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再联系《红楼梦》中与秦可卿相关的情节,又可找出与其病死相矛盾的细节例如,第五回中秦可卿的图册画着高楼大厦,有一美人悬梁自缢判词是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半端实在宁 以及红楼梦曲子《好事终》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1955.html
画梁春尽落香尘,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萁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1955.html
基于小说自身文本的矛盾,俞平伯提出了自缢说,论证了秦可卿并不是死于疾病俞平伯列举的主要证据是在秦氏死后各人的非正常反应婆婆尤氏突犯旧疾,卧床不起;丈夫贾蓉出场很少,悲伤;公公贾珍倾其所有,料理丧事;贴身丫鬟触柱而亡,摔丧驾灵,等等除了俞平伯列举的这些证据,我们还可以从《红楼梦》现存版本的异文中,秦可卿死因在《红楼梦》传抄过程中的文本矛盾和修订情况《红楼梦》中涉及秦可卿死亡时的情形,只一句东府蓉大奶奶没了,再无其它笔墨,倒是在第十三回描写了贾府众人得知秦可卿死亡后的反应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1955.html
彼时合家皆知,无不【纳罕】,都有些【疑心】(甲戌本、庚辰本、己卯本)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1955.html
彼时合家皆知,无不【赞叹】,都有些【疑心】(蒙府本)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1955.html
彼时合家皆知,无不【纳叹】,都有些【伤心】(戚序本)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1955.html
彼时合家皆知,无不【纳闷】,都有些【疑心】(甲辰本)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1955.html
彼时合家皆无不【纳罕】,都有些【疑心】(列藏本)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11955.html
彼时合家皆知,无不【纳罕】(杨藏本)
彼时合家无不【纳罕】,都有些【疑心】,【说他不该死】(舒序本)
彼时合家皆知,无不【纳闷】,都有些【疑心】(程甲本)
彼时合家皆知,无不【纳闷】,都有些【伤心】(程乙本)
在以上《红楼梦》各抄本的异文中,甲戌本、己卯本和庚辰本相同纳罕和疑心表示秦可卿的死在众人的意料之外大家怀疑秦可卿是否死于疾病为何死的这样快?纳叹应是纳罕的音读之误纳罕和纳闷的意思大致相近,都含有吃惊、怀疑的意思蒙府本中的赞叹一词,在意思上说不通,应是传抄过程中的讹误戚序本和程乙本中是伤心;杨藏本没有这一句;其余各本中均作疑心疑心和伤心这两种写法中,疑心有怀疑是否听错了怎么突然就死了之意,以解释纳罕纳闷的原因疑心和伤心并无褒贬之分,句意上也都说的通,但是表达出的感情色彩有区别舒序本多出的说他不该死,更是直接表现出对秦可卿之死的纳罕和惋惜之情
这四十九日,单请一百单八众禅僧在大厅上拜《大悲忏》,【超度前亡后化诸魂,以免亡者之罪】(甲戌本、庚辰本、己卯本、蒙府本、戚序本、杨藏本)
这四十九日,单请一百单八众禅僧在大厅上拜《大悲忏》,【超度前亡后化诸魂】(甲辰本、程甲本、程乙本)
在甲辰本、程甲本和程乙本三本中无以免亡者之罪几个字这里的亡者指的自然是秦可卿,那么在秦可卿为数不多的出场中,作者并未提及她有何罪过,反而是褒扬之辞更多,例如,在贾母看来,秦可卿是极妥当的人,生的袅娜纤巧,行事又温柔和平,乃重孙媳妇中第一个得意之人在她婆婆尤氏的口中,再要娶这么一个媳妇,这么个模样儿,这么个性情的人儿,打着灯笼也没地方找去
类似的问题,还出现在第十三回中秦可卿灵位榜文的书写
对面高起着宣坛,僧道对坛榜文,榜上大书世袭宁国公冢孙妇防护内廷御前侍卫龙禁尉贾门秦氏【恭人】之丧(甲戌本、庚辰本、己卯本、蒙府本、戚序本、杨藏本)
对面高起着宣坛,僧道对坛榜文,榜上大书世袭宁国公冢孙妇防护内廷御前侍卫龙禁尉贾门秦氏【宜人】之丧(甲辰本、程甲本、程乙本)
甲辰本、程甲本和程乙本将早期抄本中的恭人改为宜人据《明史•卷七十二•职官一》记载外命妇之九公曰某国夫人,侯曰某侯夫人,伯曰某伯夫人一品曰夫人,后称一品夫人二品曰夫人,三品曰淑人,四品曰恭人,五品曰宜人,六品曰安人,七品曰孺人贾蓉捐的龙禁尉为五品官职,那么秦可卿对应的品阶就应该是宜人,然而除了甲辰本和程刻本之外,其它的抄本中都是恭人
从以上所举正文中的异文现象可以看出《红楼梦》的后期版本对早期版本,在内容上有一个修订的过程,修订的原则是渐渐淡化秦可卿死因的矛盾性秦可卿是一个正当青春的少妇,身居宁国府长房嫡媳地位,颇得贾家上下的宠爱因此,她的突然死亡应该有特殊的原因曹雪芹对秦可卿死亡这一情节的艺术构思,也应该有其独特的考量对此,我们首先应当基于小说文本及创作过程予以客观的剖析

