的黄太尉,西门庆也不敢有丝毫的怠慢,精心准备,大摆千人盛宴,以图上司欢心
对前来的宋御史,西门庆宰了一口鲜猪,两坛浙江酒,一匹大红绒金豸员领,一匹黑青妆花丝员领,一百果馅金饼奉上
宋御史随即差人,送了一百本历日,四万纸,一口猪回礼
然而更大的回报还在后面,一日,上司行下文书来,令吴大舅本卫到任管事西门庆拜去,就与吴大舅三十两银子,四匹京段,交他上下使用,(七十八回)再投资以求更大利润化
西门庆擅通官场潜规则,善用官倒临机发挥,巧借官府批文大肆敛财,有时简直臻于炉火纯青的境地
某日,应伯爵领李三见西门庆,本来是打算做合伙生意
李三道:东京行下文书,天下十三省,每省要几万两银子的古器咱这东平府,坐派着二万两,批文在巡按处,还未下来……老爹若做,张二官府拿出五千两来,老爹拿出五千两来,两家合着做这宗买卖
凭藉滚打官衙商界多年历练,加之天生敏锐直觉,西门庆一听,立刻意识到发财的机会来了,直截了当道:比是我与人家打伙而做,不如我自家做了罢,敢量我拿不出这一二万银子来?
刚说完又迫不及待问道:批文在哪里?
李三答:还在巡按上边,没发下来哩
西门庆旋即命陈敬济修书一封并封十两叶子黄金在书帕中交与春鸿、来爵二仆,嘱咐:路上仔细,若讨了批文,即便早来(七十八回)
一个精明干练游走官场商市两界潜规则红顶商人形象跃然纸上

通览《金瓶梅》,我们看到,西门庆游走官场,上下通窜,左右逢源,两头获利
比如:为收监的扬州盐商王四峰到太师府说事,净落一千两银子的人情;
替图财害主的苗青开罪,又赚得一千五百两银子的外快;
游说蔡御史早掣一个月的一纸批文,成就数万两银子本利的缎子铺;
做朝廷古器生意,宋巡按竟将业已发出的批文快马追回送与西门庆……于是乎西门庆好事连连,官运亨通,买卖上的利润收成接踵而至!
动用经营多年成熟的官场关系网络上下其手,免遭曾巡按弹劾,挤走夏提刑独掌提刑正千户肥缺,
与此同时顺带提携荆都监、周守备诸近前同僚以备来日帮扶之需——西门庆巧用官场潜规则,打出的这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漂亮的组合拳,每每一石数鸟,让同僚与之弹冠相庆的同时,亦艳羡嫉妒不已
毫不夸张地说,西门庆是一个时代朝野江湖、官场民间、商界政界潜规则成功运作的范例,是那个时代潜规则人格化的典型的缩影
形象一点说,父传子、家天下的皇家帝国就是开国皇帝暴力挣得的一家一姓的一份家业,从如何经营它的角度上讲它又犹如一个企业,身为董事长的开国皇帝流血拚命打下江山建功立业,继之传之子嗣,希冀子子孙孙善加经营管理,以至江山永固,万世不竭
这份家业、这个企业的体量太硕大了,董事长就是再精明强干、不辞勖劳也不可能事事亲历亲为,他必须雇佣一个从上到下呈金字塔型科层式分布的庞大的经理队伍为其管理经营——由此衍生通过科举考试选拔擢取的中央地方各级官员
董事长按时给这个为其管理家业的经理阶层发放不菲的薪俸,使得他们过着比一般布衣百姓体面风光的生活,藉此希望他们能够兢兢业业尽职尽责
问题就出在这个但凡居临朝堂之上无不口诵儒家道统侃侃高论的庞大的衮衮官员集群,其实并非如其自我标榜的那样礼义廉耻品德高洁,绝大多数甚至连最起码的常识性道德底线都无法恪守
这种早已被无数例历史实践反复证明了的现象其实只要深入分析一点都不奇怪——以儒家经典为应试范本的学优则仕、科举当官人生目标设定造就专制帝国庞大的文官系统,同时已然暗含这一精英群体绑架道德作为晋身特权上层之阶之犬儒主义虚伪功利底色[5]
而当其一旦真正进入官员特权阶层,尽管享受着体制内种种合法优渥待遇,但既然手中掌握着老板部分家业的资源支配权,自然想要寻租手中的这一权力以换取个人的实惠
始自底层造反起家的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太熟稔这一国情了,故而登基伊始即颁布严刑峻法警示臣下,建立东西厂卫制度监察官员
但即便如此宏才大略夙夜劬劳,依然阻止不了属下跃跃趋前铤而走险的贪腐欲望,以致他不由地慨叹:我想清除贪官污吏,奈何早上杀了晚上又有犯的今后犯赃的,不分轻重全都杀掉![6]
揆诸史鉴,一部帝皇一朝一代的兴亡史,事实上就是皇帝与属下中央地方各级官吏之间藉公谋私权力寻租与反谋私反寻租的博弈史
上述例举《金瓶梅》文本个案,借助西门庆这个人物典型形象及其勾连贯串,以现实书记官的直描手法,生动传神摹写出中国官场的核心陋规:公权私用乃是通行于整个社会体认的潜规则,一种社会常态
掌控着国家资源动员力、整合力和配置力的中央地方各级官员,彼此串通官场人脉相互为用
整个社会达成一种共识:官员手中的权力仿佛具有一种能够带来无限利益的魔力,因为它总是倾向于为掌握权力的人谋得利益的最大化
这种直露式呈现对于皇统主流社会核心价值观的颠覆与摧毁力将是致命的,它使得充斥于主流意识形态的道德说教格外苍白无力以致无人理会
《金瓶梅》中诸多个案的呈现,既是对侵贪皇家基业官员群体的暴露,客观上亦构成对皇统尊严的冒犯
不仅颠覆了正统主流道德形态,更有可能对助长官场陋规盛行形成直接教唆
由此,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皇帝,岂能容它?

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727.html

《金瓶梅》呈现出的中国,是一个江湖化的中国;《金瓶梅》的世界,是一个江湖化的世界
翻开《金瓶梅》,我们看到,西门庆既不是富二代,更不是官二代,他甚至上无父母,下无兄弟,故去的考妣,给他留下的只是一副近乎空壳的生药店面,远远够不上算是像样的遗产传承
然而孑然一身被抛到这个世界上来的西门庆,面对险恶环生、人心叵测的陌生社会,赤手空拳,凭藉自己过人的智慧和生来超级灵敏的生意场上人的直觉,在遍布荆棘丛林之中硬是杀出一条只属于他自己、任何其他人都无法真正复制的发财升官成功之路
其中的奥妙与诀窍,除了上文分析的善用巧用官场潜规则,与此同时,他洞悉明察江湖中国之壸奥,不啻为其另一制胜法宝
简单的说,所谓江湖中国,是指在正式体制运行着的中国表面之下,还平行存在着另一个非正式体制——依据江湖习惯规则运行着的中国社会
后者寄生附着在前者机体之上,也不与前者发生正面冲撞,但一直都在吸食前者的营养膏血,渐变式悄然消解着前者的框架结构,直至将前者耗散殆尽,最终趋于崩溃解体
如果说潜规则中国官场民间俱存,但主导力量还是在官场,民间多因上梁不正下梁歪而在跟风官场陋规,那么江湖化则是中国民间官场皆在,而滥觞在民间,泛滥至中国社会的各个角落包括官场
《金瓶梅》前半部(第十七、十八、十九回)记有这样一个让人过目难忘的故事——李瓶儿通奸西门庆气死花子虚后,眼巴眼望就等西门庆上门迎娶自己
谁知西门庆摊上亲家陈洪朝中官司牵连,打发家仆进京打点摆平尚未回复之际,只能偃伏居行,闭门不出,自然不敢张罗迎娶新寡少妇李瓶儿,但又忽略及时告知她事情的原委
结果李瓶儿在单方面信息极不透明的情况下,偏听偏信乡镇个体户医生蒋竹山对西门庆的谗言和对自己的蛊惑,招赘蒋竹山为夫婿,还出资出房让他开了一间卖生药材门面,似与西门庆家生药铺隔街打擂
西门庆得知,气恨交加急想报复,但又不好直接出面行凶,虽然他恨不得当街砸了蒋竹山店
西门庆的做法是叫上两个地方无赖张胜、鲁华,如此一番面授机宜
结果两人喝得醉醺醺的跑到蒋记药铺,鲁华揪住蒋竹山硬说蒋借了他的钱不还,张胜在旁打趁帮腔,蒋竹山莫明其妙当然争辩,结果挨了两人一顿痛揍,喧嚣打斗惊动了相当于片警的地方里正,甫一到达事发现场,就不分青红皂白一根绳子将三人一齐拴到了地方警察局即提刑所
西门庆早已贿赂过了警察局长夏提刑,并事先安排伪造妥了蒋竹山的借据
蒋竹山堂上还想申诉争辩,夏提刑一声断喝,左右上刑……结果蒋竹山不仅还了鲁华的三十两白花花的银子,双股还被打得鲜血淋漓,最后连走路都是一瘸一拐的,被李瓶儿地出门
西门庆摆酒为二人庆功,慷慨地把这三十两银子赠与二人,权当作点酒钱
要知道,即便保守地估计,明代中后期的三十两银子,大约也相当于今天的人民币一万五千元,可以想见西门庆因二人为他出了这一口恶气,该是多么的心花怒放!
这是一个典型的江湖世井故事个案,西门庆黑白两道通吃的性格特征以及流氓作派跃然纸上
揆诸历史,中国社会一切游戏规则的元规则是暴力最强者说了算,它更是江湖中国的价值核心
在这个世界中,最终真正能够规约人们行为的,既不是皇家官方主流意识形态倡言的儒家道统礼义廉耻、忠孝仁爱,
也不是诸如阳明心学之类的本底良知或者天地良心,而是如何平衡暴力趋利避害,或者如何借力暴力利益最大
在自个儿心中将道德和良知之类都糊弄好并不难,关键在于如何分配损害换句话说,就是要看我是否惹得起那些我打算损害的人
所谓惹得起,就是损害他们是件有赚头的事;反之惹不起则是损害对方的风险极大,加害者一方可能因此而遭致对方相同甚至更大的报复
上文中蒋竹山无权无势,遇事则苟且偷安唯求自保不暇,因此伤害他绝无任何报复之虞
西门庆精通江湖之道就在于他对蒋竹山的报复设计,完美实现了黑道江湖与官衙江湖两者间的无缝对节
这种江湖故事在中国社会自古暨今每日都在上演,自然颇为典型市井泼皮欺软怕硬无处不在,本来也就没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然而当民家被官家害了,除去忍受,更有什么法子[7]的官衙江湖成为常态,
这种可怕的积累,必然一步步地压缩底层百姓们最后的权利边界乃至最后的生存底线,导致统治风险遽增——而这,恰恰是作为一个最高统治者的皇帝,面对此等官衙黑幕,忧心忡忡、夙夜难眠而极度焦虑但却又无能为力的
《金瓶梅》自然写实地勾勒出了一幅江湖中国各个阶层的具体状貌,某种意义上乃是人们游走江湖稳嫌不折最生动的教例范本
于是,它将会面对最高统治当局强加于之的怎样的厄运的降临,自然也就是没有悬念的了

戴敦邦绘·应伯爵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727.html

《金瓶梅》中,应伯爵是活跃于江湖中国的一个极其典型的江湖世侩帮闲形象
开篇西门庆热结十兄弟,西门庆、应伯爵勾肩搭背、信誓旦旦:不愿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真到了西门庆一死,应伯爵立刻翻脸不认人转瞬改换门庭另投新主,为讨好新主,竟将西门庆家中非公开信息一并和盘出卖,
怂恿其立娶艳丽风骚的西门庆宠妾潘金莲
连一向冷眼观觑的作者都忍不住要发表议论:但凡世上帮闲子弟,极是势利小人当初西门庆待应伯爵,如胶似漆,赛过同胞兄弟,哪一日不吃他的、穿他的、受用他的身死未几,骨肉尚热,便做出许多不义之事
结合原著上下文深度阅读,此处我们确实没有理由怀疑作者道德批判的真诚
通常人们在说到义气时习惯在其之前冠以江湖,通称江湖义气江湖义气说到底是以义气者双方利益互惠或利益交易为其核心的义气,财大气粗加之官运亨通的西门大官人需要应花子像狗一样地在他面前衬景转悠,人前时不时地插科打诨,给平淡的日子陡然增色不少乐趣;
而应伯爵帮闲之流寄生依附并游走富豪、官绅之间,借此讨得利益实惠的核心技能就是一个字——能混或会混之混
混世界、混社会、混江湖……本身不能产生或积累出任何生产力,相反,它只会消解、腐化现行正规体制,导致现行体制正常运行行政成本的上升,而寄生其间的老应之类的江湖混世者正好从中得利
人们常说《金瓶梅》呈现出来的现世景观一片灰黯,从中看不到任何理想主义的闪光,不掺杂丝毫粉饰太平的虚矫做作,甚至看不出现实的生活还有什么希望……其实关于这一点如果具体而论,
或许就是因为作者直陈式再现了江湖化中国社会各个阶层、各色人等蝇营狗苟、猥琐前行的全息图景,而拒绝使用丝毫的官方语境话语修辞借以装饰当下、远离真实
兰陵笑笑生创作构思的基点是暴露,无情的暴露
他取材无所剿袭依傍,书中所写,无论生活,无论人心,都是昏暗一团,至于偶尔透露出一点一丝的理想微光,也照亮不了这个没有美的世界
社会、人生、心理、道德的病态,都逃不出作者那犀利敏锐的目光[8]
这些社会病症的病根之一就是江湖化侵蚀腐化对于国家动员力和社会凝聚力深层结构的累积性败坏,它不可能不触及统治者敏感的神经,它也正是自作者所在那个时代以来,中国古代社会向近、现代国家转型屡屡举步维艰,至今迟迟难以彻底完成的深层原因之一

《中国人的特性》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727.html

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727.html

十九世纪后期来到中国鲁西北传教并赈灾的美国传教士明恩溥(Arthur Henderson Smith 1845—1932),通过对中国社会各个方面或层面近二十年的观察研究,1894年在其出版的《中国人的特性(Chinese Characteristics)一书中,这样描述他所接触到的中国人:
中国的官员在上级或在公众面前这样的公共空间,他的表态或决心常常充满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之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气贯长虹的磅礴气势和道德情怀,而在私下交谈中,则又自然流露出毫不掩饰的对于正统道德说教的蔑视弃置
另外我们也很容易发现,不知是否出于上行下效,民间底层一直运行着一套对官方主流道德说教阳奉阴违的言行举止,而且它们时时皆能与之并行不悖平行运作而从未发生过任何直接正面的对抗[9]
在《金瓶梅》中我们看到,金瓶梅世界中的男男女女,对于朝廷官府主流意识形态亦即节义廉耻、忠孝仁爱之类既不对抗,更不遵行,甚至连不屑的最起码的回应都不曾见到,而是你说你的,我做我的
面对咫尺可得的欲望满足或利益功利诉求,官方正统道德说教对之形同敝屣,连想都不想自然弃之而悄无声息
上文已提到过的西门庆应伯爵之流自不必多言,第五十七回西门庆关于财富万能的一番宏论可说是其敝屣官方主流意识形态的旷世宣言:
咱闻那佛祖西天,也只不过要黄金铺地阴司十殿,也要些楮镪营求
咱只消尽这家私,广为善事,就使强奸了嫦娥,和奸了织女,拐了许飞琼,盗了西王母的女儿,也不减我泼天的富贵!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金瓶梅》的女性世界占据了其中极大的篇幅,与此相对应,小说中各色人等的女人们,同样以自己的行动呈现对于官话的不屑与漠然,
通过它,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事实上平行运作着两套并行不悖的价值话语系统,且民间话语系统惘顾官方话语系统,但从不与之发生正面冲撞
《金瓶梅》开篇没多久(第七回),就出现了一段关于孟玉楼言行举止细节毕声毕肖的情状描摹——
尚不到三十岁的新寡少妇孟玉楼急想再醮嫁人,前夫之舅张四一心保举与大街坊尚推官儿子尚举人为继室,媒婆薛嫂则撺掇嫁给西门庆
若按彼时官方主流意识形态核心价值观,嫁与西门庆,只是一中药店主的小老婆,况且西门庆家现已有二三妻妾;
而嫁给尚举人填房则成为正妻,不仅在夫家中地位名头高正,而且身为举人老爷的夫人,将来有希望一旦夫君进士及第高官得坐,自己亦会获取封诰凤冠霞帔,多么令人神驰……即使不第至少也有做小官夫人的希望,毕竟也属官太太之列
须知生在中国语境,当官入仕进取功名是一个男人人生追求的最大的生命兴奋点,那么,诰命夫人的身份无疑就是众多女流之辈的理想境界,这一点就连《牡丹亭》中为情而死又为情而生的杜丽娘也未能免俗
所以,张四振振有词,一会儿打出尚家是斯文诗礼人家,又有庄田地土的王牌,一会儿攻讦西门庆刁徒泼皮打妇熬妻眠花卧柳、就是做生意也是外实里虚不得长久……
然而,得到孟玉楼的回答却是:他在外面胡行乱走,奴妇人家只管得三层门内,管不得那三层门外的事,莫不成日跟著他走不成?常言道:世上钱财倘来物,那是长贫久富家紧起来,朝廷爷一时没钱使,还向太仆寺借马价银子支来使,休说买卖人家,谁肯把钱放在家里?
结果,在一片乱哄哄的吵骂声中,她带着自家的珠子箍儿、胡珠环子、金宝石头面、金镯银钏,上千两现银子,再加上三二百筒好三梭布,义无反顾嫁到了西门庆家,成为了孟三儿

戴敦邦绘 ·孟玉楼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727.html

后来西门庆一死,孟玉楼很快又嫁给了有权有势的李衙内,功利的算计占据核心地位
相较而论,孟玉楼对于官家道德话语权的漠视只是一般,还算不上是太出格的
而其它的女性,诸如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宋惠莲、王六儿以及簪缨世家的夫人林太太等,当咫尺即得的世俗功利或生理欲望满足蓦然垂降于前,她们简直视纲常礼教、三坟五典为粪土,完全不理会这些维系着国脉皇统合法性的官方道德意识形态,而只顾眼前活得滋润快活,真正做到了活在当下[10]
这种对于生活浅近、直观的理解,功利而又简单的价值取向,往往决定着当时社会一般人的现实行为
事实上,人们的日常生活操作一直禀持着一套迥异于官方说教的价值准则,它简洁而又高效、世俗而又功利,懒得理会主流意识形态国家训导但又从不与之公开对抗
是的,诗礼人家,庄田地土乃至举人的身份,如果不能立即变现,则形同敝屣,一文不值
金瓶梅世界所暴露的,亦即作者生活着的那个时代的社会情势的原貌就是从上层到底层,人们遵奉的价值准则决非皇统天道大力倡言的国家道德,而是只关生计的针头线脑一样琐屑的切身功利
在《金瓶梅》中我们看到,不仅一般的读书人、像温秀才之类完全成了被取笑被嘲弄的对象,就是中了状元、进士,
甚至当上了巡按、御史,也只具备某种形式上的显赫,不无羞赧地到富商家里揩油人事
帮闲应伯爵竟编了个笑话嘲笑孔子为女儿择婿云云,直接拿至圣先师之圣人开涮
说到底,孟玉楼们的选择,是当时普通人立足于现实的选择《金瓶梅》中例举了太多的体制内官员朝堂之上说的是一套,私底之下行的又是另外一套,对于正统道德说教的蔑视弃置不言而喻,
于是上行下效,至少是在潜在的或潜意识层面的模效,民间底层一直奉行着一套对于官方主流道德说教阳奉阴违的话语体系,且时时皆能与之并行不悖平行运作而从未发生过任何直接正面对抗
上述《金瓶梅》中的故事个案清楚显示,占据官方话语系统核心地位的儒家道统之于百姓巷陌,无异于对牛谈琴,百姓对之既不抗拒,更不入耳,
而是自行其是,遵行属于自己价值体系之内的话语系统判定是非曲直,指导或遵此运作日常生活行为
面对如此大胆直露毫无讳忌之文本,百姓读之,则生异心,起而效之;官员读之,则生怠心贪心,政务无所用心而专事贪腐于是乎不禁何为?

结 语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727.html

《金瓶梅》历代遭禁的真正原因远不止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盖因其淫欲横陈床笫呈欢的露骨描写,而是因其广泛涉及的社会各个阶层对于主流意识形态正统话语的全面颠覆的呈现
概而言之,鉴于天下第一奇书《金瓶梅》对于中国社会活跃通行的潜规则的全景式全息呈现,
对于江湖化中国——江湖化官场、江湖化市井、江湖化职场、江湖化商界、江湖化民间等江湖化社会生态白描式摹写之深刻再现,对于官员百姓、士农工商汲汲奔走于自家生活、为一己之私利上窜下跳、不择手段而枉顾三坟五典、儒家道统,
俨然沿循着一套迥异于官方公开倡扬的、正统的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体系话语系统各行其是……所有这一切,均使得掌握着国家权威最高话语权和解释权的统治当局恼羞成怒、无地自容,恼怒之后则是深深的焦虑并伴随着发自骨髓的无力感,
于是唯一能够诉诸操作层面尽力阻止这种描述致命社会癌变从而牵动世道人心引发世态更加动荡的,也就只能是禁毁承载着这种文字的文本的传播和阅读——《金瓶梅》由此遭禁
并且可以预期,在未来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金瓶梅》遭受禁锢的状态仍必将持续下去,只要中国还平行流动着并行不悖的两套价值体系话语系统——官方的官话套话系统与个体的实用功利即潜规则系统
专制集权下的传统中国,社会上并行不悖地平行运行着两套话语体系——以国家形式对外标榜的儒家正统说教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体系和各个社会成员日常实际生活中所真实遵循的话语体系
专制集权统治的合法性并非不证自明,它时时面临着它的社会成员对其合法性的质疑
缘因于此,专制集权统治者除了抛出君权神授等近似原始巫术的把戏外,以仁义纲常、修齐治平等儒家正统说教颁布万民占据道德制高点,从而获得道德话语权和道德优越感,更是其获取子民对其统治真实信赖感的重要环节
而《金瓶梅》却将后一话语体系,即作为个体存在时的社会成员日常实际生活中所真实遵循的话语体系,全盘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这套专制集权治下每个成员私下里都运作娴熟的话语体系——非正式规则或叫作隐规则

附注: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727.html

①有意思的是至今人们依然将《金瓶梅》视为淫书何以如此?这在《金瓶梅》传播与接受史上,该是另一个值得深究的话题

以下是《法制日报》主办的《法制与新闻》杂志2016年第6期刊载的一则消息:

北京一男子私印《金瓶梅》被罚1万元

近日,北京市文化执法总队接到举报称,通州区张家湾镇223号涉嫌印刷淫秽出版物《金瓶梅》

经查,该厂负责人周某某未经批准,擅自设立无证印刷单位,装订《吴晓铃藏乾隆抄本金瓶梅》等出版物北京市文化执法总队对其处以没收铁丝钉书机1台,印刷品3010册,罚款1万元 (如此)

(注意:它全盘囊括但又并非仅限于前面所论的潜规则),完全撇开前者即儒家道统官方标榜话语体系于一旁,即既对之阳奉阴违或毫不理会——帝力于我何有哉,但又与之从不发生正面冲撞

即所谓礼义廉耻、纲常教化那是说给别人听的,而实惠利益是做给自己用的

两套体系平行运作相安无事的事实每时每刻每个角落都在发生,人人都在操作,但却人人都懒得去想它,更没有谁会想着要去捅破这层窗户纸然而突然跳出来的《金瓶梅》,毫不留情将这层窗户纸撕了个一干二净

设想一下,专制集权统治当局如果允许触目惊心全面展示这套潜规则具体情境之下各种运作个案的《金瓶梅》公开出版发行传播于大众,这将是何等的讽刺?

这是在公开揶揄嘲弄自我嘴脸的虚伪滑稽,这是在公开宣布自我解构原本感觉一贯良好的道德优越感,放弃自己长期占据的道德制高点和绝对的道德发布话语权——因为事实上大家都已看到了人们早已对之阳奉阴违甚至弃之如敝屣了吗,既然如此,那还有什么必要再强调道德教化、儒家纲常,岂不全都成了多余的动作?

试想,圣德化育之下斯土斯民果真如此不堪,那将使得煞有介事发布道德律令劝诫万民归从礼义教化的统治当局陷于何等的尴尬与焦虑?尴尬焦虑之际则何所为?统统禁之,当是最可具备操作性的不二选择

有些所谓的名著仅乃一时之小说,而有些则是永久之小说——伟大的《金瓶梅》,它就像一面镜子,伴随岁月的流逝,这面镜子却越磨越亮,照见过往历史天地世间所有一切魑魅魍魉

古往今来,国人听熟了大话空话,言高言远,深不可测,邈不可及然而人说你的,我行我的,彼此两不相干井水不犯河水——大道理是说给别人听的,获取当下实惠才是自己的

每每社会精神失落,价值彷徨,许多人在文化复古和莫名怀旧中寻求心理补偿,于是官方宏大叙事话语体系依旧有其传播的土壤和市场然而,正当人们津津乐道于主流话语之时,手头践行的却还都是世侩常识的世俗功利,加之游刃于江湖的潜隐规则——《金瓶梅》正是照见此种情形的一面宝鉴

体制中人与体制外人构筑现实中国的双重社会与双重人格,然而,潜规则——自古暨今官民朝野上上下下唯此一点心有灵犀高度默契,读《金瓶梅》之描摹之呈现,知其状信然

政治人类学家詹姆斯·斯科特在对底层民众研究时曾经推出弱者的武器(Weaponsof the Weak)概念及与之并存的另一个重要的概念——隐藏的文本(Hidden Transcript)

所谓隐藏的文本指的是相对于公开的文本(PublicTranscript)而存在的、发生在后台的话语、姿态和实践,它们避开掌权者直接的监管,消解或改变着公开的文本所表现的内容

它们是千百万人生存智慧的重要部分

斯科特指出,每一从属群体因其苦难都会创造出隐藏的文本,它表现为一种在统治者背后发出的对于统治者统治性话语权力的悬置或漠然——帝力于我何有哉,即使得从属者实质上破除了统治当局所竭力营造的虚假意识(False Consciousness)的神秘化迷障关注底层政治(Infra Politics)隐藏的文本,有助于理解底层群体难以捉摸的的各色行为和复杂情境中的权力关系(James C. Scott 1985, Weaponsof the Weak: Everyday Forms of Peasant Resistance. Yale University Press.James C. Scott 1990, Domination and theArts of Resistance: Hidden Transcripts. Yale University Press.)

恰恰是《金瓶梅》,为这一隐藏的文本,提供出有史以来最为丰赡的各种个案

概括地说,即潜规则、江湖中国和非官方话语系统三者共同构建出斯科特所说的隐藏的文本

这个隐藏的文本构成要素三者之间相互勾连互有交集但又不重合,各自具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取向,但更具共同的功能特点,即导致皇统理想秩序的紊乱,颠覆虚妄的官方理想主义话语系统,导致整个社会每个成员言语和行为之间呈现出自然的普遍的虚伪

这正是《金瓶梅》自诞生之日起,经明、清、民国诸代罹遭禁毁幕后真正的本质的原因

这也正是《金瓶梅》自问世之后,伴随岁月的流逝、历史的沉积,越发证明乃是一部魔魅恒久的旷世经典的深层原因

现代启蒙精神可说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之魂,明晰了上述原理,如何在理论层面阐发改变这一潜隐规则,自然也就成为今天《金瓶梅》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运用符号学理论亦可阐明本文同一论题,不过这已是另外一篇与本文题论相同但方法迥异的思辨的写作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本文的结论还有待于相关历史文献发掘后的进一步验证

如果经过验证这个假说成立,那么《金瓶梅》将不再作为情色小说或性小说,而是作为政治小说流传后世,就像当年司汤达的《红与黑》那样

总之,作为一部精准描摹中国官场民间各个阶层世态人情、展现社会诸多层面芸芸众生日常运作的旷世经典,《金瓶梅》自其问世之日起,即历经明、清、民国各个时期屡屡禁毁,个中真实原因,远非仅仅因其中含约占全书百分之二的露骨的性描写之说所能囊括而令人信服

深层的原因,乃是这部全景涉及中国封建社会朝堂官场、商界码头、民间市井、禅佛道醮、帮会绿林……各个层面各色人等原生样态与真实操作的长篇小说,

其所呈现出来的在代表着国家根本利益的正式规则之下,竟还每日生生不息地运作着一套寄生于现存体制之中但与之从不直接对抗的潜规则的事实,

其所呈现出来的江湖化中国一幕幕令人咋舌慨叹但转念即心领神会的真实生动场景,无一不在消蚀、解构着国家主流意识形态所致力建构的统治威权而令其焦虑惕戒

肇因于此,《金瓶梅》历代遭禁亦即完全在乎情理之中了

参考文献

[1](宋)苏辙.栾城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1005.

[2]王彬.禁书-文字狱[M].北京:工人出版社,1992:7.

[3]郭源新(郑振铎笔名).谈《金瓶梅词话》[J].文学(1卷1期),1933(7):45.

[4]于阳.江湖中国:一个非正式制度在中国的起因[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6:8.

[5]谭楚子.全民阅读跟风时下国学热应三思而后行[J].当代图书馆,2016(2):3.

[6]吴晗.朱元璋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08.

[7](清)刘鹗.老残游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321.

[8]宁宗一.前言[A].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4.

[9][美]明恩溥.中国人的特性[M].戴欢等译.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1:130.

[10]谭楚子.乾坤天地间欲望男女之永恒博弈——《金瓶梅》身体政治男权构建与市井女性对其解构颠覆[A].中国金瓶梅研究会(筹).《金瓶梅研究》第十辑[C].北京:北京电子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172-185.

文章作者单位:徐州市图书馆

转发请注明出处正误:题应为男女床笫…

微信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weinxin
我的微信
四大名著QQ群: 696280552
weinxin
我的公众号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评论审核已启用。您的评论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后才能被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