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桂桐 ▏《金瓶梅》与“郑卫之风”——从民俗史的角度看《金瓶梅》与传统文化(上)

评论字数 7199阅读模式

在中国,一提淫书,人们会首先提到《金瓶梅》,不管这是否公平,是否符合实际,以及造成的原因如何;而一提民风之淫乱,人们也会首先想到郑卫之风

那么这二者之间,有无内在的联系呢?这两个问题或现象,其产生的时代相隔两千年,表面看来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但一旦确定了《金瓶梅》的地理背景以及其方言归属为冀鲁豫交界之处,而这正是郑卫之风故地(包括一部分齐地),那么说它们之间有联系,便不会是无端的猜想了下面就来谈谈这个问题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2114.html

一《金瓶梅》中习俗的地域特点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2114.html

我的导师张紫晨先生指出: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2114.html

我国民俗地区性很强,主要表现在大量的民俗事象都有地区的限制性:十里不通风,百里不同俗走一乡,要问一俗这些说法都反映民俗的地区性特点(1)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2114.html

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2114.html

正因为我国民俗地区性很强,所以通过对《金瓶梅》中所描写的习俗事象的研究,我们便可以大致推论出《金瓶梅》的地理环境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2114.html

《金瓶梅》中所描写的民俗事象非常广泛张紫晨先生将中国民俗事象之种类大体分作如下十大类: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2114.html

1、巫术民俗;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2114.html

2、信仰民俗;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2114.html

3、服饰、饮食、居住之民俗;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2114.html

4、建筑民俗;

5、制度民俗;

6、生产民俗;

7、岁时节令民俗;

8、人生礼仪民俗;

9、商业贸易民俗;

10、文艺游艺民俗(2)

这十大类民俗事象,《金瓶梅》中都涉及到了,而且都写得比较具体生动这里不可能也不想对这十大类习俗全面述及 (对《金瓶梅》中的民俗的全面系统地研究,我将用专文加以叙述),而仅就其中地区性最强,而且在《金瓶梅》研究中人们用以判别其习俗地区性时经常引用过的一些事象加以叙述

《中国民俗与民俗学》

饮酒习俗

《金瓶梅》中多次提到金华酒,这是书中主人公所饮酒中的主要品种之一

金华酒无疑就是浙江金华产的历史名酒,于是有人不仅据此推断《金瓶梅》作者为南方人,而且推论《金瓶梅》中的习俗为南方习俗,比如台湾省的《金瓶梅》研究专家魏子云先生就是这样做的(详见其所著《金瓶梅探源》);

张远芬同志则以为《金瓶梅》中所写的金华酒根本不是浙江金华产的,而是山东的兰陵酒,并将此作为证成自己《金瓶梅》作者为峄县人贾三近的说法的重要证据之一(3)

李时人同志则断定金华酒不是兰陵酒,并也将此作为反驳张远芬的《金瓶梅》作者为贾三近说的重要证据之一

由此,我们已不难看出,《金瓶梅》中的饮酒习俗已经成了《金瓶梅》研究中的一个引起人们广泛注意的重要问题

关于《金瓶梅》中的饮酒风尚,小题大作作得最为漂亮,最为出色,也最见功力的是美国学者郑培凯先生,文章的题目叫做《〈金瓶梅词话〉与明人饮酒风尚》,徐朔方先生已将其收入他所编的《金瓶梅西方论文集》中(4)这里把郑先生的结论引录如下: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金瓶梅词话》的作者在书中叙述各种饮酒场合之时,都能符合北方人的饮酒习惯,根本不曾荒腔走板,泄露出南方人的饮酒习惯

当然,这只证明作者写明代的山东、河北一带的饮酒风尚,写得不走样,合手情理,并不能就此证明作者即是山东人可是,反过来说,我们更没有证据去说作者是南方人

郑先生这里所说的山东、河北一带,实际上坯是河南与山东、河北交界的地方,因为郑先生在文章中曾将李绿园之《歧路灯》与《金瓶梅》中的饮酒风尚作过叙述,郑先生说:

由李绿园在《歧路灯》中对酒类的描写,我们可知,到了18世纪,在河南计封,金华酒与绍兴酒并行,都被北方人视作南方来的好酒

可见郑先生所说的山东、河北一带,实际上就是山东、河北、河南交界一带,《金瓶梅词话》中的饮酒风尚止是冀魯豫交界一带的饮酒风尚

饮食习俗

魏子云先生说:

写在《金瓶梅词话》中的饮食,十九都是江南人所习用如白米饭、粳米粥,则餐餐不少,馒头、烙饼则极少食用

莱蔬如鲞鱼、豆豉、酸笋、鱼酢、各类糟鱼;腌蟹以及鲜的、糟的、红糟醉过的鲥鱼,都是西门家常备之味(5)

《金瓶梅词话》中的西门庆家中的主食虽然比较重视大米、粳米,但实际上米面食兼用,这跟不怎么吃面食的江南习俗根本不同比如烙饼,南方人不怎么吃,西门庆家中是吃的,如第二十一回:

却说次日雪晴,应伯爵、谢希大受了李家烧鹅瓶酒,恐怕西门庆动意摆布他家,敬来邀请西门庆进里边陪礼月娘早辰梳妆毕,正和西门庆在房中吃饼

西门庆不仅自己吃饼,而且以此招待应伯爵、谢希大:

西门庆道:你教小厮把饼拿了前边,我和他两个吃 罢(同上回)

西门庆家中不仅吃面食,而且有一种典型的北方吃法第五十二回中这样写道:

西门庆道:你两个打双陆后边做着个水面,等我叫小廝拿面来咱们吃不一时,琴童来放桌儿

画童儿用方盒拿上四个靠山小碟儿,盛着四样小菜儿:一碟十香瓜茄,一碟五方豆豉,一磉酱油浸的鲜花椒,一碟糖蒜;三碟蒜汁,一大碗猪肉卤,一张银汤匙,三双牙著摆放停当,

西门庆走来坐下然后拿上三碗面来,各人自取浇卤,倾上蒜醋那应伯爵与谢希大拿起著来,只三扒两咽,就是一碗两人登时狠了七碗

这段文字中有两处最值得注意:一是个水面;一是蒜汁这两处又有着内在关系:

先说个水面

一般读者会认为这里的个字是个量词,即用来修饰水面的,水面是中心词其实这种理解错了

这里的个字,其音义均同于过字个水面,即过水面,做法是将面条煮好后,放到冷水里浸过后再往碗里盛的,因此称为凉面、冷面(当然细讲究起来,这面条也不同于一般的面条,其配料跟一般面条有异,这儿不去细说)

把个理解为过字,是有充分的依据的《金瓶梅同话》中的个、过、顾、故四字同音,时常互相借用

不过意可写作不顾意,如第七十二回:咋日下大人甚是不顾意过卖可写作顾卖,如第五十五回:唤顾卖打上两角酒来只顾又写作只个,如第八回:只个乱打鼓钹不住,还只个打怎的.作故会误作作过,如第六十五问:他也闻知令夫人们作过

又,只有凉面,才可以直接倾上蒜汁,如面热就会有臭味对此书中已写到如就在西门庆与应伯爵、谢大人这次吃面时,当时吃完面后,作者写道:

应、谢吃的热上来,把衣服脱了,褡在椅子上见琴童儿收家活,便道:‘大官儿,到后边取些水来,俺每漱漱口’谢希大道:‘温茶儿又好,热的烫的死蒜臭’

再说蒜汁

蒜汁略异于蒜泥,蒜汁是把蒜捣得细碎,再加凉水拌成

吃过水面,加蒜汁,这正是典型的北方人吃法如果说暴发户西门庆家中是米面兼食,较重大米、粳米的话,那么一般小户人家则显然是以面食或杂粮为主食

別的人家,且不说,我们看看西门庆的伙计韩道国老婆王六儿是如何敬心挂意地招待西门庆的吧

第三十七回西门庆第一次到王六儿家里去时,书中写道:

那妇人听见西门庆来,收拾房中干净,薰香设帐,预备下好茶水不一时,婆子(冯妈妈)拿篮子买了许多鸡鱼嗄饭菜蔬果品,来厨下替他安排端正妇人洗手剔甲,又烙了一著面饼明间内,揩抹桌椅光鲜

妇人笑吟吟道了万福,旁边一个小杌儿上坐下厨下老妈将嗄饭果菜,一一送上又是两箸软饼,妇人用手拣肉丝细菜儿裹卷了,用小碟儿托了,递与西门成吃

用箸作量同来形容烙饼用面的数量,这也是典型的北方用语

对此量词,人多不解,有人以为就是箍字,一箸就是一箍其实不确

在山东方言中,一箸与一箍,大不相同一箍的原意是指用两手一卡,是指一把(现在一般多为一市斤)或一小捆面条

箸是筷子,一箸面,正指一般用筷子一次能捞到的煮好的面条,一箸面饼,正是指能煮成这样一挑(山东方言)面条所用的面粉的数量用词其意已包含有一个用面不多的意思在内这饼是个小饼

王六儿不仅用面食招待最尊贵的客人,也用面招待一般客人第三十七冋写道:

婆子(冯妈妈)打发西门庆出门,做饭吃了,锁了房门,慢慢来到牛皮巷妇人家

妇人开门,便让进里边房里坐,道:我昨日下了些面,等你来吃,就不来了

婆子道:我可知要来哩!到人家,便就有许多事,挂住了腿子,动不得身

妇人道:刚才做的热腾腾的饭儿,炒面筋儿,你吃些

王六儿正是用面条和面筋这样典型的北方食品来招待冯妈妈的

魏子云先生看来对北方习俗很不熟悉,在中原一带甚至在北方,大米与同白面一样是叫做细粮的

因为大米较少,所以大米比白面更显得娇贵,西门庆是腰缠万贯的暴发户、大财主,所以家中将大米、粳米时作主食,这是一般小户人家做不到的因之

西门庆家中经常吃大米、粳米,而一般人家较少食用,这正是忠实地写出了北方的特定习俗

至于书中所写到的艾窝窝、角儿等,更是北方的食品,不待说了

而魏子云先生举出的副食中的所谓各种糟鱼之类,则更是冀魯豫交界一带靠近河或湖的地方的常见食品

直到现在,东昌府(现为聊城市)坯在卖各种糟鱼,而且到处都有卖的有兴趣的话,人们很可以去亲自领略一番

《金瓶梅饮食谱》

关于瓜果

魏子云先生说:

在瓜果方面,如龙眼、荔枝、橄榄、香榧、杨梅、白鸡头,这些江南特产,均西门家惯常食用

但在北方各季 中行世的瓜果,如初夏时的麦黄杏,盛夏时的大小西瓜, 还有入秋时的桃李、深秋时的鲜枣、柿子、栗子以及小蜜桃与花红、石榴、梨,还有入冬后的山楂果,作水果食用的各色萝卜,该书却绝少写入

这些也都足以说明这位作者不是一位惯养了北方生活习俗的人(6)

对于《金瓶梅》中的食用水果,魏子云先生的考证实在太粗心,在这方面,倒是浙江籍的戴鸿森先生比较细心戴先生说:

(《金瓶梅词话中》)水果有柑子、金橙、苹婆(苹果)、雪梨、红菱、乌菱、石榴、橄揽、大枣、荸荠、李子、雪藕等,亚热带果品只有干制的荔枝、龙眼,只字未 见香蕉、菠萝等鲜果,自是因交通运输上的极大不便,为当时条件所不能克服,枇杷已被诧为珍奇难得之物,吃遍豪门的大清客应伯爵矜张地说:还有活到老死,还不知此是什么东西儿哩!(第五十二回)

所以戴先生说:

《金瓶梅词话》......作者对明代北方城市生活极为熟悉,知识渊博,笔底波澜起伏,滔滔不绝,如数家珍,大都信实可证,为了解十六、十七世纪中国社会实况的不可多得的史料(7)

(以上引文均见戴鸿森《从<金瓶梅词>看明的饮食风貌》)

戴鸿森先生认真地校点过《金瓶梅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本的《金瓶梅词话》就是由他校点的

而《金瓶梅词话》中的饮食习俗为北方生活习俗,正是他的结论

《金瓶梅词话》在饮食习俗方面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限于篇幅,这里不再去广泛的旁证博引,最后只就两种地区性极强的食品的食用情况谈点看法,作为这一问题的收束

第一是大葱山东人生吃大葱是出了名的

冀鲁豫交界一带的人同样喜欢生吃大葱

《金瓶梅词话》中对这一重要的民俗现象涉及不算太多,但也透露了其中的消息第五十五回写山村小店时就有这一细节

整体上来看,补写53回——57回的作者对北方习俗是非常了解的,但因作者毕竟不是在冀鲁豫一带长期生活过的,因此在这五回中,对于北方的习俗描写便难免有时荒腔走板

但有一个问题是非常明确的,就是补作者不仅在方言上极力摹拟原作者的语言,使用北方方言(当然也时作吴语),而且在习俗描写上也尽力在猜摹北方习俗,这写北方人的生吃大葱就是其中的表现之一,因为这几乎是人尽皆知的事实

所以由此我们也不难看出补作者是把《金瓶梅词话》原作看作写的是北方习俗,他自己也正是努力在写北方习俗

山东特色葱食

第二,关于馓子

《金瓶梅词话》第35回在平安画童被西门庆用了拶刑之后,作者写道:

众人又笑了一回贲四道:他(指平安)便为放进人来,这画童儿却为什么也陪拶了一拶子

是好吃的果子儿,陪吃个儿?吃酒吃肉,也有个陪客,十个指头套在拶子上,也有陪的来?

那画童儿揉着手,只是哭玳安戏道:我儿少哭,你娘养的你忒娇,把馓子儿拿绳儿拴在你手儿上,你还不吃

馓子是一种用面制作的油炸食品,有方形的,有园形的,那外形有点近似北京的油饼,不过中间分割的道道儿要多得多,因此有很多条条,每条直径约半厘米左右

比油饼薄而脆现在冀鲁豫交界一带,特别是聊城、临清一带,仍是很常见的一种食品

拶子是一种刑具,新编《词海》上就有注释

那刑具大体上是用绳子拴住几根细棍,用刑时,将细棍放在人的两手的手指之间,然后拴紧,受刑者痛疼难禁如果再用别的东西敲一敲,则倍加疼楚

玳安这里是跟画童开玩笑,但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这种刑具的用法,又就地取譬,毫不费力,充分显示了玳安的性格

在中国所有的古代文艺作品中,对于饮食风尚的描写最具体、最生动、最形象,对于中国人在饮食文化方面的高超艺术(技艺),以及上层社会(或谓富人阶层)的豪华奢侈的生活描写最细微,最真实,场面也最大的,无过于《红楼梦》和《金瓶梅》

而《红楼梦》的作者显然曾广泛地借鉴了《金瓶梅》的写作经验但二书所写主人翁的地位身份不同,《红楼梦》写的是贵族社会的生活,《金瓶梅》写的是大商人、暴发户的生活

因此研究《金瓶梅》中的饮食习俗,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的饮食习俗,对于发扬光大中国古代饮食文化,无疑有着特殊的意义但是限于种种原因,这里不可能较多地涉及

居住习俗

西门庆家中的住房是门面五间,到底七进花园内,后有卷棚,翡翠轩;前有山子,山顶上卧云亭;半中间藏春坞雪洞

我在《李先芳与<金瓶梅>》一书中已经论述过,西门庆家之花园规制,乃至名称,很象李先芳家中的花园它不是南方的财主家的花园

第七回写孟玉楼前夫杨家的住房是:

门面屋四间,到底五层坐南朝北一间门楼,粉青照壁西门庆勒马在门首等候,薛嫂先入去,半日,请西门庆下马进去里面仪门,紫墙竹影壁院内摆设榴树盆景,台基上靛缸一溜,打布凳两条

薛嫂推开朱红隔扇,三间倒坐客位,正面上供养着一轴水月观音、善财童子,四面挂名人山水,大理石屏风,安着两座投箭高壶上下桌椅光鲜,帘拢潇洒

薛嫂请西门庆正面椅子上坐了,一面走入里边片响出来,向西门庆耳边说:大娘子梳妆未了,你老人家请先坐一坐

张远芬同志《<金瓶梅>词语选释》释倒坐一词说:

屋山墙开门的房子,峄县人称倒坐

董绍克先生释倒坐说:

细考鲁西方言,房子套间,建于房侧者,谓之挎耳,建于房后者,谓之倒坐《金瓶梅》中之倒坐,实指这种套间(8)

我以为三间倒坐客位正面供养着……之倒坐客位一句,可有两种断句法,一种可断为三间倒坐客位,正面供养……;另一种可断为三间倒坐,客位正面供养……

据临清方言之将客厅叫做客位,现在仍如此,读音为qiewei(切位),则似乎以第二种断句法为宜,但讨论时我们则可将两种断句法都加以考察

首先孟玉楼的丈夫杨宗锡是个饶有家产的中等商人薛嫂向西门庆介绍说:

说起来,你老人家也知道,是咱这南门外贩布杨家的正头娘子手里有一份好钱,南京拔步床,也有两张四季衣服,妆花袍儿,插不下手去,也有四五只箱子珠子箍儿,胡珠环子,金宝石头面,金镯银钏不消说,手里现银子也有上千两,好三梭子布也有三二百筒(第七十一回)

当年杨宗锡开的铺子, 一日不算银子,搭钱两大簸箩,还搭着两个雇有二三十名染工的染房(第六十七回)

所以他家的房子,到底五层,从上述引文中便不难看出其住宅相当讲究所以他决不会用一处从山墙上开门的房子作客厅

而杨宗锡活着时,其父母已死,他弟弟又小而未婚,他是一家之主,所以他和他的正头娘子决不会住在一个从山墙上开门的房子里

如果说这房子是客厅连着住室,那么如果从山墙上开门,那很显然只能是厢房他也不可能住在厢房里所以无论如何断句,张远芬同志的倒坐解释都不能成立,这说明杨家的住宅不是峄县的住宅习俗

董绍克先生对倒坐的解释是对的,说明这种住宅习俗是鲁西一带的习俗

《<金瓶梅>作者之谜》

器用习俗

关于《金瓶梅》中的器用,这里主要谈一谈杩子(马桶)问题,因为这已成了不少人判定《金瓶梅》习俗是南方习俗的重要证据魏子云先生说:

在起居方面,有一件最足以代表江南人生活必需的事, 便是便溺用杩子(马桶),北方人便溺,用的是茅厕,与盆、罐、壶,不用杩子(马桶)但西门家则用杩子便溺

如吴月娘小产,胎儿摔在杩子里,李瓶儿排血,也排在杩子里其他也有多处写着使用杩子西门庆世居清河,怎的能具有南方的生活习尚?光是这一点,已显然地说明了这位作者,必是一位习惯了江南生活的人(9)

事实并不像魏子云先生说的那样

对《金瓶梅》中的杩子(马桶),我们作过认真的深入的调查,这就是东昌、临清一带过去也用杩子(马桶),而在临清,就叫做杩子(详见张鹤泉同志的调查报告《说<金瓶梅>中的杩子》),已收入《<金瓶梅>作者之谜》一书)

我也曾作过调查,其中被调查人之一就是籍贯为东昌府的李士钊先生,他就对我说:旧时东昌一带,妇女出嫁,杩子是必备的陪嫁物之一,用红绒布包裹,送杩子的人,单有一份赏钱

事实充分说明,过去东昌、临清一带沿运河的城镇,也使用杩子,而且《金瓶梅》中正是杩子、茅厕并用,其习俗正同于这一带的习俗

服饰习俗

在中国古典小说中,对于服饰习俗的描写,无论就生动形象、真实细致而言,还是就豪华奢侈而言,除了《红楼梦》,就要算《金瓶梅》了

关于《金瓶梅》的服饰,这里不去详说其实仅一种头饰,就足以判定其地域特点这里亦仅举出书中的一个平凡的人物王六儿的头饰为例第九十八回写道:

那何官人又见王六儿长挑身材,紫膛色瓜子面皮,描眉铺鬓,大长水鬓,涎邓邓一双星眼,眼光如醉,抹的鲜红嘴唇,料此妇人一定好风月,就留下一两银子,在屋里吃酒,和王六儿过了一夜

这种大长水鬓的发饰(发式)最值得注意

所谓水鬓,人多不解,其实就是在梳头时,留下鬓边的一绺头发不梳,让它在鬓角边飘动,形如流水之波动,故名曰水鬓

这种大长水鬓的发式,在冀鲁豫交界一带,特别是山东、河南交界处,在已婚妇女中十分普遍我在一九六四年还见到过这种发式

综上所述,我们已不难看出,《金瓶梅》中的习俗,正是冀鲁豫交界一带的习俗

《李先芳与<金瓶梅>》

注释:

(1)张紫晨《中国民俗与民俗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10月

(2)同(1).

(3)张远芬《金瓶梅作者新探》,齐鲁书社,1984年1月

(4)《〈金瓶梅词话〉与明人饮酒风尚》,徐朔方先生已将其收入他所编的《金瓶梅西方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7月)

(5)魏子云《从金瓶梅的问世演变推论作者是谁》,胡文彬编《金瓶梅的世界》,北方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6)同(5)

(7)戴鸿森《从<金瓶梅词>看明的饮食风貌》

(8)《金瓶梅作者之迷》,聊城《水浒》《金瓶梅》学会编,宁夏人民出版社

(9)魏子云《从金瓶梅的问世演变推论作者是谁》

文章作者单位:山东外事职业大学

刊于《叶桂桐<金瓶梅>研究精选集》,2015,台湾学生书局有限公司出版转请注明

微信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weinxin
我的微信
四大名著QQ群: 696280552
weinxin
我的公众号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评论审核已启用。您的评论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后才能被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