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进德 ▏《金瓶梅》创作主旨新探

评论字数 13940阅读模式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认为,任何一部文艺作品,都是作家的主观心灵与客观世界的特殊遇合,是作家对生活理性的认知、感受和体验的结果,是一种能动的创造工程?
就小说的创作来说,一部作品的酝酿,首先关涉的就是作品的立意也即创作主旨问题
尽管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讲,在文学作品的接收过程中,同一作品、同一问题存在差异性,但作家的创作初衷却有它的恒定性
关于《金瓶梅》的创作主旨问题,自明末以来就莫衷一是,官司一直打到今天诸如政治寓意说、孝子复仇说、苦孝说、讽劝说、暴露说、愤世嫉俗说等等
这种异说迭见的情况,固然是文学评论中的正常现象,但研究中的溢美倾向却不值得提倡比如说,我们在探讨问题时,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去挖掘《金瓶梅》深刻的思想意义,但《金瓶梅》的作者绝对不是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写作的,明代中叶的封建文人绝不会对封建制度的历史命运有着本质的把握,通过作品去揭示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如果把作者实际上提供的东西和是他认为提供的东西(马克思语)混淆一谈,那显然不是唯物主义的态度
《金瓶梅》的创作主旨究竟是什么?明代中叶的中国社会为什么能够孕育出一部《金瓶梅》的诞生?
我们在资料匾乏的情况下,只有联系小说产生的时代环境、文化思潮、社会风俗习尚等,尤其是作品本身所提供的材料,对作品进行全面地、客观地审视,才可能对这一问题有接近正确的把握

《金瓶梅词话》

(一)功利意识的文学渗透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986.html

两千多年的儒家思想统治,中国历代封建政治下积淀而成的传统思想,使得中国的传统文化(当然包括文学创作)往往与政治、与社会的功利性目的紧密连为一体
功利原则,成了人们处世立身的根本准则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就是这种原则的典型注脚
反映在文学领域,儒家明道致用的传统精神,文以载道、伦理教化、明道立教、辅俗化民等原则是汉唐以来作家自觉遵循的原则,也是人们普遍接受的文学观念,它也就往往成为骚人墨客操觚织文的主要动因
兴、观、群、怨,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等社会政治观照是作家首要考量的远比作品艺术观照重要得多的因素
传统诗论中那种社会道德式的批评始终在中国文论史上占据着主宰地位,指导着中国古典文学的发展航程
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毫不例外地蕴涵着作家的道德评判、人生评判、社会评判,体现着作者的善恶是非观念,从而反映着作者的创作立意;所不同的,只不过是不同作家的不同作品有着直与曲、明与暗、显与晦的不同表现形式而已
早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期——唐传奇繁荣的时期,沈既济、李公佐、陈鸿等传奇大家就在其作品中对传奇这种文艺形式的创作主旨、社会功用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阐发
随着通俗文学的跻身文坛,作家直接表露创作立意更是司空见惯
鲁迅曾说:以意度之,则俗文之兴,当由二端:一为娱心,一为劝善,而尤以劝善为大宗[1]
就古典文学领域来考察,在作品卷首用诗词、小引、小识、题词之类直接表露作者的创作主旨,是叙事文学尤其是小说、戏曲的惯用手法
宋初太平兴国年间,李昉等编撰的小说总集《太平广记》问世,他在《太平广记表》中道:伏以六籍既分,九流并起,皆得圣人之道,以尽万物之情足以启迪聪明,鉴照今古[2]
后来曾慥在《类说序》中对小说的社会功用作了资治体,助名教,供谈笑,广见闻[3]的发挥明清小说家们对小说创作的认知无不是对曾慥观点的继承、发挥、具体化
如冯梦龙编辑创作的三言,除了在具体作品中直截了当地阐发其创作目的外,还借书前的序文来表明他醒世警世的立意即空观主人在《二刻拍案惊奇小引》中自谓其创作意旨是:其间说鬼说梦,亦真亦诞,然意存劝戒,不为风雅罪人,后先一指也[4]
甚至如《西游记》之类神魔小说,竟也有人认为作者的创作初衷是在劝诫:《西游》又名《释厄传》者,何也?诚见夫世人,逐日奔波,徒事无益,竭尽心力,虚度浮生,甚至伤风败俗,灭理犯法,以致深陷罪孽,岂非大厄耶?作者悲鸣于此,委曲开明,多方点化,必欲其尽归于正道,不使之复蹈于前愆,非释厄而何?[5]
明末出现的短篇小说诸如《石点头》《醉醒石》等等,仅就其书名来看,是不难理解其道德劝诫的创作动机的
《儒林外史》要抨击功名富贵毒害下封建士大夫的丑恶灵魂,卷首曰: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人生富贵功名,是身外之物;但世人一见了功名,便舍着性命去求他,及至到手之后,味同嚼蜡自古及今,那一个是看得破的[6]
曹雪芹要通过作品谱写一曲颂扬女性之美的赞歌,在《红楼梦》开卷第一回就道出:
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
并不无激愤地说:
自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裤之时,饫甘膺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谈之德,以至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人:我之罪固不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7]
而小说批评家们也往往特别重视作品的劝惩教化功能,并且把作品的这种道德功用视为横判作品得失的重要准绳
如《儒林外史》第三十九回卧评曰:大凡学者操觚有所著作,第一要有功于世道人心为主,此圣人所谓‘修辞立其诚也’
清代白叟山人道:窃尝读稗官野史之流,其言虽不甚雅驯,然观其旨趣,所以表扬忠孝,激劝节义,儆贪惩暴,厚风俗,正人心,未尝殊于正史列传之义也[8]
王希廉《红楼梦批序》云:《红楼梦》虽小说,而善恶报施,劝惩垂诫,通其说者,且与神圣同功[9]
明戏笔主人说得更绝:文字无关风雅者,虽柄耀艺林,脍炙人口,皆为苟作,立说之要道也[10]
就戏剧而论,元末明初南戏代表作《琵琶记》,宣扬风化的主旨是借第一出副末之口明白道出;汤显祖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结撰的著名传奇《牡丹亭》,乃是借卷首题词,申明作品对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的情至的歌颂,表明他要揭示理之所必无,而情之所必有的情与理的根本对立[11];
清代传奇的双璧——《长生殿》《桃花扇》,或借自序表明乐极哀来,垂戒来世的寓意[12],或借小引提醒,作品是要让观众知三百年之基业,隳于何人?败于何事?消于何年?歇于何地?从而惩创人心,为末世之一救[13]
明清小说的发展繁荣摆脱不了它赖以产生的脐带——民间说话艺术受民间说话艺术的影响,无论长篇还是短制,作者往往借一个入话故事,来映照作品中所叙事件,表明作者的创作意旨
短篇小说如《清平山堂话本》、三言二拍中的作品如此,长篇小说最典型的要数《儒林外史》的第一回,吴敬梓用一个楔子以敷陈大义,借名流以隐括全文
与这种通则不谋而合,《金瓶梅词话》在第一回正文之前,刊有四首《四季词》和四首《四贪词》
《四季词》宣扬了无荣无辱无优、听天由命、优游随分、与世无争的闲适思想,《四贪词》吟咏酒、色、财、气乃贾祸害身之源,表达了劝诫讽喻之意
接着在第一回入话部分,作者又特意引用了历史上著名的因色致祸的项羽、刘邦故事这些绝非等闲之笔,它正是小说创作主旨——劝诫世人莫要蹈入书中几个主要人物的覆辙(沉醉酒、色、财、气而贾祸丧身)的思想的表露
整部小说就是围绕这四字去构思、编织、铺排的,立足点在于暴露四贪之病和酒、色、财、气给人生造成的痛苦和危害
因此可以说,《四贪词》是打开《金瓶梅》创作深奥主旨的钥匙,警世、劝诫是兰陵笑笑生的根本立意所在

《儒林外史》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986.html

(二)四贪的肆虐与明代社会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986.html

普列汉诺夫说过:任何文学作品都是它的时代的表现,它的内容和它的形式是由这个时代的趣味、习惯、憧憬决定的[14]
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5]
十九世纪中期,法国著名的文论家、史学家丹纳说:
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的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这是艺术品最后的解释,也是决定一切的基本原因
这一点已经由经验证实;只要翻一下艺术史上各个重要的时代,就可以看到某种艺术是和某些时代精神与风俗情况同时出现,同时消灭的[16]
根据文艺反映生活的一般原理,文学创作中出现的这种特有的文化现象,必然有其历史的、社会的、文化的渊源
从中国历史上看,酒、色、财、气四贪不仅是历代封建统治者所犯的流行病,而且也是世人容易耽于其中的人生难关
有元一代,由于元蒙贵族铁蹄的踏入,伴随而来的是中原的沦陷与民族的灾难一些身怀民族之痛的汉族士大夫们惧于新朝的政治压力,位又列于第九等贱民,在无可奈何的痛楚中,幻想在求仙崇道的境界中寻找精神的慰藉,摆脱尘世无尽的烦恼
他们一方面隐遁逃匿,一方面向世人发出与世无争、莫贪恋世俗酒色财气享乐的规劝,这便直接导致了度脱一类杂剧的产生和以酒色财气为讽诫的散曲的大量出现
到了明代,情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繁荣,使得中国的封建社会结构在明中叶以后出现了新的裂变,即资本主义经济自发地潜生于封建经济结构的躯壳之中
尤其是在东南沿海一带,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受到了新兴的城镇商业、手工业经济的巨大冲击如果我们对明王朝历代的皇帝稍作回顾就会发现,朱家帝王面对即将倾覆的封建大厦已经回天无术,他们不思复兴,整日沉溺于酒色歌舞中得过且过
重用宦竖,荒淫享乐,醉生梦死,成了他们的共同特征,其堕落、腐朽实在令人瞠目自从英宗(正统)重用太监王振、曹吉祥,开了明代宦官专权之端,而后明王朝的统治似乎就与太监宦官相伴始终
英宗当政,王振卖官育爵,收受财赂,弄得国政不修,边防涣散,终于导致了土木之变
后来南宫复辟,英宗复夺皇位后,不仅不汲取以前重用宦官导致北狩的教训,反而变本加厉,对在夺门之变中立下功劳的徐有贞、石亨、太监曹吉祥等人加官晋俸
成化时,年仅18岁的宪宗却宠爱一个年已35岁的万贵妃,当时中涓太监、方士妖僧皆以结欢万氏为进身之阶,弄得朝政乌七八糟孝宗虽然颇有仁、宣遗风,但无奈大势已去,弘治中兴只是昙花一现
孝宗死后,其独子武宗(正德)即位,又崇任太监,亲近佞臣,沉溺于声色狗马之中臭名昭著的宦官刘瑾权擅天下,对武宗献美女、进声色,蛊惑其纵情淫乐,对异己、廉能、忠良之士则排斥打击,陷害杀戮;同时也加紧了对劳动人民的大肆搜刮
这种情况复杂到了嘉靖、万历时期,统治者的荒淫更远远超过其前任世宗拜仙崇道,祈求长生,许多无耻之徒皆以献青词致贵而道士们则利用世宗这种希求长生不老、成仙得道心理,施展种种骗术,以博得世宗的欢心,进而窃取高位
如道士邵元节、陶仲文皆平步青云,官至礼部尚书,食一品服俸大量的祷祀活动,大大增加了朝廷的经济负担,而这种挥霍的物质基础,则是建立在对劳动人民永无止境的搜刮之上
世宗不仅聚财敛货,而且荒浮好色,频频派官到民间征选美女据沈德符所记,嘉靖、隆庆两代皇帝都曾服春药以恣淫,隆庆窑酒杯茗碗,俱绘男女私亵之状[17]
而对一些谏阻的大臣,轻则罢免官职,重则投狱致死如言官海瑞在嘉靖四十五年(1566)二月上疏对世宗的一意修玄、竭民膏脂、滥兴土木、二十余年不视朝等荒淫腐朽的生活劝谏指斥,被问成死罪,关进狱中
深得世宗宠信的奸臣严篙严世蕃父子,更是招财纳贿,荒淫无度,不肖之徒奔趣其门下,送礼的筐篚相望于道嘉靖以降,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这更刺激了封建统治者贪婪的欲望
万历皇帝贪财好货成癖,生活奢侈靡烂他信任太监张诚,又宠爱郑贵妃,在宫中日夜饮酒纵淫,醉生梦死
万历十七年(1589),太理寺左评事雒于仁上《酒色财气四箴》,劝他不要耽迷酒色,贪财尚气,神宗不但拒不纳谏,盛怒之下,反将雒于仁削职为民,而他自己依然荒淫如前
他不仅贪图生前快活,而且妄求死后逸乐,在万历十二年(1584)开始建造定陵,历时六年,驱使无数的工匠、军民日夜劳作,其浪费更是无法计算神宗皇帝还深居简出,执政时竟有二十多年不召对臣僚共议朝政
为了满足其穷奢极欲的生活,他从万历二十四年(1596)开始,派出大批亲信宠臣,分赴各地充当矿监税吏,肆意掠取民脂民膏,弄得国政日颓,民不聊生
封建政权的最上层如此,其统治下的各级地方机构的黑暗腐朽显而易见在这同时,新兴商人阶层虽然在经济上富有实力,但在政治上还不得不投靠封建势力

《博平县志》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986.html

两者沆瀣一气,相互熏染这样上行下效的结果,使整个社会急剧堕落,荒淫靡烂,社会风气自然是每况愈下据《博平县志》载:
由嘉靖中叶以抵于今,流风愈趋愈下,惯习骄吝,互尚荒佚,以欢宴放饮为豁达,以珍味艳色为盛礼其流至于市井贩鬻厮隶走卒,亦多缨帽缃鞋,纱裙细袴,酒庐茶肆,异调新声,汩汩浸淫,靡焉弗振
甚至娇声充溢于乡曲,别号下延于乞丐,滥觞至此极矣然且务本者日消,逐末者日盛,游食者不事生产,呼卢者相率成风,乐放肆而寡积蓄,营目前而忘身后
是以温饱之户,产无百金;奇羡之家,延不再世,此民生之所以日困而风俗之所以日偷也[18]

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986.html

范濂云:
风俗自淳而趋于薄也,犹江河之走下而不可返也,自古慨之矣吾松素称奢淫黠傲之俗,已无还淳挽朴之机兼以嘉、隆以来,豪门贵室,导奢导淫,博带儒冠,长奸长傲
日有奇闻叠出,岁有新事百端牧竖村翁,竟为硕鼠;田姑野媪,悉恋妖狐,伦教荡然,纲常已矣居间捉笔,且噱且嗔[19]

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986.html

黄人也谈道:
明时无藩镇之分敛,及金缯之岁输,故物力稍纾于唐宋,而侈风起焉宫廷倡之,上行下效,一命以上中人之家,必有园林声伎之奉,缙绅无论矣
一土豪,一游士以至胥吏仆御,亦器用饰金银,家人曳纨绮
消耗既巨,立致穷困,则设法取足,于是上婪贿下中饱,弱者用诈,强者肆力,而宵人之猎食常遍于江湖,媖徒之御人不绝于都市……[20]

社会的变动,世风日下,引起了一些士大夫的喟叹惋怅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986.html

他们惊诧于这种巨变,困惑于世道的裂变与人心的不古,而将这一切归因于人们对酒色财气的贪求,认为四贪乃万恶的渊薮,于是就希冀通过小说、戏剧这些为世人乐见的文学样式去警饬世人,以挽救儒家伦常在新的经济因素面前、社会变动的时代所发生的危机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986.html

《金瓶梅》正是产生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代它名义上是以北宋末年为背景,实际上反映的是明代中叶的社会现实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986.html

在小说中,作者将北宋末年朝中蔡京等六贼写为四个奸臣,正是有意与明嘉靖间严篙等朝中四凶暗合;而严嵩行事与蔡京行事的颇多相似之处明显看出作者是在借题发挥;西门庆拜蔡京为干爷,西门庆等官僚为蔡京送庆寿的生辰扛,西门庆的官职称谓等,无不吻合明代中期的史实;统治机构从上到下的腐败堕落,尤其是西门庆的贪婪肆欲,正是明代统治者腐化生活的真实写照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1986.html

总之,《金瓶梅》描写的是明代中叶欲海横流的世界在这里,不仅各级官僚竟奢比侈,互尚荒淫,追求物质生活和感官的享乐,就是一般市井细民,也往往表现出一种不同于小农经济制约下的风俗习尚和道德评判

他们追求的是今世的享乐,传统的礼仪、秩序、名誉、贞节等观念,统统被置于不屑一顾的地位

无怪乎西门庆及其妻妾的穿戴都明目张胆地越制,韩道国支持老婆献身西门庆而甘做明王八,孟玉楼不嫁尚举人而宁嫁给西门庆做妾,常时节一借到十二两银子马上就去为老婆孩子置办清娟绿绸衣料

总之,今日有酒今日醉,追求感官的享乐是生活的全部内容和唯一准则兰陵笑笑生在描写这些现象时尽管表现出困惑不解,但他却如实地反映出了明代资本主义经济萌芽所带来的社会生活、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动

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中明确指出《金瓶梅》是指斥时事[21],鲁迅、吴晗、郑振铎等在二三十年代也论证了《金瓶梅》反映的是明代的社会生活[22]

可以说,《金瓶梅》向世人发出四贪的劝诫,正是作者针对明代中叶的社会实际有感而发的

《中国小说史略》

(三)四戒与文学创作传统

现实社会生活是小说尤其是世情小说所要表现的主要对象

一部文学作品,只要称得上是世情书,那么其中必然要摄入大量的现实生活事件,体现作品所属时代的生活气息

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是在儒家思想的浓重影响下,在匡时救世的原则指导下,代代相因,继承、发展、繁荣的不同文学体裁相互间的影响,不仅表现为艺术上的取长补短、兼收并蓄,而且体现在内容上的相互渗透,这是文艺发展的普遍规律

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以酒、色、财、气为描写对象,作警世之篇者不乏其例

清代梁章钜曾说:今人率以酒、色、财、气为四戒,莫知其始按《后汉书》杨秉尝从容言曰:‘我有三不惑,酒财色也’王袆云:‘财者陷身之阱,色者戕身之斧,酒者毒肠之药人能于斯三者致戒焉,灾祸其或寡矣’是古原止有三戒,不知何时添一气字,殆始于明人[23]

可见,以酒、色、财、气作为世诫,有汉已露端倪在元明通俗文学大发展大丰收时期,它又被拿来当作劝诫世人的题材,以达到警世喻世的目的

于是,元明时期出现了许多吟咏酒、色、财、气的作品,如元散曲中滕斌的《中吕·普天乐》、范康的《仙吕·寄生草》、汤式的《黄钟·出队子》等

元杂剧中尤其是敷衍度脱一类故事的剧目,涉及酒、色、财、气的也很多,马致远的《岳阳楼》《黄粱梦》《任风子》等杂剧,都是劝人超尘脱俗,不要沉溺于酒、色、财、气之中

到了明代,无论是民间说话、俗曲歌谣,还是文人创作,对酒、色、财、气的吟咏几乎成了一种时髦的题材从一定意义上说,《金瓶梅》以酒、色、财、气四戒为创作主旨,是对元明以来通俗文学传统题材的继承与发展

就明代文学来看,以酒、色、财、气为题材的创作曾风行一时如成化七年(1471)北京鲁氏辑刻的《四季五更驻云飞》收录的明代77支俗曲中,吟咏酒、色、财、气的小曲就达近20支[24];正德十二年(1517)间世的《盛世新声》中,也有不少涉及酒、色、财、气的散曲如《南曲西河柳》:

酒 潋滟觞,滑辣香三杯五斗入醉乡,性乱神昏没主张谪仙扪月光,刘伶大放狂看来不管身飘荡,倒巷拖街,父母何曾养将这酒再休尝,酒误了高人智量

[又] 色 红粉肌,白玉体美孜孜年纪恰一十,剔透玲珑心性喜骊山欢笑期,后庭歌舞时看来不管芳名坠,费尽心机,落得气憔悴将这色再休迷,色误了高人志气

[又]财 宝货盈,钱物亨青□堆到北斗平,尚自愁穷心不宁董公郿坞城,石崇金谷亭看来不管身和命,舍生忘生,趱下金银锭将这财再休珍,财误了高人令名

[又] 气 胆志矜,勇力凭虹霓气吐贯日星,不肯丝毫心让人汉陵芳草生,楚江空月明看来总是闲奔竞胜负如何,枉使刚强性将这气再休争,气误了高人性命[25]

《快活年》:
酒 醉后神昏眼睛花,我其实怕他怕他休道忘忧饮流霞,酒胆天来大失礼伤风化,不是耍
[又] 色 好色荒淫不成家,我其实怕他怕他休道红妆美如花,色胆天来大倾国倾城价,不是耍
[又] 财 百万青蚨怨根芽,我其实怕他怕他休道通神作生涯,财胆天来大少把心牵挂,不是耍
[又] 气 志气昂昂逞豪家,我其实怕他怕他休道刚强敢矜夸,胆气天来大礼法难容纳,不是耍[26]

嘉靖年间郭勋编选的《雍熙乐府》,也有诸如《驻马听》《殿前欢》《快活年》等吟咏酒、色、财、气四贪的曲子此外,在民间说话、文人创作中,也有很多涉及酒、色、财、气四贪的

如嘉靖时钱塘文人洪楩编辑的《清平山堂话本》中的《错认尸》里,有只因酒色财和气,断送了堂堂六尺躯的词句;冯梦龙在《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中,借《西江月》词,劝人安分守己,随缘作乐,莫为酒色财气四字,损却精神,亏了行止,败俗伤风;而《警世通言·苏和县罗衫再合》的入话,更是以生动具体的故事寓言般地告诫世人莫要落入四贪彀中

《金瓶梅》就是孕育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之中如果我们将这种特有的文化现象与前述的明代社会实际联系起来加以综合考察就不难得出结论:文学创作中所大量出现的吟咏酒、色、财、气的作品,正是明代现实的折射,是作者针对世俗社会向世人发出的忠告和规劝

《盛世新声》

(四)四戒与《金瓶梅》

话本艺术的兴起,是和市民阶层的壮大有着直接关系的为投合市民的心理好尚、审美情趣,有裨世道,是大多数话本小说的创作目的既注重小说的道德劝惩意义,又追求情节的曲折动人,达到娱乐观众的目的,这是白话小说一以承之的创作传统

由于说话人和听众之间关系的直接性,因此说话者往往在讲完一段故事之后或在叙说故事之前,往往要表明自己所讲故事的意旨,对是非善恶作出评论,从而沟通和听者之间的情感交流

这样,由说话艺术发展而来的中国长篇小说,就形成了不同于西方小说的一个明显特征——作者往往忍不住要站出来评判人物,阐发议论

借助于诗词、格言,甚至直接议论,来表明爱憎,阐明立意,这也被处于小说由加工到独创转捩点上的《金瓶梅》的作者所袭用

据笔者统计,在《金瓶梅词话》中,作者通过诗、词、格言、看官听说之类不厌其烦地发出对四贪的劝诫、表明创作意旨的地方,达30多处如对酒的吟咏:

酒损精神破丧家,语言无状闹喧哗疏亲慢友多由你,背义忘恩尽是他 切须戒,饮流霞,若能依此实无差失却万事皆因此,今后逢宾只待茶[27]

对色的吟咏如:
休爱绿鬓美朱颜,少贪红粉翠花钿损身害命多娇态,倾国倾城色更鲜莫恋此,养丹田,人能寡欲寿长年从今罢却闲风月,纸帐梅花独自眠[28]

小说第十四回,西门庆与李瓶儿通奸,作者议论:
功业若将智力求,当年盔书却封侯行藏有义真堪羡,好色无仁岂不羞?

第二十二回,西门庆与宋惠莲通奸,作者又道:
西门贪色失尊卑,群妾争妍竟莫疑何事月娘欺不在,暗通仆妇乱伦彝

第三十四回回首诗曰:
自恃官豪放意为,休将喜怒作公私贪财不顾纲常坏,好色全忘义理亏
第七十九回西门庆贪欲得病,作者道:
原来这女色坑陷得人有成时必有败古人有几句格言道得好:‘花面金刚,玉体魔王,绮罗妆做豺狼法场斗帐,狱牢牙床,柳眉刀,星眼剑,绛唇枪口美舌香,蛇蝎心肠,共他者无不遭殃
纤尘入水,片雪投汤秦楚强,吴越壮,为他亡早知色是伤人剑,杀尽世人人不防
’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虽然人头落,晴里教君骨髓枯
对财的吟咏如:

钱帛金珠笼内收,若非公道少贪求亲朋道义因财失,父子怀情为利休 急缩手,且抽头,免使身心昼夜愁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与儿孙作远忧[29]

第三十四回回首诗,斥责西门庆贪财不顾纲常坏,好色全忘义理亏
第五十六回借西门庆与应伯爵的对话,道出积下财宝,极有罪的,紧接着是有诗为证:
积玉堆金始称怀,谁知财宝祸根荄一文爱惜如膏血,仗义翻将笑作呆亲友人人同陌路,存形心死定堪哀料他也有无常日,空手俜伶到夜台

第七十九回西门庆贪欲得病,小说写道:过了两日,月娘痴心只望西门庆还好,谁知天数造定,三十三岁而去……古人有几句格言说得好:‘为人多积善,不可多积财积善成好人,积财惹祸胎石崇当日富,难免杀身灾邓通饥饿死,钱山何用哉!今日非古比,心地不明白日说积财好,反笑积善呆多少有钱者,临了没棺材!原来西门庆一倒头,棺材尚未曾预备

《金瓶梅词话序》

第九十一回回首诗有富贵繁华身上孽,功名事迹目中魑句,都可以说是贪财者诫对气的吟咏如:
莫使强梁逞技能,挥拳捰袖弄精神一时怒发无明穴,到后忧煎祸及身 莫太过,免灾迍,劝君凡事放宽情合撒手时须撒手,得饶人处且饶人[30]

第一回写一帮浮浪子弟欺侮武大郎,作者劝诫道:古人有几句格言说的好:‘柔软立身之本,刚强惹祸之胎无争无竞是贤才,亏我些儿何碍?青史几场春梦,红尘多少奇才?不须计较巧安排,守分而今见在’
第三十五回写街坊几个浮浪子弟捉王六儿通小叔韩二之奸,反被韩道国衙门寻情,西门庆为其开脱,重责了这几人,作者议论道:祸患每从勉强得,烦恼皆因不忍生
第八十六回回首诗道:人生虽未有十全,处事规模要放宽;第八十七回回首诗曰:平生作善天加福,若是刚强定祸殃;舌为柔和终不损,齿因坚硬必遭伤第八十八回回首诗有忠直可存于心,喜怒戒之在气句
第九十九回回首格言曰:
一切诸烦恼,皆从不忍生;见机而耐性,妙悟生光明佛语戒无偷,儒书贵莫争好个快活路,只是少人行

总之,从作品的议论不难看出,作者确实是把劝诫世人莫蹈入四贪覆辙作为创作主旨的
佛家讲求五戒六度,宣扬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目的无非是规劝人们安于现世生活,放弃世俗的欲求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这种宗教教义直接起到维护封建上层建筑、加固封建统治的作用
从《金瓶梅词话》的议论推测,兰陵笑笑生是一个正统观念颇浓的封建文人,他自然也会意识到释家教义的劝化作用
我们从他对小说结构的设置,可以明显地看出他是借用了佛教观念,向世人发出四贪的警诫,劝人安于现状,莫作非分之想
在兰陵笑笑生看来,社会的颓败,人性的堕落,世风的浇薄,道德的沦丧以及生命的毁灭,无不根源于四贪的泛滥
他要借助小说人物生前死后的遭际,劝诫人们持戒惧之心,弃恶向善为了达到这种劝诫目的,他借助于已经深入人心的释家的因果轮回和到家的神鬼迷信思想来结构这部皇皇巨著,在宗教的框架下去描写芸芸众生的生命遭际
《金瓶梅词话》共100回,前七十九回,显然是热热闹闹地敷演西门庆的发迹史,详细铺叙了他由一介乡民而扶摇直上的过程,而他的暴发史也正是贪财好色嗜酒逞气的历史
然而好景不长,乐极哀来,终于为贪丧身他一倒头,众叛亲离,家道败落,报应现眼
后二十回对他家境急剧败落的冷冷清清甚至不乏凄惨的描写,用意恰恰在于劝诫人们莫要蹈入四贪的西门庆的覆辙
作为小说的第一主角西门庆可谓四贪的化身他整日花天酒地,就是平日吞服的春药,也无一例外地用烧酒送服毒死武大郎,气死花子虚,痛打蒋竹山,递解来旺儿,都是为了色欲的满足
除了一妻五妾之外,他还包占王六儿,奸通林太太,梳笼李桂姐,嫖奸郑爱月,家里的丫鬟、使女、奶妈以及伙计妻女,只要有几分姿色,无不遭其蹂躏
他对财的贪婪追求,更是不择手段他娶孟玉楼,吞并了布商杨家的财产;诱奸李瓶儿,霸占了这个昔日梁中书妾、后为太监侄媳拥有的价值上万两的金银珠宝;他开当铺、绸绢铺、绒线铺等,囤积居奇,贱买贵卖;放高利贷,牟取巨额暴利;他依靠衙门这个护身符,贪赃枉法,收受贿赂,大发横财
他残酷暴虐,谁违拗了他的旨意,轻则拳打脚踢,重则杖楚鞭打除了西门庆之外,潘金莲、李娇儿、李瓶儿、陈经济、庞春梅等,也在不同程度上各有侧重地体现出对酒、色、财、气的贪求
西门庆生前淫人妻女,杀人越贷,死后家财失散,妻妾们嫁人的嫁人,拐带的拐带,养汉的养汉,做贼的做贼,都野鸡毛豁才了
潘金莲死于武松刀下,李瓶儿、陈经济、庞春梅都死于对欲的贪求正所谓淫人妻者妻必被淫,作恶多端,贪欲无穷,必然遭殃受报
小说最后以一首七律作结:闲阅遗书思惘然,谁知天道有循环?西门豪横难存嗣,经济颠狂定被歼楼月善良终有寿,瓶梅淫佚早归泉可怪金莲遭恶报,遗臭千年作话传显然是借佛家的果报观念抒发感慨,其劝惩警世的意图是十分明显的
《金瓶梅词话》问世后,人们从不同的侧面给予了褒贬不一的评价欣欣子《金瓶梅序》云:
窃谓兰陵笑笑生作《金瓶梅传》,寄意于时俗,盖有谓也……吾友笑笑生为此,爰罄平日所蕴者,著斯传,凡一百回其中语句新奇,脍炙人口,无非明人伦,戒淫奔,分淑慝,化善恶,知盛衰消长之机,取报应轮回之事,如在目前,《金瓶梅》关系世道风化,惩戒善恶,涤滤洗心,无不小补
不少人认为,欣欣子乃笑笑生托名;从他将兰陵笑笑生称为吾友可知,即使二者不是一人,至少可以说他们的关系非同一般,因此对于笑笑生的创作意旨,欣欣子当是深有了解的
欣欣子明确指出《金瓶梅》是针对世俗有感而发,目的在于惩恶劝善,警诫世人
廿公也看到了小说的警世用意,认为《金瓶梅》盖有所刺,今后流行此书,功德无量[31]
弄珠客也指出《金瓶梅》作者亦自有意,盖为世戒,非为世劝,认为读《金瓶梅》而生畏惧心者,君子也[32]
欣欣子、弄珠客、廿公的评论皆列于《金瓶梅词话》卷首,他们均为作者同时代的人,其看法是非常值得重视的他们的评论尽管侧重点有所不同,但都认为小说意图在于矫正时俗,作为世人之鉴
到了清初,彭城张竹坡在评点《金瓶梅》时,一再申明此书独罪财色[33],单重财色[34],小说的创作目的是微言之而文人知儆,显言之而流俗知惧[35],
《金瓶梅》是部惩人的书,故谓之戒律亦可36在张评本第一回,首先是酒色财气四箴,接着道:
说话的为何说此一段酒色财气的缘故?只为当时有一个人家,先前恁地富贵,到后来煞甚凄凉,权谋术智,一毫也用不着,亲友兄弟,一个也靠不着,享不过几年的荣华,倒做了许多的话靶
内中又有几个斗宠争强、迎奸卖俏的,起先好不妖娆妩媚,到后来也免不得尸横灯影,血染空房

张氏在此夹批曰:此一段是一部小《金瓶》,如世所云总纲也他在第一回回评中也说:开讲处几句话头,乃一百回的主意一部书总不出此几句,并说上文一律、一绝、三成语,末复煞四句成语,见得痴人不悟,作孽于酒色财气中,而天自处高听卑,报应不爽也显而易见,张竹坡认为作者是在敷衍一出贪财好色嗜酒尚气的悲剧,达到劝诫、警世的目的

皋鹤堂 ·竹坡闲话

满文本《金瓶梅序》指出,《金瓶梅》凡百回中以为百戒,每回中无过结交明党、钻营勾串、流连会饮、淫黩通奸、贪婪索取、强横欺凌、巧计诓骗、忿怒行凶、作乐无休、讹赖诬害、挑唆离间而已,其于修身、齐家、裨益于国之事者一无所有,
作者是将陋习编为万世之戒,立意为戒昭明,使观是书者,将此百回以为百戒,夔然慄,悫然思,知反诸己而恐有如是者,斯可谓不负是书之意也
到了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也多看到了小说的劝惩之意,认为《金瓶梅》开卷以酒色财气作起,下却分四段以冷热分疏财色二字,而以酒气穿插其中,文字又工整,又疏宕,提纲挚领,为一书之发脉处,真是绝奇绝妙章法
写‘财’之势利处,足令读者伤心,写‘色’之利害处,足令读者猛省;写看破财色一段,痛极快极,真乃作者一片婆心婆口读《金瓶梅》者,宜先书万遍,读万遍,方足以尽惩劝,方不走入迷途《金瓶梅》乃一惩劝世人、针贬恶俗之书[37]
不仅如此,《金瓶梅》在后世刊印及文人作续书时,也往往借小说书名突出其劝惩、警世意旨如台湾文友书局1958年12月排印的卷首有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袁枚《跋》文的精装本,就以《警世奇书金瓶梅》名之;
另一个年代不详的苏州刻本,则以《多妻鉴》命名38明末清初丁耀亢所著的《续金瓶梅》,封面题曰醒世奇书续编这些不谋而合的看法,是符合作品的实际描写的
以上我们分别从几个方面探讨了《金瓶梅》的创作主旨
当然,笑笑生为了暴露四贪之害,达到警世醒俗的目的,从广泛联系的角度对世俗的日常生活作了多侧面的描写,这就势必涉及16世纪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社会政治、社会经济、社会道德、社会精神等方面作出总的描画
因此,《金瓶梅》的客观意义远远不是用四戒能够涵括的,这也正印证了文艺理论的形象大于思想的命题马克思曾说过:把某个作家实际上提供的东西和只是他自己认为提供的东西区别开来是十分必要的[39]
我们研究中绝不能以今代古,把作品的客观意义与作者的主观意图混为一谈否则,就难以给予《金瓶梅》及其作者以历史的、客观的、公允的评价

《<金瓶梅>新视域》

张进德 著

注释:

①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十二篇《宋之话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71页

②李昉《太平广记》卷首,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

③曾慥《类说》卷首,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

④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⑤《新说西游记总评》见朱一玄、刘毓忱《西游记资料汇编》,郑州:中州书画社1983年版,第222页

⑥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版,第1页

⑦曹雪芹,高鹗《红楼梦》第一回,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页

⑧《离合剑莲子瓶序》《离合剑莲子瓶》卷首,《古本小说集成》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影印本

⑨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162页

⑩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300页

11 汤显祖《牡丹亭题词》,《牡丹亭》卷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

12 洪昇《长生殿自序》,《长生殿》卷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13 孔尚任《桃花扇小引》,《桃花扇》卷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14 普列汉诺夫《论西欧文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21页

15 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03页

16 丹纳《艺术哲学》,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46-47页

17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十六玩具·瓷器,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654页

18 《博平县志》卷五《人道·民风解》《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86》,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版,第503页

19 范濂:《云间据目抄》卷二,民国戊辰五月奉贤褚氏重刻本

20 黄人《明代章回小说》见侯忠义、王汝梅《金瓶梅资料汇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版,第478-479页

21 见《万历野获编》卷二十五《词曲·金瓶梅》,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652页

22 参见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吴晗《(金瓶梅)》的著作时代及其社会背景》、郑振铎《谈(金瓶梅词话)》

23 梁章钜《浪迹丛谈 续谈 三谈》,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95页

24 参见郑培凯《酒色财气与<金瓶梅词话>的开头》,《中外文学》1983年9月号

25 无名氏 《盛世新声》,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据北京图书馆所藏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刊本影印,第635-636页

26 无名氏 《盛世新声》,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据北京图书馆所藏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刊本影印,第636-637页

27 《金瓶梅词话》卷首《四贪词》,《金瓶梅词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5页

28 《金瓶梅词话》卷首《四贪词》,《金瓶梅词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6页

29 《金瓶梅词话》卷首《四贪词》,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5-6页

30 《金瓶梅词话》卷首《四贪词》,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5-6页

31 廿公《金瓶梅跋》,《金瓶梅词话》卷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页

32 弄珠客《金瓶梅序》,《金瓶梅词话》卷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4页

33 张竹坡《竹坡闲话》,《张竹坡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卷首,济南:齐鲁书社1987年版,第3页

34 张竹坡第一回回评,《张竹坡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济南:齐鲁书社1987年版,第1页

35 张竹坡《第一奇书非淫书论》,《张竹坡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卷首,济南:齐鲁书社1987年版,第20页

36 张竹坡《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读法》一〇五,《张竹坡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济南:齐鲁书社1987年版,第49页

37 梦生《小说丛话》,1914年《雅言》第一卷第七期见黄霖《金瓶梅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37、336页

38 参见胡文彬《金瓶梅书录》,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3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3页

文章作者单位:河南大学

刊于《张进德<金瓶梅>研究精选集》,2015,台湾学生书局有限公司出版转发请注明出处

微信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weinxin
我的微信
四大名著QQ群: 696280552
weinxin
我的公众号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评论审核已启用。您的评论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后才能被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